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凭证

屋内一众汉子骂骂咧咧的吵嚷,为首的胡全默不作声,把个程邦俊气得脸色铁青,同时也是暗自叫苦:早知这差事如此难办,自己何苦毛遂自荐再来跑一趟,受这帮土匪的窝囊气,也把朝廷的脸面丢个一干二净,更把自个的前程给误了!

去年,程邦俊就来过广东一次,当时他携带永历天子的诏敕命令两广总督连城壁招募义师配合李定国大军作战,等李定国大军自高州东进后,因为广东清军不敢与李部正面作战,将军队全部集中到广州周围坚守,粤西各府县遂相继被明军收复。在此情形下,各地抗清义师纷纷向广州进军,各地土匪们也是全部自觉“大义”,接受南明大学士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壁和高、雷、廉、琼四府巡抚张孝起等人的收编,欢呼雀跃打着明军的旗号向广州进发。

形势大好之下,本应回安龙府复命的程邦俊也趁机向两广总督连城壁请缨,以钦差名义收编了一些土匪和义师,凭此功劳回去后立即从主事升为员外郎,离兵部职方司郎中还有一步之遥。

两月前,留在广东主持抗清局面的南明大学士郭之奇和两广总督连城壁联名向永历朝廷上奏,言李定国大军退回广西后,广东清军便又占领了原先光复的府县,使得广东尚存的明军只能在沿海山区活动,根本无力应对广东清军的进攻。

故而为了缓解清军进攻的压力,同时也为解决明军自身兵力不足,郭、连二人便提议再同去年一样,再次以朝廷的名义收编各地抗清义师、义勇,不吝高官厚禄之赏,从而能在短时间内壮大广东明军力量,以便能够配合高州的李定国部对广东清军形成威胁,必要时候可以再次配合李定国大军作战,不致粤省全为清军所有。

在贵州安龙府的永历天子在接到郭之奇和连城壁的上奏后,立即批复同意,同时要兵部派人到广东协助办理此事。

兵部接到上谕后,本是要派别人去广东,可是程邦俊却向上官毛遂自荐,说自己去年出使过广东,对广东情形十分了解,和当地的官员也有些交情,派别人去不若派自己去。兵部一想也是,就这么着,程邦俊便带了大量永历朝廷铸造的印章和兵部发给的告身到了广东。

谁知,此行不比去年,从高州出发后,程邦俊便接连碰壁,不论是那些拥众数千或是数百的抗清义师,还是那些只有几十个人便自称什么大王的土匪,无一人对永历朝廷委以的高官感兴趣。态度好点的好言将他这“钦差”送走,态度不好的直接是哄走,将个永历朝廷的兵部员外郎颜面扫得干干净净。

究其原因,却是南明广东官员自个种下的苦果。去年广东各地抗清义师响应南明朝廷号召配合李定国大军作战,为此死伤无数,等到李定国大军从新会解围退回广西,这些抗清义师却一下就从原先南明官员眼中的香饽饽变成了臭狗屎。当真是要钱没有,要粮没有,要兵器也没有,甚至连战死者的怃血也没有,当真是要时招手来之,不要时挥手撵之,连句好话都没有。如此做派,便使得各地的抗清义师对南明朝廷寒了心,那些土匪们更是对南明朝廷没有好话。

去年做的不地道,今年还能指望人家响应你,为你卖命?况且去年各地义师和土匪纷纷响应南明的原因是李定国大军打入广东后,清军不敢与之为敌,形势大好之下自然是人人都出来要痛打清军落水狗。现在李定国大军退入广西,只在高州留了为数不多的兵马,而其余各地的明军战斗力又出奇的差,连义师都比不上,看到清军几乎是望风而逃,这种情况下,广东的南明官员想靠封官许愿来让人为之卖命,和清军死磕,谁肯干?

谁干谁傻!

........

