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六百孤儿

第291章 六百孤儿

沿着大河两岸,朔方郡的十个县挖掘了长达数百里的引流支渠,表面看来,浪费了不少土地,而实际上,光是这两条支渠灌溉的良田便超过了七八十万亩之多,在地广人稀、物产稀薄的汉帝国,这几十万亩良田意义重大。

就在北方大面积旱情延续时,朔方郡的庄稼地,却已经浇灌了两次水。

小麦抽穗灌浆,一点都没耽误,大片大片的麦田,黑沉沉的,绿油油的,就算天公不作美,六七月间一场雨不下,应该也会大获丰收。

杨川闲不住了。

每年的这个时节,也是匈奴人最喜欢偷袭、劫掠的时候,那些狼日哈的聪明的很,对汉地边境的劫掠不仅要抢走大量的钱粮、铁器、妇人和孩童,更喜欢在汉人的庄稼地里纵马狂欢,将大片大片的庄稼地踏为平地。

也就是说,他们抢劫的同时,还要不断的破坏,就是不让大汉的那些农夫好好活着。

郭解买来了将近一万‘人牲口’,这些人,都是经过挑选的,年轻不说,基本上还没什么疾病,也算是解了杨川的燃眉之急。

这一批人牲口,杨川将那些青壮年、妇人,按照各屯田所需,一次分配下去,直接转换身份为‘军户’。

可别小看眼下的这个‘军户’身份。

在后世一些王朝,军户身份不是很卑微,但绝对属于赤贫状态的一个阶层,朝廷在这些人身上‘寄予厚望’,往往会将大部分收入收归国有。

也就是说,在一个操蛋的王朝,这些军户将迅速沦为朝廷的佃户。

可想而知,当有战乱发生时,或者有匈奴人进来劫掠时,这些军户基本上不做什么抵抗,反正那些钱粮绝大多数都是朝廷的,为此而奋起反抗搭上一条小命,不值当。

所以,杨川从一开始就在想办法提高他们的身份,并将朝廷的赋税尽可能的减少;这也就造成,朔方郡的屯田,只有十分之一属于朝廷,剩下的,全部是‘农场和军户’的;而且,负责屯田的官吏,只负责耕种、收割,绝对不允许其占有自己治下的土地。

权贵之家对农夫的压榨和盘剥,向来都有些不择手段,那些官吏也往往会趁火打劫,渐渐成为一个个地主老财。

人牲口中间的七八百少年,杨川则全部收下,交给阿铁、阿石等少年进行摸底审查,筛选出六百出身干净的孤儿,打算自己亲手对这些孤儿进行训练。

刘彻有一支羽林孤儿组成的羽林军。

那么,长宁侯杨川,能不能想办法训练出一支孤儿组成的‘长宁军’?这件事情,杨川十分谨慎,很多事情,就连堂邑父都给瞒住了。

这六百名孤儿,是真正的孤儿。

毕竟,所谓的‘羽林孤儿’,只不过是其父兄战死在沙场,从根本上来说,那些人其实还算是良家子。

所以,杨川对这六百孤儿的训练,就先从生活起居、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细枝末叶’开始,尽量让自己以哥哥的面目出现,而非什么长宁侯、郡太守。

事实证明,这种相处方式,隐秘而有效,那些出身卑鄙的少年,在这世上苟活十二三载,吃了无尽的苦,受了难以想象的罪,在‘人牲口’里面也属于那种最底层的人。

故而,当他们第一次见到杨川时,看上去甚为拘谨。

这种拘谨,让杨川甚为难受。

因为,他记得有一个大先生曾经说过,这人活在世上,往往是‘怯者愤怒、却更容易抽刀向更弱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那些遭过大罪、吃过大苦、处于这天下最底层的人,要么成为百里奚、伊尹那般的大人物;要么,成为‘愤怒的弱者’,将屠刀砍向比他更弱的、更可怜的底层人……

“都洗过澡了?”

