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不同意见

周瑜的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持技术优势,二是如何保持精神优势。

前一个问题相对好解决,太学诸堂以及讲武堂的规模虽然还不大,但趋势已经形成,随着技术带来的效率逐渐显现,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士子放弃经学,转为木学、农学等实学,优势会更越来越大。

后一个问题却比较难解决。

精神、意志这些事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尺度很难把握。教化能起多大的作用,也无法界定。你说有用,他说没用,似乎都有道理。

唯一看得见的办法,似乎只有让天子隔几年就去一趟边疆。

且不说可不可行,能起多大的作用,谁也说不准。

刘协看着众人争论,面色平静。

他知道一时半会的讨论不出结果,但只要开始讨论,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些人将来都是要派出去的。他们就是他洒下的种子,总有破土发芽的那一天,有些人甚至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正如当初的杨修。

“嗯咳。”角落里响起一个略显夸张的声音,一下子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无数目光转向角落,落在一个年轻人的脸上。

年轻人站了起来,甩甩大袖,懒洋洋的,仿佛刚睡醒。

刘协看了一眼,便打起了精神。

祢衡才学出众,但是他运气不好,没赶上当初散骑侍郎还不考武艺的机会,因此无缘散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尚书郎,负责与司徒府的公文交接与邸报发行。在这样的场合,他一般不发声。

今天居然有了兴致,要主动发言,比较难得。

“教化这种事,说难也难。本朝养士百年,养出来一些什么东西,大家都清楚。说易也易,杨德祖在汉阳,羌胡踊跃成军,并不比我汉人落后。关键在哪儿?”

祢衡环顾四周,又追问了一句。“关键在哪儿?”

“你说在哪儿,就在哪儿。”一个人悄悄说了一句。

祢衡瞬间转头,循声望去,却没找到人。

шшш .ttкan .¢ ○

所有人都一本正经地看着他。

显然那人也知道祢衡不好惹,吐槽了一句就躲起来了。

“在名与利。”祢衡一字一句地说道:“远征漠北,千里奔袭,你们以为是坐在这儿吹牛,吹完各自回家吃饭?那是很辛苦,要死人的。没有名和利,谁愿意冒这个险?你愿意吗?你愿意吗?”

祢衡一边指了几个人。那些人虽然面色通红,一副不屑与祢衡争论的模样,却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这种勇气。

“你们都说卫霍,却对当今的卫霍嗤之以鼻。”祢衡冷笑一声:“若是温侯在此,你们会将他当作朝廷的栋梁,发自肺腑的敬重吗?你们会请他赴宴,与他交结吗?不,你们不会。在你们眼里,他永远是与董卓一样的乱臣,哪怕他已经将功赎罪,得到了朝廷的赦免。”

祢衡转身,一指周瑜、蒋干。“他们出塞万里,又日夜兼程地赶回来,沐浴之后来不及束发,你们就一脸嫌弃,将他们当作蛮夷。若他们征战归来,满身是血,发中有虱,身上有蚤,你们还能与他们并坐,把酒言欢吗?你们做不到。”

祢衡冷笑一声。“对将领都没有敬重,对普通将士就更谈不上了。你们以为朝廷得并凉将士之心,是因为天子巡边?错。如果不度田,让并凉将士有立身之地,就算天子一直住在休屠泽也无济于事。”

祢衡最后看向崔琰,不屑地哼了一声。“你还想去边军效力?你读几句书就能良田美宅,他们出生入死却无立足之地,还指望他们保护你?真他么异想天开。”

祢衡说完,甩甩袖子,重新入座,又闭上了眼睛。

众人面面相觑,神情尴尬。

尤其是崔琰。

大家都知道,他其实是反对天子用武力平定冀州,强行度田的。他愿意去边军效力,既是为家族私利,也是为冀州发声。

但祢衡一句话戳破他的小心思,以及不切实际的幻想。

度田才是并凉将士归心的基础。你一个反对度田的人,还想得到边军将士的支持?

刘协咳嗽一声,打破了尴尬。“祢正平,你这个观点虽有失偏颇,却有些新意,不妨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唯。”祢衡拱拱手,连眼睛都没睁。

——

会议一直到戌时初刻才结束。

蔡琰退下,带着袁衡等人回帐,连夜整理记录。

刘协有些兴奋,留下了诸葛亮。

他本想和祢衡聊几句的,但会议还没结束,祢衡就借更衣为由走了,再也没回来。估计是觉得这些人的讨论没什么新意,懒得听了。

“孔明,今天为什么没说话?”

