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去而复来

袁绍站在周氏大宅门外,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这不在他的任何预料之内。

他原本以为周忠会热情迎接,宾主相见甚欢。然后他与周忠一起临阵劝降,孙策、周瑜俯首而拜,兵不血刃取庐江,再一起进军九江,生擒袁术。

他怎么也没想到,周忠会让他吃闭门羹。

有那么一刻,他很想命张郃上前,踹倒周宅大门,将周忠从里抽拖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抽他几鞭子,让他知道什么叫礼贤下士。

可是仔细权衡了一番后,他还是放弃了,留下一句话。

三日后再来。

袁绍回到大营,下令飨士卒,明日大破孙策、周瑜。

很多人都期待着袁绍能击败孙策,保庐江无忧,以免几年前的悲剧再次上演。纷纷带着酒食、粮食和各式各样的贵重礼物,赶到军中拜见袁绍,门庭若市,一派热闹景象。

但周忠的不合作,还是让所有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周瑜策马冲进了孙策的大营,在帐前翻身下马。

守在帐门外的陈武掀开帐门,请周瑜入帐。

负手站在地图前的孙策转过头来,看着周瑜,笑道:“公瑾,我猜你也该来了。”

周瑜进了帐,看了一眼地图,知道孙策也在考虑迎战袁绍的事,不禁松了一口气。“将军,袁绍先到一步,形势于我军大不利。”

孙策眨眨眼睛,却不说话,引周瑜到案前就坐。

“袁绍至少有千骑可用。”周瑜开门见山。“数量虽不多,却是最精锐的亲卫骑。除此之外,斥候还看到了大戟士以及河北强弩兵的战旗。”

孙策眉心微蹙,默默点头。

他也正为此犯愁。原本他是希望能抢在袁绍赶到之前进驻舒城,据城而守。现在袁绍抢先一步到达,只能以野战决胜负,他就不得不考虑袁绍骑兵的威胁。

江东缺马,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但他却清楚骑兵的作战方法。程普、韩当都是幽州人,熟悉骑战。当年奉袁术之命夺庐江,与陆康交战时,他们就曾以少量的骑兵迅速击溃陆康设在城外的人马。

平原野战,骑兵的威力不可小觑。

“公瑾有何高见?”

周瑜在地图上舒口的位置点了点头“我们退守舒口,以静治动。”

孙策眼神微缩。“是不是太示弱了?”

“用兵之道,强示之以弱。袁绍赶到舒县,并非为占据庐江,而是见我从父。我从父不肯依附,袁绍不得不以武力相逼。将军退而舒口,袁绍进则无必胜把握,退则空手而归,如之奈何?”

孙策眼珠转了转,露出一丝笑意。

他听懂了周瑜的意思。退守舒口,若袁绍来战,他可以利用水师的优势,进退自如。若袁绍不来战,要么空手而归,要么滞留舒城,都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袁绍身后并不太平,曹操、刘备伺机而动,袁绍又怎么可能安心在此?

依仗兵力、兵种的优势速战速决,才是袁绍的期望。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如他所愿,一定要让他非常难受才行。

孙策随即请来张纮等人,商量对策。

张纮也赞成周瑜的意见,在舒城外与袁绍决战不合用兵之道,胜不可喜,败则足以覆军。丹阳兵虽精锐,却无军纪,一旦战事不利,很容易崩溃。届时被骑兵追杀,将是一场灾难。

孙策虽然有些不情不愿,还是接受了张纮的建议,下令连夜退往舒口。

袁绍设宴款待来依附的庐江大族,受周忠冷遇的压抑心情得到了释放,饮酒过量,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来,头还是晕晕沉沉的。

这时,他收到了孙策退兵的消息,就连周瑜率领的前锋都撤退了。从撤退路线看,是撤往一百多里外的舒口,并且有可能直接退往江东。

孙策沿江而来,本来就是乘船而行。撤退时顺水而下,速度很快。

袁绍气急败坏。

他夸下海口,要在三天内击败孙策。现在孙策撤往舒口,仅是行军就要两天时间。若孙策再坚守不战,他还怎么践行诺言,让周忠低头。

袁绍下令追击,遭到了宁国中郎将张郃的反对。

张郃说,孙策撤往舒口,就是想利用水师的优势。他若不想战,就算我军追到舒口,他一样可以上船,我军无船可用,只能望水兴叹。

再者,我军新来乍到,不熟悉地形,万一中了埋伏,后果更不堪设想。

主公的目的是取庐江,如今孙策不战而退,庐江已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又何必与孙策一般计较?

