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平平无奇

杨奉将荀攸请入中庭,分宾主落座,询问荀攸来意。

荀攸直言,因道路堵塞,赴蜀郡上任不成,不得不回朝廷复命,途经此地。

杨奉也没多想,感慨了几句,殷勤的邀请荀攸留在这里,等天子来。在被荀攸婉拒后,他又退而求其次,请荀攸在府中留宿一夜。明天一早,派车马送荀攸西行。

荀攸欣然接受。

杨奉大喜,命人准备酒宴,款待荀攸。

为了表示隆重,他不仅命人屠牛宰羊,还召来了几个亲信将领作陪。

这些人全部出自白波军。家境稍好的不过是小有资产,温饱有余,粗识得几个字而已,谈不上读书习经。在荀攸面前,他们显得局促不安,频频出错,越发紧张。

荀攸看在眼里,心中不免疑惑。

这样一群人,真能击败李傕?

好奇之下,荀攸问起了战事经过。

一说到战事,杨奉等人立刻来了精神。

杨奉抢先说起了天子对他的器重,尤其是勉励他自立家门的事。想起那一幕,杨奉不禁唏嘘,心里的激动一如当初。

诸将深有同感,说起当初天子与将士同吃同住,一起讨论如何改进战术,调整阵地,为后来击败张绣、李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杨奉一时怯懦,未敢主动出击,错失战机的事,他们默契的闭口不谈。

对杨奉与郭武出击,临阵斩杀李维的事,他们大谈特谈,还有意无意的模糊了斩杀李维的人选,让人一不小心会以为是杨奉所为。

荀攸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还问几句,激发杨奉等人的谈兴,将气氛推向高潮。

杨奉兴致勃勃,高谈阔论,直至酩酊大醉。

宾主尽欢。

第二天一早,荀攸起程,坐着杨奉提供的车马,一路西行。

——

潼关。

刘协负手站在塬上,看着远处的大河,以及大河对岸的山脉,感慨不已。

此时的潼关还只是一个要塞,规模并不大,但地势极为险地。

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绝不为过。

潼关为人所知,要归功于马超。

在演义里,潼关一战,马超打得曹操割须断袍,狼狈之极。

历史上,这一战却是曹操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精彩一战。

只不过历史不如演义精彩,而且大多数人更喜欢小鲜肉锦马超,所以割须断袍的故事流传更广。

“潼关建于何时?”刘协问道。

据说潼关是曹操所建,现在看来,这个说法绝对不靠谱。

兰台令史蔡琰抱着一卷木简,想了想,伸手撩起鬓边的一缕头发。

“具体何时立关,臣未见诸史书。但晋时有桃林塞,想来有些关系。”

“桃林塞又是啥?”董宛探过头来,好奇地看着蔡琰。“这儿也没桃啊。”

“贵人,那一片就是古桃林。春天时桃花满谷,美不胜收。”蔡琰伸手指了指东面。“据说当初夸父追日,追至此地。因干渴难忍,先喝干了河水。依然不足,又去喝渭水,未及而死。掷其杖,化为桃林。”

董宛惊得睁大了眼睛,发出惊呼。“好厉害。真有这样的人吗?”

蔡琰忍不住笑了。“夸父是神仙,真假却不好说。他的故事不见于正史,唯有《山海经》、《列子》有载,不排除有后人附会的可能。”

董宛有些失望,没有再问。

刘协却多了几分兴趣。“《山海经》、《列子》的来历可疑?”

蔡琰点点头。“这两部古籍早有提及,但见过的人屈指可数。以太史公之博学,也觉得《山海经》不可理喻,未曾详言。正式提及这两部古籍,乃是刘向、刘歆父子。刘歆为助王莽篡汉,借校书之际,编造了不少伪书,不排除这两部书也是编造的可能。”

说起学术,蔡琰神采奕奕,侃侃而谈。

刘协听得津津有味,董宛却觉得无趣,转身去一旁玩耍。

王越见状,命史阿跟着。这儿垒高沟深,万一摔下去,可能就直接摔死了。

蔡琰说了一会儿,突然话题一转。“陛下,臣这两日重读《太史公书》,忽有感悟。”

刘协转头看看蔡琰,笑了笑。

蔡琰抿了抿嘴唇。“陛下还记得王司徒曾说《太史公书》为谤书吗?”

“记得。”

“其实《太史公书》为谤书之说由来已久,最早甚至可以追述到孝武。太史公大概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从未想过公布于世,而是藏诸名山。”

“莫非这就是《孝武本纪》缺失的原因?”

