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

从陈圆圆那儿打探到重要情报后,沈树人也没冲动。

两天之后在梨香院的文会照旧,沈树人请了不少苏州本地的文人才俊一起听曲论政。然后,跟陈圆圆的养母陈氏谈“再包场半年”的事儿也很顺利。

明末的勾栏梨园之类所在,花钱包姐儿的场子时,老鸨看的也不仅仅是银子,同时也会关注自家女儿未来的“曝光率”。

说白了,就是看重包场的恩主,会不会经常主持文会捧场、增加女儿跟知名文人互动的机会,进一步捧红她。

沈树人一开始不明白这个弯弯绕,但是他跟陈圆圆聊了几次之后,也很快适应了。所以,在谈“续费包月”之前这几天,他就得好好展现自己的号召力,让陈氏看见他能攒起多大的局捧场。

连着几场文会开下来,最后一场大约是六月十日。沈树人甚至连郑家的郑鸿逵也请了,还顺带请了刚刚被郑鸿逵接来苏州的郑森。

沈树人还一箭双雕,趁着这个机会,跟郑森先结下了一些私交。

郑森见这位沈大哥给他接风时,还让自己未来内定的小妾出来献舞唱曲,也是非常感动,心中暗忖这位大哥跟定了。

加上郑森年少、血气方刚,对朝廷的忠义之心也远在他爹郑芝龙之上,沈树人跟他相谈甚欢,没几天郑森就习惯了有想不明白的事就跟这位新大哥聊聊。

而陈氏见女儿能趁机认识那么多有钱优势的达官贵人,也是心花怒放。

但事实上,当沈树人意识到这个行业潜规则时,他已经做好了打算:一旦续约成功,将来就会尽快把陈圆圆雪藏起来,再也不在请客的时候让她露面唱曲。

这样就能反其道而行之,让她在梨园行内的人气尽快散了。

沈树人作为穿越者,后世见多了这种雪藏减损品牌价值的操作。所以对于将来怎么给陈圆圆赎身,他已经形成了很完备的计划:

他要像可口可乐买汇源果汁一样,买来就不经营,故意摆烂等品牌贬值。一旦陈圆圆不红了,陈氏将来也没底气狮子大开口要高价赎身款。

而且他在包月契约里也埋了一些雷,如果陈氏在他雪藏陈圆圆期间、非要让陈圆圆通过别的渠道曝光走红,那他就一纸官司告到苏州府,直接让陈氏违约,把陈圆圆以官价买回来。

陈氏这种老鸨虽然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老江湖,可哪里是沈树人这种多了几百年见识的老阴比对手,续约时被眼前的烈火烹油蒙了心,压根儿没想到后续风险。

看上去,这些日子里,沈树人还是原来那种轻浮浪子的做派,丝毫没有变化,外人根本没有多想。

……

但另一边,沈树人已经偷偷安排心腹,一边回家查账,一边打探消息,把董家绣庄收购案的准备工作,统统搞定了。

首先,他先让沈福查了自家生意的外债账目,把欠沈家银子超过一千两的生意伙伴都罗列了一下。然后他自己也亲自过目,假装“不经意”就发现了董家绣庄的账目。

这个董白一家,还真是欠了沈家不少银子,是从两三年前开始,就已经营困难。她们原本是卖苏绣给沈家的供应商,周转不开之后,就问沈家赊欠原料款,前前后后赊欠了五十多担生丝。

光本金就两千多两银子了,平均账期两年左右,再算上利息,最终核定一共两千八百多两。

而董家绣庄基本上也没剩下什么固定资产,只有一座庄园,一些老旧的设备,外加董白自己,说白了就是“资不抵债,应该破产清算”。

看到这个结果时,沈树人也是暗暗感慨,要不后世的有钱人,都不怕子女吃喝玩乐,却怕子女想创业呢。

当初董白的父亲亡故后,要是直接把绣庄关了,种田收租吃利息,也不至于沦落到被原本的雇员欺凌。

做足功课之后,一直拖到六月十五日,也是郑森被骗到苏州后的第四天。

沈树人才悄咪咪隐藏身份,带着几个下属,来到了昆山城北、阳澄湖畔,找到董家绣庄。

……

“小姐不好了,有一伙人上门逼债了!说是还不上债就要拿你抵债呢。”

