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红毛鬼

这个月更新量有点差,日更只有四千多字(两章),有点对不住我的读者朋友们。

明天给死去的岳父填坟,清明快到了,咱汉人重视逝去的先人。

.......

官府没有骗人,很多从山里出来的难民都被分到了土地和已经没有主人的房屋。

都说大乱之后便是大治,事实证明,这话说的不错。

虽然福建光复各府留用的原清朝投降官吏占了八成,但是对于政策的执行,他们却是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并且效率很高。

将功赎罪的心理促使投降官吏们一丝不苟的完成齐王殿下的交待。

很多从前在百姓眼中的“狗官”摇身一变成了“青天”,也算是洗头革面了。

和钱财相比,还是性命要紧些。更何况不少降官还指着弄些“政绩”在新朝扶摇直上呢。

闽南邻近广东的府县,第七镇从潮州打进来后,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推行“建村设乡”,并且广东方面,尤其是潮汕地区正在用各种手段吸引闽地百姓投奔。

潮汕之地原本就是粮仓,早年郑森为了解决金厦粮草困乏的难题时,就曾将夺取潮汕定为解决之道,为此不惜攻打据有潮汕的明军郝尚久部,最终导致郝尚久降清以及后来的“潮州大屠杀”。太平军东征后,因为历史原因,对潮汕活跃的地方团练和寨丁进行了大清洗,或直接、或间接制造了不少惨剧,最终在击败济度大军后,潮汕之地基本也成了白地。

而广东省各府中,潮汕之地显然是非常适宜居住和开垦的,因此广东光复后,广东巡抚廖瑞祥便一直想恢复潮汕地区的生产,但因缺乏人力导致潮汕的恢复始终不能奏效。第七镇驻防潮州,曾三次奉命攻入闽南,执行削弱福建清军的战略意图。在此过程中,第七镇镇将胡启立得到廖瑞祥以及两广总督宋襄公的授意,迁移了不少闽南百姓至潮州屯田开垦,总数有四万余。

表面上,广东官府对于闽南百姓迁移到潮州居住肯定是用“自愿”字眼定性的,实际上却是“掳掠”性质的。当年周士相在香山提出伐清如伐树,指出人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故而对清军事行动先就是要削弱清军的枝叶,再伐其主干。将清占区人口大量“动迁”至明占区,便是这个战略的具体实施方针之一。

第七镇迁移闽南百姓至潮州,在当时是得到了周士相的默认的,因为闽南地区是清占区。清战区的人口越少,生产越破败,肯定有利于太平军。至于这种手段牺牲了多少清占区百姓的利益,害了多少人家,周士相不愿去想,他也不敢想。因为一旦深入去想这件事,他会做恶梦,会生出愧疚感,但现实却迫使他不得不这样做。

这件事和在湘西为修建封堵清军的工事而累死数万百姓、镇压潮州反动寨丁一样,本质上都是打着光复大明的旗帜,干的却是和满清一样人神共愤的事。矛与盾的结合,良知和现实的煎熬,诚然如铁石心肠的周士相,都不敢去想,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死伤。但到底减少了多少,没有人能知道,也没有人去统计。或许,这些事情会永久封存在史料档案之中。

满清杀了我无数汉人,所以我要站出来反抗,可却因为我的反抗,又使许多原本应该在这乱世之中能活下去的百姓丢掉了性命,那么我做的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从前,周士相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可以用大义,用民族的未来,用他前世所知道的历史让自己相信他的所做所为没有错。可当真正面临这些事,亲眼目睹那些惨剧之后,什么样的大义都不足以让他镇定自若。那些百姓或许可以用“牺牲”二字一笔带过,可以用战争注定就有伤亡解释,可周士相始终不愿面对。

如今的闽南的各府已经光复,从前对付清占区的手段自然不能再用。想要集中人力恢复生产,福建正在推行的分田地政策自然会引申到广东。福建方面肯定不愿意境内人口流失,于是,在长达近十年时间内,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官府,从上至下都是处于对立面,一方在拼命想吸引对方境内的百姓投奔自己,一方却是死命想留住百姓。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幕出现了——两省的官员们带着手下的保安团丁在省境处昼夜巡逻,很多时候老爷们为了几个百姓的去留大打出手,丝毫不顾颜面。

官府不再是官府,而是真正成了父母。

ωwш¤тTk án¤Сo

当人口的有效增长成了考核官员升迁的最主要手段后,固然有一些荒唐的事情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得益最多的还是原本官员眼里的“草民”。

.......

晋江县也在分田分房子。

因为道路不便,乡间的妇人李氏得知这个消息时,距离官府榜文公布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她当时就将自己那窝囊的男人痛骂了一顿。

“官府有这样的好事,你还傻傻的呆在家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去报名!”

一向“妻管严”的男人吴大有则是一脸苦相,犹豫一会,硬着头皮道:“这事咱们还是不去凑热闹了吧。”

“为什么不去!”李氏急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自家男人不去?

