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下英豪尽入吾彀中

话分两头。

同一时间,南京吏部考功司。

几名之前在南直隶各府县做事的基层官员,元宵节过后这几天,莫名其妙就收到了南京吏部的公文。说是他们去年政绩不错,满足调任的条件,让他们尽快赶到南京述职。

于是,这天上午,这群人一大早就赶来了,却被考功司的官员晾在一边,让他们候着。

人群中还有个别居然是武官,显得颇为突兀。其中一个三十岁光景,等得不耐烦、想找个人问,吏部小吏却只说“办你们事儿的人还没来”。

“这不消遣人么,把人找来又不说清楚。咱就算要调任也该兵部管,哪有来吏部的。”

这武官找了一圈人,也问不清楚情况,只好恨恨地坐回椅子上。等候区的椅子也不太舒服,不过是些长条凳罢了。

他环视了一圈周遭,旁边的人都比他更沉得住气,估计是因为他们都是文官吧。

他便挠了挠头发,也豁出面子去了,从怀里掏出个鼻烟壶,想递给一起等候的人分享,顺便拉拉交情。

手刚伸出去,又意识到别人可能嫌脏,就拿袖子狠狠擦拭了几下,谁知用力过猛,直接迸落摔碎了。

旁边一个看上去年轻些、但身体壮硕的文官,听到声音便睁眼看过来,弯腰捡起碎片,用指甲挑了点烟油放到鼻端吸了一下,再把残骸递还给失主。

那武官看到他的善意,才舒缓了尴尬,连忙陪着笑攀谈:“南汇所守备张名振。这位兄弟怎么称呼?也是来听候调任的吧?可知为何连武官调任都被安排来这办?”

那文官朝他拱拱手:“原来是张兄,幸会,在下江阴县典史阎应元。上头的事儿,咱也不知道。说来惭愧,我这次要论的功,其实也是兵事、

年初在江阴,刚遇到海寇顾三麻子进犯黄田港,被我一箭射死了,按说这也该兵部管。会不会是职方司的人都被杨阁老调去襄阳了,这边让考功司的人帮衬着办?”

张名振想了想,如今这么乱,各衙门权责不清,还真有这种可能。

他其实也不是很在意到哪里办理,刚才只是觉得这儿绝大多数人都是文官,就他个别武官,所以别扭,怕被人看不起。

听阎应元说人家也是靠战功获得调任,张名振心情立刻舒坦了,武官的自卑也一时消散。

他这才仔细打量了阎应元几眼,由衷赞叹:“兄弟你这仪表堂堂,一看就知道是豪杰之士!能一箭射杀顾三麻子,那武艺定是了得。

咱在南汇所,也是见识过顾三麻子骚扰的,那可是在长江口流窜做案的大患。听说过没?早几年苏州首富、大海商沈公,还悬红过顾三麻子的人头呢——你这次有拿到么?”

这番话也不算奉承,阎应元长得高大壮硕、红面长髯,挺像关帝庙里供的神像,只是肥胖了点,估摸着有两百来斤。这才让武将们一看他长相,就觉得亲切。

阎应元摇摇头:“府县已经赏赐过了,海商不会真再给悬红吧?不过也说不准,毕竟是正月里刚发生的事儿,或许苏州那边还不知道呢。”

张名振听了,也帮着一起、随口谴责那些富商不守诺言。

旁边其他一些等候的文官和个别武官,听了这话题也渐渐加入起来,文武相轻的氛围也渐渐淡了。

……

半晌之后,厅堂门口终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

几个吏部的官员,和一个服饰华贵的少年五品官员,联袂走了进来。

在厅内等候的官员,也连忙安静了下来。

来人正是沈树人,陪同的则是吏部侍郎徐石麒的属下——徐石麒也算位高权重,哪能亲自露面处理这些小事。

这也不怪沈树人排场大,而是他给南京吏部银子塞得足,人家自然要对他客气,通知的时候只有让那些小官等他,不可能让他等人。

沈树人已经得了关照,知道该说些什么,所以也不见外了。他直接坐到中间主座上,开诚布公宣布:

