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疑问

说到这,老张又话锋一转:“庆总,您放一百个心,买下这些东西,肯定不会给您添麻烦,如果出了事,我把头砍下来给您!”

“我要你脑袋干嘛,当夜壶吗?”庆成文哼了一声:“你不声不响,就搞些幺蛾子,你换你能乐意?”

“这事我向您道歉。”老张拱拱手,又咋了咋嘴,指了指上面:“实话跟您说,要不是那边比较急,急需钱,我也不至于麻烦您。不过我也给您争取了好处,保证是市场最低价,回去后,如果您发现自个儿吃亏了,您来砍我的脑袋!”

庆成文笑骂道:“你特么是跟自己脑袋有仇是吧,动不动就让人砍你脑袋!”

老张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无声地笑了笑,接着道:“庆总,您中不中意这些玩意儿,要是觉得没问题,我就把它们拿出来。”

庆成文看向赵琦和魏云亭,想知道他们的看法,如果东西有明显的问题,他就直接回绝了。

赵琦他们趁着刚才说话的时候,已经把柜内的瓷器打量了几遍,这些瓷器主要以耀州窑和磁州窑为主,都属于北方窑口的瓷器,集中在一起很正常。

这里虽说光线不太好,以俩人的眼力,暂时没有发现瓷器有问题。

既然如此,庆成文便让老张把瓷器从柜子里拿出来。

耀州窑和磁州窑都是古代八大官窑之一,其中耀州窑瓷以刀代笔的刻花装饰最为精湛,运刀挥洒如行云,刀下线条如流水,一气呵成,刻成后纹饰奔放遒劲,线条活泼流畅,立体感极强,再施以透明的青绿色釉,烧成后更显器物淡雅秀丽,格调高峻

磁州窑以黑釉剔花瓷和铁锈花瓷著名,是在有黑釉的瓷胎上将纹饰以外的黑釉剔去,留出原始白地,烧成后黑白对比分明,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装饰效果。

不过,两者虽然都是古代名窑,在如今以明清瓷器为贵的拍卖市场上,表现并不如人意。

就比如赵琦手中的一只耀州窑刻花卉菱口碗,去年拍卖会有一只类似的器物,成交价才不到十四万,这件耀州窑瓷器已经算是个中精品了,还只有这样的表现,可见古玩市场对这个种类的冷落,而磁州窑也是同样的待遇。

当然,话又说回来,之前也说过,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艺术品的价格也会越来越接近其内在价值。

在赵琦记忆中,只是过了四五年,同样的菱口碗,就能到达上百万的价格,而磁州窑的发展趋势也相差不大。算下来,每年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涨幅,远超主流的理财手段。

如果现在能存下一批这类精品之作,过上几年再转手,就能提前过上退休生活了。

赵琦看着眼前这些精品瓷器,说不羡慕那是不可能的,但他现在只能谨守本份,做好掌眼的工作。

“看过即拥有,今后有的是机会。”赵琦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不得不说,老张拿出来的这些瓷器,虽然有着一些生坑器的瑕疵,但不得不说都是挑选出来的个中精品,拿到市场上都是抢手货。

可能有朋友要问,拿到市场上去销售不就行了?

这么想确实有些道理,但要考虑到,老张的要求是打包一起出售,有没一点经济实力是做不到的,关键还有时间成本,一时半会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大藏家喜欢去拍卖会竞拍,因为很多东西藏家找不到,也不太可能会花大量精力去寻找,拍卖公司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只要不超过藏家的心理价位,对藏家来说,就是一笔很好的买卖。

打个比方,有个人走南闯北,花了两个多月以百万的价钱收到一件藏品,看到拍卖会上一件类似的藏品成交价将近一百三十万,不禁沾沾自喜。

但他没想到,买家用这两个月时间,赚到的钱,远远不止这三十万的差价,这就是时间成本。

话又说回来,富豪和普通人的玩法到底不一样,普通人想要参加大型拍卖会也不现实。

言归正传,赵琦和魏云亭鉴定了所有瓷器,又走到外面交换意见,不得不说,这个过程也是学习,特别是和魏云亭这样的高手交流,短短几句话,便让赵琦受益良多。

庆成文得知瓷器都没有问题,在向两人了解了这些瓷器的市场,以及将来的趋势后,便和老张商量价格,最后十三件瓷器一共以80万成交。这个价钱可以说相当便宜,但考虑到东西的来路,双方都可以接受。

谈好了价钱,老张就急不可待地拿出了一台手持POS机。

“老张,你也太心急了吧,生怕我不付钱?”

“庆总,实在不好意思,这些东西都不是我的,我也是被催的头都大了,不然也不至于跟您先斩后奏,您可千万别介意啊!”老张眼巴巴地看着庆成文。

庆成文摇了摇头,到也没有再为难他,拿出银行卡刷了钱:“你这刷卡机不会有问题吧?”