“是的,但又不完全是。”

“何解?”

“《孝武本纪》,也就是太史公书中的《今上本纪》已非太史公所著,如何非议孝武,无从考究。但保留下来的其他篇目中,依然有迹可循。”

蔡琰顿了顿,不动声色的转头看看四周,轻声说道:“比如《儒林列传》与《酷吏列传》。”

刘协看着蔡琰,静候下文。

他读过《史记》,但粗略知道大概,不清楚这些细节。

让他现在去翻书,他也未必能看得出问题。

蔡琰被刘协看得不安,眼神疑惑。“陛下……没读过这两篇?臣十三岁就读过了。”

刘协很受伤。

即使“他”很聪明,就读书而言,和蔡琰这种学霸比起来,他真是平平无奇。

即使是真学霸杨修,私下里也是对蔡琰很服气的。

“令史,你能不通知别用这种眼神看朕?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藏万卷、精通典籍的父亲,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令史一样过目不忘。”

蔡琰尴尬地低下了头。“臣……失礼了,请陛下恕罪。”

“罪不罪的就算了,你好好说一下,这两篇中有什么非议之辞。”

“唯!”蔡琰应了一声,斟酌语句。

之前说得随意,无君臣之礼,以后可不能再这么随便了。

陛下不介意,不代表别人就不介意。万一被人弹劾,免官事小,连累了陛下名声事大。

шωш ▲TTKΛN ▲c○

正在蔡琰考虑怎么说的时候,裴潜快步走了过来。

“陛下,蜀郡太守,颍川荀攸请见。”

刘协又惊又喜,连声吩咐裴潜去引荀攸进见。

裴潜转身走了。

蔡琰如释重负,随即又进谏道:“陛下求贤若渴,固然难得,但颍川荀氏与袁绍牵连甚深。荀攸来意未明,不可不慎。”

第1092章 兵役改革第312章 一念兴亡第845章 知己知彼第189章 反客为主第497章 听说你找我?第914章 女中豪杰第562章 文明融合第493章 心理阴影第597章 提前行动第498章 就这?就这!第950章 乌托邦第359章 奶与茶第934章 献俘大典第1240章 其命维新第374章 高下立见第456章 韦端父子第414章 九曲韩遂第343章 私心作祟第907章 出乎自然(求保底月票!)第227章 弄巧成拙第677章 闭目塞听第850章 以慢打快第1254章 预防为主告读者书第571章 知足不殆第98章 壁上观第586章 阴差阳错第233章 借题发挥第542章 不可学也第369章 虚左以待第197章 人不如鸟第66章 第一次第617章 卧龙凤雏(承天_之翼打赏加更)第626章 百年树人第221章 宠辱不惊第915章 釜底抽薪(玄清竹打赏加更)第665章 人间清醒第253章 老臣赤心第931章 善战者也第292章 裴茂进言第519章 决战(二)(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751章 有志之士第845章 知己知彼第1091章 好人刘璋第1038章 今非昔比第3章 秀才遇到兵第945章 在所不辞第1003章 情报先行第652章 火上浇油第233章 借题发挥第332章 取其重者(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919章 循序渐进第569章 三英荟萃第1055章 南阳兴学第563章 孤陋寡闻(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487章 刀锋之内无强国第368章 常山赵云第420章 初来乍到第691章 医不自医第471章 证道第508章 无路可逃第936章 分而治之第179章 软硬兼施第812章 一视同仁第557章 今非昔比第53章 信任与欺骗第767章 弃虚求实第74章 横吹辞第915章 釜底抽薪(玄清竹打赏加更)第591章 以身践行第23章 最怂的表态(俺们是AMD的粉丝盟主加更)第930章 化敌为友第82章 士孙瑞的豪赌第996章 和而不同第1068章 将来可期第809章 善始善终第204章 百密一疏第26章 捧哏(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8章 壁上观第198章 人间悲剧第624章 弄假成真(COCO爸比打赏加更)第37章 道理和南墙第251章 新年远征第1章 从未设想的道路第65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670章 论将细柳第1152章 文武之业第811章 故人再见第1177章 润物无声第407章 新仇旧怨第15章 老臣联盟第519章 决战(二)(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461章 观望者第324章 主动出击第833章 斯文扫地第1004章 克己复礼第1156章 大势所趋第614章 讨价还价第1090章 今非昔比第66章 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