叫苦不已的程邦俊几次去看胡老大,指着这个张孝起曾大为夸赞的义士能够回心转意,说服手下这帮人接受朝廷的委任去和清军作战,可瞄了几次,胡老大都不为所动。

这些个土匪丘八,不识抬举!

程邦俊暗骂了声后,肠子算是悔青了,去年的功劳已经让他捞着一个兵部职方司员外郎,这要安心在安龙府呆上几年,一个职方司郎中难道就能跑了?他还年轻,怎就这般沉不住性子,现在可好,处处碰壁,来粤月余,一事无成,却不知如何向朝廷交待,又如何去见来前夸下海口的四府巡抚张孝起。

又等了片刻,除了一帮土匪的嘲笑和谩骂声外再无动静,程邦俊脸皮再厚,也知道这大樵山众人是不可能为朝廷所用了,再留下去除了自寻其辱外毫无用处。恨恨的便欲开口告辞,却听有人问他:“敢问大人,朝廷的封赏可是真的,那参将的告身和大印不会有假吧?”

“放肆!”闻言,本就有气的程邦俊立时就火上心头,“尔等怎能怀疑朝廷名器!”抬眼去看,却是那剔了发的义士周士相。

宋襄公不知道周士相问这个干什么,但既然对方问了,他也不便拦着,负手在那冷眼旁观。

周士相突然开口,胡老大和赵四海他们也都奇怪,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在众人目光中,周士相缓步来到程邦俊面前,微微欠身拱手道:“程大人别误会,在下不是怀疑大明朝廷,只想确认一下,毕竟这告身和大印,在下和这屋中的诸位好汉谁也没见过,验一验稳妥些,也碍不了事。”

“你这什么话,莫不成你是怀疑本官?哼,需不需要连本官的身份也一并验了?”

程邦俊眉头皱起,新会秀才周士相手刃清军参将为父母妻儿报仇的事,早有探子从清军的布告上探得,故听到这桩义举时,他对当事人还是很敬佩的。不过当看到周士相竟然和大樵山的一众土匪为伍,不禁有些质疑周士相的人品。加上这几日一直在山里奔波,可却一事无成,燥火之下对周士相的态度便很冷淡,现在见他竟敢出来要验朝廷发给的官印和告身,语气顿时不那么友好起来,口气带着几分讥讽。

不想,周士相却一脸郑重道:“若是有可能,程大人最好也能出示下能够证明身份的凭证。”

第302章 银子和粮食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庙第二百零二章 跑单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营救不得了第634章 贼秀才不过第2个李定国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第三十一章 舍命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守 十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赐婚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进尺第九百四十二章 库恩布 于成龙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临走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参加太平军第五百九十二章 乱第四百二十六章 广东来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楼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肠 太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293章 满大爷跑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战第一千四十五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第一千一百章 灰飞烟灭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军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一百四十章 伤亡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满兵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军 下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销大案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诸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满汉好兄弟第二百四十九章 帮助第五百一十章 梧州城破 中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五百六十三章 宁杀错 不放过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颗心凉个彻底第六百四十二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十章 情报第四百一十四章 唐三水的牛皮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还像个秀才吗?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诉朕怎么办第二百一十三章 虚实第二百章 水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九百八十八章 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第301章 贼秀才要打广州第九百一十三章 闽王 顺王 辽王第632章 罗托当可全歼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满江红 大结局第六十章 矿工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夹击第七百零四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五百八十一章 凭啥我不能做巡抚?第八百七十三章 该死的多尔衮余孽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云南整编 夔东请镇第七百五十章 凭你也想杀老子!第五百六十三章 宁杀错 不放过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节督师府第八百五十六章 戴家庄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六十三章 抢劫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还认得在下!第六百五十章 张勇降 罗托死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还有救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强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人不如狗吗!第三百九十章 易帜反正 下第280章 先发制人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四百五十三章 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军和关宁军哪个强?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九百六十五章 妈妈走不得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四百五十章 金厦之战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五百一十六章 虚无的希望第七十一章 抄家经一百二十四章 凶光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