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将来可期

这时,张松反过来,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

越往南,天气越热,粮食的产量也就越高。你们想获得更多的粮食,就应该支持进行开发江南,开发交州,甚至是海外征伐。

据说交州的日南、九真等地一年三熟,稻米产量奇高。只要进行能收复交州,将交州米运到中原,粮食的问题自然可解,限制酿酒的禁锢也就没了。

此外,南阳的百姓虽富,但他们对高档酒的消费能力有限。你们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就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些,想办法将这些好酒销到更多的地方。

比如辽东。

为什么说辽东?一来辽东气候寒冷,对酒的需求更多。二来去辽东可以走海路,运输成本最低。

酒不怕变质,运输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适合海运。

此外,海上寂寞,出海的人本身也需要酒。

最后还有一点,辽东虽然穷,却有大量中原没有的上等毛皮、珍珠等货物。初步估算一下,你们送酒去,买货回,利润至少是在南阳卖酒的十倍。

蔡冒等人如梦初醒,将大腿都拍肿了。

他们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办法?

随即,有人问了一个问题:海运是便宜,但风险大啊,万一船沉了,可就是血本无归。

张松神秘的笑笑,你们可以买新式的海船啊。

豫章船官的新式海船即将研发成功,比普通的船更大,也更抗风浪,完全可以在海上行驶。配合牵星术导航,不用沿着海岸行驶,航程更短。

目前这些船还没有开始对外出售,先下单先提船,买到就是赚到。

在丰厚的利润加持下,张松原本丑陋的面容在蔡冒等人眼中变成无比可爱,甚至冒着金光。

他们一改之前的态度,围着张松讨教。

张松最后提醒了他们一点,技术的问题都好解决,有一个问题,你们必须要注意。

去交州也好,去辽东也好,都会有海贼。利益越大,海贼越猖狂。你们要想安心赚钱,就要支持朝廷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就要支持天子,让天子有足够的实力震慑水师将领,让他们成为你们的保护者,而不是雁过拔毛。

所以,强大的朝廷才是你们发财的底气。如果只想着自己那点小利益,不惜损坏朝廷的利益,你们走不远的。就算赚再多的钱,也会和之前买的田一样,被强制分掉。

蔡冒等人深以为然。

――

张松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蔡冒等人不仅同意控制产量,还要出钱购买新式海船,支持朝廷开发江南,征伐海外。

翻看了会议纪要,了解了张松的说服策略后,杨彪再一次感慨天子识人。

张松处理这件事的手段和刘巴差不多,却比刘巴的视野更开阔,而且丝毫没有士大夫的傲慢。

他能取得蔡冒等人的支持,是因为他站在了他们的立场看问题,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待管理的对象。

“这一点很像天子。”听杨彪讲完事情经过之后,赵温欣慰地说道:“我这一趟益州之行,总算有点成绩。”

杨彪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一声叹息。“陛下为了安抚我们这几个老臣,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赵温一愣,随即附和地点了点头。

杨彪说得有理。

天子为了他们三人,分别提拔了杨修、诸葛亮和张松。不出意外的话,三十年后,这些人都将位登公卿,成为朝廷的栋梁。

他们继承了老臣们的遗志,却又不循规蹈矩,受到了天子极大的影响。将来与天子配合必然也会更为默契。

盛世,将他们在手中变成现实,

而且比之前的文景、昭宣更为强盛,甚至有可能实现儒门期待了几百年的王道。

“陛下深谋远虑,非我等所能及。”赵温幽幽说道:“依我看,士孙君荣或许早就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对太尉之位也没什么执念。”

“他毕竟年轻些。”杨彪意味深长的笑笑。

――

刘协对张松的工作也很满意。

他建议司徒府将这次商洽的经过写成文章,发布在邸报上,让更多的人知道原委。

以理服人的好处不言而喻。张松开了个好头,不仅解决了问题,也让人看到了朝廷的诚意。

那些一直嘲讽朝廷度田是与民争利的终于可以闭嘴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利,沽榷显然比度田容易实现目标。

事实胜于雄辩,就算还有人坚持这种论调,能他们影响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除了名,进行还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

豫章船官接到了几条大海船的订单。

在增加了人手之手,海船研发的进度大大加快,但费用也直线上升。在有真正的产品出现之前,这些都是靠朝廷拨钱支撑,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算在军费中的,要由刘协亲自筹措。