“诸位,本官是黄州知府、新任湖北兵备佥事沈树人。此前因收复被革左五营残害的失地,黄州、随州多有地方官职出缺。

这次我回南京述职,也是适逢其会,向蔡郎中、刘主事了解了一下。这南京吏部管辖之下,可有忠勇为国、考绩优异,敢去前线做官的。蔡郎中核定之后,就推荐了你们。”

沈树人说到这儿,先停顿了一下,观察众人表情。众人没有一个露出胆怯的,沈树人这才满意的暗暗点头。

其中几个官员听他自报家门,还流露出一脸的肃然起敬:“原来是沈府台!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闹得沈树人都是一愣,不由玩味笑道:“久仰我什么?”

阎应元、张名振都说道:“卑职在江阴/南汇打击海寇时,便听说苏州沈家的慷慨仗义。府台少年得志,高中两榜进士,得天下耿介之名,更是无人不知。”

沈树人恍然,转念一想也正常——他认识的这些人,很多都是《明史》上后来跟着鲁王政权一起,退到舟山后坚持抗清死节的义士。

(注:历史上沈廷扬退到舟山、散尽家财造海船抗清,其实也是在鲁王的旗号下,当时鲁王就在舟山,任命沈廷扬为户部尚书,其实就是拿沈家的钱当鲁王政权的军费来源。)

而将来有能耐退到舟山跟清军打海战的将领,如今多半都是在沿海卫所、县城防御海盗。沈家是北方最大的海商,这些文武平时都多多少少收过沈家的好处、悬赏。

沈树人一露面,效果自然是出奇的好,他仅仅只用出一张脸,就已经收获了这些人相当的忠诚度。

沈树人心情大悦,继续说道:“虽说按朝廷法度,调任之事不用跟本人商量。但我以为,怯懦之人强行逼着去,只会误事,所以此番还是想多提携一些自愿的人。”

说着,他就让众人都坐下,一个个自我介绍一下,互相熟悉一番。

有了刚才的铺垫,氛围也很是轻松,倒有点像后世的面试,而非吏部的铨选。

所有人果然无一退缩,阎应元、张名振率先振臂一呼:“为国击贼守土,本就是人臣本分,岂敢畏战推辞!”

半炷香的时间后,沈树人也把阎应元、张名振、王翊、杨晋爵等一众基层文武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也把名字和脸都对上了。

这些人普遍职务都还不高,历史上要到南明时、随着大批高层软骨头官员投降,他们才渐渐升上来。

阎应元不过典史,正八品。王翊是余姚县丞,从七品。张名振是武职的守备,杨晋爵也差不多。

以沈树人的品级,调动完成之后,完全有权限指挥他们,程序上也没有任何障碍。

摸清大伙儿的动机后,沈树人就开始讨论待遇问题,告诉他们凡是愿意去流贼肆虐的战区,普遍都能比目前升至少半级。如果最近考功优异的,那就直接升一级。

然后,他还把黄州、随州出缺的各县、各卫情况公布了一遍,让他们先自己挑,如果有冲突,再由沈树人和吏部这边的蔡郎中调剂。

往常调任,绝对没这么优厚的条件,说到底还是沈树人银子使得到位。

忙活了小半个时辰后,蔡郎中也算是“现场办公,加急解决”,

最后核定阎应元升为知县,任随州府孝感知县。

王翊也升为知县,任黄州府黄陂知县。

张名振、杨晋爵都升为都司。

众人见跟着沈树人实打实有好处拿,愈发对他心悦诚服。

最后,沈树人学着那些人力资源的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想向我了解的”。

几人相视一眼,阎应元率先问道:“沈府台,实不相瞒,刚才我也看了,我等主要都是因为这一两年内,有驱逐、歼灭海寇的些许军功,才被您看重。

可是,您调我们去湖广,不怕我们的将才不得充分施展么?自古隔行如隔山,我等擅长水战,不一定擅长山战。为国效死我辈自然不怯,只怕没能人尽其才、不能为朝廷多立点功。”

沈树人立刻宽慰:“诶,这个你们放心,我相信你们。我用人首重人品忠义,至于具体战术,可以继续学的么,兵法都是触类旁通的。”

