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七章 不对劲

两位摄像师吃过早点,和赵琦相约明天再一起拍摄,就告辞离开了。

等两人走后,赵琦又让服务员泡了一壶新茶,继续跟王和言品茶论道。

两人继续刚才的话题,讨论“气死官”这类瓷器的特征,又聊了明清瓷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赵琦表示,如果是他自己个人收藏,他宁愿多收藏一些高古瓷。

王和言说:“我发现你对明清瓷有一种偏见。”

赵琦呷了一口茶:“我不是对明清瓷有偏见,而是对它们的市场环境有些看法。你看看,现在市场上,明清瓷器的高仿品越来越多,当大量赝品流入收藏者手中,他们花了大量的金钱却买到一件赝品,就会消磨他们对这个市场的兴趣,最终造成这个市场崩盘。”

王和言有些不认同赵琦的观点:“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咱们也确实应该多注意赝品行业的发展,但我觉得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赵琦说:“不,我认为明清瓷器的存量太大,而且当时使用的瓷土和制造工艺还有留传下来,这样就给制假创造了有利条件,制作出来的瓷器足以以假乱真。现在不少人喜欢用仪器来鉴定真假,在材料和工艺都对,制作水平又高的情况下,仪器的结果能有多少准确性?”

说到这,他笑了笑:“当然,我可不会和钱过不去,我不会收藏明清瓷器,但现在的市场明清瓷当道,有些人还热衷于炒作明清瓷,咱们当然要乘着这阵东风,让他们顶在前面,咱们在后面捡便宜,多舒服。”

王和言摇头失笑:“没想到,你这小子也挺奸滑的。”

赵琦嘿嘿一笑,拿起茶壶给王和言倒茶。

王和言笑问:“拍节目的感觉怎么样?”

赵琦摇了摇头:“有些后悔吧。”

“怎么了?”

“拍节目之前,我心里还挺期待的,但现在却发现,电视节目要噱头,要对观众有吸引力,观众喜欢什么?还不是捡漏嘛!我时不时地捡个漏,那样节目效果到是有了,但我的良心就没了。”

王和言哈哈一笑:“那你准备怎么办?”

赵琦耸了耸肩:“看情况吧,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让位了。说实在的,我原先就想差了,以为靠上电视台至少可以出名,其实咱们这行,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出名了,被人认出来,买东西都要贵几分。”

王和言点了点头:“不过你还年轻,多试试总是好事。”

“这到是。”

前世,赵琦没有机会参与电视节目,总觉得电视上的那些专家很风光,轮到自己才发现,无论做什么,都符合客观规律,有得必有失。

当然,那些专家一般也不会想到市场上买到什么好东西,先不提去市场买不到,有这个功夫还不如搞场活动,到时一宣传,藏家蜂拥而至,遇到合适的,就私底下交易。

更有甚者,一些“专家”挑选好的藏品,而后给出一个比较低的估价,再委托其他人跟藏家商讨低价收购。

至于说活动成本,完全可以由赚取的鉴定费用支付,甚至会有盈利,另外,还有好的藏品可以购买,算下来总体收益非常可观。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王和言抬手看了看时间,说:“一会咱们去秦景明家吧。”

“有什么事吗?”几天前,秦景明已经安葬,赵琦也一同去送别了。

王和言说:“他老婆想要把藏品都给处理掉。”

“这是不是太着急了?”

才刚刚过了头七,就想把秦景明的藏品给卖了,赵琦总觉得有些别扭。

王和言说:“个人的想法不同吧,他老婆说,看到那些藏品,就想到秦景明,心里特别难受,所以想要处理掉,眼不见心不烦。”

赵琦暗自摇头叹息,说道:“那走吧。”

赵琦开车带着王和言到了秦景明家,秦景明夫人毛海燕接待了他们。

毛海燕看起来比秦景明下葬那天还要清瘦了一些,她想给两人泡茶,赵琦和王和言都表示不用了。

毛海燕带着两人来到放置藏品的房间,只见房间里的柜子上,只摆满了四分之一,剩下的地方都空荡荡的。

“我家老秦以前一天到晚,只要没事就看着他这些藏品,我跟他说,多活动活动,这些藏品又不能当饭吃,他听了还不乐意,犟着嘴说,人一生就那么多日子可活,看一天少一天,你们说,这叫什么话……”

毛海燕絮絮叨叨地说着话,讲到最后,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淌,她连忙拿出纸巾擦了擦眼泪,道了声不好意思,随即说道:“王掌柜,我有事出去一趟,东西你们慢慢看吧,有什么事情,打我的手机。”

毛海燕出了门,王和言说:“你先看左边的架子,我看右边的。”

赵琦表示没问题,走向左边的博古架,这边一共有二十几件古玩,其中有十五件瓷器,剩下的比较杂,赵琦从瓷器开始鉴定。

连续看了两件瓷器,其中一件给赵琦的感觉很不好,心中也冒出了丝许的疑惑。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丝疑惑越来越盛,心中也不禁冒出了一个念头,难道秦景明的遭遇有问题?

