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今非昔比

到达晋阳后,夏侯兰并没有继续前行。

一路走来,他的妻子张氏身体疲惫,不能再胜任长途跋涉,决定在晋阳住下,休息一顿时间再走。

晋阳城很热闹,人来人往,客栈也很紧张,人满为患。夏侯兰想找一个安静些的客栈,结果找了几家,别说安静的,连不安静的都找不到,到处是操着各地口音的人,其中又以商人为主。

正当夏侯兰无奈时,他遇到了郝昭。

郝昭返乡探亲,顺便在太原物色人才,加入禁军。他当初投军时便和赵云一道,入职后为散骑侍郎,又在赵云麾下,与赵云关系极好。此次返乡,受赵云之托,关照从常山来的人,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夏侯兰。

找到夏侯兰,郝昭非常热情,邀夏侯兰到他家里小住。

郝家在太原算不上大户,却也小有资产,安排夏侯兰一家绰绰有余。见夏侯兰的夫人有孕在身,郝昭建议夏侯兰去河东。河东不仅生活安定,物资丰富,而且有很多医术很高明的的女医。不论是看病还是接生,水平都很高。

夏侯兰很诧异,为什么河东的女医水平这么高?

郝昭解释说,河东女医水平高有几个原因:一是荀彧治河东,以恢复人口为重任,所以特别注意女子的身体;二是河东有不少关东籍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当年被西凉军掳走的,多年的苦难,留下了不少病患,需要冶疗。这些人大多识文断字,有些人还拥有不小的产业,有足够的财力请好的女医。

最重要的一点是,天子重视医学,不仅将医匠改称为医师、医士,还以太医署为中心,大力培养医师、医士。很多人只知道贾诩登堂开讲,传授兵法,却不知道吉真、华佗早就培养了大量的医生。

河东水平最高的几个女医就是从太医署出来的。

听了郝昭的解释,夏侯兰大开眼界,带着妻子赶往河东。

进入太原,夏侯兰已经觉得与冀州大有不同。到了河东,夏侯兰才发现太原与河东相比,又大有不如。河东境内不仅人口更多,土地更平整,视野更开阔,民心士气也大有不同。

河东很少看到大富之家的宅院,但也基本看不到贫寒破屋。沿途所见,大多是新建的草房,偶尔还能看到几间砖屋。房前屋后都栽着桑树,开辟了菜圃,养了鸡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值初夏之末,仲夏之初,家家户户都在养蚕,随处可见摘桑的人。他们一边摘着桑叶,一边讨论着今年的丝价又会涨多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夏侯兰问郝昭,今年的丝价一定会涨吗?

郝昭不假思索,一定会涨,而且会涨很多,翻倍都有可能。西部鲜卑被打残之后,西域的商人闻风而至。为了能得到足够的货源,他们甚至愿意先付钱。

夏侯兰为之咂舌。

郝昭又道,你觉得奇怪,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丝帛卖到西域之后的利润是多少。你更不知道,万里之外的罗马人有多么喜欢大汉的丝帛。哪怕是已经损坏的丝帛,他们也舍不得扔了,要将丝线拆下来,重新缝在衣服上。即使是贵族也不例外。

夏侯兰目瞪口呆,觉得自己在听志怪故事,不像是人间。

——

到达安邑之后,郝昭带着夏侯兰来到了文秀书坊。

文秀书坊有最好的女医,也有郝昭要带回行在的新书,尤其是蔡琰刚刚整理完毕的战纪。这些书不仅要分发给军中将领,更是兵学院的新学员要用的教材。因为有保密要求,必须有军队沿途保护,郝昭就承担了这个任务。

唐夫人亲自与郝昭交接。

得知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唐夫人热情地接待了夏侯兰,欢迎夏侯兰的妻子张氏在书坊住一段时间,直到生产之后。夏侯兰可以放心的跟着郝昭赶往行在。兵学院的第二期招生正在进行,夏侯兰赶得快的话,说不定还有机会参加学习。

听到这个消息,夏侯兰心动不已,张氏也不希望夏侯兰错过这样的机会,欣然接受了唐夫人的建议。在文秀书坊住了两天,张氏对这里的气氛非常满意,甚至有求一份工作,在这里常住的想法。

在等待唐夫人印书的间隙,郝昭带着夏侯兰忙里偷闲,去了一趟箕关。

赵云有话要带给关羽。

——

箕关形势很紧张。夏侯兰到达的时候,关羽正在练兵。

他挑选了五十名身材高大的将士,披重甲,持长刀,作为自己的亲卫,为即将开始的大战做准备。

上次驰援河内,阵斩文丑后,关羽接替徐晃,成了箕关都尉,手下有步骑二千。按制度,他可以拥有亲卫步骑二百人。但他不缺战马,却缺重甲,竭尽财力,也只够装备五十名重甲长刀骑兵。