派大将守庐江,迫使孙策不敢上岸,然后大军转往寿春,取九江郡,才是正道。

为了防止袁绍一时冲动,张郃又补了一句。

区区孙策,何必主公亲自迎战?堪为主公之敌者,唯袁公路耳。

袁绍心情稍缓,也觉得和孙策一个小辈较劲没什么意思,有失身份。

随行的逢纪也赞同张郃的意见,并推荐韩猛为将,镇守庐江。韩猛是颍川人,作战骁勇,在袁绍麾下立过不少战功。

张郃表示反对。韩猛的确骁勇,但他为人轻锐,不够稳健。周瑜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如果激韩猛交战,韩猛很可能会落入他的诡计,将庐江拱手让给孙策。

袁绍不以为然。

他知道渡河之后,冀州人就非常敏感,担心汝颍人会威胁到他们在军中的位置。张郃反对韩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思。

他任命韩猛为横江中郎将,统兵两千,协助刘勋留守舒城,自己则率部赶往寿春。

张郃也无可奈何。

袁绍再次宴请庐江大族、名流,宣布孙策、周瑜望风而遁,撤走舒口,不敢登岸。他将留下精兵猛将,镇守舒城,保庐江太平,必不使孙策、周瑜再为祸庐江。

这些人不知内情,个个欢欣鼓舞,歌功颂德声不绝。

袁绍飘飘然,又一次喝醉了。

次日,袁绍率部北行,赶往寿春。

孙策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立刻率兵急行,只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赶到了舒县。

结果正如张郃预料,韩猛立功心切,拒绝了刘勋守城的建议,率兵出城,迎战孙策,结果大败。

韩猛匹马而逃,孙策趁势进攻舒城。

一时间,舒城内外,人心惶惶,都怕孙策报复他们,大肆杀戮。

刘勋自知不敌,坚守城池的同时,派人向袁绍求援。

袁绍收到消息,恼羞成怒,拒绝了张郃的建议,亲率主力,驰援刘勋。

孙策闻讯,再次撤回舒口。

袁绍追至舒口,看着江面上的战船,气得胸口发闷,嗓子眼发甜。

第924章 拭目以待第737章 以理服人第727章 知己者明第783章 冀北变局第478章 君子豹变第535章 心照不宣第245章 意料之外第545章 旧习难改第207章 先斩后奏第1018章 和而不同第53章 信任与欺骗第601章 狐假虎威第760章 士别三日第310章 见微知著第757章 根深叶茂第528章 天子大捷第816章 四十不惑第457章 难得糊涂第226章 木秀于林第1236章 重归一统第420章 初来乍到第496章 虚晃一枪第1134章 必有远忧第362章 脱虚向实第669章 投桃报李第493章 高开低走第1140章 近朱者赤第931章 善战者也第841章 鲜克有终第154章 不得放肆(江都侯打赏加更)第315章 大好前程第349章 大战之前第525章 决战(八)(看更新后才睡打赏加更)第1062章 赵温归来第1200章 断尾求生第1226章 须眉汗颜第1179章 貌合神离第402章 三个女人第787章 心病难医第477章 不从人愿第1251章 班门弄斧第347章 罗马商人第16章 父子君臣第43章 贾诩的连环计第1254章 预防为主第919章 循序渐进第121章 老臣请战第435章 大医治国第232章 来者不善第985章 一水之隔第326章 决战开始第1099章 满心欢喜第679章 且饮茶第980章 春江水暖第30章 逼宫第782章 乱拳制胜第246章 宝刀未试第135章 唯快不破(第五更)第450章 进退两难第46章 原本是交易第880章 他乡遇故知第269章 郭图归来第725章 众矢之的第173章 一见如故第496章 虚晃一枪第141章 老谋深算第399章 执子之手,风雨同舟第1073章 推心置腹第278章 沙陵湖畔第4章 道可道,太平道第1018章 和而不同第316章 临阵应变第204章 百密一疏第277章 人心叵测第876章 冰上行车第445章 风雪弹汗山第559章 聪明一时第1030章 南阳郡学第97章 不可能第543章 演习第339章 如意算盘第646章 儿女情长(玄清竹打赏加更)第927章 祸不单行第337章 同此凉热第1020章 无颜见人第1248章 自作自受第160章 暗流涌动第825章 遗臭万年第1226章 须眉汗颜第318章 敢为天下先第524章 决战(七)第318章 敢为天下先第389章 鄙视链第494章 老狼与狐狸第207章 先斩后奏第787章 心病难医第37章 道理和南墙第745章 公私兼顾第37章 道理和南墙第1155章 主动请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