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做完部队动员后,沈树人就亲自登船,趁着晨曦带部队踏上征程——

他本人亲自去,是为了鼓舞士气,也是为了摆个姿态,以便到时候更好地打击刘希尧一方的士气。

但为了确保个人安全,决战时他是不会亲临一线的。到时候只要躲在船上,为岸上的友军提供火力和精神支持就行。上岸指挥的工作,还是张煌言左子雄等人的份内。

沈树人手头如今有一个整编的团练卫所,还有一千名编外的沈家家丁、水手。

这些人里,有大约一千人分散在蕲水县和其他几个县城里承担防守工作。加上之前的几次战斗,累计也有数百伤亡。

所以这次出击的部队,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人。好在都是尽量挑选的精锐,而把伤兵留下守城。

对面的刘希尧,之前只有六千多生力军,经过七八天的拖延,部分轻伤员勉强恢复了战斗力,有生力量估计回升到了七千。

光看人数依然是官军的近二点五倍,野战似乎有些风险。

但沈树人非常有信心,他知道刘希尧的精锐骑兵之前已经在刘熊、一斗谷手下覆灭了。老营弟兄至少也有半数,被牛子全的绕后诈门偷袭葬送了。剩下的一半里,还有相当一部分死于蕲州西门的强攻圈套。

所以,那些跟随刘希尧作战两年以上、在上一次投降朝廷之前就从军的老兵,最多不会超过两千人。七千人里剩下的五千,不是鱼腩就是在黄州本地新抓的壮丁,不足为惧。

……

望着船队远去,蕲州城南门的城楼上,一群女眷也是忐忑不安,还有几个失声痛哭出来。

沈树人和张煌言要野战出征,妻妾自然会担心,毕竟他们都是文官。

张煌言的妻子孙氏,忍不住想到自己的父亲和姨夫,都是因为死于贼乱,才导致母亲和大姨守寡。对沈树人让张煌言随军,也是颇有几分怨气。

陈圆圆和董小宛同样有些悲伤。陈圆圆从小被调教学唱曲,并不懂什么国家大义,还是董小宛家教严谨一些,是富户小姐出身。

虽然董小宛在三人中年纪最小,此刻却颇有担当,委婉地劝着孙氏:

“孙姐你别担心,张大哥弓马娴熟,左都司勇猛敢战。我家少爷让他去,也是帮着多混些功劳,日后好带掣着一起升迁。

上次歼灭刘熊、一斗谷后,少爷就上奏了一份战报给杨阁老,上面写的就是张大哥亲冒矢石增援、射倒了刘熊的坐骑,而后左都司趁机阵斩。听说后来杨阁老复函,还提了一句嘉许呢。虽然不值直接升迁,积攒多了也不容小觑。”

董小宛提到的这事儿,也是她亲眼看见的。

那是大约十几天前,沈树人夜里挑灯办公、写上奏公文,她在旁边红袖添香帮着铺纸磨墨。

严格来说,当初刘希尧的长子刘熊被射落斩杀,那箭究竟是谁射的,压根儿就查不出来了,只是乱箭齐发为流矢所中。

但功劳便宜外人还不如便宜自家人,既然没有证据,沈树人当然要安在表哥头上。

孙氏原先都没听说过这事儿,此刻她才意识到,小叔子这是给她夫君的履历簿贴金呢,不由很是惭愧:

“董妹妹,姐姐见识短浅,你可别跟我一般见识。你们是一番好心,可这乱世,唉……”

董小宛勉强挤出莞尔一笑,安慰道: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等乱世,想独善其身隐居,怕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权有势有兵,才能保得一方军民平安,保得亲朋故旧。”

……

后方那些头发长见识短的怨念暂且不提。

沈树人跟着船队启航后,第一段三十里的航程,不过个把时辰就开完了。

这段是沿着蕲水顺流而下,大别山区的河流落差都比较大,水速很快,船速自然也快。

抵达黄颡口镇的时候,完全没有看到刘希尧部的行踪,果然是已经开拔撤退了,所以至今为止,沈家军的行踪都还是隐秘的。

刘希尧非常托大,连殿后的斥候都没撒,直接就一股脑儿撤了,最多只是把辎重粮草和士兵分成两部分。

这一切,显然都是沈树人此前多日疲敌麻痹的功劳,让刘希尧觉得他非常胆怯。

“看来这一战的突然性,又多了一层保障,下令,让船队进入长江后,尽量往江心多航行几里路,靠着南岸鄂州一侧的航道行驶,这样能更隐蔽些。

另外,运兵船都不许打旗号,还要队形尽量分散一些。确保从江对岸就算看到有船,也不能确认是不是军船。”

沈树人观察清楚情况后,立刻补充了一道命令,沈家的水手们当然是立刻无条件执行。

这第二段的航程,在长江中航行,因为是逆水,比第一段就要慢不少。

好在沈家的水手,都是如今天下第二精锐的,非常善于使用侧风,沈家的船用的硬帆质量也不错。长江的流速又远不如山区小河,风力能扛过水力,也就继续稳步前行。

黄州、鄂州一带,江边两岸的陆路更加难走,当初苏东坡到此任团练副使,便是在黄冈县与蕲水县之间的长江岸边,写下了前后《赤壁赋》——

虽然苏东坡其实是搞错了,把黄州的赤鼻矶误认为了赤壁古战场,真实的赤壁古战场应该是在武昌更上游。

但不管怎么说,《后赤壁赋》里那些写景的文字,却是苏东坡实地游览看见的,“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都是蕲水县附近江岸地形的实打实写照。

