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约克城’号的前甲板被吹翻了!”
看上去五十多岁的少将转过了身来,朝前来报告的参谋军官看了一眼,平静的说道:“立即修好,风暴过去之后,我要看到一艘完整的航母,而不是一艘没有了脑袋的航母!”
“是,将军!”
少将又转过了身来,看着前方波涛汹涌的大海,该死的天气。
他叫斯普鲁恩斯,全名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鲁恩斯。五十六前的七月三日,斯普鲁恩斯出生在马里兰州巴尔迪摩出生,十七年后,斯普鲁恩斯考进了美国海军学院,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却默默无闻(美国海军学院对学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成绩)三年后,斯普鲁恩斯离开学院,到战列舰上服役,并且在两年后升为少尉军官(当时美国海军学院并不是军官学院)干了五年后,终于升为驱逐舰的上尉舰长,一年后就被调到了岸上,并且结婚。两年后晋升为少校,在少校的位置上干了两年,才升为中校。到01年(唐历,公元1919年)与哈尔西认识,并且在哈尔西手下当一名驱逐舰舰长,颇得哈尔西的赏识。在随后的几年里,斯普鲁恩斯先后在文职部门,以及几艘驱逐舰上服役。到08年(唐历)他进入了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深造,并且随后调“密西西比”号战列舰任副舰长(在美国海军中一样,在那个年代,能到战列舰上担任舰长,副舰长,这是获得更好前程的基础)到13年6月,返回军事学院当教员,并且随后晋升为上校军官。15年出任驱逐舰护航舰队司令沃森的参谋长,17年到海军军事学院任战术主任(这个位置与聂人凤任帝国海军军官学院校长有点相似,后来很多斯普鲁恩斯的学生都在海军中任要职)20年时出任“密西西比”号舰长。22年初,任某海军军区司令,并且在同年10月晋升为少将。随着欧亚两大洲的战争爆发,其职责逐渐增加,到23年中,兼任加勒比海战区司令,同年9月,出任太平洋舰队第5巡洋舰分遣队司令。在哈尔西麾下服役。
在“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中,斯普鲁恩斯就指挥巡洋舰队跟随哈尔西作战,并且在战斗中有优秀的表现。当时,“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能够逃过一劫,避免沉没的下场,就与斯普鲁恩斯指挥的巡洋舰在防空作战中的勇猛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从斯普鲁恩斯这些服役经历来看,其实他只能算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至少,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将军。比如,从少尉到上尉。他竟然花了五年宝贵的时间。而在唐帝国海军中,只要能升到将军的,从少尉到上尉这两级。一般也就只需要三年时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很难有机会成为将军了(当然,也有例外)另外,在其服役经历中,斯普鲁恩斯在其中最关键的几年(45岁到50岁,是上校升将军的最为关键的几年,这也是一名军人最辉煌地几年)中,大部分时间在学院里任教,而不是在作战部队担任指挥官。这些都足以证明。斯普鲁恩斯直到这个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位很普通的少将而已,而且是一个在五十四岁才升上来的“老资格”少将。
也许,斯普鲁恩斯最应该感谢的是哈尔西。尼米兹找到了躺在病床上养伤的哈尔西,要哈尔西给他推荐一个舰队司令官,结果,哈尔西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斯普鲁恩斯”这个名字。当时尼米兹对斯普鲁恩斯还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第5巡洋舰特遣队的司令官。哈尔西不遗余力的推荐斯普鲁恩斯。尼米兹相信哈尔西,而哈尔西相信斯普鲁恩斯。结果,尼米兹还真启用了这个以前连航母都没有上过的少将来指挥第16特混舰队!
斯普鲁恩斯与哈尔西能够成人朋友,而且还得到哈尔西的赏识,这也是一件很奇怪地事情。两人地性格完全不一样,哈尔西的性格完全可以用“热情奔放”来形容了,说话是大嗓门,而且还经常挥手画脚,给人一种干劲十足的感觉,仿佛有一股永远都用不完地充沛精力一样,就算是在医院里,他也不安生,为了能够看到珍珠港里的战舰,他甚至找人把医院里的几棵大树给砍了,因为那几棵树挡住了他的视线!相反,斯普鲁恩斯则是一个极为冷静,很少动怒,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保持沉着冷静,都会是一副毫无表情的神色。
不管在哪,这两个人摆在一起,明显就不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将领。也许,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极大差别,让两人之间找到了互补,所以才能够维持朋友的关系吧。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斯普鲁恩斯,也正是看种了斯普鲁恩斯的冷静。当然,这个“冷静”与“稳重”并不是一个意思。虽然斯普鲁恩斯没有上过航母,但是他对航母战术却极为了解。他在海军军事学院的那几年工作,让他能够吸取一些前沿知识,这其中就包括各个国家海军中航母派军官地言论谈仁皓那篇文章也被美国人搞到手了)与哈尔西一样,斯普鲁恩斯也坚信航母是未来海军的主力,航母将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这也正是哈尔西推荐斯普鲁恩斯的主要理由,哈尔西很了解自己的这个巡洋舰舰队司令官,也许,当时美国海军中还真没有几个将军有斯普鲁恩斯那么丰富的航母战术知识,而斯普鲁恩斯缺少的只是把他的知识转变为实际行动的经验而已!也就是说,斯普鲁恩斯缺乏地只是实践的机会,而现在尼米兹就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换了别的任何人在斯普鲁恩斯现在的位置上,恐怕连领着舰队出海的勇气都没有,一下从指挥几艘巡洋舰的分遣队司令官升为特混舰队司令官,指挥几十艘战舰,而且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后的老本作战,光是这个压力,就足以让很多人崩溃了。斯普鲁恩斯也感受到了压力,但他看到了更多的机会。也许,这就是他等待了五十六年的一次机会吧!
