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乘胜前进

十艘驱逐舰按照顺序散开,同时完成了转向工作。当他们开始向美舰队冲去的时候,速度已经达到了35节。这是“城市”级驱逐舰的最大速度,其中几艘驱逐舰也都在外作战一年以上,为了跟上编队的速度,这几艘驱逐舰的锅炉都是超负荷运转。

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一直不怎么重视速度,自从现代意义上的驱逐舰出现之后,帝国海军就没有造出过世界上最快的驱逐舰,这大概与早期帝国海军不太重视鱼雷有一定的关系吧,因为驱逐舰本身就是从鱼雷艇发展而来的。相反,帝国驱逐舰更注重适航能力,以及续航能力,这也与帝国有大量的海外领地,需要大量的驱逐舰去维持海外领地的安全有关系吧。

在大战中,有好几种驱逐舰的速度超过,或者接近40节,而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批量建造了数百艘的“城市”级驱逐舰的最大速度也就只有35节,而且在满载的情况下,往往还达不到35节。这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而且也导致帝国驱逐舰在海战中很少有成功的鱼雷攻击,反而是在护航作战中表现突出。这大概也正是因为帝国海军对驱逐舰的定义,以及使用方式与别的海军不太一样吧。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帝国海军驱逐舰拥有强大的鱼雷攻击能力,特别是在使用了650重型氧气鱼雷之后,“城市”级驱逐舰一跃成为了当时鱼雷攻击能力最强悍的驱逐舰之一。

“将军,驱逐舰编队冲上去了。”

“压制敌战列舰,让巡洋舰也参加炮战,重点打击敌战列舰上的副炮群!”常荐新也在关注驱逐舰编队的行动。此时,对驱逐舰威胁最大的就是战列舰上数量众多的副炮,反而是那些射速慢的主炮难以对驱逐舰构成威胁。

“不对劲,怎么美舰没有炮击我们的驱逐舰?”

“他们的巡洋舰在哪?难道都被打光了,还有怎么战列舰上地副炮没有开火?”

常荐新朝那两艘美军战列舰所在的方向看了过去,果然。美军战列舰上并没有出现密集的炮口闪光,这就说明美军战列舰上的副炮没有开火。他也很是疑惑不解,难道美军战列舰没有发现逼近的驱逐舰吗?如果发现了,那么肯定要拼命阻止驱逐舰靠近,战列舰再厉害,也绝对承受不住鱼雷,特别是重型鱼雷的打击。难道美国人想不开,想寻短见了?

第2驱逐舰编队的指挥官也很是惊奇。在距离美舰队还有大概5海里的时候,他们仍然没有遭到打击,这已经到了发射鱼雷地理想距离了。看到美舰队没有抵抗,指挥官就没有急着下达发射鱼雷的命令,而是继续逼近美舰队,直到距离1号敌舰大概3海里,距离2号敌舰也只有3海里多一点的时候,十艘驱逐舰才纷纷发射了所有的鱼雷,随即就全速转向,脱离了战斗。

“攻击成功了。美军仍然没有反应。还在继续向西航行,速度也没有变化,该死的。难道他们都是瞎子?”

“全力炮击,别管那么多!”常荐新朝那名大呼小叫的参谋瞪了一眼,然后对航海参谋说道,“航向向被偏20度,拉近一点,不然打不穿敌舰的装甲。”

此时,常荐新已经意识到,肯定是美战舰上的雷达有问题,从炮战开始,美战舰的还击就相当弱小。几乎跟没有还击一样。在巡洋舰的对轰中,美巡洋舰地炮击精度也很糟糕,不像是在雷达引导下开火,而是由了望员在盲目地指挥炮战。而现在驱逐舰逼近发射鱼雷,美战舰竟然没有任何规避举动,毫无疑问,美战舰上的雷达有问题,不然早就发现了逼近的驱逐舰了。

第23区逐舰编队发射鱼雷的时间是一点十三分,对速度超过了05节的鱼雷来说。3海里的距离大概只需要3分钟时间就能跑完,算上美军战舰仍然在向西航行的速度,实际上只需要两分半钟左右的时间,鱼雷就能命中目标。“南宁”号上的一名参谋就在计算时间,如果能够有几条鱼雷命中美军战列舰的话,那这场战斗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一点十六分刚过,1号敌舰被第一条鱼雷命中,接着在十秒钟之内,1号敌舰至少发生了数次爆炸。一点十七分,2号敌舰被鱼雷命中,在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内,这艘敌舰也被数条鱼雷命中。

