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再试杨修

刘协开门见山。“你是华阴人,对华阴的情况熟悉吗?”

刘协一边说着,一边铺开地图。

这是钟繇等人最近几天的辛勤成果。

钟繇不仅书法好,绘图技术也相当不错,地图精美,宛如艺术品。

杨修心情兴奋,咽了口唾沫,润了润嗓子,正准备指点江山,一看地图,顿时气短了三分。

“陛下,这是……谁的手笔?”

“钟元常。”

杨修的心情有点复杂。

虽然他降尊纡贵,对钟繇的态度有所改善,可他并不清楚天子如此信任钟繇,居然让他去查看华阴的地形,绘成舆图。

排兵布阵、行军作战以舆图为本,绝非随便一个人都可以接触的。

从天子称呼钟繇的语气来看,他对钟繇也非常满意。

这就有点尴尬了。

见杨修不说话,刘协不得不轻叩案几,提醒杨修。

杨修回过神来,自知失态,连忙说道:“此图甚佳,甚佳。”

刘协瞅瞅杨修,将地图推到他的面前。“你看看有哪些需要修改或者补充的地方。”

“唯!”杨修被刘协那一眼看得心虚,不敢多嘴,收敛心思,仔细查看。

刘协静静地打量着杨修。

钟繇等人绘制的地图,他已经看过很多遍,知道钟繇很用心,有抓住这次机会的积极意识。

不管他最后会不会留在朝廷。

但杨修与钟繇不同。

钟繇人到中年,依然沉沦下僚,自然会珍惜每一个机会。

杨修少年得志,又自负其材,又没有实践经验,能否如钟繇一般沉下心来做事,是要打个问号的。

职场打拼多年,这样的新手他看得太多了。那还是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像杨修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贵公子,他不敢抱太高的期望。

用华阴的地形来考校杨修,就是不希望他输得太难看。

不看僧面看佛面,总要给杨彪留几分面子。

杨修看完地图,思索片刻。“陛下……是打算据险而守吗?”

刘协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按照他的要求,钟繇在地图上标注的地点都是利于防守的地形,杨修看出这一点并不难。

杨彪对他的整体方略一清二楚,更是重要的执行者,杨修听到一些消息也不足为奇。

“恕臣直言,能不能守住,恐怕不在陛下,而是杨定、董承。”杨修一手挽袖,一手在地图上点了点头。“从他们眼下的位置来看,都不利于坚守。一旦接敌,多则三五日,少则一两日,必然溃败。”

刘协暗自点头。

杨修说中了要害。

就地形而言,御营地处官道南侧的黄土塬上,居高临下,只要禁军不怂,杨奉增援及时,守住阵地并不难。

杨定、董承就不好说了。

杨定的大营在西岳庙,紧邻官道,地势平坦开阔,无险可守。

董承的大营在渭河边,大片的漫滩地,一马平川。

一旦李傕、郭汜来攻,除了面对面的野战,不会有其他的可能。

“你有什么建议?”

“可命杨定退守集灵宫,董承后撤五里,与御营成犄角之势。”

杨修一边说着,一边指着地图解释。

集灵宫就是西岳庙的原址,在华山脚下,建于汉武帝时期,后因祭祀不便,这才迁往现址。集灵宫虽破败不如从前,却还有一些建筑可用。万一形势不利,还可以退入华山坚守。

集灵宫东侧就是黄酸水(今柳叶河),水从华山深处流出,没有被截断的可能,可以保障用水安全。

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的粮食,杨定想守多久守多久。

董承驻扎在渭水边,原本是控制渭水渡口,防范李傕从冯翊而来。但渭水并不宽阔,入冬之后流量大减,几乎处处可渡,控制渡口的意义不大,反倒有被分割包围的可能。

与其如此,不如靠近御营,互相支撑。

杨修建议董承进驻平舒城。

平舒城是座小城,在渭水南岸,官道之北。附近有魏国所建的古长城,地势颇高,稍作整修就可以当作防守阵地。

刘协点头,对杨修的建议表示赞许。

毕竟是本地人,杨修对附近地形的了解远远超过钟繇几日来的探访,虽说不上多么高明,却也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破绽。

这一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杨修居然是个很务实的人。

或许这和弘农杨氏的家风有关。

“你做些准备,届时向杨定、董承解说。”

杨修心中欢喜,躬身施礼,随即又觉得丢脸。

这么一点小事,值得开心吗?