董家内宅,一个穿着素绢孝裙、容貌清丽脱俗的少女,原本正坐在那儿愁眉苦脸地刺绣。

绣出来的东西是否能卖出去,她心里根本没底,也没指望过,只是本能机械地绣着,似乎这样就能暂时忘忧,不去想那一大堆还不上的烂账。

听了粗使丫鬟的告急,她也是呆滞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顿时脸色煞白:

“逼债?哪家债主的?良叔不是说外面的债他都帮我们扛了么?他说过要扛到我守孝期满的,我都答应他了,到时候这庄子都是他的,他怎么能……”

她口中的良叔,是他父亲带出来的一个掌柜,当初投献跟着董父姓,名叫董良。

董父死后,董家绣庄的生意很快就衰败了,但董良自立门户另开字号,还是做绣庄生意,却蒸蒸日上。

按说董良既然改姓了董,他子孙也该姓董。然而故主死后,他就把自己的儿子都改回了原姓蔡,只有他本人不好意思做得太过,依然沿用董姓,显示自己不忘旧主的仁义。

而他的儿子们改姓回去之后,跟董白也就不同姓了,更不存在“同姓不婚”的禁忌。所以几个月前,当董白彻底资不抵债支撑不下去时,董良就跟她开了个条件:

董良一家帮董白扛外债,等她守孝期满,董家绣庄剩下的这点屋舍织机粗重之物,就都划归董良所有。她本人也得嫁给董良的儿子为妻。

董白一开始抵死不从,觉得传出去有辱门楣,岂能在母孝未满时就议论这些事儿?所以她也想过直接隐姓埋名逃亡,索性家里的房子也不要了。

后来董良见主女态度强硬,才退了一步,表示这事儿可以暂时只定个君子协议,不用公开,也不用把契书拿去见证完契税,也就不会损及董白家的名声。

董白这才暂时放下悬着的心,又在家里继续住几个月。

可没想到,今天逼债的人还是上门了,董良难道还没如约还清董家的外债么?难道之前只是暂时稳住了债主、让人暂缓逼债?

董白只觉头晕目眩,好一会儿才缓过一口气,先追着丫鬟问:“可听清楚来人说辞?他们是代表谁家来催债的?涉及多少银子。”

丫鬟也是抓瞎,只能含糊说道:“不知道,来人看着不善,也不肯透露身份,只说他们是典了沈家一些要不回来的死账,上门催收的。”

董白一听,愈发害怕。

她是知道太仓沈家是自己家最大的债主的,可沈家毕竟是体面人,如果亲自上门催收,还有求情宽限的余地。

但听丫鬟的说辞,显然是沈家已经觉得董家的银子要不回来了,都拖了两年了,所以把债权廉价转卖了。

这就好比后世的公司,把死账坏账卖给专门的讨债公司,让讨债公司上门要钱,那手段就狠辣得多。

“不好,赶紧把床上收拾好的那两包衣服细软拿上,别的都丢给他们吧,我们从后门跑!”董白深知落在专门讨债的恶人手上,不会有好下场,当机立断就跑。

……

然而,幸运显然并不眷顾董白。

她和丫鬟来到后门,先是悄悄开了一条门缝,看外面似乎没人,就一下子把门大开,趁着黄昏的幽暗直接窜出去,想逃到阳澄湖边芦苇荡子里先行躲藏。

然而,刚出后门没走几十步,两边墙角就拐出来几个人。为首的男人身高步长,很快追上了小脚少女,一把提溜住董白,让她反抗不得。

“董小娘子,欠了我家几千两银子,要偷偷逃跑不说,还敢带走这几包细软首饰,不太地道吧。我就算不为难你,这些东西总该是我家的了。”

那个为首的高大男子,显然正是沈树人,不过为了做局,他现在暂时还得装作凶恶一点。

董白脸色煞白,心如死灰,奋力一挣,就要投阳澄湖自尽。

忙乱之间,沈树人一把抓住董白,死死摁住不让她寻短见,还大声呵斥其他手下过来帮着围堵,以免再发生意外。

家丁们自然不敢违拗,立刻按少爷的吩咐围成一圈。

可也正因如此,家丁们放松了对一旁原本已经被擒的那个粗使丫鬟的控制,那丫鬟见状,也是奋力挣脱,立刻逃了。

明代女人裹脚没有清朝那么残忍,但大户人家的小姐多多少少还是会裹一点的,尤其眼下都明末了。

但粗使丫鬟却完全不用裹脚,逃起来也就比董白要快得多。加上她不太重要,两个沈家家丁假装追了一会,就回来汇报说没追到。

沈树人也不以为意,摆摆手示意一会儿再说,然后就换了一副和颜悦色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先把董白礼送回屋。