在距离朔方城三十几里外的一座大庄园里,杨川第一次见到众少年,笑眯眯的问道:“看看,这洗干净就是不一样,整个人都清爽了。

对了,最近一段时间,你们可不能吃太饱,每天必须要喝三碗淡盐水,再喝几天的草药汁子、稀粥,慢慢的加一点荤腥,要不然,你们的肠胃受不了。”

六百孤儿齐齐躬身,道:“是!”

杨川摆摆手,温言笑道:“不必拘谨,论年纪,我也就比你们大了几岁而已……对了,阿铁,这些孩子今后就交给你们几个了。

须得记住,他们跟你们一样都是苦出身,你们一定要当他们是自家兄弟护着,谁若是欺负了你们,一定要告诉我一声,我亲手去弄死他狗日的。”

阿铁等少年躬身:“喏!”

杨川微微点头:“阿铁,阿石,你们须得永远记住,弱者之所以被人称之为弱者,其根源,无非是弱者发怒的时候,往往会将手中屠刀砍向比他们自己更弱小的人,这种人,咱不屑于为之;

你们既然成了我杨川的兄弟,便须有我杨氏的处世原则;

无他,那便是不畏权贵,向死而生,为自己的生存而战,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洒尽最后一滴汗,唯一不需要的,便是那没什么用处的泪水。

因为,这座狗屁天下,不相信眼泪。”

杨川耐心的教导一番后,便自行离去。

至于说对于六百孤儿的训练,他早已给阿铁、阿石做了十分详尽的交代,无非是在训练他们骑射厮杀的同时,更要抓紧每一个人的特种作战能力和‘思想修养’,力争以最快的速度,练出一支无论是战力还是忠诚度,都不亚于羽林军的‘长宁军’……

……

处理完六百孤儿的事情,杨川骑着一匹母马,晃晃悠悠的回到朔方城。

刚进太守府大门,一眼便看见董仲舒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身边七八名门人弟子侍奉着,看上去很是惬意。

“长宁侯,董仲舒又来叨扰了。”

董仲舒睁开眼,站起身来,深深一躬,笑眯眯的说道:“最近拜读长宁侯的半部抡语,真正是豁然开朗,先贤圣人的一些微言大义,老夫当初差不多都是一知半解、无法索解;然,读过长宁侯校注过的半部抡语,董仲舒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呐!”

杨川瞅着老贼嘿然而笑:“董公,何出此言?”

董仲舒捻须:“好教长宁侯知晓,论语所载,孔夫子的一些言行举止,委实有些前后矛盾,在老夫看来,应该是后世一些读书人没读透其中玄奥之处,胡乱解读,牵强附会,甚至,还有一些蠢货胡编乱造、篡改经文,致使圣人的微言大义错讹百出,委实该死啊。

长宁侯,你的半部抡语,真乃金玉良言,深得孔夫子精髓,董仲舒这一次是真服了……”

杨川似不经意的瞥一眼董仲舒,走到自己专属的马扎子上直接躺平:“我没读过什么书,董公别骗我了。”

董仲舒目光闪动,笑道:“夫子门人弟子整理编著的论语,向来被天下读书人奉为经典之作,称之为圣人的微言大义,其实,那都是读书人给自己脸上贴金,无非是为了打压别的读书人所使的一些小手段罢了;

归根结底,微言倒是不假,但其中大义,呵呵,倒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这样的微言大义,是有缺憾的。”

杨川轻笑一声,十分慵懒的说道:“董公啊,你明知道我杨川不学无术,偏生讲说这等高深学问,这不是为难本侯?”

“说简单些,董公,你想干什么?或者说,你董公想要什么东西?”

董仲舒哈哈大笑,学着杨川的样子,伸出一根大拇指点了一个‘纯手工的赞’,悠然道:“长宁侯不愧是长宁侯,高,实在是高!”

