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赴约(下)

崔淼为大家做了介绍,她的大伯母名叫季秀香。

坐在右手边的男子,是季秀香的学生,名叫肖海田,现在是京城一家科技公司的老总。他当初在学校里选修了季秀香的课程华夏古代史,从此对古代历史,乃至文物产生了兴趣。

工作之后,他有了经济能力,便投入了古玩收藏的行列,一开始打眼无数,就去请教季秀香,慢慢地,他的眼力有了显著提升。

这回肖海田从朋友那边得了一个消息,说是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问他有没有兴趣过去瞧瞧。

买卖出土文物是犯法行为,肖海田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他朋友告诉他不用担心,这年月确实管得严,但老话说的好,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些盗墓的该挖还是挖,挖了几年都没被抓。

肖海田听了心动了,一方面他对出土文物确实好奇,二来,价钱肯定比市场上便宜的多,如果实在运气不好,被查到了,大不了破财免灾,也损失不了太多钱。

于是,肖海田就跟朋友一起去了。盗墓的告诉他们,有两种合作方法,一种是挖开的墓,不管有没有货,必须先给他们两万块功夫钱;第二种方法,挖开空墓不要钱,如果挖出货来ꓹ 肖海权想买,得先交三万块钱。肖海田选择了后一种。

之后从墓里挖出了一些陶器和青铜器ꓹ 肖海田从中选择了一些,之前照片上那件席镇,正是其中之一。

对于出土的青铜器ꓹ 赵琦还是很在意的,他戴上手套ꓹ 拿到手中仔细观察,赞叹道:“我还是先前的判断ꓹ 这应该是一件西汉时期的席镇。”

“能否请教一下ꓹ 您给它断代的依据呢?”肖海田客气地问道。

赵琦想想自己应该怎么说才好,他先问:“你知道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吗?”

肖海田说:“其实我对青铜器不是太了解,我的收藏也是以陶、瓷器和玉器为主。”

季秀香放下手中的茶杯:“你又忘记我以前教你的,不要碰自己不懂的古董,否则很容易就打眼了。”

肖海田嘿嘿一笑:“老师,您的教导我可不敢忘,这不是我亲眼看到它出土的吗?”

“有时候ꓹ 亲眼所见未必为真,你这回运气好ꓹ 不代表今后运气一样好。”

季秀香给肖海田一句警告ꓹ 接着说道:“赵琦ꓹ 你接着说吧。”

赵琦点了点头:“那我先给你讲一下青铜器的制作过程吧ꓹ 先是制模,将泥料雕塑成待铸造青铜器的泥模ꓹ 之后可在泥模上制作纹饰;翻范ꓹ 对泥模进行烘焙ꓹ 使其变硬,然后在泥模上分块翻制外范;取范ꓹ 等待泥料干透后,将外层泥片逐一取下,并补刻精细纹饰。

制造内范,只有外范是不够的,浇铸出来的是实心青铜器,因此需要制作内范;合范,将内、外范进行套合,合范一定要严密;浇铸,将熔化的青铜液注入内、外范之间的空隙,冷却后去除内、外范,精整并抛光。

就这样一件‘理想’中的青铜器就铸造成型!不过有些青铜器运用的浮雕、透雕、铸接、焊接等具体的工艺细节可是要复杂得多,比如这件席镇……”

赵琦给大家讲述了汉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又分析了这件青铜席镇各方面的特征,有理有据地对他的判断加以佐证。

赵琦翻看着手中的席镇:“不得不说,这枚席镇相当独特,说实在的,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类型的席镇,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只是有一点,我不得不问,席镇往往有两对,你难道当时就只看到这么一个吗?”

肖海田点头道:“对,就只有一个,这也正是我疑惑的地方。”

“那肯定不对,古代丧葬是有规格的,从来都没有只放一个的先例。”赵琦隐隐感觉,肖海田的遭遇有猫腻。

“老师也是这么跟我说的,所以我今天带了其中一些东西过来,请您帮忙看看,不管对错,总要有个说法。”

说着,肖海田拿出一只皮箱,打开之后,里面放着一些铜器和陶器等物。

赵琦定睛一看,不用上手,就知道肖海田这是上当受骗了,不过,就这么说出来,也显得有些不太尊重,于是,他先从中拿出一面青铜镜,翻看了一会。

шшш☢ttκā n☢CO “刚才咱们说了青铜器的工艺,现在我再谈谈青铜器的辨别,一般来说,鉴定一件青铜器的真伪,锈色是重中之重。首先,真锈有三层,每一层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变化,甚至哪一层先生长,专业人士也能分辨。

而且,出土的青铜器,锈里面还胶着了一层钙化土,这是作伪者根本做不到的,没有时间的积淀,钙化土是做不出来的,就如同小孩子的骨骼,和老年人的骨骼相比,他不可能有钙化的现象。

其次,锈色也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不同,如黄河流域的铜器和长江流域的就不一样,即使是黄河流域一地,在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地区的铜锈也不一样,同一地区不同的墓葬类型,铜器锈色也有差别。再进一步说,即使同一墓葬,其所处位置不同,锈色也不一样。”

说到这里,赵琦指着肖海田带来的铜镜:“咱们就说铜镜吧,在盗墓一行中称为‘护心镜’,因为这些器物经常在墓葬尸体的心脏部位,和丝织品接触非常紧密,其锈色和在墓室摆在别的地方的铜器锈色也有差别。丝织物呈碱性,所以铜器上就会出现一种暗红的锈。”

肖海田也是高知识分子,听到这里就反应过来:“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我这面铜镜是刚挖出来的,照理说应该有类似的锈迹?”

