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史鉴篇_白寿彝:《史记》所揭露的危机(节选)

白寿彝:《史记》所揭露的危机(节选)

白寿彝(1909—2000年),河南开封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曾受教于冯友兰,师从顾颉刚,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著有《中国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等,另有主编的《中国通史纲要》,在史学界产生重大影响。

所谓“通古今之变”,也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推断过去,观察未来。这在《史记》里表现得很突出。

《史记》对当代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揭露,表现在许多文章里。《万石张叔列传》描写汉景帝、汉武帝时代的大官,说他们都是“恭谨无与比”,能不说话便不说话的人。他们的子孙后代也都做了大官。万石君的称号就是因为他家父子官高爵显。万石君姓石,长子名石建,为郎中令,管起草文件。有一次石建起草了一个文件,颁发下来后,发现里面有一个错字。他十分惶恐地说:马有四条腿,加上尾巴,“马”字下面应该是五画,但文件中的“马”字少了一画,皇帝要是问罪下来,就活不成了,他害怕得不得了。万石君的小儿子叫石庆,为太仆,是九卿之一,管御用车马,地位很高。有一次他跟着皇帝出门,皇帝问他;这车套了几匹马?他就拿着鞭子一一指着数,数完了才说:六匹马。本来一看就能知道,他还要挨个数了之后回报,其谨小慎微的程度也就可以想见。然而像这样的人却能得到皇帝的亲近尊礼,官至丞相。通过这些小故事迁对当时官场的腐朽风气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讽刺。试想,朝廷里当权用事的都是这样恭谨自保的人

,政治上能有什么朝气?

在《汲郑列传》里,汲黯是个敢说老实话的正直官吏,治理地方也很有成绩,汉武帝非常怕他,又很讨厌他。别的大臣来了,武帝很随便,有时连帽子也不戴,但汲黯来了,就不好意思不戴。有一次,武帝在汲黯面前自吹自擂、兴高采烈地讲他自己如何欲施仁义。汲黯当面揭穿其虚伪,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武帝听后很生气,当时就变色罢朝。正是因为汲黯“好直谏”,始终不得志。

通过《万石张叔列传》和《汲郑列传》,司马迁刻画了武帝时政治风气的腐败、恶劣。

司马迁很善于通过典型人物来揭发当时社会的黑暗。公孙弘是当时儒家的头号人物,汉武帝很喜欢他。他对武帝专门阿谀奉承。武帝喜欢什么,他说什么;当面是一套,背后又是一套。《酷吏列传》里的张汤也是个重要人物,是专搞严刑峻法的。在《平准书》里,他又写了一个专门给汉武帝弄钱的桑弘羊。总之,司马迁从政治、经济、学术、司法等各个方面,选择了典型人物进行刻画,对当时的社会和汉武帝统治时的政治危机作了最大的揭发。

司马迁还写了两类将军。一类以李广为代表。《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很能打仗,有勇有智,很得士卒拥护。可是汉武帝却不喜欢他。在列传的后面,司马迁评论了这么几句话:“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和李将军对比,我们再看看《卫将军骠骑列传》。这篇列传写卫青、霍去病以皇亲国戚的关系做了大官,也立了战功。在写他们的战功时,司马迁极少对战争进行正面描

述,只写了他们在皇帝诏书中所受到的表扬、奖赏、封官拜爵等。至于是否真有这样的功劳,司马迁则不加评论。对于霍去病所部士卒的优越条件,司马迁作了交代,“骠骑所将,常选”,“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骠骑”。在这一列传的最后,司马迁借别人的话耐人思索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卫青、霍去病当时如此得势,而贤大夫对他们却并不称赞。把这段评语和对李将军的评语比较一下,一褒一贬,很是明显。从这里可以看出,武帝时候任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在编排上,司马迁也有自己的意图。他把《李将军列传》放在前面,中间插入《匈奴列传》,后面才是《卫将军骠骑列传》,这并不是乱摆,其用意在《匈奴列传》的论赞里明确说了出来:“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再三申述“择任将相”的重要,指出由于选择将相不当,匈奴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

如上所述,司马迁从各方面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这就是他自己所说的“见盛观衰”。当人们在热衷于吹捧武帝统治的丰功伟绩,高唱国泰民安赞歌的时候,他却看出了汉朝统治的危机已在隐伏之中。这是很不容易的。

所谓“通古今之变”,也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推断过去,观察未来。这在《史记》里表现得很突出。如果我们把《酷吏列传》记述的在严刑峻法之下激起的各地农民武装暴动和《陈涉世家》对于秦末情景的描述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出,司马迁对汉武帝统治的前途,已经提出了严重的警告。

(白寿彝编《史记新论》,求实出版社1981年版)

(本章完)

