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九章 铁匠 竹竿

事态平息了,嘉定知县汤效先自是不能再躲在府城,于是带着衙役回了嘉定。?

ww?w?.?不过为防万一,汤某还是请府里派了一百大兵护送他回去。此事让松江驻军知道后,不少汤某昔日的军中同僚都耻笑汤效先不握刀把子,改握笔杆子之后倒成了无胆鼠类。

汤效先也是有难言之隐,毕竟他如今做的是亲民官,不是军中杀人的将。有些事情,也不是一冲性子,杀人就能解决的。若是杀人能解决问题,那天下的官就都让军中的武夫做好了,何必要那读书人来做。不多此一举么?

做亲民官,是有学问的,历朝真字决,一个“抚”字道尽精髓。

什么叫天下太平?

无事就是太平!

省里行文没有罢除汤某的意思,府里对汤某也有担当,倒没有将汤某推出去顶罪的意思,所以汤某虽心中七上八下,但回去这一路也是定当。不管怎么说,他汤某眼下还是代表朝廷,代表齐王殿下的官。教民们闹也闹过了,总不能还扯着这事不放,非要他汤县尊难看不是。往后再遇上这种事,他耐着性子,小心些便是。

于百恩也同汤效先一起回了嘉定,事情起初是他给汤效先出的主意,枷上堆肉将人枷死以致闹出事端。现如今,他也不好一拍屁.股就此走人。

回到嘉定后,人还没进城,主薄丁喇东就带人过来迎县尊了。

听丁喇东断断续续将教寺逼他的事说了后,汤效先倒是没了火气。先前事情闹得太大,惊动了省里府里,说不定连齐王府都知道,汤效先心中也是后怕得很,所以哪怕教寺的条件十分过份,他这会也是想捏着鼻子把事认了,免得再激起事端来不可收拾。毕竟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为官一任,上面看的是地方安靖,赋税按时按额交上,可不想看到下面天天民乱。这百姓天天闹事,不管你这官是有理还是没理,处置是否得方,上面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将你的乌纱摘了,再谈其它。

汤效先这几日也是琢磨得明白了,当初清欠时闹得还凶,还响,还厉害,光是被锁拿送往刑部的官吏就有上千人,械送安南的更是过万,可说一千道一万,被拿的都是有功名的士绅和地方小吏,于百姓却没损害。因此清欠得再狠,从上到下其实都不担心,因为鼓动不了百姓,那些士绅就翻不出浪花。可要是百姓被鼓动了,那就是要出大事的。

教民虽是教中人,但也是百姓!

对百姓,万事都得慎重,慎重,再慎重。

府里已经给省里回文了,嘉定教民闹乱这件事,算是揭过。只要不再发生,这件事上面也可当作没有发生。毕竟,朝廷需要稳定,地方也需要稳定。

得了教训,又被府里训了几天的汤某,这一路就像是蔫了的公鸡,身上看不到半点往日风发的意气。

然而,当看到城中一片狼藉,看到那些良善汉人百姓损失惨重,看到一些汉人百姓为了护卫家产而被教民重伤之后,同来的于百恩忍不住动了火气,说是事情是因自己而生,却叫百姓们无枉受灾,实在是有愧。于是请汤某为百姓做主,严惩那些教民,叫他们赔偿百姓损失。

丁喇东知道这于举人是县尊当年的旧识,但此人并无官职在身,所以嘉定的事情和他无关。他实在是被教寺的人弄怕了,生怕县尊在被这于举人鼓动闹出什么妖蛾子,于是死命劝着。

一面是自己的旧友,一面是自己的下属,汤效先也是犹豫不决。身为父母官,城中如此惨状,他哪又能真的于视无睹。只是教民刚刚散去,他要是派人抓捕,肯定会让教民们再次闹将起来。这后果,他现在实在是不敢担了。回来前,府里和他说的明白,齐王殿下已至杭州,不日就要来松江视察。这节骨眼再生出事来,休说他小小嘉定县了,就是松江府,江苏省都吃不了兜着走。

“事情已然如此,我也不好再启事端...”

