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弄巧成拙

出了司徒府,裴茂与荀彧并肩则行,回到太守府。

进了门,裴茂就忍不住问道:“文若何以依违不定,你明明知道安邑最合适立都?”

荀彧扭头看着裴茂,忍俊不禁。

“巨光,你父子锐意进取,自是幸事。只是过犹不及,反而不美。”

“不是我心急,实在是机不可失。我粗略算过了,集卫范二氏之财力、物力,修行宫还有些不足,需要安邑各族捐献一些。若不趁此机会落实,将来再募捐,还有多少人愿意,可就不好说了。”

荀彧上了堂,在主席坐定,与迎上来的属吏交待了几句,吩咐晚餐前不见其他人。

属吏应了一声,又向裴茂行礼,转身下去了。

“巨光,恕我直言,安邑并不适合立都。”

“为何?”裴茂长身而起。

荀彧摆摆手,示意裴茂不要激动。

裴茂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重新坐了回去,眼睛却盯着荀彧不放。

荀彧十指交叉,置于腹前,低着头,沉思片刻,再次抬起头时,眼神中多了几分笃定。

“巨光以为,天子之志为何?”

裴茂应声答道:“自然是平定天下,还于旧都,再兴大汉。”

“再兴之汉,是光武所建炎汉的延续吗?”

裴茂欲言又止,看向荀彧的眼神中多了几分疑惑。

他与荀彧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仔细算起来,也就是两三个月。

但人就是这样。有的相处几十年,也只是泛泛之交,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有的只见过几面,就一见如故,托以腹心。

他和荀彧便是如此。

这其中既有他们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原因,也有荀彧名实相副,的确有真才实干的原因。

甚至后者才是关键。

相比之下,他对另一位王佐之才就很不以为然。

所以,对荀彧的问题,他不敢掉以轻心。

天子是光武的子孙,他再兴大汉,不是炎汉的延续,还能是什么?

裴茂心中一动,忽然想起了凉州。

毫无疑问,贾诩代表的凉州势力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

不管是眼前,还是将来,朝廷都必须考虑凉州人的意见,也会妥善安排凉州的政策,不可能再由关东人主导,动不动就打算弃凉。

“文若,你是说,天子有意放弃洛阳,重回西京?纵使如此,也不影响在安邑建都……”

裴茂说了一半,就停住了。

荀彧正看着他,虽然没什么激烈的表情,却让他觉得羞愧。

“如果只是平定天下,如旧剑新硎,不论将来是定都洛阳,还是定都长安,都不影响如今在安邑建都。可若是天子并不满足于此,欲将旧剑回炉,千锤百炼,再铸神器,那定都安邑就不合适了。”

裴茂一惊,再次下意识地长身而起。

“文若,天子竟有此鸿鹄之志?”

荀彧微微颌首。“天子虽年少,却见识高远,非我等可及。再造大汉,绝非还于旧都这么简单。”

他顿了顿,一声轻叹,眼神深处,藏着一丝隐忧。

“自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于今一百七十年,积弊已深。若不能回炉重炼,纵使天子圣明,也不过延续一两代人而已。中兴终究只是刹那盛世,难以长久。”

裴茂连连点头,却没有接荀彧的话题。

朝廷的积弊是个敏感的话题,同时也是他和荀彧不多的分歧之一。若要分出胜负,绝不是晚餐前这点时间能够的。

况且眼下的重点也不是何为积弊,而是天子革除积弊的决心和举措。

“与凉州一般,如何安置匈奴人,也是天子必须考虑的事项之一。教化必不可少,征讨同样不可或缺。匈奴人擅杀单于,若朝廷不能定,匈奴人以为朝廷可欺,时时兴兵南下,安邑尚可安否?”

裴茂皱起了眉头,久久不语。

作为四战之地,河东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中原或者关中,而是来自于北边的高原。

匈奴人的单于王庭就在美稷,对太原和西河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威胁。太原有雁门诸塞可守,西河却已经沦为匈奴人的牧场多年。匈奴人沿河谷而下,数日便可到达河东。

从这个角度来看,太原的确比河东更适合立都。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平定匈奴人的叛乱,重新将美稷的单于庭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天子准备亲征美稷,可能就是这个计划。

