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朕,誓灭匈奴!

第341章 朕,誓灭匈奴!

杨川自然不会如霍去病那般头铁硬刚,听皇帝说一句‘滚蛋’就滚蛋?

那是不可能的……

他学着其他大臣的样子,颇为生涩的‘趋步向前’,先给刘彻躬身施了一礼,这才开口说道:“启奏陛下,曹襄说的要彻底解决赘婿、刑徒、无籍野人之事,纯粹就是没话找话。”

刘彻冷哼一声,没说话。

杨川只好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因为,上一次南宫公主归汉,陛下大赦天下,给天下所有的男丁都升了爵,此为其一;其二,当初,陛下的旨意是让丞相府负责,让所有的无籍野人入籍为军户。”

“可是。”

“陛下的旨意传到丞相府,丞相府公事公办,有人随手批示一二,便发往各地郡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陛下的旨意在丞相府是批示一二,到了郡县地方,也是批示一二,上上下下,如出一辙,简直就把陛下的圣旨当成了治世良方。”

“问题是,既然有了治世的方子,可总得有人给抓药、煎药啊。”

“这就好比微臣在长安城里开了一间小小的饭铺,店面装饰起来了,丞相府、大农令、长安县等处的手续也办齐了;客人一看,得,这家饭铺看着不错,干净、整洁而上档次。”

“于是,店面有了,客人有了,大家伙照着菜单点菜。”

“那么,问题就来了。”

“咱家的这间饭铺里什么都不缺,就缺一名厨子,缺几名帮厨的伙计,最为要紧的,却还是咱这家饭铺里只有个菜单,油盐酱醋、肉菜禽蛋什么的,一样都没有……”

杨川说着话,偷瞄一眼高高在上的刘彻,察言观色,发现刘彻的脸色反而渐渐变得平淡下来,目光中,那一股子暴躁与愤怒渐渐消弭,心下便有了计较。

自己的判断基本准确。

刘彻关心的才不是平阳侯曹襄饱揍朔方郡太守朱买臣这等烂事,而是另外一些大事,譬如,对匈作战,这显然是眼下头等的军国大事,是皇帝最想做的。

再譬如,权力统一问题。

自从高皇帝刘邦领着一帮流氓混混推翻了暴秦,为了彰显自己建立的大汉比暴秦好,比暴秦仁慈宽爱,那位高祖皇帝听从了萧何、张子房等开国元勋和一大帮读书人的谏言,定下了‘以仁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从此以后,如何从臣子手中夺权,便成了老刘家人的执念。

这也难怪那位高祖皇帝急着夺权。

以仁孝治天下本身没错,错的是,西汉初年的猛人太多,文有张子房、陈平等大谋士,武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韩王信、卢绾,等等,数不胜数。

这帮家伙,一个不小心开始闹事,说不定这汉家江山就没了。

所以说啊,这汉帝国的皇帝,从根子上讲,与朝野上下的文武大臣是冤家对头……

“所以说,杨川,你说这么多废话,到底想要讲说什么?”

不等刘彻以及其他朝堂老贼们开口,精擅捧哏的平阳侯曹襄冷笑一声,不失时机的反问一句:“你的意思是说,咱大汉的皇帝是好皇帝,问题是下面的官吏办事不力,等若是给皇帝使绊子,刻意不让咱大汉国富民强、一统天下、千秋万代、恩泽万古、横扫宇内……”

这货一旦开口,各种有用没用的废话就很多,而且,还颇有一二分文采,一听就知道曾经是个草包。

不过,这家伙的一番话说出来,杀伤力却很足,登时便引来不少朝堂老贼的怒目以对。

杨川不理会曹襄的废话连篇,而是对着刘彻拱手道:“陛下,微臣之所以说这么多的废话,无非就是为了证明平阳侯曹襄说的也是废话。”

刘彻面无表情的说道:“所以呢?”

