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未央宫见闻

第375章 未央宫见闻

杨川的高调,让长安城一片哗然;未央宫里,却弥漫着一股莫名的肃杀之气。

刘彻端坐在案几之后,面无表情。

文武百官一个个犹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心无旁骛,一眼望去,竟是一个比一个纯真而无辜。

其他人都跪坐在锦绣蒲团上,长宁侯杨川却昂首而立,刘彻说过两三次让他先坐下再说,他都很生硬的说一句‘请陛下为臣做主’,不软不硬的给顶了回去。

未央宫门前,大汉列侯遇刺,你一个当皇帝的不声不响,只是让绣衣使者悄咪咪的查案子,这算个屁。

杨川心知肚明,这全天下当皇帝的,在大事上往往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能糊弄就尽量糊弄过去,然后,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去办事;而在一些屁大的小事上,却往往很容易就会出现‘龙颜大怒’的情形,无论是查案还是杀人,一般都是雷厉风行。

杨川这一次却是要逼着刘彻表态。

归汉几年来,他遇到的刺杀便有七八次,每一次虽然都是有惊无险,那可不是对方手软,而是他一贯的谨小慎微才避开祸患。

之前,他之所以能够忍气吞声,是不得不如此。

他一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在这座狗屁天下根本就掀不起几个浪花子,那还不如积蓄力量,忍辱负重的先活下来再说。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

他杨川如今是大汉列侯,位列三公九卿,掌管着天下的钱粮筹措、调运和农耕稼穑等一大摊子烂事,这身份就算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算不得小人物了。

既然不是小人物,还能让人想刺杀就刺杀?

简直岂有此理。

可以肯定的是,若是他这一次再选择忍让,说不定明天便又是一场莫名其妙的刺杀冲他而来。

那就只好快刀斩乱麻,一次强硬,彻底剜掉有些人的根,顺带着也敲打一下某些心怀叵测者的念想。

“杨川,你先坐下,此事朕已令大长门亲自查办,廷尉府全力查案,今日大朝会上还要议论一下你夯筑茂陵城的事情呢。”

冷场一盏茶工夫后,刘彻终于开口,颇为冷淡的说道:“你这般执意要朕给你做主,那朕来问你,让朕如何做主?”

杨川拱手道:“未央宫门前,公然刺杀大汉列侯,就算不是谋逆大罪,但至少也该尽快将凶犯和其背后主事人捉拿归案吧?”

刘彻:“大长门正在亲自查办此事。”

杨川:“有结果了?”

刘彻摇头:“尚未查出结果。”

杨川拱拱手,道:“陛下,微臣倒有一条线索,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彻:“有屁就放。”

杨川直起腰杆子,慢吞吞的整理一下衣冠,转头看向满朝文武百官,两道幽冷目光在人群中扫来扫去。

最后。

落在丞相公孙弘身上。

“公孙丞相,你认为是什么人敢在未央宫门口刺杀大汉列侯?”杨川突然开口,“公孙丞相在长安城里熟人多,没听到什么消息?”

公孙弘面无表情的说道:“没有。”

杨川同样面无表情的问一句:“真没有?”

公孙弘:“没有。”

杨川冷笑几声,道:“有人在未央宫门前刺杀大汉列侯,你这个当丞相的没什么想法?也没什么举措?就这般等结果?”

公孙弘抬头,神色淡然的冷笑道:“大汉列侯不多,但也不少,为何别人不曾被人刺杀,反倒是你杨川却三番五次的被人弄,这难道是巧合?”

