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都是老贼啊

第337章 都是老贼啊……

董仲舒沉吟几声,突然反问一句:“公主殿下,你明知长宁侯杨川更适合给太子刘据当老师,为何偏要让卫皇后寻我董仲舒?”

南宫公主轻笑一声,道:“本宫也曾给卫子夫说过,让她出面,请求刘彻给我大姐、大姐夫说一声,让杨川出任太子太傅,教导、辅佐太子刘据;

不料,卫子夫真是妇人之见,认为杨川出身卑鄙,年纪又小,虽然因军功和农桑稼穑之功而封为大汉列侯,官职朔方郡太守,但毕竟没什么根基……”

有些话,说出来就十分的无趣。

就连董仲舒这般老贼听了,也是连连摇头叹息:“真乃妇人之见也。”

“一个奴隶出身的小子,在我大汉一步一步摸爬滚打三五年,便能封候拜将者,天下能有几人?”

“要知道,大汉多少老将、名将如李广之流,就算是做梦都在想着封侯之事,却终究不能如愿。”

“卫皇后,错失良机啊。”

南宫公主却笑道:“不过,以本宫看来,这也是卫子夫的聪明之处,她不愿让太子拜入杨川门下,便是存了拉拢讨好你们这些老派读书人的心思,也许,也是她反复揣摩了刘彻的意思,方才下的决断吧。”

董仲舒摆手:“不,这才是真正的蠢。”

老贼再一次喟然叹息:“若是在文皇帝、景皇帝时节,卫皇后此举说不定是一招妙棋,足以在皇帝那里讨得欢心,刘据的太子之位差不多也就稳固下来了。”

“只不过,眼下的皇帝是刘彻。”

“老夫给他教过书,担任过太子太傅一职,怎能不知咱们这位皇帝的胸怀与抱负?皇帝所思所想,是天下,是四海,是让我大汉数十万精锐横扫天下,清除一切不稳定的隐患。”

“这样的一位皇帝,可以说是千古难得一见。”

“不过,正是这样的一位皇帝,他的心思比那大海还要深,比那昆仑之巅还要高而远,这般抠抠搜搜、鬼鬼祟祟的行事,其实才会令他不喜。”

“老夫有一句肺腑之言,还请公主殿下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转告卫皇后,要想让刘据的太子之位稳固不移,要么,就让他主动请缨,带兵打仗,哪怕就算是将宫中的侍卫、宫人、宫女训练成一支铁军,皇帝不仅不会生气,反而会更加看好他。”

“要么,就让他安安静静的读一读书,种几十亩田,在农桑稼穑之事上有所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无不为。”

董仲舒一口气将心中的话语说出来,登时觉得一阵神清气爽,胸中那半肚子的不合时宜与憋闷,也终于一吐为快。

他起身拱手:“公主殿下,老夫言尽于此,这便告辞了。”

南宫公主笑道:“不急不急。”

“董公,杨川我儿捎来一句口信,让本宫好好招待你呢,怎么能急着离开?”

说话间,老公主拍一拍手掌:“来啊,开席……”

……

两个多时辰后,日落西山,薄暮降临,董仲舒方才脚步踉跄的走出‘天府人间’,却是被几大碗‘杨氏十粮液’灌下去,醉得不像样子了。

南宫公主极善饮,三五碗烈酒喝入腹中,只不过让她的面色微微酡红,谈笑风生间,颇多豪侠仗义之气。

反观董仲舒。

六十五岁的老男人,真不行了。

“杨氏十粮液,名不虚传……呕!”

在二三十名小妇人的簇拥下,董仲舒脚下发软,走一步退两步,只能用‘东倒西歪’、‘醉意阑珊’来形容了。

“董公,请上车。”

为首一名小妇人年纪略大,约莫三十几岁的样子,因为肌肤白净、丰腴,一时间也看不出具体年纪,唯一让董仲舒满意的,却还是那个温软逼人。

“好,老夫这便上车,”董仲舒揽住那妇人的腰身,踉跄着爬上马车,回头笑问一句:“各位小娘子,可愿与老夫出城一游?”