汤效先最终还是没有听于百恩的,抓捕教民惩治。于百恩也知道这位兄长苦衷,知道嘉定要是再生乱,恐怕这位兄长的前程就会尽毁。他自感愧对城中百姓,也无脸再留在嘉定,当下就向汤效先辞行。心灰意冷,准备回原籍贵州,等母孝完毕,便参加会试。汤效先留他不得,无奈赠金数十两送别于他。

教寺逼迫丁主薄答应的条款,汤效先随后几日兑现了大半。至于那位被枷死的大师傅,也由丁主薄代其出面吊唁。不过对于教寺提出的允宰耕牛这款,汤效先却是坚绝不应。教寺的人也怕这位汤县尊秋后算账,所以也不得得寸进尺。事情就这么平息了下来,官府这边赔了许多钱财,嘉定城中的汉人百姓损失了家当,伤了十几人,教寺那边得了许多赔偿,却死了个大师傅。

只是,汤效先和教寺的人都不知道的是,教民冲集县衙这件事,背后却另有帮人在暗中参与。

三月初六这天,嘉定县盐铁塘聚集的教民马某等人突然将镇上的几个铁匠请到寺中,请这几个铁匠帮他们打刀。

刀乃兵器,杀人之物。铁匠们平日只打造农具、生产之用的铁器,哪曾打过刀。故铁匠们谁也不敢为马某等人打刀,马某等人便拿出大量钱财利诱铁匠。真金白银面前,几个铁匠眼为之一花,于是横下心来为马某等人打刀。总计打了两百多把刀,刀打造好后,铁匠们满心欢喜以为可以拿钱走人。不想,马某等人突然翻脸,半夜将铁匠杀掉,埋在寺后荒地。如此,外面的人就谁也不知道他们打刀的事。与此同时,不远处的横沥、新槎浦等镇市面上发生一桩怪事,有人将街上的竹竿全部买光。买竹之人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其中不少生面孔,甚至还有北地口音之人。

“买竹”事件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横沥等镇的乡长、村长们将事情报到了官府。知县汤某知道后,也觉奇怪,便派衙役到各乡查探,结果却是查不出什么,此事便不了了之。毕竟官府管不了百姓买竹。

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七章 知县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当皇帝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四百九十一章 东勋英烈 可不订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鲜 和约 白旗家眷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钱第九百九十章 围点打援第一千九十九章 乱民,不足虑也!第九百八十七章 倒霉的祖泽清第八百二十九章 战鼓捶响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见见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七十二章 营老第一千零三章 图谋郑家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顾我爹娘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战玄武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孔府不如狗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关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晋王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杀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八百零七章 河东君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执骑第636章 铁甲重装步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学士助我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书大人乃饵也!第四百六十章 李定国兵退贵州第七百零五章 打满州易,打唐三水难第二百六十六章 灭门第二百零三章 炸营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临比我更烂就行第六百六十五章 内阁之争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劝登基第300章 家乡人也杀第二百四十三章 决战 十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万万年第六百零三章 马宝降清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暴雨断电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标辽东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师连城壁第二百一十二章 广州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还顾得了你们!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汉人第615章 满州铁骑第二百六十四章 宠妾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震动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战三捷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千零七章 谁是螳螂 谁是黄雀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吴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四百五十四章 取舍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来的?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办事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报国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五百一十七章 晋王最怕什么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谭惊变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个什么东西第一千一十八章 让我拦截朱由榔?第六百八十八章 活人不及死人香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九百八十一章 劝降李国英第二百七十一章 让他们告去第八百零五章 谁作孽,谁来受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书大人乃饵也!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钱粮尽控在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给瞎子第三百四十二章 构架第八百九十章 贼秀才阵亡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门第六百四十二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九百七十二章 朱家早就完蛋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长乐郡主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满歌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六百七十二章 避战保船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树第四百一十九章 粮草先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解围?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三百零七章 见好就收第五百八十一章 凭啥我不能做巡抚?第十三章 刁民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二十八章 银子第二百三十二章决战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举第五百一十二章 赶着投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