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探讨

赵琦被杨莫热情地迎进了客厅,见到了杨莫电话里说的那位朋友。

这人六十左右的样子,胖墩墩的身体上顶着一颗光溜溜的大脑袋,手上拿着一条长长的手串,不停地盘动着。颇像电视里肥头大耳的老和尚,颇为和蔼。

看到两人进来,这人站起身来,主动介绍了自己。

大家客套了一番,赵琦便主动把菩萨像拿了出来,关可复见了塑像的样子,颇有些意外,很可能是觉得跟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赵琦注意到关可复的神色,笑着说:“关老,有什么问题,你尽管提。”

关可复没有直接说:先问赵琦能否先看看,赵琦笑着表示没问题。

关可复仔细打量着塑像,一开始还有些皱眉,慢慢就发现了塑像之美,脸上也不时闪过赞叹之色。

到最后,关可复嘴里嘀咕道:“这尊菩萨像要是大一点就好了。”

赵琦笑着说:“隋朝时期的佛像一般个头都不大,这是因为当时社会动荡,战乱天灾频发,民不聊生,经济繁荣时间不长,总体缺铜少铁,所以铸造的佛像都比较瘦小。”

关可复恍然地点了点头:“赵老师,不知你能否讲讲判断是否是隋朝时期佛像的特点?”

“这可是个大话题啊,一时半会讲不太清楚,我就以这尊塑像来简单讲讲吧。”

赵琦分析道:“一般来说,隋朝时期的菩萨面相多长方脸,颔首挺胸,婷婷玉立,姿态曼妙优美,无论佛与菩萨皆衣薄贴体,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北齐‘曹家样’的样式,但在天衣的处理上大幅度简化,只在与佛像或菩萨身姿相映衬的线条上作表达,造型更趋写实。

而进入初唐时期后,在经历了北周灭佛时期之后,造像大部分在恢复旧有的样式,所以此一时期之佛教造像常带有明显的隋代遗风,而这更深远的影响了盛唐时期的佛教雕塑风格,成为了承前启后之重要连接点,在我国早期佛教造像上可谓‘曲精奇妙’的时期。

这尊塑像延续南北朝以来菩萨的经典造型,将菩萨曼妙之身体姿态展现无遗,天衣尾端略向外扬的样式,亦承袭了北魏后期以来的作法,璎珞自然交叉亦与同时期三秦等地出土石雕高度吻合,且铸造洗练,做工精良,线条流畅……所以说是典型的隋朝标准器。”

听了赵琦的讲解,关可复心悦诚服地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前就听说赵老师你知识渊博,说实话,我心里多少是有些不信的,今日一见,果然了得,难怪老话说的好,自古英雄出少年!”

赵琦连忙谦虚地表示过奖了:“事实上,我们小字辈脑袋里的东西,都是从你们这些老前辈那里学来的,咱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他现在确实有些成就,但却丝毫不敢放松自己,从重生到现在,经历的时间不长,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他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生怕哪天这一切又烟消云散了,自己又回到前世落魄的时期。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危机感,他一直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学习的机会,哪怕真得又回到过去,至少他脑海里的这些知识不会变吧?

当然,真要像赵琦担心的那样,所有东西都可能是虚幻的,但至少也是他提升自己的动力不是,混吃等死不是他的风格。

关可复很中意这尊塑像,两人商量了一下,取了个整数,以三十万成交。

完成了交易,杨莫一定要留两位在他家吃饭,盛情难却,两人都同意了,时间还早,他们便边喝茶边闲聊起来。

聊了一会,赵琦和关可复从杨莫口中得知,对方都写了一手好字,关可复得知后技痒难耐,要来笔墨纸砚,想要跟赵琦比试一下,赵琦也没矫情,就当朋友之间的切磋了。

关可复的书法学自王铎,行笔能纵能敛纵横奇崛,结体欹正莫测,深得王铎遗韵,当然,要说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说整体感略逊,意韵不到等等,但总体来说,已经快要当得上书法家的称号了。

关可复一气呵成写完,心里对自己的发挥还是颇为满意,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旁观看着赵琦的书写,但当赵琦一落笔,他就大吃一惊,咂舌不已。

如果说他的字算得上入木三分,那赵琦的字就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

原本他还想着,自己在古玩鉴定上比不过赵琦,在书法上肯定轻松得胜,现在看来,就像是中学生向大学生提出比试,看谁的知识丰富一样,感觉有些自取其辱了。

静待赵琦写完,杨莫嘿嘿笑道:“老关,你觉得怎么样?”

