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谁之过欤

刘协尚未渡河,就收到了河东太守王邑送来的急讯。

安邑卫氏为乱,拘禁了太尉杨彪,并包围了太守府。

看完文书,刘协想了一会儿,召来裴潜。

“卫氏为乱,会有人响应他吗?”

裴潜不假思索。“肯定有。安邑卫氏为河东著姓,世为郡吏,宗族强盛,故吏、姻亲甚多。”

刘协点了点头。

卫氏牵连这么广,他就放心了。

拔起萝卜带起泥,趁这个机会收拾一批人,对将来治理河东有好处。

“你父子在朝,卫氏会不会危及你的家人?”

裴潜从容说道:“卫氏虽强,手却伸不到闻喜。”

刘协很满意。“你去左将军营中,协助左将军抢占盐池、铁官。”

裴潜愣了一下,心情变得非常复杂。

一方面热血上涌,另一方面又觉得背后凉风习习。

入职不到半个月就得到重用,这是天子对他的器重。

天子派杨奉先行,却不是去救人,而是抢占盐池、铁官,这是欲行庄公克段之计啊。

亏得闻喜裴氏早早向天子称臣,否则这一次说不定就卷进去了。

河东豪族的实力是不弱,可是天子麾下不仅有白波军,还有西凉劲卒,踏平河东易如反掌。

裴潜不敢怠慢,领了诏书,匆匆而去。

刘协随即又召来卫尉士孙瑞。“太尉被卫固拘禁,你就勉为其难,先行履职吧。”

士孙瑞神情窘迫。“陛下,此乃卫固作乱,并非太尉失职。此时罢免,臣不敢奉诏。”

刘协说道:“没有罢免他,只是让你代行太尉之职,主持军事,部署平叛事宜。”

士孙瑞如释重负,拱手称谢。“臣奉诏。”

刘协随即命人找出刘表的贡献清单,交给士孙瑞。

行军作战,不仅要有兵马,还要有粮食、物资。眼下只有刘表的贡献可用。段煨、杨奉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的数量有限,并不足以供应整个大军。

作战的事可以往后推一推,筹集粮食才是当前头等大事。

没有粮食,再强悍的军队也无法作战。

“卫尉辛苦,尽快拿出章程,以便朕观摩学习。”

士孙瑞拱手领命,心里却有些恨赵温、张喜。

你们急不可耐的争权,却让我跟着受累。

政务都是嘴上功夫,筹粮却是实实在在的任务。一日无粮,便得饿一日肚子。

士孙瑞领了诏书,转身便去找尚书令裴茂。

事情紧急,他也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的就问,河东能不能筹集到粮食?

就地筹集粮食,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

裴茂一口否决。“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自从黄巾举事以来,河东就没有太平过。

先是黄巾旧部白波军。

后来董卓入洛阳,又派人进驻河东,与白波军交战,连年不休。

再后来匈奴人告状不成,滞留河东,劫掠百姓。

近十年下来,除了那些有自保能力的大族、豪族,普通百姓能逃的都逃了。没有人,哪来的粮食?

土地再肥沃,没有耕种,也只能长草,不能自己种粮食。

士孙瑞横了裴茂一眼,欲言又止。

他知道了天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让他代行太尉之职了。

裴茂的话说得很明白,普通百姓都跑了,筹粮无从谈起。

但是那些有自保能力,没有跑的大族、豪族有粮。不仅有粮,而且有很多粮。

因为他们可以趁机兼并无主的土地,同时吸纳流民作为部曲。

向他们征集粮食,大概率可以解决问题。但他们的粮食不是白给的,必须有足够的利益进行交换。

朝廷能够拿来交换的,一是官,二是爵。

按理说,爵不可滥赏,官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封几个虚衔的官职很容易,也就是下道诏书的事。

天子的态度很明确,并不打算用封赏来解决问题。

士孙瑞也不赞同。

可是面对即将断粮的现实,他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从四世三公的袁绍到安邑的豪族卫氏,那么多的大族都与朝廷离心离德。

普通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别人过得怎么样,他不清楚。袁家的生活有多奢侈,他却是一清二楚。

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河内或许有粮。”裴茂提醒道。

“河内有粮,但是运输不便。”士孙瑞一声叹息。“纵使张杨肯出力,肩挑背扛,又能运多少粮食。途中消耗占去了大半,就算让河内所有人都来运粮,也支撑不了几万大军的开销。”

