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机会难得

伏氏早早起来,做了早餐。

桓阶吃完早饭便出了门,斗志昂扬,如同出征的将军。

来到约定的地点,一群人已经在等他,正在院中闲聊。不少人带着黑眼圈,却神情兴奋。昨天有幸参与接驾的几个人被围在中间,如众星捧月。

天子驾临长沙是件大事,吸引了太多人的关注,却不是每个人有都有资格参与接驾,只能听一些风闻。等了一夜,今天一早就赶来打听消息。

一个年纪稍大的儒生被问得有些不耐烦,甩甩袖子。

“你们急什么,等桓伯绪来了,一切都清楚了。他如今可是天子身边的侍中,昨天宴后又被天子留下长谈,比我等更了解情况。”

有人附和道:“是啊,急什么呢。天子年轻有为,有目共睹。他对屈子、贾生的推崇就不必说了,对孙府君也是欣赏有加。你们可能不知道,他身边有个年轻散骑,长下短下,长着一双碧眼的,就是孙府君的次子,讨逆将军的胞弟。”

“是么?”有人大感惊讶。“孙府君夫妻都是吴人,儿子怎么会有一双碧眼?”

“这个嘛……”那人有些尴尬,正在想怎么解释,一转头看到桓阶进门,立刻转移了话题。“伯绪来了,问他吧。”

众人呼啦一下围了过来,将桓阶闻在中央,吓了桓阶一跳,连忙大叫冷静,不要冲动。

一起来到堂上就座,桓阶知道这些人想听什么,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将结论先说了出来。

众人听完,面面相觑。

桓阶早有心理准备,笑道:“不敢置信吧?”

那老儒生抚着胡须。“岂止是不敢置信,简直是闻所未闻。伯绪,若不是你听差了,就是天子疯了。”

“就是啊,这……怎么可能嘛。”

“我也觉得不太可信。”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有人一边说一边摇头,表示无法接受。

他们听到的消息一直是天子依赖西凉兵,打压世家,强行度田,劫夺民财。中原世家损失惨重,哀鸿遍野,有些汝颍人甚至不惜背井离乡,迁去了渤海。

就长沙而言,他们被迫向朝廷称臣也是不久之前的事。刘先苦口婆心的劝说,言犹在耳。张济在任时,西凉兵的所作为也是有目共睹。

这样的天子,怎么可能允许他们与朝廷共建船官,从中获利?

不会是一个陷阱吧,先骗我们投钱,等船官建成了,再找个理由将我们的钱吞了,甚至连人都一起宰了。

历史上那些雄主可没少干这样的事,或者说,雄主们最爱干这样的事。

秦皇、汉武,概莫能外。

桓阶也不说话,等众人议论完了,重新安静下来,才轻声笑道:“伱们的担心有道理,也没道理。有道理是因为天子的确对世家尾大不掉颇为担心,正如贾生当年担心诸侯。没道理者,诸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他抬起头,嘴角带笑。“我等虽小有资财,不过在长沙称富而已。到了中原,也就是中等之家罢了,根本不值天子担心。”

众人互相看看,哑然失笑的同时,又松了一口气。

虽然这话说得很没面子,但不为天子所忌,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

“天子不反对民富,相反,他一直说贫穷不是王道,只有民富才能国强。他反对的只是富而不仁,是世家依仗财力兼并土地,使百姓不能安生立命,被迫铤而走险……”

桓阶将昨天晚上与天子谈心,以及后来阅读文书所得到的信息提炼出来,一一解释。

长沙偏居江南,虽然与中原多有交通,但很多信息还是有所扭曲的,并非原貌。

比如天子对南阳世家——尤其是封君——大面积的禠夺,就有不少谣传的成份。

天子的确罢免了很多封君,但那是因为这些封君没有尽到义务。在天子落难的时候,他们无动于衷。在天子推行新政的时候,他们从中作梗。

这样的人,怎么还能成为国家藩篱?