刘希尧的部队,在路过这些地段时,少不了要稍微翻点山,行进就更加缓慢了。

偏偏他们还没更好的路可走,只有这一个选择——如果不沿着江边走,而是更深入内陆寻路,就真得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里折腾了。

当初来进攻的时候,他可以让部队在两天一夜时间里赶那么远,是为了偷袭,选择了强行军。这次撤军却没那么急,还要带那么多财物,走上三个白天、晚上扎营睡觉,也很正常。

而沈树人的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在次日凌晨时分,终于顺利赶到蕲水县附近的兰溪镇,那是浠水河汇入长江的一个河口小镇,也堵在刘希尧的归途上。

渡过浠水河之后,再往北就算是黄冈县地界了,也是刘希尧的根据地。

刘希尧的部队还没到,沈树人立刻吩咐左子雄和张煌言带着主力上岸列阵、尽量依托镇子原有的地形。

刚忙没多久,随着天色转亮,官军瞭望手通过望远镜发现:南边的沿江山道上,出现了一溜长蛇阵状的流贼辎重部队。

流贼方面没有望远镜,自然没能同时发现敌人。

沈树人没有上岸,张煌言也没法请示,就当机立断下令:“左都司,让将士们先隐藏起来!这支流贼只是辎重,没什么战斗力,放近了再伏击,不然就吓跑了!”

左子雄略一思索,也是深以为然,立刻让士兵们隐藏在镇子里。

流贼辎重队大大咧咧走到近前,只剩最后一两里路时,才渐渐发现氛围不太正常——兰溪镇上,居然不闻人声犬吠。哪怕大部分原本的百姓都逃散了,也不至于这么安静得可怕。

然而,等他们用听都能听出异常时,显然已经来不及了。随着辎重车队停下、将领派出斥候查看,官军已经从镇子里猛扑杀出。

流贼的辎重队带着那么多牛车驴车人力车,当然来不及逃,一阵掩杀之下,轻松斩俘数百人。

还有近千人抛弃了物资,直接一哄而散抱头鼠窜。

……

刘希尧的主力,比辎重部队还拖后了大约二三十里路程,一个多时辰后,他就得到了忠心溃兵的回报。

“报!大王!大事不好!官军忽然出现在我们前面的兰溪镇,沿着浠水渡口堵截了我军归路!清晨的时候,他们还伏击了我军的辎重队,把我军好不容易收割搜刮的粮草财物都抢走了!”

刘希尧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了:“官军?哪里的官军?难道是从鄂州渡江来的左良玉人马?居然来得这么快……早知道前几日就不该逞一时之忿,杀左良玉小妾全家了。”

直到此刻,刘希尧的第一反应,居然都还是联想到左良玉。

没办法,沈树人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怂太窝囊太滚刀肉不要脸了。

“不,不是,跟左良玉没关系,就是沈狗官带着部队来追击我们了!”斥候哭丧着脸哭诉。

“沈狗官?他怎么跑到我们前面去的?这不可能!”刘希尧一时还没能想明白。

还是他的义子刘三刀想了一会儿,揣测道:

“不好!父王!会不会是走长江江面上过去的?昨日黄昏时也有看到后面远处有船过来,咱也没多心。但今晨并没有看到船,那些船怕是夜里也没歇,赶到我们前头去了吧!”

刘希尧这才醒悟,沈家是海商世家,水上实力非同小可,确实有这个实力。

刘希尧一咬牙:“不管了!事到如今,唯有并力向前!夺回粮草!夺回归途!将士们随我速速前进!狭路相逢勇者胜!”

。wap.

第77章 沈道台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80章 塔山血第214章 双方都在养寇自重第46章 忽略不计第139章 兴亡都是百姓苦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77章 两条都是死路,一条长一点,一条短一点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250章 不知先帝口谕能不能算遗诏?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5章 双线操作第276章 送人头当然要笑纳了第7章 迫不得已只好利用一下工具人陈圆圆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182章 潞王殿下不会是社恐吧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90章 全胜而归第63章 不找个队友上去卖一下,敌人怎么肯接团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260章 连环蝴蝶效应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97章 挖新坑填旧坑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30章 两千年来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掷第15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14章 去合肥都能遇到流贼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87章 洪承畴降清第22章 反攻序幕第48章 说了让你们别离开同知大人的保护范围,结果死了吧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350章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第236章 千里救驾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257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62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5章 见招拆招(再次五千字大章)第112章 沈抚台之神速,远过司马懿擒孟达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317章 多尔衮的应对之策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谁敢不服第247章 尘埃落定第52章 他乡遇故知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324章 改土归流第372章 豪格:任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第45章 白漂的快乐你不懂第12章 沈树人在大气层第90章 逛摇子也是官场斗争的一部分第254章 监国手腕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183章 王上加白都没动力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05章 有了卡宾枪都不会用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80章 塔山血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进第294章 剃一发而牵全身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个心眼子才拿下重庆(六千字大章)第154章 但凡学过小学几何,都不会中这种招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165章 一碗水端平,不吹不黑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241章 没有退路可言第188章 功高难赏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开黄河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8章 福王被杀,洛阳也就不用救了第117章 张献忠:沈树人不方便干的卑鄙事我来干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84章 终战条约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344章 白门楼:古有吕奉先,今有孔有德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51章 敢立帖为证神预言,就要做好被杠的准备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