这样的人也不好选。长刀的威力大,要求也高。即使是这五十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关羽的要求。每次训练,关羽都不是很满意,觉得这些人不够努力,不肯下苦功训练。

看到郝昭,关羽顿时眼睛一亮,身高九尺的郝昭简直是最理想的重甲长刀手。

可是一听郝昭的身份,他眼中的亮光瞬间就熄了。天子身边的散骑侍郎,前途无量,怎么可能到他这儿来做一个重甲长刀手。

但郝昭却对重甲长刀手非常感兴趣。他向关羽详细打听了装备、战法,准备回去向天子汇报。

听说郝昭要向天子汇报,关羽连忙表示,这种战法最初的创意是徐晃提出的,不是他本人。请郝昭届时一定要提及徐晃,不要乱了先后。

对关羽的耿直,郝昭非常欣赏,夏侯兰也很意外。他听过关羽的名字,只知道这个人不好相处,却没想到关羽是这样的人。

郝昭随即向关羽转达了赵云的意思。

山东大战在即,身在徐州的刘备很可能会成为袁绍攻击的首要目标。考虑到刘备的实力有限,以及徐州的战略地位,天子有可能安排徐晃、关羽增援,希望他们能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出击。

徐州离得太远,消息滞后严重,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反应。

关羽听完,反问了一句:“天子不准备大举东出?”

郝昭表示不清楚天子有什么计划。这是纯粹的私事,不是公务,甚至不是赵云的命令,只是赵云的私人委托。

关羽一头雾水,却没有再说什么。

既然不是公事,赵云能让人给他传话已经是不容易。问得太多,会让赵云难做,以后干脆不给他消息了。

关羽送走了郝昭和夏侯兰,反复考虑了很久后,给刘备写了一封亲笔信,希望刘备能保持联络畅通。一旦有事,立刻派人联络。

他现在是箕关都尉,不能轻易离开箕关,否则他就带着亲卫赶去徐州助阵了。

第322章 反客为主第787章 心病难医第1019章 太平经第871章 难当大任第6章 老臣杨彪第1006章 约法三章第69章 激将(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976章 受宠若惊第97章 不可能第141章 老谋深算第481章 思将来(玄清竹打赏加更)第285章 一击即溃第159章 见机而作第618章 兵不厌诈第291章 患得患失(求月票!)第330章 万众一心第754章 衣食为先(大难2020打赏加更)第1245章 一朝顿悟第1199章 清谈误国第1171章 同道为朋第1019章 太平经第1082章 围三阙一第485章 恩威并施第1197章 少年有为第1217章 万象更新第776章 轻重缓急第1229章 有家难回第637章 一场空第648章 仁者无敌第524章 决战(七)第1198章 自生自灭第540章 君臣关系第1015章 滴水穿石第548章 再至金城第320章 陷阵营第303章 意外之功第571章 知足不殆第43章 贾诩的连环计第852章 趋利避害第656章 曳尾于涂第245章 意料之外第233章 借题发挥第783章 冀北变局第1008章 明争暗斗第249章 深得我心第1170章 迎难而上第549章 润物无声第639章 急流勇退第1237章 行将致远第789章 保大保小第1165章 再议凉州第901章 真小人第1249章 轻重权衡第453章 最后的机会第653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184章 他乡故知第656章 曳尾于涂第166章 贾诩献计第870章 因时制礼第550章 前途无量第618章 兵不厌诈第896章 因地制宜第345章 克己复礼第585章 隐患丛生第569章 三英荟萃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32章 反击第355章 法外开恩第544章 心病难医第1195章 美好未来第139章 余波未平(鹤舞白沙打赏加更)第747章 民心可用第256章 天子来了第497章 听说你找我?第637章 一场空第757章 根深叶茂第18章 再试杨修第586章 阴差阳错第582章 自有定数第575章 苛责贤者第1027章 都是自愿第750章 汉阳新政第347章 罗马商人第1234章 着眼将来第949章 新旧之间第224章 大丈夫气(求月票!)第495章 困境488章 风闻言事第269章 郭图归来第829章 更进一步第980章 春江水暖第1240章 其命维新第342章 穷途末路第969章 一招制敌第528章 天子大捷第1255章 一语中的第939章 时不再来第1237章 行将致远第250章 捉襟见肘第455章 君心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