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如我所愿

为刘表定谥,拂去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乌云,原本有些压抑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起来。

刘协也因此再一次见识了书生意气,以及被后世称为荆州学派的实力。

俗话说,男人都喜欢谈政治,而且历史越往前越是如此。

汉代——尤其是东汉——的士大夫可谓是其中翘楚,而不是像某些文人说的那样,混得越差的男人越喜欢谈政治。

托儒家思想大行,教育相对普及所赐,东汉读书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以天下为己任的心态也近乎爆棚,恰如伟人所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党锢发生在东汉末,也是时势所然。

可惜这样的激情缺乏坚实的基础,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低谷也就接踵而至。读书人不再激昂文字,清谈大行其道,所谓风骨荡然无存,知识分子软弱的一面暴露无遗。

刘协不喜欢读书人的莫名自负,却又想保护他们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激情,心情难免矛盾。

打个不确当的比喻,就像人到中年的父亲看刚刚成年的儿子,既骄傲,又嫌弃。

看着虽然没有交头接耳,却眉目传情的书生们,刘协等了片刻,让他们有个缓冲的时间,然后才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刘景升及诸君在襄阳讲学,成果颇丰,《五经章句》及诸书都有留传后世的价值。”刘协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是,这些还不够。”

众人神情一凛,齐唰唰地看向刘协。

刘协不怒自威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疑惑,或不以为然的脸,缓缓说道:“关心时事之人想必知道,天气渐寒,雪灾、霜冻接踵而至,大漠深处的蛮夷不断南下,边疆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一旦力有不逮,草原上的蛮夷入塞,你们的这些学问能挡得住他们的马蹄吗?”

众人面面相觑。

这个问题很不礼貌,却很现实。

向栩说对敌读《孝经》,贼当自灭,不过是激愤之言。学问再好,也挡不住蛮夷的马蹄。这一点,前朝的博士狄山已经用自己的生命做了证明。

“如果不能,那你们这些学问又是为谁而做?”刘协不紧不慢地又补了一句。“将来留给蛮夷当战利品吗?”

堂上堂下,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有人起身,拱手施礼。“臣北地傅巽,昧死敢问陛下,什么样的学问才能抵御外敌,使大汉免受蛮夷马蹄践踏?”

刘协看了过去,见是一年约四旬的高大书生,有西北凛冽之气。

“北地傅氏,可是傅南容族人?”

“正是。”傅巽的胸脯又挺高了一些。

“甚好,你且落座。”刘协伸手轻按,示意傅巽先坐下。

既是傅燮的族人,这是一个好机会,他想好好说一说。

傅燮傅南容,北地灵州人,前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故太尉刘宽的弟子。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两件事:一是当朝痛斥司徒崔烈,驳斥其弃凉谬论;一是坚守汉阳,以身殉国。

刘协在灵州时,就听人说过傅燮的事迹,后来还专门调阅过傅燮的档案,对他的成长算是比较了解。

“诸位熟读经史,应该都知道,在先秦之际,北地为义渠之国。以放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如今北地已为大汉疆土,六郡之一。傅南容为国捐躯,情怀壮烈,让无数中原君子汗颜。”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是华夏的衣冠文明,将北地变成了大汉疆土,将羌戎的后代变成了大汉的烈士。但是诸位不要忘记,秦征服北地的时候,靠的可不是文化,而是武功。卫青重夺河南地,从匈奴人手中夺回北地,靠的也不是经义,而是精骑。以武讨之,以文化之,本就是一体两面,不可分离。”

“如今天时有变,要想阻止草原上的蛮夷如匈奴人一样南下,蹂躏中原,能指望《五经章句》之类的学问吗?不能,只能靠我们手中的武器,以及心中的信念。”

“我相信,你们都有这样的信念,手中却未必有这样的武器。这样的武器从哪儿来?从无数匠师的心血中来。这些为国打造武器的匠师中,有一位是你们认识的,就是河东人裴潜。”

虽然很多人都猜到天子会提及裴潜,但天子将裴潜看作匠师,还是让很多人有些意外。

裴潜会喜欢这样的评价吗?

他们不知道,但他们却不希望自己被人当作匠师。

哪怕这个人是天子。

刘协感受到了这种气氛,随即又轻笑一声。“我看到有很多人听到匠师二字,便有不屑之意,正如大儒之于武夫。当年傅南容为国捐躯,先帝下令追谥,也有类似的聒噪之音。恕我直言,我不是很能理解这种心态。受人保护,不知回报,却报以不屑,这难道就是圣人寄予厚望的士,就这是你们推崇的仁和义?”