赵琦表示是的。

另一边的季秀香脸上带着些许疑惑:“可是这锈迹我觉得挺自然的啊!”

“一般做伪方法用的是电解作锈,但这种手法做出来的锈不自然,很容易看出问题,现在有了更绝妙的办法,就是‘贴锈’。作锈的人专门从真器上收集到大量的锈,然后用特殊的方法贴上去,甚至不需要埋在地下,一两周时间就可以做好一件令专家走眼的青铜器。”

赵琦指了一两处作伪者没有处理好的痕迹,又对着肖海田说:“如果你不怕损坏,可以用工具撬一下,就能看出来。”

“没关系,您请便!”如果有可能是真品,肖海田不敢这么做,现在么,他也想亲眼见证赵琦的判断。

赵琦从包里拿出一把小刀,选择铜镜上的一块铜锈刮了一下,而后就撬了起来。

看到内部的情况,大家都称赞赵琦的眼力,同时也感慨造假者的水平之高。

季秀香感慨道:“作伪手法知道的越多,我就越不敢去古玩市场买卖了,现在我收购的藏品,大部分都是通过熟人介绍的,而且事先还申明,假了可退,否则我也不敢买。”

赵琦呷了一口茶,润润嗓子:“其实咱们也可以往好的方面想,就古玩鉴定而言,这是一个不断竞争的过程,竞争双方为了取胜对方,都会尽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客观上形成一种互动、促进关系。

你出题,我解题,坏的事情就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在另一层面上可以说扩大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群体,也让相关研究人员更注重增加自身的经验和眼力。”

肖海田苦着脸说道:“对您这样的专家是好的一面,但我们这样的可就苦了,老得作伪手法还没搞明白,新的手法就出现了,永远走在打眼吃亏的路上。”

第一百九十一章 精品唐青花的消息第四十三章 高空坠物第十四章 崔淼第九十五章 要求第八十八章 土堆第两百二十五章 拍摄第五十四章 教训深刻(终)第三百一十四章 杀手第两百一十章 节外生枝第九十二章 黑心第两百九十九章 陶述第两百一十章 节外生枝第六十九章 一家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钱币丢失第两百一十三章 不对劲第三百二十五章 砸自己的脚第六十四章 牢骚第两百五十七章 鬼祟第一百零七章 小麻烦第一百二十九章 闲逛第一章 从头再来第一百零六章 还是贪心惹了祸第两百四十章 见面第一百八十章 打赌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第六十七章 旅途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想太多第两百八十五章 轶事(上)第两百二十五章 拍摄第三百零四章 演的第九十章 小杜第四十四章 熊孩子一家第七十四章 两件都是假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面具第一百九十六章 得胜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同学的消息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窑第九十九章 教训(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真第两百九十五章 探路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用2第两百一十九章 礼物第两百七十二章 好运气第三十七章 疑惑第两百七十一章 歪门邪道第两百四十六章 提点第两百三十三章 偶遇第一百零九章 手段第两百一十四章 偷袭第十章 谈第七十三章 小聚会第两百二十四章 陈年往事第六十三章 想起第三十四章 回家第两百九十七章 改变第一百五十九章 无心插柳第二章 彩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饮中八仙杯第两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二十九章 装模作样第一百四十四章 个人打算第三十六章 提前锁定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用2第二十八章 被调包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发第一百零五章 发现调包第两百六十一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三章 缂丝第一百四十一章 过程第两百七十四章 潘昶第一百三十四章 利用1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隐情第六十五章 窝心第四十五章 “鸡飞狗跳”第五十一章 教训深刻(上)第五十九章 模糊第两百零五章 玉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冤枉第两百五十九章 逛鬼市第三百零四章 演的第一百五十四章 谈定第五十章 窃案(求收藏、推荐)第一章 从头再来第一百四十二章 经营问题第一百六十七章 逃跑第两百零二章 不同的捡漏第五十二章 教训深刻(中)第两百四十一章 答应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接触第四十三章 高空坠物第一百四十五章 木叶注壶第一百四十七章 釉里红大碗第十七章 打听消息第一百七十八章 气愤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第一百五十七章 恶心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拜访第二十九章 装模作样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悦第一百一十一章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