杨川‘哦’了一声,不再理会公孙弘,而是转身对着刘彻躬身施礼,规规矩矩的说道:“陛下,刺杀微臣的背后主事人有线索了。”

“这个人,在朝中位高权重,朝野上下一手遮天,各种关系盘根错节,显然是因为此番夯筑新城触动了他的利益,这才雇凶杀人……”

刘彻眉头微皱,轻咳一声:“杨川,大朝会上说话,要承担责任,你可想清楚了再说。”

杨川点头,正色道:“陛下,微臣想得很清楚,依据大汉律,毁谤朝廷重臣罪责甚重,但相比刺杀大汉列侯这般大罪,孰轻孰重,微臣还是能掂量出来的。”

刘彻有些疲惫的点点头,道:“你说吧。”

杨川有模有样的再次躬身施礼,不徐不疾的说道:“据微臣查证,此番刺杀微臣的背后主事人,乃丞相公孙弘……”

‘嗡’的一声,未央宫里一片哗然。

“不会吧,公孙丞相竟会雇凶杀人,刺杀长宁侯?”

“真是无稽之谈、血口喷人!”

“这般胡乱猜测,就看他长宁侯如何收场……”

“……”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窃窃私语,一个个交头接耳的样子,让刘彻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抹难以言明的怒火;只不过,他并未开口说话,而是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俯视姿势,一言不发。

杨川将事情挑起来,脸上神情也没有多少变化,而是双目炯炯的盯着公孙弘。

要论及最为愤怒者,自然便是公孙弘。

可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老贼一脸的淡然,方方正正的脸膛上也没有什么喜怒之色流露出来,而是微微拱手,对着刘彻说道:“陛下,长宁侯杨川被人刺杀,这又不是一次两次,难道都是老臣所为?”

刘彻点头:“丞相所言,也有道理。”

公孙弘继续说道:“长宁侯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杀人要犯罪,至少得有三个条件都满足才能够成立。

其一,便是杀人犯罪的动机;

其二,便是杀人犯罪者要有犯罪时间和条件;

其三,便是要判定一个人是否杀了人、是否犯了罪,总得要有人证物证,唯有人证物证俱全,再加上犯罪动机、时间和条件,方能判定其是否为真凶。

陛下,长宁侯在朝堂之上,血口喷人,公然污蔑朝廷重臣,这才是真正的大罪……”

不等刘彻表态,杨川却突然冷笑一声:“公孙丞相好记性,本侯给张汤几人讲说案件审理的几句闲话,你是一字不落的都记下了?”

公孙弘面无表情的说道:“老夫没有其他本事,就是这年纪大了,记性却还不错。”

杨川‘哦’了一声,突然问道:“那你应该还记得,本侯说过这几句话的后面,还有几句话,丞相可记得?”

公孙弘摇头:“老夫只记得一些有用的,对于那些没用的废话、瞎话、闲话,却是一句都不曾记下。”

杨川向后退出半步,双手拢在袖中,幽幽问一句:“那么,公孙丞相,你与淮南王女刘陵在密室之中戏耍时的话语,你还记得?”

朝堂之上,登时一片悄然。

这个长宁侯!

如此一来,就连高高在上的刘彻也是一脸的烦躁,暗戳戳看向躲在一旁、靠在廊柱上打盹的大长门崔九,脸色看上去就十分的精彩。

至于说朝堂上其他老贼,则忍不住齐齐看向丞相公孙弘。

然后,又觉得如此直截了当的瞅人似乎有些不妥,便齐齐看向长宁侯杨川,每个人的眼底,闪烁着某种莫可名状的异样光芒,也许是震惊,也许是鄙夷,而更多的则是难以言传的幸灾乐祸。

杨川只是扫视一眼,对眼下情形便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表面看来,丞相公孙弘在朝野上下一手遮天,就算是一些大汉列侯、关内侯、关外侯和郡县太守县令,无一不是依附在其门下,甘愿为老贼所驱使;实则是,公孙弘当丞相这十几年里,触动了某些狗大户的利益,其实早就有人看他不顺眼了。

只不过,不敢言说罢了。

今日大朝会上,却被杨川这样一个不满十八岁的少年人一顿抢白,不但将刺杀大汉列侯的屎盆子扣在老贼头上,而且,此刻还公然说出公孙弘与淮南王女刘陵之间的私情,简直就!