杨川道:“所以,既然朱买臣将曹襄与微臣二人告下,那就应该交给廷尉府严查严办,对于犯罪之人,绝对不迁就、不姑息,大汉律法,讲求的便是一个公正、公平、公开,正所谓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我们几个朝廷官吏犯了事,更应该以身作则,完全的、无条件的接受廷尉府的审查和律法的审判。”

“所以。”

杨川的话语停顿两三个呼吸,拱手道:“陛下,微臣还有一个建议,为了体现我大汉律法之森严,这一次审理朱买臣诬告曹襄、杨川一案,应该由廷尉府审理,并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让长安城的百姓人旁听,也算是为我大汉律法……”

刘彻突然点头:“准了。”

杨川张口结舌好一阵子,讷讷道:“微臣的话还没说完呢。”

刘彻有些疲惫的摆摆手,随口说道:“传朕旨意,着令廷尉府侍御史杜周负责审理此案,退朝……”

……

朝堂之上的一场闹剧,在刘彻的不置可否下,草草谢幕。

与此同时,一场轰动长安城的大戏,终于如期开锣上演了。

杨川之所以如此,便是听从了张汤的建议,把一件可大可小、后果不可控的‘殴打朝廷命官’之大事件,化解为一场官吏之间打架斗殴的‘民事纠纷案件’。

不得不说,张汤对于大汉律法的熟悉,已然有点精通的意味,轻描淡写的,便将曹襄的危机化解掉,并且,还反手将参与此事的所有人都拖入烂泥坑,谁也别想先爬上去。

想通了这一节的杨川,迅速做出决断:“本侯要状告公孙弘!”

一众文武大臣走出未央宫前殿,在一块铺了青砖的广场上,一番简单的寒暄、客套后,大家纷纷走向自家的马车。

不料。

就在这时,杨川却快步走到杜周面前,拱手一礼后,便大声喊道:“侍御史,本侯要状告丞相公孙弘,他也参与了朱买臣诬告平阳侯、长宁侯一案!”

“那个谁,杜周杜大人,怎么还不抓人?”

他这两嗓子一喊,众位大臣们不由得停下脚步,并齐齐向这边看过来,一个个的脸色就十分古怪。

这个长宁侯,也太不讲究了吧?

这大庭广众之下,公然状告当朝丞相,简直就……太过瘾了!

“得,长宁侯这是彻底跟公孙家闹掰了。”

“不是公孙家,是公孙弘家,这天底下的公孙家又不是公孙弘一家,要知道,这个长宁侯杨川、平阳侯曹襄,与另外一个公孙家还是亲戚呢。”

“你说的是公孙贺吧?”

“对,公孙贺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夫,可不就是亲戚?跟公孙弘一文钱关系都没有好吧……”

听着群臣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感受着众人异样的目光,公孙弘却似乎恍若未闻,迈着端正而均匀的脚步,大袖飘飘的走向自家的马车。

被杨川堵住的侍御史杜周只觉得一阵头大。

这位大汉酷吏看一眼杨川,再望一眼快要登上马车的公孙弘,瘦削冷峻的脸上,出现一抹微不可查的犹豫。

这一个是大汉新贵长宁侯,就算在朝堂上跟皇帝胡说八道废话好半天也没事;另外一个是丞相公孙弘……

这两个人,他好像都有点惹不起?

就在这货迟疑不决之际,杨川却遥指公孙弘的背影,冷笑骂道:“公孙弘,你身为大汉丞相,难道不知道给大汉律法一点该有的敬畏之意?”

“你这丞相当的,狗屁不如!”

“公孙弘,你今日若敢枉顾法律森严而自行离去,本侯会让你吃不了兜着吃!”

公孙弘连头都没回,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还跟几位同僚点首致意,迳直登上了马车。

眼看着丞相府的马车扬长而去,一众吃瓜大臣登时便觉得没了趣味,随便谈笑几句,很快便散去了。

广场空地上,就剩下杨川、曹襄、杜周三人……呃,还有一个被人用担架抬着的朱买臣。

“案子交给你们廷尉府查办,杜周,你是侍御史,这事你说了算。”

曹襄笑眯眯的走过来,伸手揽住杜周的肩膀哈哈笑道:“你放心查案子就行了,别特娘的瞻前顾后、缩手缩脚,大汉律法,总该有点起码的尊严与体面,岂容那些坏怂肆意践踏?”