在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常荐新向通信参谋看了过去。

“密集攻击,驱逐舰发射鱼雷的距离很近,设定地扇射角很小。”通信参谋一边说着,一边耸了下肩膀。

常荐新微微皱了下眉毛,也就没有多问。

一般情况下,驱逐舰发动鱼雷攻击的时候,对鱼雷的扇射角是有严格规定的,而最低标准就是在到达目标航线的时候,两条鱼雷的间隔距离是敌舰投影长度的一倍,不然就无法保证鱼雷命中敌舰。这只是极端情况,而在条件允许的时候,驱逐舰的舰长会将扇射角设定得更小一点,以保证有多条鱼雷能够命中敌舰。另外,这也是为什么驱逐舰上一般要设至少两具鱼雷发射器,而且每具鱼雷发射器上地鱼雷发射管之间的夹角是可以调整的,以及在攻击时,要发射所有鱼雷的主要原因。

实战中,鱼雷的命中率比炮弹还要低,如果敌舰发现及时,并且采取的正确的规避动作,运气又足够好的话,往往能够避开鱼雷攻击。在太平洋战场上,当时还隶属于第一特混舰队的“兴凯湖”号航母就曾经连续避开了20多条鱼雷。可同样的,只要被鱼雷命中,那么战舰不沉也会重伤。而为了提高威力,鱼雷往往都采用大装药,而且使用的都是比普通黄色主要威力大得多的高能炸药。

“将军,命中报告。”

常荐新长吸了口气,接过了参谋递来的报告。

在了望员观察到的结果中,1号敌舰至少被六条鱼雷连续命中,而且命中点都在左舷。2号敌舰也被至少5条鱼雷连续命中,全部在左舷。650重型鱼雷的装药量超过了400公斤。而且是高能炸药,一条就足以摧毁一艘航母了,就算“蒙大拿”级战列舰的防鱼雷能力更强,也无法承受住这么猛烈的打击。更重要的是,鱼雷全都命中左舷,必然导致战列舰左舷地舱室严重进水,从而使战舰左倾。这样一来,就算美舰开火还击。可主炮的仰角是有限制的,在左倾的情况下,很难达到最大仰角,也就很难提高主炮的射程。

“报告,敌舰开始减速,而且正在向左侧倾斜。”

“需要让驱逐舰再发动一次鱼雷攻击吗?”立即有参谋提出了建议。

“先别急,让第2驱逐舰编队做好攻击准备。”常荐新放下了手上的纸条,“靠上去,尽快收拾掉这两艘战列舰。”

战斗的进展速度不但超过了常荐新的预料,连在天上观战地屠健君与水自清两人也都惊讶不已。特别是在鱼雷命中了敌舰的时候。两人还都认为自己看花了眼呢。难道美国人真是想寻短见吗?

海面上,六艘“新省会”级战列舰迅速的靠近了美舰,随即就开始减速。炮击也越来越准确了。炮弹不断地砸在美舰周围的海面上。时不时会有几发炮弹落在战舰上。美舰的还击相当虚弱,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还击,完全就是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

炮战距离到了5海里,也就是大概9000码左右的时候,基本上进入了直射距离。虽然26式穿甲弹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命中率却提高了不少,而且总会有炮弹打中要害部位,打中装甲薄弱地部位,在美舰无法进行还击地情况下,近距离战斗的效率要比远战高得多。

此时。常荐新也不再担心美舰的威胁,两艘“蒙大拿”级上地主炮都成了哑巴,根本就无法威胁到他的战舰,近战也不再是个问题了。

“将军,看样子,美军似乎已经放弃抵抗了,我们要不要派人去缴获这两艘战舰?”

常荐新一愣,朝那个提出了建议的参谋看去,然后就笑着摇了摇头。这其实是个很让常荐新动心的提议。在“珊瑚海大海战”中,第三特混舰队就缴获了两艘美军的战列舰,从而使常荐新一战成名,甚至成为了帝国军民心目中的英雄。可是现在官兵们都只想着早点回家,早点结束这场战斗,早点看到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暂且不说缴获这两艘美舰会遇到多大的危险,在缴获之后,还得为其修复受损的舰体,还得设法拖回帝国,这肯定是件麻烦事,而且肯定是第三特混舰队的麻烦事,别地特混舰队不会帮忙。那么,第三特混舰队就得继续留在战场上,官兵们也就回不了家。如果在行动中有官兵牺牲的话,那该怎么向他们的亲人解释呢?