王和言那边的古玩要少一些,一共十五件,都是瓷器。他那边都鉴定完,赵琦还有几件杂器没有鉴定。

不过,王和言之前注意到,赵琦在鉴定的时候,神色有些异样,便等着赵琦鉴定完一件笔洗后,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暂时还不好说,等我全部看完,咱们细说。”

“好的。”

等到两人把这里的所有物件都看完,开始交流起来。

“小琦,刚才看你的样子,是不是觉得哪里不对?”

“我以前看到过类似的器物。”赵琦指着其中一件青花海水缠枝莲纹高足盘说道,他确实看过相似的器物,不过是前世。

王和言问:“你觉得哪里有问题?”

赵琦解释道:“主要是画工方面,我看到的那一件,画工是极其富有层次和立体感的,细节上交待得特别清楚!两者对比,海水、如意云头、缠枝莲的细节画法有区别!

首先,此器的海水画法看似精细,实则有些小气,线条虽然流畅,但在海水上的点笔画法却并不细致,而且波浪也没有大方疏朗的感觉!如意云头和我之前见过的一件相比,也比较模糊,没有层次分明之感,留白也并不规整!

主体纹饰缠枝莲就更不用说了,看似仔细,用放镜观察,就可见其杂乱之感,虽有点笔技法却并不到位,这种技法是需要相当的功力和耐力,没有一定的水平,是达不到官窑的标准的!由此可看出,这件瓷器肯定有问题!”

自古以来,鉴定古瓷器的真赝都是目鉴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一票否定的鉴定原则。即有一点不对就不能认定为到代真品。目鉴基本上包括“器型、胎质、釉质、彩料、画工、款识”六大方面。任何一点不对都可以予以否定。

也正是这样,鉴定瓷器有着极高的门槛,不但要天赋,还需要相应的资源,但对手里有大量真品的大藏家来说,相应的就简单了一些。

王和言是市博物馆的顾问,借此,他可以看到无数真品,有着真品做对比,很容易就能看出一件瓷器的真伪。

但这也正是他惊奇的地方,因为这件瓷器,除了画工之外,包括胎釉等等,和真品相比非常相像,如果不是他直觉感觉有问题,仔细看认出画工好像不对,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件真品。

这一点,他挺佩服赵琦,自己在这个年纪,肯定没有赵琦这样的眼力。

王和言相信,自己都差点没看出这件瓷器的问题,秦景明应该也很难发现。

“还有,这件宣德青花瓜果纹罐也有问题!”赵琦又说道。

“这也有问题?”王和言一愣,他根本没有想到,这件瓷器也不对。

赵琦点了点头:“从这件瓷器的外表可以看出,它是入过土的,而老瓷器入土后,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影响,年久会产生形态不同的结晶斑。这种结晶斑一般呈雪花状散布于釉表面。也有的形成网状、线状等非人为形状。”

说到这,他拿起旁边的一件瓷器:“你看这件瓷器,同样也入过土,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很多发黄的铁锈斑,说明这是苏麻离青料制成的蓝釉,在古时国产钴料和成化之后的明清民国以及现代蓝釉中都不会有这种现象。”

王和言仔细观察,确实和赵琦说的一致:“但要是它入土时间不长呢?”

说到这,他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对赵琦说了声抱歉,因为瓷器都有土沁了,入土的时间不可能短了。

“还有这件,胎也不对,应该是香灰胎,却用的灰白胎,工艺也不符合当时的特征……”

赵琦接二连三的指出博古架上瓷器的问题,王和言的神色也越来越沉重,最后算下来,居然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瓷器有问题。

这些瓷器都是以假乱真的高仿,相当一部分都可以骗过王和言的眼睛,更别说眼力还要差一些的秦景明了。

赵琦表情严肃地说:“我记得传言是说,秦掌柜买的这批货,只有几件有问题吧?”

王和言道:“传闻是这么说,具体多少件,我也不清楚,他生前没有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要不然我肯定会好好劝解他。”

赵琦朝外面看了看,毛海燕还没有回来:“要不你打电话问一下毛大姐,秦掌柜应该会向她透露一些事情吧。”

王和言打毛海燕的手机,问了这个问题,毛海燕告诉他,秦景明之前告诉他,大老板那边的掌眼,一共发现四件瓷器有问题,这个数字跟他们现在的发现相比,肯定是不对的。

王和言让毛海燕尽快回来,随后挂断了电话,他挠了挠额头,神色沉重地说:“这件事情,跟咱们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啊!”

