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装东游 江中遭贼反杀贼

庆元府原称明州,绍熙五年(1194),宁宗即位。明年,改元庆元,因明州为宁宗潜邸,遂以年号为名,升明州为庆元府,府治设在鄞县,其地即后世之宁波。其治下的昌国县在庆元府以东,为东海上的一片岛屿,即舟山群岛。

从婺州往庆元,陆路可由官道过东阳县、嵊县、奉化县到鄞县,全程四百余里;水路则沿婺江出行,汇入兰江,在兰溪换船向北顺流而下三百里进钱塘江,又需换船折向东走浙东运河,经曹娥江、姚江,再达鄞县,全程七百余里。似乎陆路更近,水路远而且需换两次船,但乘船比走路省力的多,也免了沿途借宿的麻烦,若遇顺风,更比走路快的多,所以张镝仍决定选择水路出行。

不觉间,回家中已住了十余日,张镝收拾停当准备启行,除了换洗衣物、干粮,还有防身的短刀,甚至有一只本地两头乌猪肉腌制的火腿,是父亲要求带去给胡隶的。正宗的金华火腿便是取自两头乌猪后腿,其起源传闻是当年宗泽战胜而还,乡亲争送猪腿让其带回开封慰劳将士,因路途遥远,便撒盐腌制以便携带。腌制而成的猪腿色红似火,称为火腿。作为宗泽的崇拜者,张秀山老先生爱屋及乌,一向对家乡火腿赞颂有加,临出门也不忘让张镝带一只。

带着大包行李,听过父亲的勉励、母亲的叮嘱,又与妻子含泪话别,张镝下了码头,独自上船启程。顺风顺水,船行如箭,三日便入了钱塘江,在西兴镇上岸,需换东去的船。往常从临安往来婺州,张镝习惯坐义乌人的芦乌船,因为义乌与婺州算半个老乡,感觉安全,而且价钱便宜也很便捷。但东去庆元是第一次,张镝比较陌生,不知该坐什么船去。在镇上用过饭,张镝走回码头,见一大一小两只船正要启行,顺口问了一句:“敢问大哥,可是往东去?”

船上一艄公回答:“正是要东去庆元府。”

“小弟也正要去庆元府,可否捎带一程,愿付船资!”

“不巧,我这船已被包了,不载外客,小哥另寻他处吧!”

张镝心下遗憾,正欲移步,却听船舱里有人说道:“同行正好有伴,小哥上船来吧!”

张镝大喜,跑下码头,却见那艄公脸色不好,似乎不悦。一般来说船家遇见顺路搭船的都是高兴的,这艄公却不乐意,有些奇怪。但张镝并未多想,快步走上船去见礼。

包船的是两兄弟,姓叶,年长的叫叶继,年轻些的叫叶承。二人家中世代经商,这次兄弟两人往临安卖了些生丝,回程又收了些茶叶、瓷器,准备往庆元去卖给海商。

哥哥叶继年约三十许,中等身材,脸色微黄,淡眉毛,厚嘴唇,脸上总带着和善的笑意。面貌忠厚,似乎并没有商人惯有的狡黠,让人初见便觉得亲切。弟弟叶承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年轻的不像叶继的弟弟,倒像他的儿子,这年轻人比他哥哥高一些,也英俊的多,长得挺拔匀称,肩宽腰细,唇红齿白,微笑立在舱门口,让人眼前一亮。

兄弟二人请张镝进仓,互相介绍了身份,听闻张镝原是临安太学的上舍生,叶氏兄弟不禁肃然起敬,愈发显得亲近。叶继虽是个商人,也读过些书,加之多年行商,走过的地方很多,眼界见识颇不一般。与张镝谈些时事见闻、南北风物、人物故事,竟十分投机,相见恨晚。而叶承年轻,学问不如张镝精通,见识不如叶继广博,多在旁听讲,偶有感兴趣的话题也能与张镝谈的投契。