长子裴潜天天泡在铁官不露面,应该也是为这个计划打造军械。

他刚刚苦口婆心地劝阻的,也正是这个计划。

一瞬间,裴茂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

刘协留杨修吃了一顿晚饭。

晚饭很简单。

虽说不是以前那样一碗麦饭、一碟酱,多了一些肉,甚至还有一杯酒。

可是在杨修看来,天子还是太节俭了。

“陛下,臣受猗氏、解县的豪族款待,都比你这御膳丰盛。”杨修一边吃一边说。

刘协瞅瞅杨修。“不想吃就放下,朕留着做夜宵。”

“陛下,臣可没有嫌弃的意思。”杨修笑道。

与天子共进晚餐,哪怕是只给他一碗清水,他也会甘之如饴。

“臣只是说,虽说河东这几年屡经战乱,但这些豪族却没受影响。不仅没受影响,他们的实力反而更强了。就臣耳闻目见,他们这几年侵占抛荒耕地,招揽部曲,煮盐铸铁,个个脑满肠肥。若非亲眼目睹,简直不敢相信。”

刘协却一点也不惊讶。

卫固、范先敢造反,不就是因为有实力么。部曲逾千,存粮至少能支撑半年,他们飘了。

如果不是被朝廷几万大军围着,他们绝不会轻易投降。

其他人或许不如卫固、范先这么豪横,但实力也不弱。

“这么说,河东的户口损失并没有那么严重,大部分人还在本地,只是成了豪强们的部曲?”

“理当如是。只不过郡太守姑息,各县也无力清查,具体数字无从知晓。”

话一出口,杨修就后悔了,生生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埋头喝粥。

刘协瞅了他一眼。“怎么不说了?”

“臣说完了。”杨修一本正经地说道,放下碗,咧嘴一笑,只是笑得有些不自然。

刘协放下了筷子,取过一旁的布巾,擦了擦嘴。

“说完了就走吧,朕还有事。”

第1072章 道术异同第20章 榜样的力量(兢兢业业寂寞哥盟主加更)第28章 弱肉强食第1022章 用兵如行棋第558章 书生无用第1231章 弄巧成拙第138章 李傕授首(20200908094622608打赏加更)第817章 喜相逢第1075章 分科取士第1169章 与狼共舞第692章 周忠还朝(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1088章 以身作则第1130章 水到渠成第593章 刘晔进计第4章 道可道,太平道第111章 无路可退第338章 困兽犹斗第341章 勇怯有别第743章 和而不同第454章 赵云论道第850章 以慢打快第42章 借人头一用(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804章 初见冢虎第1118章 曲线救人第729章 宴无好宴第80章 旗鼓相当第972章 又见邢颙(大雄2020打赏加更)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924章 拭目以待第1010章 杞人忧天第1104章 近虑远忧第958章 自知之明第475章 卧虎有忧第144章 驱虎吞狼(撒哈拉渔夫2打赏加更)第820章 区别对待第572章 入乡随俗第104章 人外有人第1174章 量入为出第1211章 所见略同第157章 侮辱性很强第646章 儿女情长(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07章 出乎自然(求保底月票!)第1019章 太平经第67章 团结就是力量488章 风闻言事第127章 浪费口舌第467章 润物无声第167章 更进一步(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1139章 话不投机第624章 弄假成真(COCO爸比打赏加更)第508章 无路可逃第935章 见贤思齐第1156章 大势所趋第1090章 今非昔比第601章 狐假虎威第209章 荀彧进谏(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9章 行到水穷处第101章 后悔药第544章 心病难医第261章 为我所用第962章 别有所图第1041章 心有灵犀第682章 故态复萌第310章 见微知著第283章 小敌之坚第376章 话不投机第265章 进退有据第485章 恩威并施第1170章 迎难而上第67章 团结就是力量第752章 党人新魁第941章 围三阙一第1004章 克己复礼第1115章 前车之鉴第721章 田丰出山(菩緹盟主加更第十)第294章 循序渐进(乱武三国盟主加更)第57章 人菜瘾大第292章 裴茂进言第805章 主动请缨(菩緹打赏加更)第171章 荀攸第1140章 近朱者赤第307章 何去何从第228章 与时俱进第318章 敢为天下先第961章 书生之见第1226章 须眉汗颜第407章 新仇旧怨第206章 公法私谊(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1034章 寻根问底第731章 学问无价第131章 甲骑重击(求首订!)第406章 如日中天(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958章 自知之明第582章 自有定数第520章 决战(三)第256章 天子来了第695章 器不合道第880章 他乡遇故知第337章 同此凉热第590章 少年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