董白看他倒没有其他过分举动,只是来逼债抵债的,也没脸反抗,局面一时陷入僵持。

沈树人挥手让下人们退出去,很有同理心地分析:“董姑娘,我们不过是来要债,何必走到这一步?你这般美貌,就算被抓去抵债,至不济也能做个妾。

若是逃了,可就只能隐姓埋名、全苏州都待不得了。难道你就仗着学过几个月昆曲,要去秦淮河上卖唱不成?在你心里,卖唱还不如做侍女惨么?”

董白一咬牙,心如死灰,双目紧闭,滴下泪来:“我若是隐姓埋名,再受辱也不会辱没亡故父母的名声,没人知道我是谁。

要是被人验明正身抓回去,却是连母孝都不得守期满,就会被逼做妾,董家的名声就完了!”

沈树人一愣,他倒是还没适应这种封建礼教的思维方式。

确实,在明末的人看来,尤其是有身份的人,肉身是否受辱,还不是最惨的。如果可以隐姓埋名,受了辱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至少好过连累死去父母的名声。

这是一个名大于实的时代。

沈树人一开始心中对于董白的选择,还是有点气愤的,因为他觉得,一个女子不愿意被有钱人买走,这可以理解。

但如果两害相权,宁可去卖唱,都不愿意做单一男人的玩物,那就有点难以理解了。

现在得知只是因为家族名声的包袱,他也懒得再计较。

“即使如此,你先冷静一下,一会儿我再跟你细谈。”

沈树人先把董白晾着,而且让家丁盯着别让她有机会自尽。然后才走到一边,悄悄拉过刚才那个假装去追逃跑丫鬟的家丁,细细询问:

“你们是真没追到、被甩开很远,还是一直有咬住盯着?”

那家丁很靠谱地低声回复:“少爷放心,都按您吩咐的,一直盯着她往哪儿逃呢,最后发现她逃到了两条街外的另一处绣庄,我们才回来的。”

沈树人点点头,一切都很顺利,丫鬟应该是去那户私下里跟董白约定“帮她扛债、守孝期满就连人带庄子收编”的买主处求救了。

这个诉讼标的选的好啊,一房二卖的先买主,这不就被搅进局了么。沈树人为了这一场,可是花了七八天时间,慢慢布局的案情。

那求救丫鬟直到逃跑,都还不知道沈树人身份,所以对方作为地头蛇,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沈树人捋了一下思路,然后就挥挥手,示意那个假装追丢丫鬟的家丁:“你们俩先回去吧,口风严一点,后面的事儿跟你们无关。”

沈树人非常谨慎,打手用打手家丁,跟踪用跟踪家丁,分工明确,互相保密,都不知道全局计划。

所以就算将来案发,这两个跟踪家丁也不会被翻出来,更不可能成为证人,他们跟案子的后续部分根本毫无关系。

布局完外间的事儿之后,沈树人就拿着债契,还有准备好的文书,重新跟董白交涉:

“董姑娘,事到如今,我就跟你明说了。在下沈树人,太仓沈家的大少爷,今日我是亲自问你要债,你们董家绣庄欠我家五十担生丝的款子,本息合计两千八百多两。

如果你把这座庄园立刻过户给我们沈家,你本人也为我家为婢女五年,这债就一笔勾销了。

另外,你说了你是怕孝期未满、就被逼与人为妾,辱及门楣。那我可以在契书里明文约定,你在为婢期间,可以继续穿素娟孝服,为婢的内容,也不包括以色侍人。

你只要继续帮我家做绣品纺织、以劳力清偿即可。这一点,还可以请左邻右舍见证、拿这契约去完契税时,也可以注明。”