没有任何悬念的炮战,应该说是炮击,从一点四十四分持续到了两点半,六艘战列舰各打出了两百多发穿甲弹,两艘美舰也都奄奄一息了。最后,在确定美舰已经彻底停止了运动,而且其左舷上的所有副炮与高射炮都被摧毁之后,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常荐新命令第2驱逐舰编队里的四艘驱逐舰发动了最后一次鱼雷攻击。四艘驱逐舰各发射了10条鱼雷,最终解决了这两艘注定会完蛋的战列舰。

三点过五分,1号敌舰,也就是“路易斯安那”号从海面上消失了。沉没前,这艘战舰一共挨了16条鱼雷,超过100发的穿甲弹,以及难以计数的小口径炮弹。全舰2789名官兵中,只有217人被第三特混舰队救起,其余全部阵亡或者失踪。

三点十二分,2号敌舰,也就是“罗德岛”号在发生了大爆炸后,分成两截迅速地沉入了海底。沉没前,这艘战舰一共挨了17条鱼雷,超过100发的穿甲弹,以及难以计数的小口径炮弹。全舰2240名官兵(因为“路易斯安那”号是旗舰,所以多了几百名官兵)中,只有197人获救,其余的全部阵亡或者失踪。

另外,还有12艘驱逐舰,4艘重巡洋舰被击沉,另外2艘逃跑的重巡洋舰也在天亮后被第一舰队的轰炸机追上后给干掉了。这16艘战舰中,一共有2164名美军官兵获救,其余的全部阵亡或者失踪。

此役,第三特混舰队只有三名驱逐舰上炮手因为火炮炸膛而负伤,无一阵亡。另外有两艘巡洋舰挨了几发小口径炮弹,并无严重损伤,甚至连轻度损伤都算不上。

三点不到,在两艘美军战列舰开始沉没的时候,常荐新就下令打捞落水人员。与以往一样,落水的美国海军官兵都得到了应有的救援与帮助。

与陆军不一样,海军,特别是舰队官兵对敌人并不是完全仇视,而且在战斗结束之后,都会主动营救对方的落水人员。这是海军的传统之一,早在风帆时代,任何一国的海军战舰就承担起了救援战败对手人员的责任,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这大概也与海军的战斗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吧,因为在海战中,不管是炮战,还是航空作战,交战双方的官兵都不是面对面的与敌人作战,也就很难见到鲜血淋漓的场面,更不会像陆军步兵那样,需要将刺刀捅入敌人的身体来杀伤敌人。因此,海军官兵一直严格遵守着交战原则,那就是在战斗结束后,要尽一切可能救援对方失去战斗力的军人,而且给予其应有的待遇。

打捞工作持续到了天亮,常荐新没有忘记将歼灭美军舰队的消息发给谈仁皓。而对常荐新来说,这场战斗并不是很过瘾,因为从一开始,美军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还击,甚至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当时常荐新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如参谋们所说的那样,美军是在自寻短见吗?

第18节 战略走向(下)第42节 考验第45节 驱逐舰舰长第35节 双重任务第56节 围歼第2节 特混舰队(下)第17节 返港第10节 秘密调令第29节 翻天倒海第62节 晴天霹雳第36节 最后的辉煌第21节 大局已定第70节 夜间阻击第2节 制衡第23节 高效率轰炸第57节 圆满的战果第7节 强心针第31节 秘密任务第2节 海军需要奇迹第35节 强弩之末第12节 分裂的大陆第53节 浓缩的都是精华第13节 天罗地网第79节 冷静的指挥官第57节 老狐狸现身第3节 海军的武装(上)第13节 滚动的钞票第23节 高效率轰炸第54节 完美配合第20节 核时代第73节 烈火焚城第16节 单程突击第70节 保命第29节 艰难的进攻第86节 启动第29节 以守代攻第12节 意外的决定因素第39节 最有价值的炸弹第2节 新面貌第14节 致密的天网(下)第11节 贵族与平民第74节 敌人的行踪第48节 错误的角色第16节 接受考验(上)第7节 灵活搭配第31节 正面对捍第40节 诱敌出击第26节 钢铁巨兽第20节 擦亮的炮管第11节 受到置疑(上)第22节 暴风雨第58节 重点报复第55节 全速出击第25节 流亡政府第61节 锁定大局第51节 麻烦缠身第26节 出发第17节 不可为而为之第20节 继续攻击第2节 不是复仇第16节 接受考验(下)第31节 跳岛进第38节 昼间轰炸第54节 擦肩而过第48节 围点打援第42节 谨慎前行第10节 第一舰队(下)第23节 大洋迷雾第4节 再回海军司令部第22节 最后的努力第41节 毁灭第33节 临时政委第4节 北海海战第19节 尾迹第60节 不战而胜第43节 后方英雄第11节 开幕第40节 天空霸主第11节 英伦定局第18节 关键点第5节 北上第7节 壮士断臂(上)第38节 轻重有别第38节 敌舰队的制空权第54节 完美配合第38节 风卷残云第11节 英伦定局第21节 新位置(下)第33节 重兵云集第19节 嘲弄(下)第38节 纸上练兵第20节 凯旋第13节 辩论第16节 驶向深渊第13节 超级舰队第45节 主动邀战第8节 悲痛的炸弹(下)第2节 论功行赏第57节 怨念第72节 实战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