啊,简直就太有戏了。

眼瞅着满朝文武将近一大半老贼竖起了耳朵,看似忠厚老实,实则一个个成了典型的吃瓜群众……

杨川突然咧嘴一笑:“公孙丞相,本侯其实也没什么真凭实据,不过是心中有所疑惑,诈你公孙丞相几句的,可莫要往心里去。”

公孙弘冷哼一声,气恨难当,根本懒得理睬杨川,而是对着刘彻拱拱手,道:“陛下,老臣年老昏聩,行事有所错讹遗漏在所难免,今日朝堂之上,长宁侯杨川这般的少年俊彦已能独当一面,老夫占着茅坑不拉屎恐怕有些说不过去了。

陛下,老臣请陛下恩准,放老臣告老还乡,回封地去务农吧。”

刘彻骂一句杨川,转头劝慰公孙弘:“公孙丞相不必如此,杨川这家伙没读过几天书,满口胡言乱语,信口雌黄,无法无天……”

公孙弘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

谁都能听得出来,刘彻这一番对杨川的叱骂,简直就跟说废话一样,不轻不重,不痛不痒,分明便是存心袒护好吧!

公孙弘躬身施礼,貌似恭谨的行了一个君臣大礼,甚为诚恳的说道:“陛下,老臣十五岁前饱读诗书,二十六岁前游历天下,三十岁入朝为官,受先帝恩宠,擢升为郎中,入东宫陪当时还是太子的陛下读书,四十五岁升任大农令;

其后,老臣勤勤恳恳七八载,没有什么功劳,但也没什么过错,承蒙陛下错爱,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如今,陛下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才思敏捷,胸怀天下,文治武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以说是千古一帝也不过分;此外,在陛下治下,天下宴平,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归心,堪称文景之治后的大治之世。

此番种种,足以抚慰老臣心怀,即便是今日走出这未央宫大门被人刺杀当场,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还别说,老贼这一番‘肺腑之言’配上他那堂堂相貌,以及其端方、雅正而肃穆的神情,让冷眼旁观的杨川都是一阵感慨:‘吗的,读书人的这一张嘴啊,简直都能卖钱了。’

果不其然,听了公孙弘的掏心窝子话,刘彻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黯然,温言劝慰:“杨川的确有些殿前失仪,回头朕定当打他一顿,好为丞相解气。”

公孙弘一招得手,便是连环一击:“陛下,长宁侯杨川为人猖狂,但委实有一些才气,单论敛财手段,胜过桑弘羊十倍有余。

这般少年英才,就算身上有一些毛病,那也是应该的……”

然后,他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陛下。”

“这天下人、天下事,总得有一个章法,有一个规矩,总不能因为有人才气过人便能横行无忌、胡作非为,这样的大才子,一旦成长起来,可不就是长安城的一害?”

“就连长宁侯杨川自己都曾感叹过,一个人啊,有多大的本事,便可能有多大的祸患。”

ωωω▪tt kan▪¢ ○

“老臣不弹劾杨川,毕竟,他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总得给他们这些少年人一次两次犯错的机会嘛。”

“但是陛下。”

老贼顿了顿,再次躬身施礼:“陛下,这朝堂虽然是天下人的朝堂,可是这大汉天下,却是高祖皇帝历经千辛万苦才创下来基业,是你们刘氏的天下,若想千秋万载、万代长存,对一些损坏皇家颜面的人和事,恐怕不能太过迁就……”

刘彻听得微微点头,眉眼之间的一抹笑意都快遮掩不住了。

满朝文武听得一阵愕然。

谁都知道,从法理上来说,这大汉天下虽然是老刘家的江山天下,可在读书人的心中,恐怕谁都存了‘天下人之天下’的念想吧?

公孙弘此前曾多次在朝堂上公然说过,这天下不是老刘家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这朝堂,是天下人的朝堂,绝非老刘家一家的朝堂。

如今,为了对付杨川,公孙弘竟然一改常态,公然支持‘家天下’……

看看,这才是老贼的手段!

杨川却满不在乎,只是似笑非笑的瞅着公孙弘的表演,良久之后,突然问一句:“你在刘陵的肚皮上也是这般说辞?”