“放心好了,正规银行申请的,肯定不会有问题,再怎么样,我也不能坑了您啊!”老张眉开眼笑,撕下小票递给庆成文:“票您收好了。”

哪怕老张这么说,庆成文也会小心一点,注意风险,刷POS机再趁机盗取银行卡信息的这类新闻并不在少数。

“别等着了,快把东西拿出来吧。”

“您稍等……”

老张走出门外,过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只木盒回来。

庆成文看了桌上的盒子,说:“怎么换了一只盒子?”

老张笑呵呵地说:“好马配好鞍,您带回去给苏老,他老人家肯定高兴。”

这只盒子采用了紫檀堆漆工艺,四方形,盖合紧密,棱角清晰,线条流畅。经盒四周髹漆装饰,仿生天然木质纹理效果,斑驳有致。盖面采用阴刻手法雕刻云龙纹,双龙漫步云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神秘之感,下方则饰海水江崖,海水冲击山石击起层层浪花,极具动感。

“这只盒子多少钱?”

庆成文对这只也很中意,但不相信老张这个铁公鸡会免费送给他。

“我给您算个整数,四十万!”老张伸出手比划了一下,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神色。

“那你还是拿着吧,我只要里面的东西。”庆成文直接挥了挥手。

老张到是没想到,庆成文会直接拒绝,连忙说道:“这可是紫檀木,而且还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传到现在能保存的这么完整非常难得的,我这个价钱真的物超所值了。”

庆成文闭口不言。

老张愁眉苦脸地说:“好吧,好吧,我再便宜五千。”

庆成文还是不说话。

“再少五千!……那再少三千……”老张老脸都开始哆嗦了:“38万,庆总,真得不能再少啦!”

“32万,不然你就拿走。”庆成文直截了当地说。

老张连连摇头:“不行,不行,这个价钱我亏到姥姥家了,无论到哪,这个价钱都拿不到这样的货啊。”

然而,无论他怎么说,庆成文都不为所动,半响,他好像被割了块肉似的,伸出一根手指:“加一千,我把它让给您!”

庆成文停了几秒钟,这才点头:“要我现在就给钱么?”

“不用不用,这是我的东西。”老张连连摆手。

“对了,盒子换了,里面的东西不会换吧。”庆成文轻飘飘地来了一句。

“如果换了,你来砍我的脑袋!”老张胸口拍的嘭嘭响。

庆成文撇了撇嘴:“嘿,这要砍,那要砍,我说你到底有几个脑袋啊!”

老张嘿嘿一笑,上前打开盒子,一边还絮絮叨叨,让庆成文放心云云。

很快,盒子里的器物露出了真容,只见其高度将近二十厘米,瓶口底相若,器身为玉琮式,外壁自下而上分为5节,方形,直腹,圈足,造型端庄。其釉色厚润,通体罩天蓝釉,局部釉面蓝紫相间,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

老张还特意用了额外的灯光,使得它更加绚丽夺目。一旁的柳勋眼睛瞪的老大,赞叹之色溢于言表。

钧釉的主要蓝色为光线折射引起,最重要一点是“二液分相法”,即含高硅的钧釉中浮悬着微细的玻璃质粒子,相等于油和醋组成的色拉酱汁。钧釉要产生这种乳剂状态,必须长时间停留在高温状态下,然后慢慢冷却。

而北方的馒头窑由于隔热功能优良,于是成就了绝佳的钧釉效果。这正是钧窑产生的背景。

这件瓷器釉光莹莹,惹人心往神驰,众人的呼吸都不禁加重了几分,都想上前细细品味。

片刻后,庆成文向赵琦和魏云亭点了点头,赵琦让魏云亭先去。

经过两次接触,赵琦也发现了魏云亭鉴定时的一些习惯。

首先是认真,无论是什么物件,魏云亭都会非常仔细地观察,不漏过每一处细节。

赵琦觉得这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古玩这行的赝品技术一直在发展,今后高仿和真品相比,可能就只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如果仗着自己眼力高,经验丰富,就马马虎虎对待,可能一次两次没问题,长此以往,肯定会有走眼的时候,到时砸的可是自己的招牌。

除此之外,魏云亭无论看哪一件,都是一副扑克脸,别想从他脸上的表情看出结论。这一点,在捡漏的时候也很有优势。

不过,赵琦也发现,魏云亭有时候动作会变得轻柔,此时他手里的物件,无一例外都是精品。

就像现在,在魏云亭面前的,好像是他的初恋一般,目光轻柔,动作轻盈,生怕一不小心就伤到了它。

只是,慢慢地,赵琦感觉魏云亭的态度有些变了,虽然动作还是那么的轻巧,目光中却好似带着一丝尖锐。

赵琦心头一动:“难道有问题?”

