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

朱树人一听黄得功的分说,顿时就笑了,

敌军中多出一些软骨头的卑鄙投机小人,这是好事,倒也没必要深究太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管后续是否能重用,都可以先给这降将一点钱财和荣誉虚衔,供在那儿当个招降的吉祥物,有助于后续更好地瓦解敌营人心,埋上一招闲棋。

于是,朱树人便做好了安保工作,并且让侍卫彻底搜身了那几个号称杀了阿巴泰的降将,这才亲自接见他们,由他自己明断是非,给个说法。

很快,一个二三十岁、刚刚割了辫子的年轻汉人降将便被带了上来,离朱树人还有二十步远就开始跪下膝行而前,叩头请罪:

“罪将原清……原鞑子汉军正黄旗耿继茂,拜见鄂王爷!罪将迷途知返,乞王爷收容!”

朱树人脸色微微一沉,也彻底断了真正重用此人的念头:“耿继茂?耿仲明是你爹?他在何处?”

原来还是个铁杆汉奸圈子、三顺王派系的角色!

耿继茂砰砰叩首:“家父……战前原本驻守邳州,负责防备淮安的朝廷天兵北上,但多尔衮担心阿巴泰这一路主攻兵力不足,就把家父和伪贝子尚善两部兵马,都从淮安、徐州抽调到了凤阳。

此次决战之前,阿巴泰要留兵继续围攻寿县、八公山,家父的本部兵马,大多被留在围城战场,阿巴泰根本不拿咱汉人当人,每遇死伤惨烈的攻坚,都让咱汉人带队先登。

此番罪将带了汉军旗正黄旗部分人马,随阿巴泰南下参加野战。见王爷天威,忍不住便弃暗投明,求王爷指条明路!”

朱树人略一琢磨,就想到清军确实有这样驾驭汉人将领的传统,遇到要分兵的时候,拉一部分出去野战,留一些亲戚在后方带兵,这样也算是留个人质。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局面都是让老爹带兵出去,把儿子留在后方当人质。

只是耿仲明已经年老,他降清已经超过十五年,历史上再活两年就要衰老病死了,所以阿巴泰这次没让他往返折腾参加野战,就留在了寿县战场,而让他年轻力壮的儿子带队野战。

既然得知了耿仲明这个老汉奸还在寿县,朱树人也就有理由暂时不重用耿继茂了。他略一琢磨,就假装体恤下情地说:

“你倒也不怕事情败露,清狗杀了汝父?居然敢投降?汝父当年杀害朝廷驻守登来的督抚、官军,还带着红夷大炮投鞑,原本罪不可赦!不过你既能临阵杀阿巴泰来降,倒也可以赎罪立功。

如今汝父还在敌营,孤若是立刻公然重赏重用你,消息走漏之后,汝父定然会被岳乐、博洛清算,就算不被杀害也会被囚禁。

所以,为了汝父安全,也是全汝之孝心,孤暂时不公开给你职务,只给金银赏赐。待寿县、凤阳战役结束,若能彻底驱逐鞑虏,歼灭清军主力、汝也能说服汝父弃暗投明,到时候孤再数功并论,公开给你们实职与爵位!

眼下,可以暂时对外宣扬,就说你已经战死了,是为了保卫阿巴泰而死的,如此鞑子也能放松对汝父的警惕。

不过孤不能担保此计是否奏效,你刚才太过张扬了,至少有数千战俘都听你宣扬你杀了阿巴泰,能瞒住多久孤也不能保证!”

耿继茂不知是计,只当朱树人是心细如发,为了他爹的安全,才暂时隐瞒他宣称杀阿巴泰的功劳。

又听朱树人还答应先让他隐身、并赏赐他金银珠宝,他也就乐得安心,真当朱树人既往不咎,会给他荣华富贵了。

实话实说,今天这次投降,他也是纠结过的,毕竟他亲爹相当于是人质,还留在清军内部呢。

只是这种汉奸世家,往往骨头特别软,遇到本人都有性命之忧的厮杀生死关头,哪里还管爹不爹的?只要自己能逃得活命,爹死了就死了呗!