“官府说了,报名是一门一户的报,报完之后要统一安排,分配土地。我家弟兄四个,要是给分开了,到了外地,人不生地不熟的,容易叫人欺负。”吴大有说出了心理话,他担心兄弟几人要是分开,会叫人家“欺生”。

李氏眉头一皱,拿手指猛戳了下丈夫的额头,骂他道:“你这蠢蛋,大家都是去报名的,分到地方,都是生户,哪个有熟人在那?谁能欺负谁?...再说了,就算你们兄弟几个都在一起,没有土地,别人还不是想怎么欺负便怎么欺负。上次你家老三被村头王家打伤,这事你还记得吧,你们兄弟三个都在村里,放出一个屁出来没有?为啥?还不是因为你们兄弟几个种着王家的地,指着他家的田吃饭!你吴家要是有自己的地,能憋着气窝囊?”

这一番话说出来,顿时说得吴大有哑口无言,想了想,觉得孩子他娘说的确实很对,有了自家的地,做什么都有底气。在李氏的极力催促下,吴大有当天就出往县城,走了三天才问到报名处。到地方时,只见人头攒动,来报名的早就排成长长的队伍,如果不是旁边手持大刀、长矛的士兵在维持着秩序,这里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呢。所有报名的百姓脸上都是焦急之色,唯恐因为来报名的人多,分不到自己。看到这种情况,吴大有也是后悔不迭,早知如此,他就应该早点来,要是分到自己没了,回去之后还不知李氏要怎么收拾他呢。

还好,报名的队伍再长,官府的人都在那里造册登记,没有收拾东西说散了的意思。

下午的时候,终是轮到了吴大有,他一脸忐忑的来到一个书办的前面,小心翼翼的说道:“官爷,我报名。”

那书办是县城的一个秀才,临时给官府拉来帮着造册的。这会一边埋头填写,一边随口问道:“叫什么名字?”

吴大有将名字报了,书办又问了家里几个人,然后给吴大有填了一份表册,叫他将这表拿好到另一边去听分地的具体事项。官府的效率真是非常非常快,那一天吴大有带着李氏和两个孩子再次赶到县城时,县城外早已备好了车马,然后县官大人亲自出来接见他们,还带人亲自护送他们前往新的居住地。这待遇可让这辈子连县衙都没进过的吴大有和李氏激动了半天。

晋江知县之所以亲自带兵护送,却是因为境内有些土匪和散兵游勇作乱,虽说不成气候,可这事是齐王殿下亲自交办的,又关系他的前程,却是万万不敢大意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他这般新降官吏想要保住乌纱帽,可得小心做事才行。

一行数百人在知县老爷的几十个穿着红色军服的士兵护送下,前往相隔百十里的新居住地。路上,县衙的人专门设有临时休息点,里面早就备了热水和食物。休息时,知县老爷还前前后后的和百姓们打了招呼,一点官架子也没有。有知情的百姓私下议论说,县尊大人从前可不这样,就三年前,这位县尊大人可是下令砍了几十个乱民脑袋放在城门上示众的,听说还亲自砍了两个乱民领。

吴大有和李氏听了这事,不由吓得打了个颤,又觉不像,县尊大人看着可叫人亲近了,怎么看也不像会拿刀杀人的样子。正疑惑时,就听官道远处有“哒哒哒”的马蹄声传来,然后就见一大队骑兵簇拥着一个将领往这里飞奔而来。

晋江知县忙要士兵张罗百姓避到边上,那队骑兵远远过来后,晋江知县看到打出的旗帜,心中一颤,正要恭迎,却见这大队骑兵已然驰马往南奔去,并不曾勒马停留。

马上为之人正是周士相,他看到了道边的百姓,却没有停留,而是急着赶往金厦。

让周士相焦急南下的原因不是郑经绝地反击打败了郑袭,而是郑袭的部将刘国轩急报,一艘马尼拉往倭国的商船带来一个消息,吕宋的西班牙人正在对华人进行大屠杀。与此同时,舟山的郑鸣俊也急报截获一个消息,那就是北京的清廷正在与东番的红毛鬼签约订款。

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二百三十七章 决战 七第611章 夷虏所畏中国者,火器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满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人第八百一十五章 杀猪传统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终弟及第九百六十章 铁骨侯爷第五百六十四章 汉壮一家共赴国难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亲是国姓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户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云南易帜 洪首传边第八百七十一章 风吹麦浪第九百二十章 齐王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九百八十一章 劝降李国英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愿死在贝勒爷刀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围而不死第三百零九章 南蛮子太狡猾第六百六十六章 亲军 湖南 湖北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带朕走!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门来信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一千九十九章 乱民,不足虑也!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红血红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六十八章 军制第七章 知县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鳌拜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292章 汉军旗的后悔第四百零一章 钱不是问题第278章 广州将军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绝地第三章 复仇第一千七十二章 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岳乐第八十章 万岁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鲜 和约 白旗家眷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么意思第一千一十章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钱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百三十章 鏖战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与你同在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军南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诸王之中,唯杰书可用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胆小鬼第629章 大军何日北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齐王之事可当真?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云集第二百零五章 药库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线国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平南王的后事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战保船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书社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复仇之战的号角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标辽东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抢老婆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过人唐三水第三百六十六章 干了这一票!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九十四章 去留今天无更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师连城壁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钱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红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五百五十八章 尸堆如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决战 九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八百七十三章 该死的多尔衮余孽第九百二十三章 汉奸无后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谋财 不占地第八百一十章 将来,我们再做了断!第六百五十三章 抬旗 拜师 行痴 亲征第二十二章 混乱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气第四百六十三章 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