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锋震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今天真累,白天把沙子和水泥吊上楼,晚上又等人家送瓷砖,刚回来,累死,想断更,却不能,坚持,少点都щww..lā天籁小说这本书从开书到现在,我承诺过很多次,但经常自食其言,这点骨头很惭愧。不过一直坚持完成作品,绝不太监烂尾的承诺,骨头做到了,自始至终没有辜负任何人。若论功过,怎么也得四六开吧。诸君体谅些,骨头毕竟现在都是租房子住,装修的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办,无人可帮。另感慨一句:看着房子一点点的弄起来,真的很有成就感(水电防水已弄好,下面就是贴砖了)

西湖有三杰墓,宋之岳飞、明之于谦、张煌言。

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周士相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本应葬于西湖的苍水公张煌言的命运。

如果没有周士相,此时的苍水公已经被清廷杀害。义士万斯大与和尚直替这位汉人的民族英雄收尸,他的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舅父的级,葬于杭州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成为与岳飞、于谦一同埋葬在杭州的第三位汉人民族英雄。

历史已经改变,张煌言没有成为西湖的第三杰,却依旧是周士相心目中的大英雄。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抵达杭州的当日,周士相便领文武前往西湖祭拜了岳武穆和于少保。

在岳武穆前,周士相宣读了定武帝的圣旨,旨意中赐封岳飞为“忠义神武岳王大帝”,同时将关羽从武庙迁出,定岳王武穆为“武圣”。

满清遵关羽,抑贬岳飞,自是因为其是汉人口中的异族。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在沈阳修建了关帝庙,洪太当政之时,为了淡化满州异族色彩,制定汉化策略,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汉族文化经典被翻译成满文,供皇室贵族阅读,这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三国演义》。洪太在笼络蒙古、要与蒙古联合起来统治汉族的时候,就把满清比作刘备,把蒙古比作关羽。

满清抬高关羽地位,周士相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为被满清贬低的岳王武穆正名,使他重入武庙,更将关羽“武圣”封号改封岳飞。此举不仅是拨乱反正,更有一些不可告人考虑。自太平军崛起广东,军中便多有罗教信徒广为散播周士相乃岳王转世,带领天下汉人痛杀满鞑的。加封岳飞,自是贴合这一流言,使周士相的“武穆转世”更具可信力。

祭祀于谦时,周士相亲书匾额“丹心赤节”,以示对于谦抗击瓦剌事迹之肯定。

原清浙江布政使陈建德现为浙江代巡抚,以他为的一众浙江降官为南下入闽的苏纳部太平军筹办粮草及夫役之事甚为得力,同时也竭力所能安定浙江局面,得到周士相的高度赞赏,赠以“浪子回头金不换”以示鼓励。若无意外,过些时日,陈建德头上那代字定能减去。

祭祀岳王墓和于少保墓时,周士相感慨之余,无意提及南都玄武湖畔有“金陵夕照”美景,第二天陈建德便与一众官员上书周士相,言称杭州为满州荼毒十七年,今赖齐王率众荡平,恢复故国衣冠,为使后人铭记,当于西湖建塔,一为纪念,二为震虏,三为彻底扫荡杭州的腥膻之气。

周士相对此提议颇为认可,手书“雷锋震虏”四字赐下。陈建德等自是明白齐王心意,遂大兴土木,竟将那西湖畔的雷锋塔拆毁重建,将数万满城死者尸骨迁入,修建地宫,再以高塔压之。此工程耗时三年之久,又扩建岳飞、于谦墓,塔成之日二墓一塔,相映成辉,足变了西湖半景。自此,杭州本地人也好,外地来杭者也好,凡至西湖游景,入眼帘必是那高达数十丈的雷锋塔。如此,“雷锋震虏”便广为人知。

期间有一趣事,那雷锋塔在民间流传为蛇妖白素贞镇压之地。此传说经冯梦龙《警世通言》演义,又经数十年传播,倒让白蛇在民间得了许多同情。主持修塔的官员灵机一动,宣称齐王大赦蛇妖,令她重归仙班。如此一来,倒是得了许多百姓支持。周士相听说此事后,索性将那白蛇与许仙的故事写出,这故事和冯梦龙所写自是大不相同,可却和民间流传有些相似,也更为百姓喜欢。

