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火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ps:看《汉儿不为奴》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绿营动手时,新兴以后组建的几支新兵队都被命令到东城集中,周士相让新兵们过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他们看看旗兵是个什么德性。

自永历二年(顺治五年)李成栋率军打进广东后,因其部原是农民军,战斗力较南明官军强大数倍,故每战必捷,使得广东明军无处立足,更使永历*吓得自广东远窜至广西。如此情形下,广东百姓自然摄于清军的强大,时人皆称“北佬强悍不可敌”。

其后永历四年(顺治七年)尚可喜和耿继茂又统领所部汉军旗进入广东,二王麾下汉军虽然数量不过几千,但因兵卒皆是辽东老兵,装备又以火器为主,因此战力较之李成栋部更强一筹。李成栋反正归明以后,其部清军变成了广东明军主力,李成栋之死虽使广东明军群龙无首以致崩溃,但进粤的汉军旗和满州兵也是广东明军战败的主因。其后李定国以两蹶名王之势,挟数万精兵两攻广东,却先后在肇庆和新会接连惨败,如此更使广东百姓谈清色变。

周士相还是新会秀才时,就常听人说起什么“绿营惹不得,旗兵看不得,满兵听不得”,大意是绿营的兵不能得罪,那旗兵别说得罪了,你就是看他们一眼都不能,而满兵更甚,休说看他们一眼了,光是听到满兵二字就能把人吓得魂飞魄散,有多远逃多远。不然,轻则倾家荡产,重则脑袋搬家。这三句话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也可从中探见广东民间对清军的恐惧到了何种程度。

新兴以后太平营新组建的几队都是些新兵,这些兵不比和清军打过几场的老卒,潜意识里对清军的畏惧要多过对太平军的畏惧,因此周士相有必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传说中“看不得”的旗兵是个什么德性,只要他们看到那些旗兵老爷们同样也会害怕,同样也会求饶,同样被砍了也会死,心中的恐惧自然就会淡化。

满州人也好,汉军也好,绿营也好,都是人。只要是人,就都是爹生娘养,不比旁人多个头多只手,脑袋一砍同样也咯屁。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次数多了,这些新兵没理由还恐惧清军。当然,前提是太平营能够不断的胜利下去,要不然,一次败仗就能让太平营的一切烟消云散。

..........

一边倒的屠杀很解气,虽然动手的是那些绿营兵,但看在太平营这帮新兵眼里同样也痛快,虽然为之呕吐的人也有不少,但成效同样也是有的,至少,周士相便听到有新兵在嘟嚷什么“北佬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就好!

秦智生刚才提议收纳旗兵降卒时,周士相曾经动过心,但旋即就否定了这个提议,因为他认为旗兵就是旗兵,这些人不同绿营,骨子里也不再是汉人,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甲申国难前就在辽东降了满州,清军入关后对明军的压倒性优势更使他们坚定效忠清廷之心,尤其是汉军旗的身份让他们自认比关内的汉人高一等,这种心态之下,指望他们还能够记起自己汉人的身份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用后世的称法,周士相更喜欢将汉军旗的这帮旗兵称为“二鬼子”,事实证明二鬼子远比大鬼子更为可恶,因为他们在屠杀起同胞时往往比正主还要凶残,还要不择手段。

驱使一帮屠杀同胞成性的二鬼子和他们昔日的主子对抗,周士相自认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和胸襟,重要的是,广东的汉军旗都是举家从辽东随尚可喜和耿继茂一路打到广东来的,他们的家眷全都在广州,因此不可能死心踏地的跟着太平营干,除非有朝一日他们也如同今日的绿营一样自绝后路——用满州人的脑袋换他们的性命。

总而言之,太平营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收纳这帮根本养不熟的旗兵,周士相也不想养虎为患,便只能拿他们的人头绝掉高要绿营的退路,同时也让营中的新兵见识下旗兵老爷的德性,既间接扩大队伍,又间接提升士气,一举两得。

目睹一百多旗兵被乱刀分尸后,新兵们接到了新的命令,就是将这些死掉的旗兵拖到城外。命令是拖到城外,没有说要烧掉,也没有说要埋掉,就是拖到城外。至于太平营走后这些尸体是被野狗吃掉还是由高要百姓掩埋,就不是周士相关心的问题了,他现在关心的除了收编这两百多高要绿营,就是缴获的汉军旗火铳。

和后世记载不同,周士相拿到的旗兵所用的火铳质量属于上乘,且威力也大,绝不是放上一铳对方还能生龙活虎扑过来,虽然不能和后世火枪相比,但也绝对是要人命的东西,若是能够量产量用,火铳这种原始的**完全可以淘汰任何先进的冷兵器。

对火铳,周士相的了解并不多,秦智生、蒋和等原先在明军和清军干过的总旗倒是了解的多些,据他们说,以前明军使用的火铳经常会炸铳,所以士兵们不敢放心使用,久而久之,火铳在军中就成了烧火棍一般的东西,但凡有办法的将领总是避免部下配备火铳,而是尽可能的多要一些刀剑弓箭,哪怕是多要一些棉甲也不愿意多要一些火铳。

造成明军火铳质量低劣的原因有很多种,众人说法也不同,但有一点却是共认的,那就是朝廷没有给予足够的银子。没有足够的银子,就没有足够的原料,负责打造火铳的又是和军户一样的世代工匠,这些人连自己一家老小的温饱都没法解决,又如何会用心制作火铳。恶性循环之下,原本能够让明军纵横漠北的火铳就成了军中弃儿。

与明朝没有足够银子打造火铳不同,降清后的孔有德等人为清军带去了大量工匠,并且得到了皇太极的高度重视,对于制造火铳的匠人也给了远超出明朝的赏赐,非但给予金银田地,甚至还给予官位,如此一来,匠人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再加上清廷对火铳的要求近乎苛刻,又没有如明朝官员那般的克扣,工匠造出来的火铳质量不好才有鬼!(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六百九十三章 宁搜错 不错过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七百零二章 黄袍加身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战 十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满江红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帅做天子!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孙可望第一千六十五章 钱 女人 佩刀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后南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军 下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话与你们说第一千五十九章 满纸荒唐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617章 壮丁对壮丁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635章 大丈夫当战劲敌!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无人 汉道昌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猎头令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三百九十章 易帜反正 下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办事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帅做天子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惨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若能活下去,照顾我爹娘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满门抄斩 靖海侯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汉人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监和文官第七十二章 营老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阳第九章 土匪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见血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红毛鬼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晋王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阳第三百四十二章 构架第七百三十章 总督大人要斩尽杀绝不成?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与虎谋皮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钱粮尽控在手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战第三章 复仇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挟朝廷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过三第610章 军器图说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宁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见见耿精忠他娘第四百二十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烦第一千三十章 满世界都是肥羊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灭门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礼服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负隅顽抗第八百六十四章 将军难免阵上死第八百零四章 兴大狱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九百五十九章 亲军办案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汉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谒陵?第一百章 活该第八百七十六章 小伯爷,莫怪我第二百三十章 动摇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尔归国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二百二十四章 会场第三百四十五章 封死澳门第五百五十二章 满州衣冠满州帽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五十七章 买卖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饮长江水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第八百零五章 谁作孽,谁来受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东有文督师在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关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八百四十八章 保真龙天子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烨即位第九百六十章 铁骨侯爷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顶你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