诸葛亮笑了笑。“臣能想到的,都已经有人说了,何必赘言。”

“比如?”

“比如祢正平所说度田是基础。将领尚有封侯拜将的希望,普通士卒却没有这样的可能。如果不能推行度田,想求将士归心,无异于缘木求鱼。”

刘协点了点头。

诸葛亮是明白人,但他太会做人了,不像祢衡那么肆无忌惮。

他应该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一直没说。今天若不是祢衡说破,而他又当众表示了对祢衡的认可,诸葛亮应该还是不会说。

这未必是他反对度田,更可能是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反对度田的士大夫很多,而且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官员的主体还是士大夫。成了士大夫的公敌,他在官场上将举步维艰。

祢衡不想做官,至少不想做太守这样的政务官,所以无所顾忌。

诸葛亮不行。他要想成为栋梁,必须由县令长这样的政务官做起,一步步地走到司徒、司空。

刘协沉吟道:“孔明,我一直没听你说过类似的观点。”

诸葛亮点点头。“陛下,臣的观点与祢衡略有不同。”

刘协目光一闪。“说来听听。”

诸葛亮点点头。“臣赞同度田是并凉归心的基础,但臣并不觉得度田能解决所有问题。耕种产出有限,百姓纵使辛苦,积储依然不多,一旦有天灾人祸,只能卖地求生。度田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无法长治久安。”

刘协盯着诸葛亮的眼睛。“如何才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沉默了良久。“禁止土地买卖。要卖,也只能卖给朝廷。”

第529章 歪打正着第352章 脑洞清奇第181章 糊涂之人(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669章 投桃报李第21章 天子吃了闭门羹第111章 无路可退第1235章 老臣远见第285章 一击即溃第365章 算无遗策第250章 捉襟见肘第149章 姗姗来迟第8章 自己的队伍第79章 接战第287章 首战告捷第191章 同病相怜第811章 故人再见第730章 说文解字第1219章 曹氏兄弟第36章 臣亦择君(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237章 于我如浮云第199章 匈奴往事第1083章 《春秋》之义第1158章 儒学自新第1127章 三不朽第533章 不甘落后第290章 不谋而合第764章 入室操戈第336章 群策群力第751章 有志之士第482章 群策群力第29章 谁有勇无谋第370章 冀州消息第19章 恩威并施第532章 远虑近忧第698章 君臣交易第480章 三人行第210章 朕在大气层第26章 捧哏(玄清竹打赏加更)第253章 老臣赤心第1223章 目中无人第999章 微言大义第1222章 天下英才第1108章 有理有节第528章 天子大捷第874章 反客为主第696章 虞翻论易(菩緹打赏加更)第301章 羌去胡来(求保底月票!)第224章 大丈夫气(求月票!)第170章 釜底抽薪第613章 治病救人第704章 虞翻悟道第485章 恩威并施第124章 徐晃突击第806章 顺水推舟第286章 化整为零第13章 姜是老的辣第940章 以身证道第1060章 雏凤新声第857章 雏鹰归来第494章 道可道第1002章 一孕傻三年第332章 取其重者(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第625章 人心所向第222章 天子门生第694章 分而治之第650章 与时俱进第297章 马超出击(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750章 汉阳新政第563章 孤陋寡闻(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357章 取舍之间第971章 惊弓之鸟第618章 兵不厌诈第519章 决战(二)(火炎焱一郭打赏加更)第1039章 势如破竹第561章 枕边有风第1107章 顺藤摸瓜第836章 共荐太史慈(求月票!)第112章 太年轻第136章 仇人见面(第六更)第835章 如是我闻第564章 利益对立第539章 开诚布公第1089章 有眼无珠第1144章 肺腑之言第521章 决战(四)第1034章 寻根问底第297章 马超出击(乱武三国打赏加更)第1214章 似异实同第1046章 又见陈群第473章 今非昔比第858章 不争之争第270章 翻云覆雨第810章 后悔莫及(菩緹打赏加更)第793章 俎上鱼肉第549章 润物无声第134章 天子出阵(第四更)第859章 御前论战第1214章 似异实同第550章 前途无量第950章 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