“本侯最恨那种嚣张跋扈、胡作非为、狗仗人势的货色,以后,碰见一次,就打他一次!”

侍御史杜周伸手,用袍袖默默擦掉脸上的唾沫星子。

在长安城里,如曹襄这般人傻钱多大腿粗的纨绔恶少很多,像什么张连、卫伉、樊离那帮家伙,就是一群祸害。

可是,要说如曹襄这般不要脸的,却不多见。

今日,他眼前便有两个。

“长宁侯,平阳侯,既然如此,那我就公事公办了,”杜周对着杨川、曹襄拱拱手,“咱们这便回廷尉府?”

杨川、曹襄点头:“该当如此。”

于是,一行人乘坐几辆马车很快便来到廷尉府,以杜周的意思,这几人应该住那种带着独门独院的单间牢房;结果,杨川固执的认为,既然要严查,就应该有点严查的样子。

故而,他们几人便被关进了廷尉府的地牢。

对于这地方,杨川、曹襄二人并不陌生,上一次在这里,他们曾与东方朔玩‘斗狗大户’,让东方朔那糟老头子赢了不少钱财。

“长宁侯,要不要给你们几位换个单间?”

杜周送几人进来,看着杨川、曹襄轻车熟路的来到他们之前住过的那间牢房,忍不住皱眉说道:“你们几人不过就是打架斗殴一场,其实还不够住进廷尉府地牢……”

言外之意,犯罪太轻了?

杨川瞥一眼担架上的朱买臣,又看一眼曹襄,温言笑道:“既然没什么大事,不妨就住一间屋吧。”

他俯身下去,笑眯眯的盯着鼻青脸肿的朱买臣:“大家同朝为臣,有一点小小的误会和摩擦很正常,其实本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可是,有人却不愿意息事宁人,还将本侯告到了皇帝驾前。”

“那就,好好审一审,问一问。”

“你觉得如何啊,朱太守?”

朱买臣努力睁开两条细缝,气恨难平的瞪视着杨川:“长宁侯,曹襄纵容恶奴行凶伤人,我朱买臣还能想通,因为,他本就是纨绔恶少,在长安城横行霸道习惯了。”

“可是长宁侯,你明知其中缘由,却不由分说的派出精锐骑兵将我拿下,还装腔作势的在太守府升堂拷问……”

说着说着,朱买臣的情绪再一次波动起来。

越想越生气。

想他堂堂朔方郡太守,这还没上任呢,就被前任太守严刑拷打两个多时辰;最令人气恨的,便是杨川小贼竟不顾身份,在审问完结后,还要与他决斗。

结果,他还打不过这小贼……

“朱买臣,你这什么眼神?直勾勾的还挺吓人,”杨川一脸的和颜悦色,温言劝慰:“既来之则安之,你们读书人不是都在讲什么宽恕之道么?”

“那好,你便宽恕本侯一二,如何?”

朱买臣扭过脖子,看样子真不想看见杨川的面目。

杨川却无所谓,他直起腰,四处打量一番,随口吩咐:“那个谁,杜周,你们廷尉府也太穷酸了吧?看看这地牢,又脏又臭,赶紧让人洒扫干净,本侯要与这位朱太守斗狗大户。”

杜周铁青着脸,转身便要离开,却看见大长门崔九悄无声息的站在自己对面二三尺处。

“大长门。”杜周赶紧躬身施礼。

崔九老贼摆摆手,眼睛盯着杨川:“长宁侯要斗狗大户,为何不挑个好地方,每次都来这廷尉府地牢,多不吉利?”

杨川哈哈大笑,使劲活动着筋骨:“一间地牢而已,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崔九大叔,你还记得当初我在这地方住了一个月,不就升官发财了?”

“所以,一个地方吉利不吉利,关键还是看住进来的是什么人。”

崔九老神在在的瞅着杨川嘚瑟,良久良久,突然开口:“杨川,皇帝问你,为何要在此关键时刻自污名声,躲在这地牢里?”