没一会,轮到赵琦,这件瓷器给他的第一印象,釉色精彩绝伦,明晦深浅变化,隐显之间,让人爱不释手。然而,当他仔细触摸瓷器,慢慢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了心头。

片刻之后,和之前一样,赵琦和魏云亭走出门外讨论。

“你觉得怎么样?”赵琦先问道。

“我想,咱们的感觉应该是一致的,这玩意儿有‘妖气’。”魏云亭语气非常肯定。

赵琦点了点头:“你有没有注意到,底足部分,有一点点剥釉现象,给人以一种沧桑的感觉,和真品的感觉也非常相似。但刚才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是直茬!”

由于现代仿钧与古代钧瓷真品的制胎原料源于同一产地,故其胎色十分接近。但是与真品的自然剥釉仔细对比就可以发现伪品的破绽,真品的剥釉断面基本上是直茬,伪品的剥釉断面是斜茬。

“对,还有关键一点,器物表面粘结的一些土锈也有问题。”

魏云亭解释道:“你也知道,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研究五大官窑,托长辈的福,我能欣赏到大量钧瓷标本。

从我的观察,以及近几年来北方出土的钧瓷,和在钧台窑发掘所获得的大量钧瓷标本来看,钧窑瓷器面上的土锈很少,并且大都呈现出一种光洁细腻的效果。在上面粘结土锈,实为弄巧成拙、画蛇添足之举。”

魏云亭说的这一点,赵琦也知道,只是他可没有魏云亭这样的条件,而是托了前世资讯发达的福。

双方接着又交换了意见,断定这件钧瓷确实是赝品无疑。

虽然断定是赝品,但两人都承认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高仿,足以以假乱真。

魏云亭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你记不记得,之前我大伯买的那两件哥窑?”

“你是说,里面那件出自同一人之手?”赵琦说着,心里又觉得奇怪,毕竟哥窑和钧窑是两个种类,制作者又没有留下相同的暗记,怎么能证明制作者是同一个人呢?

魏云亭表情严肃地说:“直觉告诉我,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但我没有证据。”

第两百九十八章 失窃第三百一十章 意外的发现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悦第六十四章 牢骚第两百一十七章 转让第一百七十四章 钱币丢失第三百二十二章 和气(祝大家元旦快乐)第两百四十五章 认可第二十二章 开网店第六十四章 牢骚第一百二十四章 雷洪展其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谈定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第十八章 卫一健第两百八十二章 不服第两百四十四章 不卑不亢第两百八十一章 尴尬第一百一十一章 面具第十一章 泼妇第两百零一章 好人好报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烦原因第两百四十七章 五彩盖罐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营问题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踪第两百七十九章 碰面第两百六十章 惊魂第两百三十章 修复技术第两百五十三章 表现第五十三章 教训深刻(下)第七十八章 贪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奇楠3第一百七十三章 争论第三百一十六章 永乐红釉描金第两百五十一章 马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原因第三百二十五章 砸自己的脚第两百三十八章 送上门第两百三十三章 偶遇第两百一十七章 转让第两百七十章 拱火第六十七章 旅途中第九章 网店骗子第九十一章 上课第四十八章 香道第两百二十六章 拍摄(续)第一百一十四章 葫芦瓶第一百九十一章 精品唐青花的消息第五章 好人有好报第三百二十章 投壶第二十九章 装模作样第一百三十六章 猫腻第二十四章 拆迁传闻第一百四十五章 木叶注壶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听第两百八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三十章 蹭油第四十八章 香道第二十六章 游戏(续)第两百九十九章 陶述第一百一十四章 葫芦瓶第一百七十五章 黄家秀的麻烦第一百五十五章 绿粉锈第八十三章 黑老九开通VIP感言第两百零七章 画像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场第两百三十九章 舆论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听第六十八章 拜访第四十九章 银币第六十四章 牢骚第两百七十九章 碰面第八十五章 绑架!第一百六十六章 不孝子第两百四十七章 五彩盖罐第四十五章 “鸡飞狗跳”第一百六十章 可悲第两百章 常见的骗局第两百三十八章 送上门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踪第一百九十四章 去协会第两百二十八章 郭瘸子第两百九十四章 懊恼第一百九十八章 刮目相看第两百七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场第三百一十七章 跟踪第两百七十九章 碰面第三百二十三章 探讨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两百四十七章 五彩盖罐第一百四十六章 损失惨重第两百七十三章 凶案失物第三百一十九章 青铜觥第十二章 鹦鹉第三十一章 进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奇楠第一百零九章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