公孙弘终于大怒,并指骂道:“杨川,老夫念你这几年来对满月公主不错,有些事情才不言不语假装不知,就想着你还年轻,总有改邪归正的时候,不料想,你如今官还没做大,一颗心却野得不行了。

杨川,你就说说,你在朔方郡将三十万亩良田馈赠羽林孤儿,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公孙弘在朝堂战斗几十年,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更知道什么事是皇帝的心病和逆鳞,一旦说出口,便能将一个人的前程甚或性命葬送掉。

眼下的汉帝国,羽林孤儿,无疑是刘彻的逆鳞之一。

故而,他直取要害,张口便是杨川将朔方郡三十万亩屯田送给羽林孤儿的事情,一个弄不好,便可能会一锤定音……

(本章完)

第428章 前面的戏,很足!第205章 搞一波?第436章 阿铁 少女和帐篷第222章 不就打折两条腿么……第345章 死人的话比活人的管用第408章 祸水 演技与尺子第357章 求人如吞三尺剑第424章 【论:神迹的必要性】第15章 关心则乱第440章 背后捅刀子,这个我太有经验了!第243章 织娘第12章 可怜的豹姐第62章 羊盘啊第322章 杨川家的亲戚第190章 干一票大的第365章 这也算是开玩笑?第421章 烤串的几个步骤第225章 既想白嫖,还想挖墙角?第306章 杨川的‘天炉战法’第184章 仰望星空派?第454章 那一颗 造反的心第129章 再熬熬……第309章 霍去病果然是杨川家的哈怂!第206章 汉家女?第170章 无敌最是寂寞第369章 看看他的胃口和牙板如何第72章 犯病的曹襄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种田第447章 我服了you,大汉麋鹿侯!第300章 霍去病的时代来了第176章 今晚的作业翻倍……第351章 一拳打在了空处第408章 祸水 演技与尺子第343章 本宫就让他赔个精光第316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第201章 你的路走宽了第285章 签个字 画个押?第444章 乱了,全乱了!第25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185章 落了下乘第332章 刘彻的那点小心思第17章 捉雕大侠第322章 杨川家的亲戚第312章 这道就叫硬菜吧!第394章 该抓紧了第70章 敝帚自珍第268章 先杀几个人第448章 你越反抗,本侯便越兴奋第374章 既然如此,那就杀吧第394章 该抓紧了第423章 厨子 少女与阿提拉第114章 厨子的心第32章 玩笑开大了第357章 求人如吞三尺剑第418章 打柴沟第36章 长安城啊第86章 锅盔的诞生(求追读)第319章 满园春色管不住第395章 相声祖师爷的日常第129章 再熬熬……第161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181章 朝中有人好种田第79章 馋死你!第410章 这一波骚操作第154章 霍去病是个好铁匠第263章 读书人的‘遮羞布’第456章 降维打击第264章 不就百万金么?第204章 吃一碗长寿面压压惊第227章 张安世,你个哈怂……第412章 两头犟马户第152章 用菜刀讲道理第187章 啊,终于捅破了第433章 重操旧业第453章 帝王心术?第250章 半推半就第240章 崔九的秘密第329章 爆炒牛肚丝儿第465章 小小书童第81章 肉夹馍啊(求追读)第245章 被人戏弄了第404章 不仅要给升官,还要让他们发财第325章 软饭硬吃第432章 一锤定音第174章 已经迟了第150章 有人哭第265章 还可以这么玩?第182章 人设不能坏第273章 伐木,开荒,挖矿,爆兵……第110章 暗流涌动中(求首订)第372章 本侯这一菜刀剁下去第193章 老刘家的疯子第434章 两手都要黑第261章 送分题?还是送命题?第283章 这便开始敲诈勒索了?第392章 东方朔与德什么社第460章 地球仪 小妇人与‘大锅饭’第199章 谁说我挖矿了?第129章 再熬熬……第167章 你回去养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