杨川嘟囔着骂一句:“高个屁,董公,你想说什么直接开口,别来这一套虚头巴脑的玩意儿。”

董仲舒从袖中摸出一卷羊皮纸递过来:“长宁侯,你自己看看。”

杨川接过那一卷羊皮纸,眼角忍不住抽搐几下。

这个董仲舒!

好吧,这才是汉帝国最大的读书人的真实模样……

一句话,根本就不要脸好吧。

只见这一卷羊皮纸上,密密麻麻都是蝇头小楷字,右手最上方,明明白白题写着‘论语新解’四颗核桃字,下面的‘作者’,自然成了‘大汉长宁侯杨川解/汉儒董仲舒注’。

再细看里面的一些内容,却是分为‘文解’、‘武解’两个部分。

其中,文解部分,自然是董仲舒的手笔,武解部分,却是杨川的‘半部抡语’,每一条后面,还加注了不少文字,无非是董仲舒对这一条解的‘个人讲解’。

不得不说,董仲舒这一招大融合,让杨川根本就没脾气。

这老贼不仅化解了杨川对儒生的针对和偏见,还顺手将杨川的‘半部抡语’整理加工后,直接归入《论语新解》这一本书中,让天下人以为,杨川其实也是儒生……

只不过,别人都是‘文解’;杨川的是‘武解’。

如此一来。

好吧,杨川愣了好一阵子,忍不住苦笑出声:“董公,你这是把我杨川放在一场大火上炙烤,真正的好手段。”

老贼哈哈大笑,道:“旁人都说我儒门弟子心胸不宽广,那是因为我董仲舒尚未出手,让那些黄口小儿和愚笨至极的读书人给害了名声;要说这天下最正宗的学问,其实也就那几家而已。

道门崇尚玄学清谈,对这天下的作用有限,就算这世上多了几个长生仙,也无非是多了一些老而不死的贼;

法家太过严酷,不懂得怜惜民力,不关心民生,也不足为谋也;

至于墨家、兵家、阴阳家……”

董仲舒刚要展开叙述,大有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架势,却被杨川摆手打断:“董公,说人话,你到底想干什么?”

董仲舒面皮一僵,笑道:“借点钱粮。”

杨川‘噗嗤’一声,笑问:“好端端的,你借钱粮干什么?本侯不是安排下去,给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秩比六百石的俸禄,外加每人五百亩水浇地么?”

董仲舒叹一口气:“六百石的俸禄,本来也足够养家糊口了。”

“无奈,长宁侯恩赐下来的那些水浇地,老夫与那些门人弟子根本就不会种,别人家的田地庄稼茂盛,我们的田地里,却是杂草丛生,最近,都出现各种虫害了……”

杨川哦了一声:“一句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董仲舒苦笑道:“若在平常,这几百亩水浇地,只需买一些仆役自然便能旱涝保收,可是在朔方郡,你长宁侯带头不蓄养奴仆,并严令禁止蓄奴、人牲口买卖,我们这些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根本就没办法……”

董仲舒的话还没说完,杨川就脸色不善的骂道:“董仲舒,当初赠送田地的时候,咱们可是签订了地契文书的,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清楚,若是因为你们这些人不好好侍弄庄稼,导致田地杂草丛生,粮食减产,本侯可就要不客气了。

你董公口口声声的,说你们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你这是哄鬼呢还是骗人呢?

谁不知道大汉朝的读书人,礼乐射御书数,此君子六艺,差不多都要精通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读书人;怎么,你董公还敢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

本侯看来,不是你们腿脚不灵便,而是,从根子上来说,你们这些狗屁读书人,是从来都没有把农桑稼穑之事放在心上,只是用嘴皮子、笔杆子在治国平天下罢了。

非是本侯不近人情。

董公,当初赠送给你们这些读书人的田地,可是朔方郡最上等的水浇地,若是因为你们不会务农,从而导致粮食减产,本侯会亲手打出你们的屎尿,你信不信?”