阎应元想了想,没有再说什么。

倒是一旁的张名振,被这番对话提醒,忽然想起:“沈府台,末将听说令尊当年曾开出过悬红,谁能灭了海寇顾三麻子的,赏银三千两。

此番阎典史的考功,正是射杀了顾三麻子。不知除了朝廷正赏升迁之外,沈家的私下悬红还作不作数呢。”

“当然作数,”沈树人想都没想,

“今晚我本就在眉楼摆了酒席,还会有一位我在国子监时的至交师弟、一并赴约。阎知县,到时候你直接来领银子就是。

我那师弟,你们应该也认得,郑森郑成功,福建郑总兵的嫡子。这次吏部已经定了,也授他去随州做官,跟着我一起为国出力。也希望大家将来定要和睦互助,勠力同心。”

——

PS:对不起更晚了……这两天没睡好,白天有点晕。上架前都经常熬夜颠倒,内分泌失调,明天应该就能恢复了。

第249章 拥立抉择第20章 屡败屡战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146章 阁老之明鉴,过于张苍。陛下之仁德,不亚汉文帝第170章 转移计划第127章 用流言挤兑流言第232章 陛下还没死呢,你们就蠢蠢欲动了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13章 多铎:终于从既生又死的叠加态,坍缩回纯死态第311章 赏罚分明第86章 陆上攻不下南蛮子水寨,就让我大清水师上第297章 守敌之所必攻第321章 千年大计(六千字)第50章 整军备战第343章 中央突破,两翼齐飞第33章 孙武再世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来,地肥肯定招苍蝇第192章 公地悲剧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370章 清堡宗顺治第64章 这梁子结大了,不死不休第64章 将喷子进行到底第80章 塔山血第50章 整军备战第88章 不是谁漂亮谁就能当秦淮八艳,而是谁被我睡了谁才能当秦淮八艳第189章 崇祯的帝王心术第296章 多铎败退金山寺第229章 以战驱贼第58章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第49章 黄州的天,是沈老爷的天第269章 左有阿济格,右有多铎第8章 终于等到反派恶霸第280章 不光造武器需要科技人才,打仗一样需要科技人才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第365章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第330章 为何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第43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382章 定鼎九州第366章 蝴蝶效应下的新“迁海令”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顾第307章 身中百弹豫亲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102章 精神攻击(六千字大章,今天合并更新)第302章 曹黄雪夜下扬州第215章 各怀鬼胎第238章 国安民乐,岂不美哉?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59章 灭国之战-下第41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336章 朱树人:提兵十万援合肥第223章 谁让崇祯没开天眼呢第376章 大明版闯关东第25章 奋勇争先第20章 鲜廉寡耻第323章 部分美洲农作物有害健康第315章 炮决尼堪第369章 兵临沈阳第37章 先给我憋着第175章 全军爆种第121章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第81章 买纪录片送游戏的好处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当然都是国姓爷摆拍的第76章 一堆人升官第198章 领旨第23章 哥最不怕的就是古人在我面前显摆理工科水平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62章 就凭你有什么资格学戚少保第4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好第346章 断脊之犬第28章 方离陈圆圆,又见吴三桂第120章 专治多疑第371章 鄂王爷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时候的事儿第352章 生死赛跑关于之前哲学争议的解析(章节感言)第133章 忽悠瘸了第136章 决战张献忠-下第203章 连自己人都看不透国姓爷第124章 张献忠:老子屠尽崇祯的亲叔叔!第162章 李自成用计第33章 孙武再世第91章 仗打完了,内斗推卸罪责却才刚刚开始第51章 不要做重复发明车轮的傻事第89章 朝天开枪,遇敌就投第284章 楼船夜雪瓜洲渡第1章 大局为重第94章 一波又起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没错,错的是在宋朝这种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73章 先杀他一个梅勒额真祭旗第85章 各取所需,岂不美哉第72章 火候已到(六千字大章)第87章 小宛纺纱机第213章 入川做得好大事第19章 随州炮战第1章 大局为重第86章 我还是喜欢你原来桀骜不驯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