“多谢王爷赏赐!王爷圣明烛照,明断万里!末将得投王爷,如拨云见日,久旱逢霖!家父当年若能得逢王爷这样的明主,也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耿继茂说得激动,还砰砰砰扣头,朱树人让人把他拉下去,这事儿才算完。

看到耿继茂离去,曹变蛟和黄得功等明军宿将多有些不以为意:

“王爷真要重用这种卑鄙小人?这耿仲明一家的卑鄙无耻,可是只有孔有德可比,远甚于尚可喜,更甚于吴三桂等不得已而暂时屈身降贼的。

当年鞑子首次得到我大明的红夷大炮,就是耿仲明和孔有德二人带去的!从此流毒无穷!此罪之重,便是当年先帝也曾金口玉言,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阿巴泰明明不是他杀的,王爷为了稳定人心,暂时勉强追认倒也没什么。但最多稍微给点钱财,免去罪责也就是了。若是还给爵位……怕是带坏了世风呐。”

朱树人一抬手,屏退左右,只对曹变蛟、黄得功二人低声道:“本王岂能不知?自会另有区处。这不过是暂时虚与委蛇,稳住耿仲明。

一旦有更好的时机,少不得以这个耿继茂为引子,引起清军寿县、凤阳等部再来一场内乱!到时候,我大明才好克尽这凤阳战场的全功!”

听朱树人这么说,并不是真要重用和给对方荣誉,曹变蛟和黄得功心里才好受了些,纷纷表示理解。

而朱树人何等人精,看到二将忿忿不平,便又趁热打铁收拢人心:“反正咱知道阿巴泰是病死的,暂时也不能公开宣扬耿继茂自称的功绩,

不如就先说成是二位将军率部合力进击、在最终全歼淝西之敌的过程中,乱军中合力斩杀了阿巴泰,至于具体谁动手的,就别纠结了,功劳由你们二部平分。

阿巴泰要是最终定性为气急病死,我军中诸将的总功劳也要逊色一些,能给大伙儿多点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就以阿巴泰之死,额外加赏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绸缎万匹,再看看你们麾下将领,谁还没封爵、但积功劳苦又能服众的,给个不能世袭的伯爵。

你们自行商量着分配吧。谁的部下拿伯爵,就少分些金银绸缎,没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二,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一。

耿继茂那边该给的金银,本王另外自掏腰包就是,不能公开。”

曹变蛟和黄得功本人都已经是封侯了,当年杀多铎之战,以及后来光复淮扬,他们都有大功,他们自己当然不稀罕这个伯爵。

但有额外的黄金万两白银十万,还有那么多别的巧立名目封赏,可以给部下收拢人心,他们也是感激不已,连忙跪下磕头,涕泪俱下:

“王爷宽仁,古今无匹,末将唯有为王爷效死,失志不渝!若子孙还能为将,也愿为王爷后人世世代代效命!”

朱树人这都已经知道阿巴泰其实是气急病死的,还愿意装湖涂,对外还说是阵斩,

属下因为运气不好、没能进一步立大功,他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是对方立了那么大功,还自掏腰包多发赏赐……

这样的领导去哪里找?

这是巧立名目变着法儿给手下多发钱多给荣誉啊!

如今大明后方,也还有四五家小猫小鱼没什么实力的远支藩王,也还有五六家被废为庶人、夺取爵位,但血统依然是朱元章后人的存在。

但这加起来十个左右的家族,但凡以后谁敢再跳出来质疑。或者是朱树人的儿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他需要公主老婆再生一个再过继,那军队中的将领也绝对会无条件彻底支持朱树人了,谁敢跳就灭了谁。

那些养猪王爷算个毛?他们无非就是父系血统有朱元章的血脉罢了,鄂王爷的儿子,好歹母系也有朱元章血脉了,不够么!