小妇人们齐齐应一声:“嗯!”

老贼的两条膝盖,不由自主的就是一软,整个身子差点跌下马车。

这莺莺燕燕、肥肥瘦瘦、白白净净、温温软软……的小妇人,偏生一个个身上散发着杨氏沐浴露的清香,令人不由得便浮想联翩、想入非非啊。

“如此这般,老夫也阔绰一回,今日,天府人间的所有花销皆由老夫包圆!”

“这个应该称为什么?”

“是不是叫包场?”

二三十名小妇人齐齐点头,脆生生的喊一声:“是的,董公,便是包场。”

董仲舒仰天大笑,难得豪迈的一挥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杨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龙城,何日灭豺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哈哈哈,好一首江城子!”

“杨川小贼,老夫今日方才服了你狗日的,哈哈哈……”

一行人,足足有二三十辆极为豪奢的马车,载着董仲舒与那些小妇人,轰隆隆的向长安城外疾驰而去,果然卷起一股黄尘土雾,倒也颇为壮观。

这一幕,让长安城的狗大户和百姓人都看呆了。

自从南宫公主、陈阿娇接手天府人间的生意后,不要说想带里面的那些小妇人‘出台’玩耍,就是言行举止之间,若是动手动脚的也会被人打出屎尿。

不料。

天下第一大读书人董仲舒,竟然能一次带出来二三十名小妇人,简直就……呸,老不羞的,臭不要脸!

尤其是张连、卫伉等纨绔恶少听说后,更是嗤之以鼻,胡乱骂几句脏话,却无非是老不羞、臭不要脸、老东西艳福不浅。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吧。

唯有未央宫里的那个男人,皇帝刘彻,听着崔九面无表情的奏报,却是感慨万千,一脸的遗憾之色:“朕的亲老师,果然威武!”

“崔九,回头从内府那边选几样滋补大药给董公送过去,你说说,他都六十五岁的人了,能遭得住二三十名小妇人糟蹋?”

“可莫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眼瞅着一脸艳羡和向往的刘彻,崔九阴森森的补刀:“杨川曾经说过一句话,让霍去病那憨货听到,觉得此为至理名言,很多时候都要挂在嘴边说几次,陛下要不要听听到底是什么话?”

刘彻老脸一僵,旋即哈哈大笑:“说来听听。”

说话间,他还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就像喜欢听故事的孩童那般,正襟危坐,就差抓耳挠腮了。

崔九:“杨川曾经说过,这天下的小妇人,只会影响拔剑的速度……”

‘噗’一声。

却是刘彻实在没忍住,一口茶水直接喷出去,将案几之上的好几本奏章都给弄湿了。

“哈哈哈,杨川小贼这话说的!”

“还挺有道理啊?”

刘彻大声笑了好一阵子,方才慢慢停歇下来,他用一块纯白面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花子,笑骂:“怪不得去病儿自从回到长安后,便整日提着一把宝剑,就算是在前殿轮值之时,也不忘练习拔剑动作,看看,都是让杨川小贼给糊弄的啊。”

崔九没吭声,默默退到一根廊柱边靠着,缓缓闭上眼,似乎一下子就睡过去了。

刘彻往绣榻上一躺,使劲搓揉着额头、眉心,有些疲惫的问道:“崔九,你说皇后让董仲舒担纲太子太傅,对还是不对?”

崔九冷冷反问:“哪位皇后?”

对崔九老贼的冷嘲热讽,刘彻似乎早已习惯,故而,也不怎么在意,只是自顾自的说道:“自然是卫子夫啊,她昨日来见朕,说想给太子寻访一位德高望重、品行端雅的大读书人充当老师,这话里话外的,说的可不就是董仲舒?