伏寿、荀文倩等人控制的织坊、印坊赚的钱,除了一小部分留作宫里的日常开支,大部分都投到了豫章船官那个无底洞。

有了订单,增加了新鲜血液,连刘协都松了一口气。

刘协爽快地答应了蔡冒等人的请求,安排豫章船官准备生产。

新式海船投入使用, 不仅可以建立起通往交州、辽东的海上航线,还可以大大缩短与刘备的联系距离,为融合三朝、东倭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为了避免孙策担心,刘协派人给孙策送了一些美酒去,并做了说明。

先制造商船并不是推迟海外征伐的步伐,相反是为了海外征攻做准备。商船随行,既能为大军提供物资运输服务,还能提供一部分军饷,减轻进行的负担。

从长远来看,任何远征都离不开商业,亏本的生意是做不久的,能带来利益的征伐才可以持续。

有了商船随行,你可以走得更远。

西域都护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没有商路带来的利益,他们根本不可能走得那么远。

――

除了名和利,刘协还有更大的收获。

七月中,刘先送来了消息。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江南四郡的世家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与朝廷配合,接受度田。

现在的问题是,今年的耕种是他们负责的,眼看着秋收在即,他们舍不得放弃即将到手的利益,希望在秋收完成之后再度田。

为此,他们愿意按照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交纳租。

也就是说,对朝廷来说,与度田无益,该收到的田租一粒不少,只是本来该给百姓的那部分收益要留给他们。

这当然是很滑头的说法,按照进行的租赋标准,需要交给朝廷的田租其实不多。

但是,刘协与杨彪等人商量之后,还是接受了这个方案。

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比那些田租更重要。真要动武,收来的田租根本不够大军消费。

第129章 人无信不立第644章 不学礼,无以立第974章 青萍之末第965章 欲速则不达第220章 求仁得仁(看更新后才睡打赏加更)第810章 后悔莫及(菩緹打赏加更)第541章 旁观者清第795章 生死抉择第1159章 事出反常第1232章 老臣之言第151章 给个机会(鹤舞白沙打赏加更)第623章 有眼无珠第44章 机会第1031章 南阳太守(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6章 润物无声第666章 自取其辱第88章 无家可归(玄清竹打赏加更)第811章 故人再见第506章 一汉当百胡第1117章 势如破竹第521章 决战(四)第259章 怒而兴师第492章 儒与道第401章 待之以诚第775章 知易行难(小Ж白打赏加更)第70章 你是奸细吧?第799章 团队建设第1235章 老臣远见第1135章 不动如山第182章 盘根错节第394章 凉州豪气第503章 将进酒第955章 讳疾忌医第856章 两害相权第916章 代不如人第391章 天子赛马第378章 陈宫论政第1261章 宽严皆误第1134章 必有远忧第1116章 后生可畏第1097章 理性萌芽第726章 自愧不如第1147章 先声夺人(求月票!)第1198章 自生自灭第309章 保家卫国第661章 喜忧参半第671章 老臣心思第736章 宁缺勿滥第628章 与民争利第635章 物是人非第504章 听你的(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646章 儿女情长(玄清竹打赏加更)第839章 生逢其时(求保底月票!)第706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第217章 文武之论第1113章 祸福自招第1165章 再议凉州第215章 载誉而归第593章 刘晔进计第77章 机会送上门第65章 初战告捷第725章 众矢之的第849章 进军冀州第99章 行到水穷处第1087章 星河如盘第965章 欲速则不达第1220章 一对神童第464章 自取灭亡第252章 人无完人第671章 老臣心思第291章 患得患失(求月票!)第642章 各抒己见第1203章 君臣同心第1071章 术有专攻第279章 二人同心第280章 大战将至第465章 最强吕布(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740章 真狂士也第960章 世家新秀第960章 世家新秀第32章 反击第255章 高处不胜寒第299章 勾心斗角第494章 道可道第493章 高开低走第1080章 指数增涨第596章 老臣坐镇第299章 勾心斗角第43章 贾诩的连环计第54章 算计第41章 汉臣风骨第329章 飞将在此第1055章 南阳兴学第659章 你长得很美(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262章 示之以威第141章 老谋深算第20章 榜样的力量(兢兢业业寂寞哥盟主加更)第304章 任重道远第782章 乱拳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