——

咨询了杨修之后,刘协召集三公九卿议事。

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坐在御案两侧,太常王绛、光禄勋邓泉等人在稍远处落座,钟繇等侍中、侍郎则围坐四周,有的没有坐席,索性拱手而立。

虽不是庄严肃穆的大殿,但群臣神色凝重,隐隐还是透出一丝朝堂上应有的凛然。

得知张济复叛,李傕、郭汜即将来攻,稳健如杨彪、士孙瑞也不免忧心忡忡。

禁军的训练在加强,精气神的确有所改变,可是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兵力有限,军械不足,要面对以凶残著称的西凉军,没人敢说自己有把握战而胜之。

一旦战败,会是什么结果,每个人都能想象得到。

当务之急,最好的方案不是迎战,而是迅速离开。

但段煨、张济挡在前面,他们无路可走。

大臣们惶惶不安,神色各异。

刘协也紧张,但他本着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还算沉得住气,没有乱了阵脚。

与做二十几年的傀儡相比,战死未尝不是一个选择。

向死而生,输了是天意,万一胜了,那就是历史转折的开始。

刘协的平静落在大臣们的眼光就成了难得的从容,妥妥的雄主气质。

这些天,无数人看着刘协习武演阵,不免有诸多猜测,私下里的议论也不少。如今与刘协近距离相见,越发觉得刘协沉稳,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泱泱气度,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感染。

有明君如此,又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

天子年方十五,都能如此镇定,我等身为大臣,又岂能慌作一团?

朝会的气氛就像一潭水,扔进一块巨石,激起无数波澜后,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刘协轻轻咳嗽了一声,看向杨彪。“杨公,你先说说吧。”

第1168章 铸金为币第1095章 机不可失第242章 深谋远虑第19章 恩威并施第505章 欲擒故纵第733章 月旦新评第1095章 机不可失第534章 形势有变(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703章 蒙混过关第983章 至清则无鱼第209章 荀彧进谏(玄清竹打赏加更)第834章 变则通第771章 四两拨千斤第1023章 水到渠成第887章 旧习难改第274章 溪云初起第553章 分道扬镳(大熊2020打赏加更)第216章 因势取利第1068章 将来可期第990章 满载而归第278章 沙陵湖畔第490章 放手去做第524章 决战(七)第1050章 知行合一第4章 道可道,太平道第1155章 主动请缨第442章 举一反三第462章 死结第856章 两害相权第101章 后悔药第866章 家人团聚第422章 似是而非第802章 所见略同第1074章 由来有自第1050章 知行合一第255章 高处不胜寒第423章 无论东西第590章 少年孔明第1202章 否极泰来第637章 一场空第1246章 百无一用第444章 点石成金第414章 九曲韩遂第1013章 一以贯之第703章 蒙混过关第633章 我,楚子也第560章 西域之西(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1031章 南阳太守(玄清竹打赏加更)第569章 三英荟萃第1135章 不动如山第967章 别开生面第887章 旧习难改第681章 强强对敌(盟主菩緹加更第二)第230章 无米之炊第408章 远交近攻第1020章 无颜见人第208章 过犹不及第974章 青萍之末第1247章 新旧之间第152章 强人所难第256章 天子来了第318章 敢为天下先第841章 鲜克有终第958章 自知之明第642章 各抒己见第290章 不谋而合第1237章 行将致远第1012章 缓急之间第764章 入室操戈第1025章 君子有畏第906章 名不副实第764章 入室操戈第127章 浪费口舌第387章 此怏怏者第360章 神医华佗第1155章 主动请缨第1152章 文武之业第1089章 有眼无珠第183章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第640章 顺水推舟第176章 谁之过欤第1149章 半日闲第1123章 作茧自缚第684章 你骂得,朕骂不得?(穿越回原始打赏加更)第949章 新旧之间第797章 机会难得第160章 暗流涌动第973章 公事公办第752章 党人新魁第1010章 杞人忧天第317章 初次接战第242章 深谋远虑第1051章 吕布归来第869章 任重难负第156章 自取其辱第501章 有舍方有得第381章 五禽戏第1006章 约法三章第437章 降龙伏虎第656章 曳尾于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