你看这事弄的,董仲舒是朕的老师,虽然明面上尚未敕封人家,可实际上,谁都知晓董仲舒乃是大汉帝师,本该位列三公,官拜太傅的,如今再让人家去东宫当什么太子太傅,可不就成笑话了?”

崔九缓缓睁开眼,很认真的问道:“陛下一直压着,不让董仲舒位列三公,因为他的天人感应?”

刘彻点头:“作为一名老师,董仲舒无疑是咱大汉最好的老师,人品学问眼界,鲜有旁人能够企及,他提出的大一统思路也是对的……”

“只不过。”

“他所说的那个什么狗屁天人感应,简直便如杨川小贼所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神棍好吧?”

“董仲舒老贼!”

“杨川小贼……对了大长门,满月儿……不对,阿娇最近在瞎折腾什么呢?天府人间那是什么地方,她怎么能跟着二姐瞎胡闹!”

崔九从袖中摸出一卷丝帛之物,走上前去,双手递上:“这是阿娇皇后最近一段时日的情形,请陛下过目。”

刘彻接过那一卷丝帛之物,打开后,只看得几眼就重新卷起来,随手往案几上一丢,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这几年来,阿娇的脾气也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么要强,你说你一个皇后……

罢了,不说这个了。”

刘彻揉着眉心,响亮打了一个哈欠,突然问一句:“曹襄去朔方城问计杨川,算算时间也该回来了,让人问问,他如今到什么地方了。”

崔九面无表情的说道:“平阳侯曹襄在去往朔方城的路上,偶感风寒,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听说已经卧床好几天了。”

刘彻吃了一惊,愕然问道:“这么大的事,你为何不提早告诉朕?”

“曹襄病得重不重?”

“要不,派几名御医过去,对了,记得多带着好药材,朔方郡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想要几味药材估计都很困难……”

然后,刘彻的话语慢慢低沉下来。

最终,没声儿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说话时,崔九老贼竟然半眯着双目,似笑非笑的瞅着他这位皇帝发笑,让他登时觉得有些不对劲。

刘彻登时便反应过来了:“好小子,连朕都敢骗?”

“让曹襄装病,是不是杨川的主意?”

崔九点头:“陛下让曹襄去朔方郡找杨川,本就存了让杨川帮着筹备钱粮的事情,那两个哈怂一个比一个鬼机灵,这种时候,桑弘羊坟头上的草还没长出来呢,你说说,他们敢露头?”

刘彻没好气的骂一句脏话,恨声道:“真是两个废物,朕不过就是想借机试试他们几个少年人的治国理政之才能,你看看,还跟朕开始捉迷迷了?”

崔九突然叹一口气,道:“问题是,你让曹襄或者杨川担纲大农令啊……”

刘彻冷笑:“屁大的一点人就想当大农令,要知道,那可是位列三公九卿的位置,就算朕将他们扶持上去,那么一点屁本事,能坐稳?”

“当初,大姐和姐夫曾经反复叮嘱,要朕不要急着给他们封官加爵,免得那几个哈怂少年得志,缺了根基;看看,如今为了一个大农令的官职,竟然跟朕玩装病?”

刘彻侧头想了想,突然咧嘴一笑:“既然如此,朕就陪陪几个哈怂。”

“崔九,传旨。”

“着令平阳侯曹襄为大农令,位列三公九卿之尊,赏赐黄金三两,丝帛两匹,牛羊牲口各两只。”

“让朱买臣去朔方郡当太守去吧。”

崔九难得一见的愣了好几个呼吸,皱眉问道:“那杨川呢?他如今可是朔方郡太守啊?”