堂上、堂下一片死寂,无数人低下了头,只有傅巽等寥寥数人为之感动,心潮澎湃。

刘协眼神渐冷,拿起案上的一册《五经章句》,轻轻晃了晃,然后又丢在案上,“啪”的一声轻响,带着些许不屑。

“虽不能说这样的学问全无用处,至少不是眼下最急的要务。如果不能拒蛮夷于塞外,这些学问最大的意义也不过是为蛮夷傅粉。朝廷陷于董卓、李傕之手,朕与皇后在长安忍饥挨饿之时,刘景升耗费大量钱粮,供诸位读书讲学,却只出了这些成果,实在很难令人满意。”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沉声说道:“诸位不防设想一下,若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朕,而是蛮夷之君,诸位还能否如此从容。你们看不上裴潜,朕却觉得你们都应该感激裴潜。正是无数像裴潜一样的士人、匠师辛勤劳作,打造出了更好的武器,我们才能守住边疆,守护大汉,也守护了你们想要的文明。”

wωw⊕ Tтka n⊕ C〇 他看向傅巽。“我认为,像傅介子、傅南容那样的六郡良家子,才是华夏衣冠的守护者。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裴潜一样,放下这莫名其妙的虚荣,投入真正的学问中去,守护大汉,守护文明,也守护你们自己的尊严,去征服野蛮,而不是被野蛮征服。傅君,我这个回答,你满意吗?”

傅巽起身,拱手躬身。“臣傅巽不才,愿如陛下所愿。”

另一侧,又一个年约三旬的士子站了起来。“臣南郡向朗,愿如陛下所愿。”

更多的人起身行礼。

“臣南郡霍峻,愿如陛下所愿。”

“臣颍川赵俨,愿如陛下所愿。”

“……”

“……”

第339章 如意算盘第1244章 改弦更张第1203章 君臣同心第690章 乘风万里第729章 宴无好宴第414章 九曲韩遂第319章 人比人强第1115章 前车之鉴第493章 高开低走第118章 祸不单行第293章 釜底抽薪第398章 雪中送炭第1001章 高瞻远瞩第406章 如日中天(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经994章 难兄难弟第730章 说文解字第193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394章 凉州豪气第101章 后悔药第1024章 思想先行第638章 悍鬼本色第531章 怀璧其罪第789章 保大保小第589章 不杀不放第508章 无路可逃第524章 决战(七)第669章 投桃报李第425章 老顽固第189章 反客为主第812章 一视同仁第1130章 水到渠成第380章 飞来横祸第1102章 军民结合第660章 轻重缓急第679章 且饮茶第1002章 一孕傻三年第118章 祸不单行第1097章 理性萌芽第131章 甲骑重击(求首订!)第839章 生逢其时(求保底月票!)第596章 老臣坐镇第832章 各让一步第1240章 其命维新第1231章 弄巧成拙第943章 采菊太尉府第195章 人心尚在第848章 后继有人第183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第146章 女史蔡琰第1167章 名利双收第1222章 天下英才第442章 举一反三第1131章 忍辱负重第1183章 长远规划第85章 劫后余生(撒哈拉渔夫2打赏加更)第417章 人间烟火第98章 壁上观第817章 喜相逢第176章 谁之过欤第708章 朝堂争论(菩緹盟主加更第三)第607章 孤注一掷(大雄2020打赏加更)第315章 大好前程第28章 弱肉强食第14章 断其后路(俺们是AMD的粉丝打赏加更)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860章 思维定式第556章 同病相怜第50章 大汉第一捧哏经718章 祸起萧墙第508章 无路可逃第948章 投桃报李第245章 意料之外第391章 天子赛马第983章 至清则无鱼第22章 将军欲为周亚夫?第13章 姜是老的辣第662章 要他何用第386章 相见恨晚第471章 证道第239章 知人善任第964章 远虑近忧第166章 贾诩献计第777章 分而治之第307章 何去何从第7章 阳奉阴违第839章 生逢其时(求保底月票!)第841章 鲜克有终第687章 他乡故知第1138章 礼法之别第551章 中山甄氏第676章 书生意气第595章 百年树人第700章 背后一刀(菩提打赏加更)第397章 新游牧(玄清竹打赏加更)第363章 任重道远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227章 弄巧成拙第575章 苛责贤者第897章 新战法第614章 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