天下精兵强将,多年来吃的是鄂王爷的饭,领的是鄂王爷的饷,受的是鄂王爷巧立名目的封赏,有官职有爵位,有荣誉有子孙富贵,当然要绝对无条件效忠鄂王爷一脉了!

鄂王爷说什么,什么就是天下正朔、纲常大义!

朱树人等曹变蛟黄得功发泄够了,也温良恭俭地吩咐二人起身,不必多礼,让大家自去整备人马,继续打扫战场、调理伤员、收兵回营,为后续反攻做准备。

众将自应诺操办不提。

……

话分两头。

九月初八这场淝水大战,以清军被歼高达八万人之众收场,溃兵的逃回、收拢,自然也需要持续混乱数日。

从逃回的阿巴泰心腹侍卫处、得知阿巴泰死战不退,气急攻心病亡于阵中的消息后,后方寿县战场和凤阳老巢的清军,自然也是士气狂泻,人心惶惶,进一步加剧了清军后续的混乱和战术部署的走样。

朱树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所以他让黄蜚、蔺养成等带领步兵主力的部队,好好休整以备再次进击,

却让曹变蛟和黄得功,筛选状态保持相对较好的两万铁骑,自成两军单独追击。

明军在合肥战区一共有三万多骑兵,但相当一部分在淝水决战中伤亡、战损,状态并不好。所以能挑出两万继续高强度作战,已经算很不错了。

好在对面清军的骑兵也不多,两白旗加正蓝旗,活着逃回去的也就一万七千人,而且其中是有伤兵的,实际上没法全部投入下一场战役。

明军战后状态下降,清军自然也有状态下降,不可能再孤注一掷跟明军死磕,

朱树人料定阿巴泰之死,多多少少会导致清军指挥混乱持续一段时间,继续战还是守,意见肯定会不一,反对岳乐和博洛的人也会冒出来,这都是难得的可乘之机。

他估计这段混乱的时间,少则持续三四天,多则五六天七八天都有可能,正好顺势扩大战果。

更何况,明军在八公山和寿县包围圈里,还有三万多战力保存得不错的守城部队,一旦明军救援部队展开追击,守城兵也能出击、里应外合,明军把握就更大了。

决战后仅仅两天,九月初十这天,曹变蛟和黄得功,就带着两万铁骑,在前一天的虚晃一枪掩饰后,突然调转枪口杀奔八公山以南的清军围山大营——

在这一攻势之前,明军是做了一些假动作的,曹变蛟和黄得功先是从容渡过了淝水,到了淝东,摆出要捏软柿子,追杀那些渡到淝东的清军溃兵、一直追到凤阳的架势。

结果才追了一半,突然调转枪口往北,直插八公山以南的清军围营背后。

负责寿县和八公山两处防务的,是明军将领刘肇基等人,一共有三万兵马,其中寿县城内约两万,八公山大寨和炮台等处有一万多人。

两处负责包围的清军,总人数倒是有五万,比守方的明军总人数还多两万,但这两天已经人心惶惶,

加上明军掌握着淝水河道,清军在淝东、淝西和淮北三处的驻军,急切间很难第一时间守望相助。任何一处如果遭到明军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另外两处清军只能干看着。