杨川一把将朱买臣从担架上推下去,他自己则一屁股坐在担架的垫子上,舒坦的直哼哼:“上一次斗狗大户,本侯输掉了三百多亩水浇地给东方朔,还欠下曹襄一屁股债,想想就很生气。”

“来来来,先玩几圈再说。”

他从怀中摸出一副‘扑克牌’,抬头看向崔九:“崔九大叔,要不要一起来?”

崔九摇头,冷冷说道:“皇帝问你为什么要躲起来,宁可坐牢,也不肯给太子刘据当老师。”

杨川侧头想了想,一脸茫然的问道:“我为什么要躲起来啊?给太子当老师,那不是董仲舒、汲黯等大读书人的事儿么,怎的还能轮到我杨川头上?”

“崔九大叔,将这房间洒扫一下,咱一起来斗狗大户?”

崔九摇头,难得一见的温言说道:“杨川,不要跟皇帝耍小性子,我知道,你苦心经营朔方郡才一年时间,刚刚有点起色,皇帝却塞给你一个朱买臣,你心里不服……”

杨川嘿嘿一笑:“服啊,服得很!”

说话间,他转身走到朱买臣身边,劈手揪住那读书人的发髻,照着那货的眼窝子就是几拳,一边打,嘴里一边还嘟囔着:“服不服?服不服!”

朱买臣大怒:“杨川,你这厮为何又打我?”

“我要……我、我要!”

‘我要’了好几声,却终于没敢说出要干什么,让在场几人心中暗笑不已;这个倒霉蛋,为了不步桑弘羊的后尘,宁可自己摔断一条腿,也不敢帮着刘彻刮地皮弄钱财,如今落在杨川手里,却是接二连三的挨揍,一肚子的委屈都没地方诉说去。

他算是看清楚了。

皇帝刘彻,对他这位所谓的‘宠臣’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反而对杨川、曹襄这几名胡作非为的少年人宽容有加。

究其原因,可不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刮地皮、搞钱粮,误了皇帝的大事……

一旦想明白其中关节,朱买臣悚然心惊,‘刷’的一下,便冒出一身冷汗,整个人都不好了。

原来,对于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皇帝心知肚明,只不过嘴上不说,而是随手将自己给丢出长安城;结果,好巧不巧的,自己便落入了杨川经营的朔方郡。

帝王心术,无外乎此也。

朱买臣突然不愤怒了。

这货也算是一个人物,很多看似巧合的事情联系起来,推演、算计变得通透后,整个人都变得安静下来,他十分平静的开口说道:“长宁侯,我朱买臣是咎由自取,你要打要骂尽管来。”

“不过,最好别打脸。”

杨川微微一愣,转头看向大长门崔九。

崔九也是眉头微不可查的一皱,颇有深意的瞅着朱买臣;这个曾经以相貌俊朗、才思敏捷、口才绝佳的读书人,如今在杨川、曹襄的轮番欺负下,早已没了往日之风流倜傥,披头散发,鼻青脸肿……

……

当天晚上,未央宫里的刘彻设了家宴,召来卫青、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几人进宫,赏乐观舞,饮酒吃肉,气氛就相当的融洽、和谐。

刘彻的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

他还不住口的劝酒:“姐夫,来,咱共饮此酒!”

卫青端起一碗酒,恭谨说道:“微臣已不胜酒力,再喝就醉了。”

刘彻哈哈大笑:“杨川有一句话说的好,这世上的人啊,发明出这滋味醇厚的美酒,便是为了图的一醉而已。”

“一醉方休,难得糊涂呢。”

卫青苦笑道:“微臣酒品不太好,喝醉了酒,容易犯糊涂,上一次因为醉酒还鞭笞了一名兵卒,次日醒来后,只觉得一阵后怕,从此,微臣便在心中发誓,绝对不能让自己喝醉。”

刘彻也跟着哈哈大笑几声,醉眼朦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瞅着卫青那张大黑脸:“姐夫,鞭笞一名兵卒而已,你怕什么?”