沈树人要抢时间,一口气就把他的条件彻底说完。

董白一开始求死的心都有了,听着听着,发现眼前这位刚认识的沈公子,居然还挺仁慈,不由松懈了下来。

她只是还有些不明白,沈家究竟有什么阴谋,为什么会给她这么优惠的条件——让她织五年绸缎刺五年苏绣,就能还清资不抵债的部分,沈家怎么看都划不来。

“沈公子不觉得这个条件太优厚了么?小女子德不配位,怕是受不起这样的条件。”董白最后坚持了一下。

沈树人笑了:“呵,还有嫌条件好的?也罢,看来你也不贪,那我就实说了。对我而言,几千两银子不算什么。我在昆山梨香院,包陈沅陈姑娘唱曲,几个月就有那么多花销了。

前阵子有一次,跟陈姑娘喝酒谈心时,她酒后神色愁苦,想起一个跟她学过曲艺的姐妹的遭遇,不由伤心。

我为了博佳人一笑,就想偷偷给她一个惊喜,趁着她那个姐妹还在崖边摇摇欲坠,就拉人一把,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董白听了这个理由后,才算彻底松了口气。

原来,给她这么优厚的条件让她免于遭难,只是为了讨圆圆姐开心,这倒是这种巨富纨绔子弟做得出来的事情。

“没想到圆圆姐自己还没脱离苦海,倒是能随口一言,便救我离此泥淖。你对圆圆姐那么好,我相信你,只要别辱没董家名声。”

沈树人微笑起身,拍了拍手,不一会儿,沈家家丁就麻溜找来离董家绣庄最近的左邻右舍,摆酒公证,立下文书。所有法律手续,不过半天就办完了。

一些需要到衙门报备的手续,原本会很慢,但沈家何等能量?不但是苏州首富,沈廷扬还是户部的主事。

稍微拿点银子开道,昆山本地的小吏一个个巴结得不行,工作效率前所未有的高。连原本因天黑下班的小吏,都被拽回来掌灯干活。

全程沈树人自己并没有露面,也没有签字,都是交给沈家的管事处置。

办完之后,既然董家绣庄已经是沈家的产业了,沈树人也不客气,当晚就表示天色已晚、在董家绣庄住下,不过他住前院,董白住后院,秋毫无犯。

门口的招牌,暂时不换。

一切果然没有让沈树人失望,第二天上午,之前跟董白有秘密君子约定、但并没有公证明契的董良一家,就派人找上门来。

“动作真慢,这帮人追回女人都不肯加夜班的么。”沈树人打个哈欠,心中如是暗忖。

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333章 打扫干净家里才好北伐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176章 背水一战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85章 大明新时代第116章 不要在敌人选择的战场上跟敌人耗第111章 不破不立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69章 秦淮金粉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305章 十四万人齐厮杀第345章 狙杀阿济格(八千字大章)第334章 多尔衮:你知道这两年半我怎么过的么!第349章 豪格弑叔多尔衮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04章 准备万全,对多铎的最后一战第66章 无能狂怒第85章 阿济格到底有什么阴谋第57章 “先杀己方圣母,保护敌方圣母”升级版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77章 师出有名第17章 入国子监第44章 初到黄州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5章 加佥都御史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308章 席卷残敌第74章 分红一年就得死第220章 招降李定国第375章 从根本上不存在当皇帝的欲望第65章 威慑就是只吓不用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后一次渡过汉水第101章 好事多磨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74章 一鸣惊人,再鸣又惊人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彻底开摆了!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1章 浩然正气,大公无私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380章 先杀一个幕府将军的叔叔立威第271章 坚壁清野,东攻西守第272章 杀鞑初战第205章 先剪除羽翼总是不会错的第134章 决战爆发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36章 别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节操,赏赐再高他们也只想补刀抢人头第367章 满人种田也是帮大明种的第155章 自以为又找到了破绽第132章 打流贼就该了解流贼的心态第1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第55章 悄悄惊艳沈道台第130章 咱流贼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48章 实事求是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敌390章 大明的七年科研计划第4章 你想丢女人还是丢脸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131章 以为自己是曹操,其实是淳于琼第60章 亲自迎接宋应星第362章 收回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疼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106章 师夷长技以制夷第52章 奇葩说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145章 升任湖广巡抚第89章 户部侍郎有所不如第35章 杀张献忠者封侯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79章 大别山根据地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42章 吴三桂玩不过多尔衮,但是国姓爷可以第20章 鲜廉寡耻第3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第339章 血战克敌(六千字大章)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52章 奇葩说第378章 这种小儿科就是拿来秒杀的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07章 兵临重庆第253章 炮退刘良佐第31章 笼络刘国能第128章 逼得张献忠做个了断第1章 大局为重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73章 首辅也不过是临时工第60章 果断就会白给第274章 吃一堑长一智的阿济格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45章 我说这是无主之地这就是无主之地第257章 秒杀两广叛乱第303章 整个清廷乱成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