所以当曹变蛟和黄得功与刘肇基里应外合、先挑最软的柿子捏,本就人心惶惶的八公山南侧围营清军,很快就选择了突围回撤,前往寿县与凤阳之间的怀远县驻地。

WWW ☢тTk ān ☢C〇

清军跑得很快,好处是兵力损失相对较少,两万部队只付出了一千多伤亡,就开始突围了,又被明军衔尾追击杀伤俘虏了一两千人,剩下八成兵力总算是全身而逃。

只不过,清军退得那么干脆,其对明军造成的杀伤也就微乎其微,曹变蛟和刘肇基夹击之下,进攻的明军总共才死伤了几百人,就换取了歼敌三千的小胜。

曹变蛟原本也还是有机会继续追击的,但考虑到淝西还有包围寿县的清军更大一支部队等着去包抄,曹变蛟和黄得功才舍小求大,没有深追。

朱树人和曹变蛟他们都不知道,被他们放跑的这一路围八公山清军中,就有大汉奸耿仲明的部队——他儿子前几天刚刚才被俘、怕死投了大明。

而耿仲明逃跑后,后来就这么直接逃回到了两淮清军老巢凤阳城,凤阳清军守将也没提防自己人,只是验明了耿仲明军主要将领的身份后,就放他们进城了。

……

淝东包围八公山的清军大营被打崩、大部逃回怀远、凤阳的消息,当然是当晚就传到了淝西的寿县城外清军大营。

在淝西和淮北,加起来还有三万多清军,他们也都知道了自己肯定迟早会被明军尝试反包围,肯定不能坐以待毙,等曹变蛟黄得功腾出手来,得现在就立刻想办法走。

无奈清军此前绕过寿县、八公山南下的举动本就冒进,因为没有拔除掉水路要害节点,战船没法跟陆军齐头并进。

淝东清军好歹能直接走陆路、沿着淮河南岸逃回怀远,而淝西清军要逃,就面临要么北渡淮河,然后走淮北行军撤退。要么先东渡淝水,然后沿着淮南撤退。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清军都得渡一条河,而淝水淮河的三岔口位置,是被明军八公山炮台封锁的!船开不进来!

没办法,清军只好选择依靠这段时间在淝西就地搜集的小船,以及临时打造的木筏,慢慢分批把部队渡到淮北集结、以备重新有序撤退。

另外发现还是不够快,就只能要求一部分位于寿县下游、淮河干流上的清军渡船、战船,顶着八公山炮台的封锁,摸黑往上游航行,通过危险地段,然后帮着摆渡。

然而寿县城内的明军守军,却丝毫不准备放过他们——

寿县本就是淮淝军事重镇,其存在的目的,千年来就是为了卡江淮河道交通的,所以寿县当然是贴着淝水和淮河筑城,城东城北两侧都有水门直通河道,水门内还能藏匿一些战船。

发现清军异动想逃后,明军当然是火力全开,不但八公山炮台上的红夷大炮不惜弹药,哪怕没视野都对着淮河河面航道覆盖开炮,时不时能蒙中路过的清军船只一两下。

而原本一直保存实力、躲在寿县城内水门码头的明军战船,也是第一时间杀出,到淮河河面上肆虐,截杀试图渡河逃跑的清军。

只可惜清军是连夜撤退,夜色很暗,明军仓促间也集结不了太多船拦截,所以只要没被撞见的清军,还是得以安然渡河。

但也正因为天色阴暗,清军只要运气不好被明军战船就近逮住、那也基本是必死无疑,要么被击沉,要么被跳帮搏杀夺船,要么投降。

清军同样没法在黑暗中呼朋引类招呼友军集结靠拢一起反击,只能是各自为战。而南方军队在水师战力方面天然的优势、明军在船载轻型火炮方面的优势,都注定了只要是水面上的单舰单挑,明军铁定能碾压清军。

一夜的厮杀,清军又被明军以极低的代价,干掉了大几千人,三万淝西淮北围营清军,最终只有两万三四千逃出生天。

而明军的伤亡同样只有不到千人,打得跟前一天的淝东之战差不多精彩。两天下来,明军总损失不过一千五六百,而对面清军加起来折兵已经过万。

连续的削弱,此消彼长,让双方的兵力对比极剧恶化。清军不但连续遭创,连活着后撤的士兵,也士气狂泻,人心惶惶。

总人数同样有十七八万的凤阳战区清军,累计已经被歼灭掉了九万多将近十万。剩下的全部近八万人,也一夜数惊,连番后撤,最后彻底收缩到了凤阳、怀远、临淮诸县。

说白了,也就是收缩到了以凤阳为核心、加上沿着淮河往凤阳上下游各延伸几个卫星县城,拱卫凤阳,其他都丢了。

明清之间的攻守势头完全逆转,成了清军士气低落严防死守、而明军准备顺势反攻、以图光复大明中都。

淝水大战结束于九月初八,八公山解围于九月十一,寿县彻底解围于九月十三。短暂休整后,明军继续沿着淮河高歌勐进,从寿县到怀远的近百里路程,明军边战边推进,不过三五天就走完了。