“雷锋震虏”并非周士相心血来潮所为,而是有其深意,这深意乃是从“金陵夕照”所悟。

有鉴前世教训,周士相拟加大汉人百姓对异族仇恨,要让他们知道异族的可恨,但又不能仅限于史书,而是要让他们时刻铭记。将这一极具意义之事和各地风景名胜结合,无疑更具效果。

时代永远在展,社会也永远在进步,王朝也终将逝去,中国大地唯一不变的便是风景名胜。将“爱国”、“爱族”主义放在这些风景名胜区,使人随时可见,可知,要比单独置于一地更有效果。

今日汉人所受苦难,当代记得,下代记得,百年千年又有谁记得?铭记历史的终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只会“向前看”。既如此,那便让他们不知也不行,让他们不看也不行。纵使你再不愿“正视”,历史总在你眼前。

周士相计划将来全国统一后,南北各方,中华大地,但有名盛风景,均要修建震虏名景,或与本来格局相合,或自行成景区。叫中国万万千千的百姓,人人都晓得那鞑子的坏,晓得汉人的苦,晓得为何要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八字格言。

清军入关以来的历次屠城,周士相也在着手修建相关纪念,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都要以官方形式固定纪念,不使后人淡忘。

将那白素贞的故事写出,本是周士相闲来无事所为,岂曾想,他不曾写的白蛇子的故事,却被揣磨上意的浙江官员们给编了出来。且编的有头有眼,说那白蛇和许仙的儿子历经轮回,降于大明,苦心攻读,终于殿试有名,考中状元。那状元当殿跪请皇帝和齐王,言及其母在雷锋塔下苦难,请赐母出塔,这才遂有齐王颁令大军抽干西湖水,重修雷锋塔,释放蛇妖,改震满鞑的故事。

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揣磨上意的官员更是厉害。

状元救母的故事很大程度上抬高了周士相的齐王地位,在故事中,他齐王比之民间传说的宋朝“八贤王”都要英明,这自是让周士相乐见其成。只是,定武恩科,是举了状元,可这状元却不姓许,而姓陈,不免和故事有所出入,实在是憾事。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陈姓状元知道了白蛇故事后,竟忽于一日报请朝廷许其归复本姓,说他本是许家子,只因家贫这才入陈家,今考中状元,当恢复本姓。朝廷访查后,确是事实,便准陈状元复本姓。本是寻常之事,可这状元一改许姓,无知小民却是更加信了白蛇传说,一个个将这许状元当成了文曲星下凡,敬佩得不得了。

陈状元是出于何种目的改姓许,知晓内情的各有说法,周士相对此却是不甚关注,不过这陈状元改许姓,却是又间接抬高了他在民间的地位,投桃报李,日后自是给了这许状元若干好处。

闽亲王病逝的消息是在十月初送到周士相手中的。国姓郑成功的死,让周士相感慨或许一个原有的时代已经逝去,一个新的时代真正开始。

金厦生了内战。

内战的双方自然是奉郑森遗命继位的郑袭,和郑森生前怎么都要处死的世子郑经。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进军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无绝人之处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战保船第九百零三章 又败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进军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乱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个什么东西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进府了!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满江红 大结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墙第一千一十章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陕西的汉子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儿留的什么辫!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一千四十六章 本王当于开封登基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对不住她第十二章 凭证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五百零七章 为了大清第五百六十八章 疯狂 崩溃第八百九十八章 马鹞子冲营第一千九十章 纳兰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第八零八章 将军何忍!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军四镇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办事了第五百一十五章 抢老婆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还有救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抚一锅炖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过退位?第八百九十五章 万岁第九百九十二章 吴三桂破潼关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四百章 保护殿下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后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给我顶住第一千六十二章 顺治要死了,康熙要来了第十五章 钱粮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爷,莫怪我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四十章 公库第七百九十三章 晋王,事还有大可为!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无头公案 朱三太子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轻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湾大火第二百三十二章决战二第一百四十章 伤亡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为晋王,所以我们在!第七百九十八章 强渡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总兵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一千八十五章 贼祖宗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第三百一十一章 满州娘们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军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满鞑子就在这里!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办事了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战果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四百九十七章 请给我一点创作宽容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备战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鳌拜自个领死去!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进三江口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历朝官收容队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墙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四百六十三章 识时务第六百四十一章 鞑子说我是鞑子第七百八十四章 达素遣使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绝了!经一百二十四章 凶光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锋营出战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后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卖命钱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过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盐货第六百四十七章 脑袋也值钱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灵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来接应张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