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虽然沈树人在一家人吃饭的桌上,随口就说出这一番大道理来,颇有些不合时宜。不过沈廷扬显然已经对儿子的深谋远虑早已习惯。

过去一年半里,儿子每每拿出奇谋妙想,一再刷新他的认知,现在无论再发生什么,都不足以让他惊讶。

“那咱就由易及难,先说说如何让地方上交钱的人服软,别闹出乱子来。”沈廷扬毫无心理压力地不耻下问。

沈树人:“要解决大问题,不能泛泛而谈定性分析,只要拆解、定量,分成一堆小问题,就没什么难办的。

陛下要厘金改革,本质上只是针对东南地区的商税征收办法改革,我们先梳理一下涉及到哪些省,然后逐一拆解就行了。

理论上,厘金实施后,南方九省加南直隶都有影响。但实际上云贵这些年苗乱一直未平,两广则僻处边陲,与其他各省少有内河水路交通,被五岭隔绝,海贸又不好设卡征税,所以这四个省不用考虑。

剩下四川、湖广、江西、南直隶、浙江、福建。四川是相对最难控制的,也有一定被土司苗乱等波及,还有张献忠如今盘踞熊山(神农架古称),所以四川腹地的商税,将来数年内,估计都只能暂时保持旧制。

不过,四川商旅要水路出川,却可以保证征收厘金,因为他们只有从长江三峡进入湖广,朝廷实施厘金后,可以在秭归或者夷陵设卡,一律统筹征收。

如此,无心远途、不做跨省贸易的四川小商人,不会被新法盘剥,能盘剥的至少都是有大船能出三峡的,四川人的态度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大部分人也犯不着反对厘金。

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一个法盘剥不到自己,只能盘剥到比自己有钱得多的对手,那大部分人就会明哲保身。”

这些思路,显然沈树人回苏州的一路上,就趁着坐船无聊那十天,仔细打磨想好了。他轻描淡写一通拆解,就先把几个不用考虑的省排除掉,看上去问题一下子就容易了不少。

随后,他又推而广之,分析出对付四川的思路,也可以适用于江西和福建——

江西目前是沈家可以渗透和影响比较弱的一个南方邻省,没什么政坛上的盟友在那。偏偏沈树人之前到黄州上任时,打击当地一些吃相特别难看的豪绅时,还得罪了不少坐镇九江、渗透湖广南直的江西家族,所以指望在江西找到愿意配合的势力,那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江西的地形和四川差不多闭塞,大部分贸易要走九江的鄱阳湖口,然后沿长江。

只要把一东一西的湖广和南直隶口袋扎紧了,确保“江西人在省内短途贸易不会被征厘金,而只要从九江出鄱阳湖,无论逆流去湖广还是顺流东下南直隶,都会被收厘金”。

那么,江西占八成以上的本地小商人小士绅,暂时也不会积极起来反抗。

至于福建,确实没什么内河水路通外省,但沈家要搞定郑芝龙家,让郑芝龙也能支持厘金变法,这就等于顺带搞定了整个福建。

郑芝龙一年能收一千多万两银子的船旗银子,福建等于就是郑家的福建。

“……所以,要想收取厘金,朝廷完全可以采取少试点几个省、夹一个设一个,把湖广,南直隶,福建拿下。剩下的四川、江西、浙江被夹在其间,只要走江河水路出省就会被征收。

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化了一半。而且理由还非常充分:湖广,南直隶都是有流贼波及的省份,所以才采取了特殊的战时商税管理。江西四川浙江暂时没有流贼入境,所以理论上没推行。”沈树人最后总结道。

“南直隶如今还算有贼乱?”沈廷扬一时没反应过来,他下意识觉得南直隶已经太平了。

沈树人却非常敏感地指出:“怎么会,安庐巡抚史可法的辖区,难道不算南直隶?在安庆府庐州府靠近英霍山的那一点点山区有流贼,就等于南直隶有流贼,朝廷完全占理。”

沈廷扬一愣,连忙表示自己说错话了。

南直隶最西北角边缘地区,可是以大别山为界的,所以大别山区有流贼,就能说南直隶是战区。

虽然有点小题大做,但法理上没毛病。

沈廷扬便继续往下分析,如何解决那三个重点省份的厘金支持率问题。

“对于福建,还是那句话,我们要给点好处,把郑芝龙进一步拉到自己的战船上。去年一年,我们跟郑家的关系比较正常,但也比较冷淡。

那是因为之前咱毕竟帮杨阁老把郑成功骗到南京国子监了。郑芝龙事后想明白,心里肯定会有点疙瘩,所以过去一年我们基本上没有和郑家缓和关系,最多只是我跟郑成功本人结交。

如今风头也过去了,我们可以用郑成功的仕途前途为切入点,绕过郑成功,靠郑鸿逵直接和郑芝龙交易。比如,让郑成功以监生身份,直接捐官做文官。

我如今已经是五品知府,完全可以想办法跟杨阁老打招呼,自己安排一些属官。等父亲您将来回了南京,也可以在南京户部想办法。总而言之就是给郑芝龙许诺。

我知道郑芝龙还是挺希望他儿子洗去‘海寇世家’的恶名,改行做文官的。只要出身正经,不怕被士林看不起,郑芝龙愿意付出些小代价的。

郑家有‘山海五路’的商会,海五路负责对外夷的海贸,大海茫茫咱收不到厘金。不过山五路却是负责进货,所以,只要把郑家在长江内地各埠进货的各路商家的厘金收一点,也就大功告成了。