关可复摇头晃脑地说道:“赵老师这字笔走龙蛇,雄健酣畅,出神入化,线条沉雄遒劲,方圆兼备,我是万万比不了的,早知这样,我哪敢献丑啊!”

赵琦摇了摇头:“关老,你这话就太过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比如说你的书法,字形结体欹侧奇崛,章法变化丰富,这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闭门造车是走不远的!”

关可复向赵琦竖起大拇指:“赵老师,我就欣赏你这么不骄不躁,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赵琦呵呵一笑:“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杨莫在旁边笑呵呵地说:“二位的这两幅字就当赏给我吧。”

“你想摘桃子?想都别想!”关可复当即就不乐意了,他还想把赵琦这幅书法作品收藏起来,回家后好好学习,提高一下自己的水平呢!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见两人争个不停,赵琦连忙笑着表示,再给杨莫写一幅,顿时让杨莫又喜笑颜开。

大家又回到客厅,赵琦呷了一口茶:“关老,我看你的书法学自王铎,正好盛宇冬拍有一幅王铎的书法,不知你感不感兴趣?”

杨莫见关可复摇头,便解释道:“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原来,早些前,关可复特别喜欢王铎的字,偶然一次机会,他花了大价钱购得一幅王铎的书法,十分珍爱,但没过多久,他就见到了一幅一模一样的作品,后来请专家一看,才知道两幅都是摹旧的伪作。

摹旧,就是作伪者用纸或绢覆于书画原作上,用细碳条或尖铅笔双勾描下线条轮廓,如果是书法,即在空心中填墨;若是绘画,则按线条轮廓对照原作模仿着色。

这种伪作乍看还像,但仔细端详就会发现整作品气韵滞钝,笔锋呆板小神,墨色缺少浓淡,有的伪作虽然先描后临,但终因心虚笔怯,难免失位,只要细察即能看出破绽。

当时关可复书法水平不高,换作是现在,肯定不会上当的。

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之桑榆第两百六十三章 赴约(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打听第两百九十四章 懊恼第三百零一章 难以接受第两百四十五章 认可第七十三章 小聚会第七十五章 不要脸第八十八章 土堆第七十二章 定目标第一百七十二章 季有龙第七十六章 照片第两百六十六章 失窃物(下)第两百二十八章 郭瘸子第六十七章 旅途中第两百五十二章 打赌第八十九章 朝珠佛头第一百五十六章 这种事第两百四十七章 五彩盖罐第一百三十章 蹭油第一百二十七章 拜访第三十四章 回家第两百一十七章 转让第一百九十一章 精品唐青花的消息第一百一十七章 全假第九章 网店骗子第两百一十二章 地陷第两百六十八章 又见马胖子第两百三十九章 舆论第七十三章 小聚会第三十四章 回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收之桑榆第七十六章 照片第两百六十八章 又见马胖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季有龙第两百八十二章 不服第两百一十四章 偷袭第一百五十九章 无心插柳第十六章 友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看清第八章 卖茶叶?第一百五十六章 这种事第两百七十六章 元青花第五十九章 模糊第一章 从头再来第两百八十七章 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插曲第一百六十八章 青铜鬲第两百六十三章 赴约(上)第两百四十八章 结交第一百二十三章 白奇楠3第四十章 可能第两百五十六章 打动第一百五十章 《云山高士图》第一百五十一章 出发第四十九章 银币第两百四十一章 答应第一百零九章 手段第一百二十七章 拜访第一百五十章 《云山高士图》第七章 关系改善第五十七章 新的生活第两百三十六章 不利己第两百七十九章 碰面第两百八十三章 狡辩第九十四章 阴差阳错第两百四十一章 答应第五十三章 教训深刻(下)第两百九十三章 发觉第九十二章 黑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闲逛第一百一十八章 冤枉第一百四十八章 釉里红大碗2第一百四十七章 釉里红大碗第三百零七章 大伯家第五十章 窃案(求收藏、推荐)第两百三十一章 无知无畏第两百九十二章 诡计第十二章 鹦鹉第一百五十章 《云山高士图》第四十章 可能第二十九章 装模作样第两百八十四章 感激第七十一章 突发意外(下)第八十九章 朝珠佛头第两百一十六章 答案(续)第一百四十五章 木叶注壶第四十四章 熊孩子一家第两百五十二章 打赌第三百一十二章 猜疑第两百五十四章 慧安第两百零四章 到达第三百一十四章 杀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白奇楠第两百五十四章 慧安第两百零六章 托?第三百零九章 宋代德化窑第两百一十五章 答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线索太少第一百五十二章 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