刘彻随口说一句:“那小子不是能得很么?就给他一个……嗯,让朕想想,咱大汉什么官听起来很大,但又没什么屁用……”

“好了,传朕旨意,让他与汲黯、司马迁、东方朔、张汤几人去给太子当老师吧,杨川教授他的算术之学,汲黯教授圣人之道,司马迁教授史家之学,张汤教授大汉律例。”

“至于那个东方朔,嘿嘿,听说那糟老头子怪话连篇,最喜欢打自己的上司,那就让他教授太子如何说话、如何打架斗殴。”

“你看看咱们那位太子刘据,整日介抱着几本狗屁圣贤书,言行举止,无非是一副道学先生的正儿八经、道貌岸然;实际上,那小子只要走出皇宫,就是一个比曹襄还要混账的熊玩意!”

“你就说说,他哪一点像朕了?”

崔九颇有深意的看一眼刘彻,拱手问道:“那朔方郡的屯田之事呢?”

刘彻随口一句:“让朱买臣去朔方当太守,负责修筑北线长城,同时,让他在贺兰山以西、阴山以北再修几座城池。”

“至于杨川,他长宁侯的封地不是就在朔方郡吗?”

“为了彰显皇恩浩荡,将他的爵位再加上一等……不,再加上二等,食邑两万三千户,朔方郡屯田一切事宜,让他总领着便是了……”

(本章完)

第215章 生意的本质第6章 一锅烩?第174章 已经迟了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305章 终于通透了第436章 阿铁 少女和帐篷第294章 麦子熟了第90章 皇帝这种生物(求追读)第278章 继续教书 育人 揍霍去病……第27章 大汉厨子到此一游第207章 大汉的味道第236章 这一波输出……第430章 狗头军师的成长之路第419章 豹姐的意思第162章 皇帝要来了第399章 第一把火第75章 浆水面第48章 涮羊肉(下)第226章 三小儿辩日第30章 长城外第29章 鹿鼎城第295章 这是釜底抽薪啊第184章 仰望星空派?第122章 这个只卖你一金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127章 打一巴掌塞一颗糖第27章 大汉厨子到此一游第259章 两个狗大户第4章 让心跳一会儿第314章 城头擂鼓者,红颜戎装第189章 想的美!第376章 长宁侯请自重第80章 杨川的小磨坊第108章 敏感的卓姨第117章 三鹿小奶糕第456章 降维打击第53章 长安奇少年第363章 噶韭菜前的一点小日常第414章 李广很生气!第70章 敝帚自珍第270章 狠人大帝的手段第139章 闯下大祸了第371章 翻脸比翻书快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第222章 不就打折两条腿么……第452章 给刘彻画大饼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282章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第204章 吃一碗长寿面压压惊第429章 曹襄很生气第106章 一桃杀三士?(求追读)第297章 憨厚老实的霍光第103章 屁股坐歪了(求追读)第337章 都是老贼啊第402章 来一场公平的坐而论道吧第43章 宫里来的?第432章 一锤定音第82章 接着馋(求追读)第44章 二逼少年第126章 约法三章第251章 再见长安第236章 这一波输出……第32章 玩笑开大了第437章 这才是开始第335章 董仲舒那老不羞的第432章 一锤定音第122章 这个只卖你一金第352章 论人心:最终却不过一地鸡毛第129章 再熬熬……第111章 鱼儿咬钩了(求首订)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274章 不太对劲的堂邑父第107章 大汉公主的传承手艺第213章 解决吃饭问题第152章 用菜刀讲道理第165章 刘彻的恶趣味第269章 督邮 司马迁?第423章 厨子 少女与阿提拉第111章 鱼儿咬钩了(求首订)第314章 城头擂鼓者,红颜戎装第246章 小女子无以为报……第107章 大汉公主的传承手艺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第198章 杨川小贼!第238章 你们啊,就剩下嘴硬了……第97章 杨川生气了第192章 庙小妖风大第339章 看看这事闹的第159章 张汤的软肋第358章 站队,是一个技术活儿第257章 千年王八第269章 督邮 司马迁?第248章 善谋身者第347章 陈阿娇的警告第380章 杨川病了?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杨川家的哈怂!第395章 相声祖师爷的日常第78章 被人告下了第337章 都是老贼啊第305章 终于通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