第三篇 资政篇_任继愈:墨子尚贤第三篇 资政篇_吴晗:海瑞骂皇帝第一篇 概览篇_李大钊:今与古第八篇 问学篇_唐君毅:说读书之重要第一篇 概览篇_陈独秀:寸铁·国学第十篇 交流篇_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第九篇 宗教篇_胡适:儒教第二篇 明德篇_梁启超:私德之必要(节选)第七篇 艺文篇_陈子庄:中国绘画与哲学第八篇 问学篇_唐君毅:说读书之重要第六篇 史鉴篇_胡绳:以史为鉴 爱我中华第三篇 资政篇_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第六篇 史鉴篇_张舜徽:漫谈读史(节选)第三篇 资政篇_叶圣陶:独善与兼善第五篇 齐家篇_黄炎培: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第十篇 交流篇_梁启超:在中国公学之演说第二篇 明德篇_梁启超:私德之必要(节选)第九篇 宗教篇_胡适:儒教第七篇 艺文篇_周汝昌:诗的存在(节选)第四篇 修身篇_钱逊:俭以养德第七篇 艺文篇_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节选)第三篇 资政篇_贺麟:人心与风俗第四篇 修身篇_钱逊:俭以养德第八篇 问学篇_张伯苓:学行合一第九篇 宗教篇_许地山: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第一篇 概览篇_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第七篇 艺文篇_周汝昌:诗的存在(节选)第四篇 修身篇_陈子展:说“忍”第六篇 史鉴篇_梁启超:史的目的(节选)第一篇 概览篇_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第九篇 宗教篇_胡适:儒教第六篇 史鉴篇_柳诒徵:讲国学宜先讲史学(节选)第七篇 艺文篇_王国维:人间词话(节选)第三篇 资政篇_贺麟:人心与风俗第三篇 资政篇_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第五篇 齐家篇_黄炎培: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实我们的学识第七篇 艺文篇_沈尹默:书法散论(节选)第七篇 艺文篇_朱光潜:文学的趣味(节选)第一篇 概览篇_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第四篇 修身篇_梁启超:孔子之人格第五篇 齐家篇_黄炎培: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第八篇 问学篇_唐君毅:说读书之重要第十篇 交流篇_严复:论世变之亟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论诚意第八篇 问学篇_张伯苓:学行合一第三篇 资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五篇 齐家篇_陈鹤琴:怎样做父母第四篇 修身篇_梁启超:孔子之人格第三篇 资政篇_叶圣陶:独善与兼善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论诚意第九篇 宗教篇_章太炎:佛法应务,即同老、庄第二篇 明德篇_任继愈:中国传统道德的继承问题第二篇 明德篇_张岱年:人的社会责任第六篇 史鉴篇_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史记(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杜维明:儒家对于学的理解(节选)第四篇 修身篇_蔡元培:自制·修德第七篇 艺文篇_夏丏尊:文学的力量第三篇 资政篇_韦政通:以力服人与以德化人第六篇 史鉴篇_胡绳:以史为鉴 爱我中华第三篇 资政篇_傅斯年:多言的政府第五篇 齐家篇_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冯友兰:我的读书经验第八篇 问学篇_杜维明:儒家对于学的理解(节选)第二篇 明德篇_朱自清:论诚意第三篇 资政篇_叶圣陶:独善与兼善第七篇 艺文篇_周汝昌:诗的存在(节选)第十篇 交流篇_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节选)第一篇 概览篇_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第八篇 问学篇_马一浮:横渠四句教第八篇 问学篇_夏丏尊:中国的实用主义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东西文化结合第一篇 概览篇_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第一篇 概览篇_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第八篇 问学篇_毛子水:怎样读中国古书?第一篇 概览篇_张岱年:说“国学”第八篇 问学篇_马一浮:横渠四句教第十篇 交流篇_曹伯韩:国学与世界学术第六篇 史鉴篇_周谷城:历史与现实第六篇 史鉴篇_张舜徽:漫谈读史(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梁启超:治国学杂话第九篇 宗教篇_许地山: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第三篇 资政篇_任继愈:墨子尚贤第一篇 概览篇_闻一多:论振兴国学第七篇 艺文篇_沈尹默:书法散论(节选)第六篇 史鉴篇_白寿彝:《史记》所揭露的危机(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杜维明:儒家对于学的理解(节选)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第一篇 概览篇_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第二篇 明德篇_张岱年:人的社会责任第五篇 齐家篇_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马一浮:横渠四句教第五篇 齐家篇_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节选)第二篇 明德篇_贺麟:经济与道德(节选)第一篇 概览篇_张岱年:说“国学”第八篇 问学篇_张伯苓:学行合一第六篇 史鉴篇_梁启超:史的目的(节选)第一篇 概览篇_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第八篇 问学篇_毛子水:怎样读中国古书?第六篇 史鉴篇_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