裴茂默然。

其实他知道解决办法,但他都说不出口。

得知天子派裴潜协助杨奉去控制盐池、铁官,他就意识到天子想干什么,但他却无法阻止。

这是天子对他们父子的一个考验。

杨奉是黄巾旧部出身,他现在只忠于天子,对河东大族没什么好感。天子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别说控制盐池、铁官,逼得急了,他甚至可能劫掠河东。

这种事又不是没干过,只不过那时候的白波军攻坚能力太弱,无法打破大族的坞堡而已。

如今的杨奉经过天子调教,战力飚升,那些坞堡未必还能挡得住他。

在天子和河东大族之间,他只能选天子。

可是让他建议士孙瑞也对河东大族下手,他也做不到,只能装聋作哑。

他相信,士孙瑞和他一样,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出,至少无法说得理直气壮。

两人默契的顾左右而言他,心情都有些沉重。

过了好久,裴茂一声长叹。“郭图害人不浅。”

士孙瑞冷笑一声:“若卫氏如巨光一样忠于朝廷,纵有十个郭图,又能奈何?巨光此言,殊为不当,当深自反省。”

说完,他站了起来,甩甩袖子,扬长而去。

裴茂面红耳赤,喏喏无言,心中一阵阵的不安。

他看得出,士孙瑞已经有了决断,有人要为他们的选择付出代价了。

很快,士孙瑞就以假太尉的身份,召集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商议河东事宜。在会上,他开门见山的提出两条意见:

一是郭图身为袁绍使者,对天子不敬,又煽动河东人叛乱。这是他个人的选择,还是袁绍的指使,朝廷必须有所表示。司徒府当以公文询问,命袁绍上表请罪,说明情况。

纵使这是郭图的个人决定,袁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何况袁绍本人的屁股也不干净。

二是以安邑卫氏为首的河东人藐视朝廷律法,拘禁三公,形同谋逆。太尉府当率兵平叛,对首恶严惩不怠,相关人员酌情处置。

面对态度强硬的士孙瑞,赵温等人面面相觑,却无言以对,只得表示同意,共同上书请诏。

第443章 志当存高远第120章 奉诏讨贼第712章 王者之师(菩緹盟主加更第五)第314章 明争暗斗第976章 受宠若惊第755章 殊途同归第844章 同心协力第743章 和而不同第1228章 十年树人第183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第241章 见机而作第152章 强人所难第311章 吕布冲阵第387章 此怏怏者第806章 顺水推舟第173章 一见如故第737章 以理服人第154章 不得放肆(江都侯打赏加更)第709章 杀心自起(菩緹盟主加更第四)第1075章 分科取士第346章 挑战书第1171章 同道为朋第846章 其惟春秋第1119章 杀人利器第1215章 远方来信第914章 女中豪杰第553章 分道扬镳(大熊2020打赏加更)第75章 贾诩的辅导课第412章 天降大功第1029章 口无遮拦第139章 余波未平(鹤舞白沙打赏加更)第287章 首战告捷第947章 下马威第949章 新旧之间第1177章 润物无声第258章 白波诸将第1257章 循序渐进第87章 两脚羊第481章 思将来(玄清竹打赏加更)第493章 高开低走第1165章 再议凉州第691章 医不自医第130章 凶多吉少第1259章 未来可期第1108章 有理有节第1153章 井底之蛙第168章 新起点第1220章 一对神童第599章 因时而变第1190章 旧地重游第37章 道理和南墙第617章 卧龙凤雏(承天_之翼打赏加更)第1200章 断尾求生第485章 恩威并施第1158章 儒学自新第154章 不得放肆(江都侯打赏加更)第598章 喜极而泣第457章 难得糊涂第1255章 一语中的第960章 世家新秀第794章 一切皆空第1043章 棋逢对手第637章 大道之争第825章 遗臭万年第907章 出乎自然(求保底月票!)第836章 共荐太史慈(求月票!)第457章 难得糊涂第833章 斯文扫地第559章 聪明一时第585章 隐患丛生第438章 撮米为山第854章 杀鸡儆猴第834章 变则通第610章 攻守异势(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22章 含沙射影第393章 贾诩论凉州第811章 故人再见第527章 余波万里第244章 天子问政第445章 风雪弹汗山第655章 太平将至第498章 就这?就这!第214章 少年意气第1213章 精诚之至第844章 同心协力第976章 受宠若惊第1123章 作茧自缚第1176章 反将一军第167章 更进一步(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502章 狼骑归来第235章 决断如流第990章 满载而归第284章 绝杀令第342章 穷途末路第440章 见贤思齐第26章 捧哏(玄清竹打赏加更)第513章 人性与兽性第182章 盘根错节第39章 遇敌(兢兢业业寂寞哥盟主加更)第1157章 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