董仲舒躺平在藤椅上,悠然道:“长宁侯随便弄,反正老夫的那几百亩庄稼,自有门人弟子帮忙,就算你想要揍人,也轮不到老夫头上。”

杨川嘴角抽搐。

遇到这种老油条,滚刀肉,杨川还真是没什么更好的办法。

“我帮你把这本《论语新解》刊印五千本,你帮我解决其他读书人不好好种庄稼的事情,”杨川叹一口气,有些疲惫的笑骂一句:“你这个董公啊,真是一条滚刀肉。”

董仲舒拱手称是,正色道:“好,成交。”

“不过,老夫还有一事相求,”老贼沉吟两声,接着说道:“若有其他读书人前来,央求你长宁侯帮他们印书,老夫愿意担纲校注官。”

“唉,天下的学问何其多,又何其杂,一门一派之学问,难免会有一些错讹缺漏之处,总归需要盯校正确,使之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老夫能尽一份绵薄之力,那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啊。”

(本章完)

第345章 死人的话比活人的管用第48章 涮羊肉(下)第176章 今晚的作业翻倍……第459章 令人头疼的祭天金人第406章 大汉败类第38章 与子同袍第398章 白马羌人第413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啊第37章 石门障第441章 看到这一幕,杨川放心了第433章 重操旧业第286章 没办法,给的太多了!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212章 论一个厨子的战略观第59章 战!第106章 一桃杀三士?(求追读)第37章 石门障第234章 佛跳墙第383章 好吃不过饺子第251章 再见长安第448章 你越反抗,本侯便越兴奋第370章 上菜,上硬菜!第118章 馆陶公主第312章 这道就叫硬菜吧!第276章 江湖不全是打打杀杀第44章 二逼少年第188章 跟小姑 做不?第92章 雕奸啊第41章 这是王炸啊第21章 咱们该动身了第239章 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第216章 啊,终于消停了第273章 伐木,开荒,挖矿,爆兵……第85章 家禽的奥妙(求追读)第331章 狱吏 丞相与公孙世家第183章 迷之杀局第49章 好高骛远第241章 我有一位朋友……第94章 危机(求追读)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250章 半推半就第315章 杀神 霍去病!第121章 卓氏的馈赠第300章 霍去病的时代来了第332章 刘彻的那点小心思第314章 城头擂鼓者,红颜戎装第301章 鸡鹿塞第348章 钱币 狗大户和危机第43章 宫里来的?第409章 败家玩意儿第101章 羊肉泡馍?第345章 死人的话比活人的管用第165章 刘彻的恶趣味第287章 谈一笔生意,谋三家狗大户第310章 下面 怎么弄?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315章 杀神 霍去病!第80章 杨川的小磨坊第280章 印自己的书,让儒生们哭去吧第75章 浆水面第39章 用拳头说话第326章 小妇人们的心思第420章 特色美食:【羊肉串】第229章 子在川上曰第443章 这是一道硬菜第112章 侯门似海(求首订)第49章 好高骛远第3章 清汤羊肉第302章 卫青是个明白人第439章 不,你渴了第30章 长城外第107章 大汉公主的传承手艺第220章 要不 让杨川那哈怂入宫?第224章 该来的不来第363章 噶韭菜前的一点小日常第321章 来自长安城的恶意第373章 钱粮 皇帝和刺客第274章 不太对劲的堂邑父第347章 陈阿娇的警告第240章 崔九的秘密第400章 母老虎不发威第27章 大汉厨子到此一游第446章 李广实在太阴险了第92章 雕奸啊第176章 今晚的作业翻倍……第97章 杨川生气了第20章 厨子的工具包第362章 做饭前,先洗个锅第41章 这是王炸啊第114章 厨子的心第149章 谁还没有个第一次……第273章 伐木,开荒,挖矿,爆兵……第452章 给刘彻画大饼第312章 这道就叫硬菜吧!第74章 还是种田舒坦啊第224章 该来的不来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21章 咱们该动身了第459章 令人头疼的祭天金人第433章 重操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