九月十七,明军先头部队抵达怀远城外,两天后主力逐次赶到,准备开始扎营打造器械并攻城。

明军追击的总兵力达到了十四万人之巨——合肥战区明军总兵力原先在十八万,此刻需要留两万多人防守后方,还有一两万人是此前历次战役的战损、伤亡,所以拉出十四万人确实是非常极限了。

对面的清军,还剩下八万人,但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同时十天前惨败、阿巴泰死于阵中的消息,也经过六百里加急、往返各四日,送到北京为多尔衮所知了。还给多尔衮留出了两天时间消化这个噩耗,并且做出调整。

所以明军围攻怀远时,凤阳清军好歹得到了多尔衮的正式任命,改由博洛率领残余的八万凤阳清军,岳乐次之,其他诸将也暂不追究战败之责,要求他们各守本分好好稳住战线。

岳乐和博洛是亲兄弟,都是阿巴泰的嫡子。

论年纪是岳乐居长为兄,但博洛的军事才干和历史战绩、在多尔衮心中的表现评价,都是略强于其兄的,紧急之间多尔衮让博洛临时挂帅渡过危机,也不算错。

岳乐虽然稍微有些不甘,但亲兄弟之间倒也没嫉妒到那种程度,很快就接受了现实,打算居副跟弟弟一起同心同德,共度时艰为父报仇。

那种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事情,岳乐还是做不出来的。

博洛稳住了地位后,立刻第一次正式以主帅身份召集诸将,商议防守稳定战线的策略。

岳乐、尚善、耿仲明、尹尔登、遏必隆五人依次分列左右听命,

此前阿巴泰麾下其他辅国将军级别以上的重将,不是战死就是受重伤了,没法再参加后续的军议和作战指挥。

而即使是眼前这五人,也未必个个安稳。朱树人那边还捏着一颗定时炸弹呢,可惜博洛目前还不知道。

“父王战死,我军累计损兵已近十万,淮南仅余三县之地在朝廷手中,眼下该当如何固守待援,还请诸将群策群力,务必勠力同心!”

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312章 人不为己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179章 乘胜追击第42章 同知黄州兼团练副使第190章 四川巡抚之位和令嫒的婚事之间,只能选一个第123章 内部清算第156章 让人输得心痒痒第363章 北方重建计划第17章 入国子监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30章 再破袁宗第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75章 海运虽有千般好,可惜不适合一路收银子第275章 南阳围城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40章 李自成归左良玉,张献忠归沈树人第300章 阎应元 撞墙也是一种刹车的办法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84章 惹火烧身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107章 原来不是天朝上国所有地方都有那么好待遇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281章 彻底打服阿济格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种税产生的第一天,就会被人贪第42章 尘埃落定第204章 忠奸难辨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318章 范文程:活不下去不要怪朝廷!要怪南方狗终止了漕运!第166章 无巧不成书第243章 让吴三桂这个中间商赚差价第67章 我插队是因为我没素质啊第195章 你的半成品,也是人类的一大步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388章 朱树人那么高的智商,怎么可能满足于“摊丁入亩”第31章 拉拢关宁军第50章 大言不惭第389章 工人的人头税,当然找老板代扣了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55章 河北大决战,五十万对三十万,优势在我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20章 鲜廉寡耻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第208章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193章 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矣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44章 初到黄州第109章 假消息满天飞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88章 一代“名将”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322章 和平也不等于完全不打仗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341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78章 借点关宁铁骑当死士第293章 一个月内润两次第13章 你们流贼怎么不按套路出牌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章 好学之心值得鼓励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159章 惨败放弃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235章 不是国姓爷不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