朝廷封国,不仅是酬赏功臣,更是为国立藩,以便扶持朝廷。

既然他们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禠夺他们的爵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者,天子只是夺其爵位、食邑,并没有赶尽杀绝,保留了他们的产业。那些人现在经营工商,日子过得不比以前差,只不过这样的消息不符合某些人的观点,绝口不提罢了。

桓阶随即将自己从文书中了解的情况介绍给众人听。

天子提到,有人建议建都江陵,他这次南下也有考察江陵的任务,并非空穴来风。

具体到提这个建议的人,就是司徒府的左长史张松,以及南长史郑度。

这两人都是蜀郡人,是益州称臣后入朝的。张松除了是司徒府左长史,还是天子信任的年轻一辈,期望甚高。他的观点被司徒府否了,却得到了天子认可。

只不过天子实地考察后,觉得江陵暂时还不具备为都的条件而已。

然而,天子开发江南的决心却是确凿无疑的,这一点可以从多个方面验证。他要在洞庭湖建船官的态度毋庸置疑,想让诸位参与合作也绝非虚言,大家可以相信他,就像你们相信我一样。

桓阶虽然年纪不大,却是长沙士林中的领袖,堪比荀彧在汝颍人中的地位,深得众人信任。既然他说了这样的话,众人就算心有疑虑,也可以暂时放下了。

他们随即讨论起了具体的细节。

桓阶拿出了几个规模不等的方案,供众人一起讨论。

其实长沙、武陵诸郡本来就有船官,只不过这些船官的规模太小,只负责官船的管理、修缮,或者造一些小船,没有造大船的能力。这次他们在建的船官更强调造船,而且是造大船,以便于长途运输通商。

天子重工商,又派遣精兵强将开拓海外。荆州、益州的商船沿着长江出海,直抵辽东、中山,获利颇丰。长沙人看在眼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他们也想造大船出海,去做大生意,赚取丰厚的利润。

一开始,他们的想法是仿造海船,规模不算大,投资也有限。如果能以太守府的名义,可以无偿得到豫章船官的技术,大概投二三万金就够了。如果得不到太守府的名义,只能去买一艘船来仿造,开支就要大得多,他们未必承担得起。

现在天子愿意与他们合作,而且是以司徒府的名义,规模自然可以大一些,而他们的投资也相应的扩大一些,超出了他们之前的计划。

长沙虽然不穷,却也没有巨富,能拿出五六千万现钱的都算有钱人,很多人只能出几百万钱。要想筹集五六万金,需要在座的所有人全力以赴。

“有天子的承诺,你们还犹豫什么?”桓阶振臂高呼。“这是长沙建郡以来,等了几百年的机会,能不能在十年内一跃成为天下大郡,就在今日。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第671章 老臣心思第351章 孤注一掷第1259章 未来可期第1083章 《春秋》之义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163章 来者不善第448章 喜忧参半第969章 一招制敌第1001章 高瞻远瞩第54章 算计第1052章 南阳之富第911章 关心则乱第723章 同声相应第904章 以牙还牙(大雄2020打赏加更)第202章 大道之行第167章 更进一步(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684章 你骂得,朕骂不得?(穿越回原始打赏加更)第776章 轻重缓急第1073章 推心置腹第929章 后生可畏第985章 一水之隔第940章 以身证道第1042章 人之将死第377章 巧舌如簧第1170章 迎难而上第32章 反击第180章 不速之客第1132章 祸水外引第740章 真狂士也第1171章 同道为朋第714章 面对现实第1106章 君臣默契第1026章 推波助澜第121章 老臣请战第1234章 着眼将来第43章 贾诩的连环计第605章 田丰进计第90章 各进半步第343章 私心作祟第102章 观阵第656章 曳尾于涂第1229章 有家难回第1170章 迎难而上第551章 中山甄氏第393章 贾诩论凉州第1170章 迎难而上第40章 贾诩论战第115章 过目不忘第931章 善战者也第876章 冰上行车第447章 文人之耻第606章 常人之见第1185章 百年规划第537章 言传身教第560章 西域之西(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146章 女史蔡琰第430章 长刀初试第937章 自以为是第379章 田丰三策第957章 下车伊始第559章 聪明一时第1081章 指点迷津第914章 女中豪杰第526章 决战(九)第1110章 积极主动第530章 风乍起第1018章 和而不同第638章 悍鬼本色第84章 强弩之末第858章 不争之争第155章 人心有间第854章 杀鸡儆猴第1024章 思想先行第1023章 水到渠成第40章 贾诩论战第1051章 吕布归来第933章 底气不足第1017章 鸿门宴第574章 歪打正着第721章 田丰出山(菩緹盟主加更第十)第898章 兔死狐悲第451章 燕归来第123章 陷阱第359章 奶与茶第106章 见机而作第413章 润物无声第649章 问道太学第71章 菜羹香第887章 旧习难改第279章 二人同心第772章 富贵险中求第1095章 机不可失第636章 大局为重第76章 因人设计第1100章 假子之手第1212章 曹氏神童第822章 图穷匕现第948章 投桃报李第1246章 百无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