咱还可以承诺,问郑家收的厘金,全部花在南直隶和浙江,绝对不会花到湖广那边。如此本地收本地用,还让郑家的人参与到钱的用法分配中,给他们一定的话语权,他们肯定愿意出。”

沈树人这番话,也是结合了此后几百年对付有钱人的经验:你要直接问超级富豪征遗产税,刚立法的时候肯定会遭到严峻的反对。

但你要是说“你可以捐款抵税,而且捐给信托基金的钱将来怎么花,你儿子也能插嘴过问”,那抵抗力度就要小得多了,算是暗合了“无代表,不纳税”的资本注意思想。

搞定福建之后,沈树人继续往下分析:

“剩下的湖广和南直隶,在湖广要推行厘金,关键是杨阁老和方巡抚力推,那边贼乱蔓延非常广,军政为先的氛围浓厚,只要领兵将领、督师都支持,商人豪绅翻不起什么浪。

杨阁老那边,我自然会动用之前的关系,跟他申明利害,厘金是利于剿贼的,对杨阁老有利。而方巡抚那边,我年后归任时,也会按您之前的交代,去回拜一下,合理地给点好处。

南直隶这边,我们沈家本就是将来纳厘金的第一大户,我们自己肯带头交,就能把苏州府的反对压下去。松江那边不用打点,我们跟徐阁老家这两年合作得很不错,一起卖新式织机,大家都各自多赚了至少数十万两。

剩下的,就是南京周边几个府,抗税豪绅云集,而且百年勋贵极多,都是之前享受免税待遇的,有些连正常的钞关税都能减免。

南京周边,江北数府的阻力,我会去找安庐巡抚史可法套套交情,那边如今也是军事为先。南京周边的江南部分,就需要拉拢南京户部的尚书、侍郎,以及一些有势力的勋贵了。

这也是元宵节后,我们去南京要重点解决的难点。把这块硬骨头啃下,地方上就没什么人能抗拒不缴了。”

……

沈树人抽丝剥茧,很快把问题精简到最后一小块:只要把南京地区的变法反对者势力啃下来就可以了,其他地区都已经有应对之策。

那架势,颇有几分诸葛亮运筹帷幄、“安居平五路”的挥斥方遒。

沈廷扬听得目眩神驰,竟也不下于刘禅听诸葛阐述对策。一时之间,父子智略高下,竟有逆转之态,儿子像诸葛,父亲像刘禅,不得不说是非常喜感。

呆滞半晌之后,沈廷扬才想起一个问题:“那年后去南京,咱主要该拉拢谁呢?可曾有想过?”

沈树人当然有想过,他这些天在船上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毫不犹豫抛出一个名字:

“孩儿已经了解过现任南京各部的官员了,孩儿觉得,南京户部左侍郎张国维,可以拉拢。元宵节后,父亲可以与孩儿设宴,款待张侍郎,陈明利害。

张侍郎也算公忠体国之人,而且他曾经巡抚南直隶十府、广督三吴水利,父亲应该也读过他前年从离任后,写下的《吴中水利全书》吧?

张侍郎在南京户部、工部都有很深根基,在三吴主持兴修水利时,多与勋贵豪绅摊派,他最有‘让三吴豪绅捐钱给本地人用’的经验和信用。

由他出面,豪绅才会相信他们多缴的厘金,是确保让本地人受惠的——其实三吴豪绅抗税最严峻那些年,也不是真的不想在本地做善事,他们抗的主要就是江南的钱被拿去养北京。

而父亲既然打算将来抽身南下,完全可以跟他说:倡议变法的恶名,由父亲您承担,而执行变法得力的好处,由张侍郎承担。

最后事情做得好,让张侍郎去北京当户部侍郎,父亲您表示自愿被贬南方,回南京接张侍郎的差事,各取所需,岂不美哉?”

。wap.

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352章 生死赛跑第224章 抠抠搜搜一点都不像皇帝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386章 给大明二十年,让大明再次伟大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锦还乡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19章 站着把官买了第158章 闯贼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279章 战略相持阶段第222章 先剐张献忠,后斩陈新甲,又丧孙传庭第35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80章 能把现有的知识充分用好就不错了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59章 戚少保能干的咱也能干第256章 有病就早点治第83章 才给我两年,就还了你一个新的苏州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358章 灭国之战-上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231章 迎了闯王不纳粮,不迎的人都杀光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267章 搂草打兔子第157章 饭要一口一口吃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种税产生的第一天,就会被人贪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373章 犹豫就会败北第381章 郑成功灭绝长州藩第196章 炼丹炼出无烟发射药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82章 新年计划第69章 降者不杀,朝廷优待俘虏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163章 宋先生不愧谋过蒋干,智胜郭图第100章 我见犹怜,况小贼乎第309章 陛下的底气都是国姓爷给的第237章 弑君者刘宗敏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110章 转战湖南张献忠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18章 乡试揭晓第66章 无能狂怒第326章 诸位王爷感动么?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221章 张献忠死于此山下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258章 完成备战第368章 三年之期已到,又该收割了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161章 诸葛难得不谨慎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种税产生的第一天,就会被人贪第70章 周延儒:贤侄,你这事难办呐,你和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266章 两百日皇帝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234章 气运是天定的最近更少了,说声抱歉,解释一下(感言)第22章 反攻序幕第44章 你们有点追求好不好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42章 抽丝剥茧,真相大白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228章 陛下之壮烈,臣素来佩服第59章 刘希尧入侵第225章 打太极国姓爷是专业的第319章 朱树人和多尔衮都在做的事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114章 听到沈抚台的名号,就能士气值拉满第348章 朝鲜投明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395章 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田越分越小第176章 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