舰队在出发之后并不是很顺利,现在编在第16特混舰队里的三艘航母都存在这样或者哪样的问题。“萨拉托加”号的锅炉一直无法达到最大功率,“约克城”号的飞行甲板没有完全固定好,“大黄蜂”号少装了40多门小口径高射炮(当时珍珠港里已经没有那么多机关炮了)另外,三艘航母都没有装满燃料与炸弹,因此,舰队先在中途岛的锚泊地停靠。而也就在这里,一艘唐帝国的潜艇(廖鸿鹏的109号潜艇)发现了他们。
补给工作原计划进行两日(这样,舰队向西出发之后,正好可以避开现在的这场风暴)可这艘唐帝国的潜艇彻底的打乱了斯普鲁恩斯的安排,舰队的行踪已经暴露,斯普鲁恩斯不敢再耽搁时间,立即下令加快了补给,将两日缩短为30个小时,并且在完成了补给之后立即就离开了中途岛的锚泊地(实际上是一小型临时码头。之前只供那些向中途岛守军运送物资的小型船只停靠)奔赴战场。
也就是这一天,结果舰队没有错过风暴,而是急匆匆的进入了风暴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至少有数百架唐帝国的侦察机在搜索从威克岛到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这片海域,舰队要想隐蔽前进,就必须要利用天气做掩护。恶劣地天气给舰队制造了不少地麻烦,已经有四艘驱逐舰掉队(驱逐舰因为排水量太小,抗风浪的能力最差)两艘巡洋舰上的水上飞机弹射器被大风给破坏了,现在连“约克城”号地飞行甲板也出了问题。可以说是屋漏偏逢阴雨天,舰队的所有战舰都如同是大海中的轻舟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哪个巨浪给抛翻。可恶劣的天气也同时保护了舰队,至少唐帝国的那些侦察机不可能在暴风雨中飞行吧。那可是玩命的事情。
斯普鲁恩斯在舷窗后站了一会,然后就会到了悬挂在墙上的海图旁(美国航母上没有海图桌,海图是挂在墙上的)两名参谋人员正在把一些参数标注在海图上,其中有舰队的参数,也有一些新收到的情报。看着海图上地这些标注,斯普鲁恩斯突然想到了在上任之前找哈尔西聊的那些话。
哈尔西向尼米兹推荐他,这让斯普鲁恩斯很感激,可也让斯普鲁恩斯很疑惑,哈尔西是个公私很分明的人。他绝不会因为私人关系而推荐斯普鲁恩斯,而且还是把美国海军最后的一点家底交给这个从没有指挥过航母的少将。那么,哈尔西为什么要推荐他呢?
哈尔西的回答很简单:他想不到一个更合适的人了。换句话说,斯普鲁恩斯是当时哈尔西眼里对航母最熟悉的指挥官,虽然绝大部分时间呢,斯普鲁恩斯都是站在巡洋舰的司令舰桥上,看着几海里外地航母,而不是在指挥航母作战。
不管这是一句玩笑话,还是哈尔西有别的什么意思,斯普鲁恩斯是没有选择的了。临走前,哈尔西还告诉斯普鲁恩斯,照他自己的想法去打,而不要管别人是怎么指挥舰队作战的。也就是说,让斯普鲁恩斯放手去干,别考虑得太多。也许这是哈尔西的指挥风格(在指挥第16特混舰队参加“第一次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很彻底)可也让斯普鲁恩斯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没有退路了,整个美国海军都没有退路了,再退就是夏威夷,就是美国西海岸,美国本土。他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胜利,失败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对别人来说,这也许是压力,但对斯普鲁恩斯来说,这更是动力。就如同历史上的每一个英雄一样,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地方,做一些适当的事情,并且以此而扭转了历史的发展,成为了创造历史的英雄。斯普鲁恩斯也许不相信自己会是这么一个英雄,但他现在却被摆在了这个位置上。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来做这个英雄,他现在都必须要做一些事情,一些正确的,能够挽回局面的事情。
想到这些,斯普鲁恩斯有一种想要笑的感觉。
“将军,‘约克城’报告,现在无法修复飞行甲板,必须要等到风暴过去之后才能修复!”
斯普鲁恩斯朝西北方的“约克城”号航母看去,航母正在用灯光发来摩尔斯信号。
“风暴过去之后,需要多少时间修复?” WWW .ттkan .¢○
斯普鲁恩斯转过了身来,神色恢复了平静。
“至少十二个小时。”
“我给他们四个小时,明白吗?四个小时,最多四个小时!”
斯普鲁恩斯强调了好几次,然后就转过了身去。他没有再废话什么,命令就是命令。
也许,现在谁都在祈祷天气能够快点好起来吧。连斯普鲁恩斯都有点想诅咒该死的上帝了,这场风暴到底要持续多久?想到这,他又朝“约克城”号的方向看了一眼。天气太恶劣了,夜晚的月光与星光都被乌黑的云层遮挡住了。根本就看不清“约克城”号,只能大概看到一个轮廓。
这已经不是航母第一次被风暴吹翻了飞行甲板,早在几年前,英国海军就有一艘航母在北大西洋上被风暴刮坏了,而根本原因就是开放式机库,以及舰艏造成的。谁会想到,一向比较平静的太平洋(北太平洋,以及西太平洋的八月到十二月并不平静)上会在四月初就起这么大的风暴呢?也许应该参照英国人的做法,用全封闭舰艏,以及半封闭的机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