赵琦说:“我怀疑秦掌柜会不会被别人做了局了!”

秦景明虽是自杀,但如果他的损失和做局有关,但性质就不一样了。

前世,赵琦入行的时候,秦景明的店已经是别人在经营了,他和秦景明也并不认识,而且也没有听别人谈论过,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遭遇。

但照理说,秦景明如果真被别人做了局,圈子里总会有些只言片语。这也正是赵琦疑惑的地方,难道两世的差别有这么大吗?

王和言重重地点了点头:“很有可能!”

赵琦说:“现在关键是要搞清楚两件事情,那位大老板是谁,还有卖家是谁!”

这两个问题,王和言也不知道,只能等毛海燕回来之后再说。

刚才打电话的时候,毛海燕已经在半路上了,两人等了没多久,毛海燕就回来了。

她显得很着急,一见两人就问是什么情况。王和言先让她冷静一下,再跟她说了结果。

毛海燕听了王和言的分析,整个人都呆住了,好一会,她才回过神来,恨恨地说:“要是被我知道,是哪个混蛋害了老秦,我要他偿命!”

王和言劝道:“你先别激动,如果能证实此事,这些人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现在关键是找到线索,老秦生前有没有跟你提起过,那个老板和卖家是谁?”

毛海燕说:“这事老秦到是跟我提起过,他说那位大老板是朱方市的,叫陶远胜。”

王和言说:“我听说过这个人,这人是开餐饮企业的,火锅、快餐都做,手中至少有上亿的资产。”

赵琦皱了皱眉,做局人应该不会想到秦景明会去抵押贷款,不算因贷款而遭受的损失,秦景明损失的钱在三四百万左右,陶远胜这样的大老板,应该不会为了这点钱做局。

而且,在他记忆中,前世陶远胜抓住了风口,投资的企业几年后上市了,光股票的价值就有十多个亿。他都没有听说过,陶远胜的负面消息。

难道是巧合吗?

第一百八十四章 凶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别墅第八十章 偷袭第五十七章 新的生活第八十四章 蜘蛛第十一章 泼妇第两百八十二章 不服第两百九十六章 活该第一百五十章 《云山高士图》第两百八十章 开始第三百零六章 彭大胡子的麻烦第四十四章 熊孩子一家第八十六章 人品第七十五章 不要脸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营问题第两百四十五章 认可第一百三十六章 猫腻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场第两百零九章 请求第五十五章 柳暗花明第十三章 铁母第两百八十六章 轶事(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猫腻第三百零二章 收下第两百五十章 调查结果第两百三十五章 莫名其妙第一百六十二章 神农氏像第一百九十八章 刮目相看第三百一十五章 担忧第两百四十四章 不卑不亢第八十六章 人品第两百一十八章 哥窑第两百零七章 画像第三百零四章 演的第两百九十二章 诡计第两百三十九章 舆论第三百章 冲突第六章 第一桶金(求收藏、推荐)第两百一十章 节外生枝第三百一十章 意外的发现第两百三十四章 确认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接触第一百七十二章 季有龙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遇第两百四十一章 答应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两百二十四章 陈年往事第两百一十九章 礼物第一百七十六章 麻烦原因第三百零一章 难以接受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用1第两百八十章 开始第两百六十六章 失窃物(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唐青花第一百八十章 打赌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听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利己第一百六十章 可悲第十一章 泼妇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一百六十章 可悲第两百零三章 联络第四十三章 高空坠物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发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窑第一百九十九章 插曲第两百七十三章 凶案失物第两百五十章 调查结果第一百二十八章 指点第三十四章 回家第一百四十五章 木叶注壶第一百一十六章 又死一个第六十一章 坑第一百零四章 跳楼第三十一章 进退第一百零三章 接二连三第两百八十五章 轶事(上)第两百七十三章 凶案失物第二十六章 游戏(续)第两百一十章 节外生枝第一百五十三章 土货第五十七章 新的生活第两百九十八章 失窃第一百七十章 进山寻宝第三十七章 疑惑第九十八章 有趣的画第一百五十九章 无心插柳第三十三章 耍赖第三百二十五章 砸自己的脚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营问题第二十九章 装模作样第八十一章 李鬼第九十二章 黑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气愤第两百一十九章 礼物第两百二十一章 分道扬镳第两百零四章 到达第六十五章 窝心第五十一章 教训深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