喊船家烧水煮茶,叶继又取出围棋,与张镝对坐品茗手谈,不知不觉时间流逝。

简单吃过夜饭,已是上灯时分,船家来请示是否停泊过夜。

张镝看这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港汊纵横,苇草丛生,来往也见不着行船。心中起疑,便问能否往前到有集市的地方,也好上岸耍耍。那船家却说天色已晚不好行船,且风向不定不好扬帆,还是休息一夜,白日再走为好。

张镝也未坚持,一行人便停船歇宿。这船上除了张镝与叶氏兄弟,便是两名艄公,后面的小船上也有一名艄公撑船。当下各自找好位置睡下,张镝与叶氏两兄弟在仓中,二艄公一前一后睡在船只头尾,不久后此起彼伏的鼾声响起。而张镝却一时睡不着,一则近来心事较多,二则隐隐有些不安之感,且时值初秋,天气尚热,还有些恼人的蚊子。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入睡,这时听舱口有点轻微动静,微睁睡眼只见有人弯腰站在舱口,原以为是晚上有人起夜,但这人却躬身往仓中走,且忽然一丝亮光闪了一下,看清了却是月光在利刃上的反射。

张镝一惊,立时抽出了身侧的短刀,大喊一声:“有贼!”

那贼见被叫破,寻声便往张镝杀来,张镝不及起身,奋起一脚便向前踢,正中对方小腿骨,将其逼退,顺势翻身站起,提刀在手。整个动作瞬息之间,一气呵成。看那贼,却是在西兴镇码头答话的艄公,原本待在船头的,想起一路上这几个船家的异常表现,张镝断定自己是上了贼船了。不及细想,那贼已持刀正正劈来。船舱狭小,不好腾挪,张镝略一侧身,左手迅速控住对方右腕,右手刀锋已扎破对方脖颈,只一招,便将当面之贼杀死。那贼不甘心地瞪着眼睛软软倒了下去。

几乎同时,仓后及后面小船上的艄公也露出本来面目,各拿了刀进来,叶氏兄弟反应倒也不慢,叶继拿着把剑慌张乱挥,却也唬的对面的贼人不敢近前。叶承更勇猛,倒提了一张茶几奋力挥舞,逼地一贼频频后退。张镝大喊杀贼,冲上前去,二贼原本见偷袭不成已经有些丧气,又见满身血污的张镝冲来,刀尖上还在滴血。顿时胆战心惊,对视一眼,便一前一后跳入水中往岸边逃去。三人自然不去追赶,二叶看贼逃远,回身便要对张镝施大礼,感谢救命之恩,张镝慌忙拉住二人,一起回仓坐下。

天色已近四更,三人再无睡意,点上灯烛,商议行止。遇贼之事,按理应当报官,可惜三贼一死二逃并无活口,怕见了官讲不清楚。二叶更怕两船货物被官府当成赃物贪墨,张镝也担忧见官后自己在临安的事被揭破,惹祸上身。于是三人一致决定悄悄掩藏过去,趁天未亮,合力将被杀的贼人死尸拖到岸上,找个荒草茂盛的地方草草埋了。又将仓中冲洗一遍,洗去血污,换身干净衣服。

处理停当,天已放亮,要继续往庆元走。好在叶继常年经商,多在水上走,撑船的本事多少会一些,叶承与张镝也一起帮忙掌船,倒也顺利。又走了五六日,一路并未再遇上什么风险。离鄞县越近,来往船只渐渐增多,不久到了一处大河港,足停了成百上千的大小船只。码头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为各种船只搬卸货物的苦力上下穿行。鄞县到了。

上了岸,三人便要告别,多日同船,更共历生死,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同行数百里,终须一别。双方各留下落脚地址,互道珍重,依依相别。叶继、叶承要往城中找相熟的海商收货,张镝则需再乘船往昌国县去。