卫青起身,不卑不亢的躬身说道:“陛下,微臣乃带兵之人,便须做到号令严明、军法森严,唯有如此,方能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大汉铁军。”

“同时,为帅为将者,还要善待将校兵卒,把他们当成自家的兄弟、儿女般看待,放过一些小的过失,才能杜绝一些大的过错……”

听着卫青絮絮叨叨说了好一阵子,刘彻忍不住打了哈欠,笑骂道:“姐夫,你这是借着治军之事,给朕进言来着?”

卫青一本正经的说道:“不是,微臣只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这句话说的很好,”刘彻放下酒碗,使劲揉着额头与眉心,喟然叹道:“这朝堂之上,若人人皆如你卫青,凡事都讲一个实事求是,朕也没必要在群臣和小辈面前演戏了。”

“罢了,杨川、曹襄之事就此作罢,让他们赶紧出来好好干活儿吧。”

“明年一开春,朕的二十万大军便要大举北上,横扫漠北,如今已是初冬时节,咱们却还在一些烂事上纠缠不休,简直就恶心。”

刘彻站起身来,遥指北方之地,沉声斥道:“朕,誓灭匈奴!”

(本章完)

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237章 羞杀天下人第142章 陛下 这是何意?第10章 乱中取胜?第238章 你们啊,就剩下嘴硬了……第171章 酸烂肉第28章 好吧 天可汗……第389章 羊肉泡馍里没羊肉第352章 论人心:最终却不过一地鸡毛第134章 误入幽谷中第184章 仰望星空派?第270章 狠人大帝的手段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323章 暴走的陈阿娇第65章 人面桃花(求追读)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第53章 长安奇少年第355章 老刘家的人赌品真好第27章 大汉厨子到此一游第303章 这是高压锅啊第440章 背后捅刀子,这个我太有经验了!第207章 大汉的味道第392章 东方朔与德什么社第236章 这一波输出……第357章 求人如吞三尺剑第463章 一个悲伤的故事第292章 霍光来信……第342章 两只咸猪手第149章 谁还没有个第一次……第377章 让她尝尝本厨子的手段第138章 动则必杀之!第26章 先封个狼居胥山……第260章 女心向外第353章 无礼的卫子夫第464章 厨子能有什么坏心思第109章 生意人?第18章 熬鹰啊,这个我有经验第412章 两头犟马户第8章 烤全羊第90章 皇帝这种生物(求追读)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222章 不就打折两条腿么……第146章 卓氏的请求第298章 杨川:摊牌了,我不是人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第239章 这糟老头子坏的很第231章 顺手补几刀第70章 敝帚自珍第212章 论一个厨子的战略观第144章 刘彻的奖励第407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146章 卓氏的请求第237章 羞杀天下人第300章 霍去病的时代来了第60章 黑暗料理(上)第230章 终于升官了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种田第58章 交友不慎第68章 下手挺狠第257章 千年王八第226章 三小儿辩日第302章 卫青是个明白人第429章 曹襄很生气第167章 你回去养狗吧第407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101章 羊肉泡馍?第421章 烤串的几个步骤第433章 重操旧业第132章 杨川的算计第455章 绝户之计第405章 上汤娃娃菜第144章 刘彻的奖励第393章 大婚前戏第206章 汉家女?第425章 霍去病的选择第88章 不正经的曹襄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73章 平阳公主第224章 该来的不来第172章 这个大坑货第179章 搅团 苜蓿与野菜第258章 自带音效的男人第235章 二姨给你撑腰!第415章 【论:第一性的重要】第332章 刘彻的那点小心思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第320章 朕丢不起那个人!第70章 敝帚自珍第275章 神棍:来自历史的呼唤……第45章 今晚涮羊肉第410章 这一波骚操作第384章 春天来了第319章 满园春色管不住第78章 被人告下了第243章 织娘第150章 有人哭第238章 你们啊,就剩下嘴硬了……第347章 陈阿娇的警告第7章 十三姨,我还小……第397章 这便是代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