第三百四十四章 崖山之战(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天祥骂死文炳第四百十一章 战略大反攻(十三)第四百章 战略大反攻(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假乱真 假元使真下温州(下)第三百八十章 倭岛攻略(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严阵以待 回戈痛击范文虎(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北元密探(一)第二章 避祸归乡 男儿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七十六章 北元密探(十)第三章 整装东游 江中遭贼反杀贼第一百十二章 黔驴技穷 黄破嘴求和不成第三百八十六章 城下之盟第六十七章 再下二城 闻捷报群丑争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一)第四百十章 战略大反攻(十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会猎泉州 一战成名天下知(四)第六十四章 连环大戏 施奇计海州易主(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兴化之战 疾风劲草陈文龙(四)第八十一章 三分四军 谴偏师北上山东第二百零二章 纵贯流求 修驰道直通南北(二)第五十六章 因势利导 杀官差盐户举事第五十七章 连岛起义 鹰集山游击破敌(上)第八章 万事俱备 招兵买马干一场第四百零五章 战略大反攻(七)第一百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换代(中)第一百一十章 兵临城下 太平湾两军对阵(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北元密探(六)第一百十四章 攻城练兵 东粤国灰飞烟灭(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红巾化白头第十八章 屯驻吕宋 再立新寨名太平第五十四章 前锋出海 敌人有马我有船第三百六十四章 隆兴大会战(八)第一百零八章 以石击卵 拥万众长驱直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国的凝视(一)第八十九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藏器待时 凭城坚守何足惧(下)第二十一章 规模小成 澎湖岛建复兴社第二百六十二章 狗急跳墙(二)第三百七十一章 隆兴大会战(十五)第八十三章 救援常州 战陈墅生擒二将第三百二十九章 红巾化白头第三百零九章 杨村驿绞肉机(十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各个击破(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请使北上大都(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乃颜之乱(一)第四百零八章 战略大反攻(十)第五十九章 兵进东海 施居文献城反正第四十八章 铜铳新成 得利器如虎添翼第三百七十五章 权力的游戏第九十五章 组织架构 治民还需先治吏(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急跳墙(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倭岛攻略(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个击破(四)第一百四十九章 府衙遇袭 戴曾伯生死未卜(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皇帝说,打仗真好玩第一百六十五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口脱险 弘济桥向死而生(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定都中兴府第二百四十二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势力盘点 星星之火可燎原第二章 避祸归乡 男儿志在行四方第二百九十九章 杨村驿绞肉机(二)第三百五十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三)第十七章 以小博大 四两可以拨千斤第一百六十四章 迁民出海 卜攻卜守皆不吉(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弱国无外交(上)第二十三章 昌国整军 兵不在多贵在精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立旌旗 江心屿建号复宋第三十五章 以点扩面 环岛再绘新蓝图第三十七章 新得良工 起炼炉铸造火铳第三百四十九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二)第二百十七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十)第三百五十九章 隆兴大会战(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辽东客商马越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驾崩了第四十章 收服“龙王” 好汉子何必从贼第二百十三章 联兵征讨 杀鸡就用宰牛刀(六)第三百四十章 景炎皇帝驾崩了第一百零一章 三甸之死 太平寨改朝换代(下)第六十六章 淮泗豪杰 小刀会姚氏八雄第三百八十三章 倭岛攻略(五)第十五章 琼岛求医 杜神仙慧眼识珠第三百十三章 实至名归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点江山 第一届中兴大会(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谋定川蜀第二百四十章 载舟覆舟 民为水我为舟(二)第二十九章 再入府城 张砺锋力劝孟传第三百六十三章 隆兴大会战(七)第三百三十章 有得必有失第四章 纵谈时局 师徒同心定三策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波三折 祈请使北上大都(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帝国的凝视(二)第十四章 广州遇险 南海大胜蒲家船第二百六十四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第八十八章 南门之变 军粮尽全师而退(上)第九十章 纸城铁人 孤城义士守常州第四十二章 强攻荆贼 桃花岛大破匪巢第二百三十四章 会猎泉州 一战成名天下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