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局面

清廷委任的新会知县黄之正在太平军破城之后在县衙纵火自.焚,所幸火势只在后堂烧起,并未蔓延整个县衙,其后进入县衙的虎捷营军士搜寻出历年来由北京、广州等处发来的塘报、公文。

结合塘报公文内容,加之俘虏招供及沿途侦察,周士相在其所画的粤省舆图上分注敌我双方势力,以红点代表明军,以黑点代表清军,随后召诸将军议。

地图上,代表明军的红点和代表清军的黑点数量并无多大误差,甚至红点的数量还在黑点之上,只不过明军所处的地区都是偏远山区和沿海地区,而清军则占了粤省的精华地区,其中广州和潮汕地区尽是黑点,相较之下,明军所控制的人力和物资资源是远远不能及的。

“东安韦应登、总兵叶标部,韶州清远山王翰部,钦州龙门岛邓耀部各有兵数百至数千不等。”

“宁藩镇国将军朱统部,海北道周腾凤部,石城县漳平伯周金汤部,阳江县海陵岛有参将李常荣,另外恩平县有虎贲将军王兴部,南海上川山、下川山则有凌海将军陈奇策部,各部同样兵员、素质不等,但均有水师配署,故清军奈何不得。”

“这些明军和义师均归永历朝大学士郭之奇,两广总督连城壁提调,另外高州还有四府巡抚张孝起,不过张孝起此人无谋,高州那边指望不得,现下能够借助的力量重在钦、雷、廉三州,其中凌海将军陈奇策刚重创清军,可以援引,另外海陵岛参将李常荣部离我们最近,若引他直入九江口。可牵制清军广东水师,清军水师若被击溃,则我军可越江直渡香山。”

“绿营俘虏招供。新会附近山区有不少明军活动,这些人都是年初西宁王退兵时来不及退走留下的。有西宁王的兵,也有其他明军义师,当初我等随胡老大下山攻打新会时,也曾险些退不回来。”

说到这,宋襄公停顿了下来,脸上露出伤感之情,显是想到了故去的胡全,葛正等人见了也均是黯然神伤。

正了脸色。宋襄公收起伤感,继续说道:“千户大人已派人去联络这些溃兵,这些溃兵虽鱼龙混杂,但内中却是有不少一心复明的好汉子,还有不少都曾是各镇的精兵,任由他们散落在各地不加招抚,时日一久只怕不是成匪便是真正消亡了,故而若能招纳他们入我太平军,则势必能壮大我军力量,也能让这些汉子重燃希望和鞑子一较高下。”

待宋襄公说完。周士相起身道:“联络溃兵和各地明军的事情已派人去做,眼下咱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击败广州清军的进攻,唯有如此。这些溃兵才会来投奔咱们,那些心系大明,不愿做满州奴才的汉家男儿也会来投奔咱们!即便咱们不能击败清军,也得死死钉在这里...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这新会城!”

周士相说得斩钉截铁,诸将也均知新会一战关系太平军生死存亡,当下也无二话,轰然应是,性子粗得更是操起清军的女性长辈来。

局面分析得已是尽周士相最大的能力。也是分析得极为详尽,求人不如求己。从罗定起兵以来,周士相一直坚信这一点。因此他放弃了西去投奔李定国的念头,改由借胡全之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局面,说一千道一万,自个的命得由自个掌握,就是死也得由自己决定怎么死!

对外的一切都已安排好,城中的“人和”也在太平军一方,有坚城依靠,有全营上下一心死战,周士相已下决心,就在新会城和尚可喜、耿继茂一争高下。

........

太平军建制,20兵为一伍,五伍为一队,五队为一营,另配20伙兵,故一营兵为520人,现有雄威、虎捷、震虏、陷阵、近卫五营。

经圭峰山一战,各营均有死伤,经补充绿营俘虏,现全员满编营为近卫、陷阵、虎捷,雄威和震虏二营则各缺员数十,如此一来,太平军前营五大营战兵总兵力不到2500之数。

以2500兵守卫新会城,兵力肯定不虞,况各营新兵和俘虏人数占了过半,又多无训练,战斗力堪虞。另外,新入营的俘虏忠心也存疑,太平军保持强势,这些俘虏不敢异动,若太平军势弱,则难免有反戈之举。杀旗兵之举虽可暂时稳住人心,但真到生死关头,此举能让多少绿营俘虏惦量反戈后清军是否会放过他们,确是疑问。毕竟,人头就要落地时,哪怕明知是一根活命的稻草,还是有不少人伸手去抓的。

周士相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预防,能不能让俘虏归心,能不能让新兵变成老兵,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实打实的干上一仗才最实在。能不能坚守住新会,就看能不能打退清军的第一次进攻,胜了,什么危险都不存在,败了,又谈什么危险。

兵力短缺便要由武器来弥补,新会城的十几门红夷大将军炮和数十门大小铜炮成了周士相的决胜筹码。

太平军中会操炮的只有几十人,为此,周士相按下了杀俘的念头,在城墙修补完毕后,一百多镶蓝旗汉军被驱赶到了城上,就在这些汉军以为太平军要杀害他们时,周士相给了他们选择,要么为太平军效力操炮,要么自己从城上跳下去。

结果没有出乎任何人意料,所有的汉军都选择了为太平军效力操炮,一个犹豫的都没有。为了保险起见,每门炮周士相又配了两个刀手,这些刀手的任务只有一个,监督这些汉军是否出工不出力,若是发现汉军们放空炮,那就直接砍死了事。

有几十门大炮在手,太平军上下对能守住新会更多了几分信心。其它武器方面,也充足得很,赖城中清军所赐,太平军又得火铳250杆、大杆子鸟枪16杆,另外还有制式长刀72把、长矛1362根、弓箭460把,箭枝近6000根,铁甲8具,棉甲180幅。

五大营的武器都已配备到位,铁甲被发给了各级军官,棉甲也全部发给了震虏营,这样一来,葛正的震虏营就成了太平军唯一一个全营配甲的战兵营。

弓箭虽多,但太平军能射箭的兵不多,最后挑了100名绿营兵充为箭手,将近卫营的弓伍扩为箭队,作为一支机动力量待命。城中搜刮的战马倒是不多,只有20多匹,这些战马被分给了朱二的骑兵队,饶是如此,骑兵队也才几十人,根本当不得一支独立战力使用,更休提和可能出现的汉军旗骑兵对阵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赵良栋也反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历朝官收容队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庆军议第四十七章 练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将第五十章 出征第五百四十章 那秀才真是来勤王的么?第四百零九章 权力是味春药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门来信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鳌拜自个领死去!第一百零八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选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见见耿精忠他娘第六百六十三章 内阁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三十章 满世界都是肥羊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是阴谋是阳谋第283章 10万驾前军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岳乐第六百九十一章 明黎南定条约第四百二十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第二百三十一章 决战 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来了第七十八章 司礼监第五百八十六章 皇帝的奴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为何不死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杀猪传统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娘儿俩的!第六十二章 许诺第一千九十八章 汪士荣在此!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军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635章 大丈夫当战劲敌!第二百四十一章 决战 十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尸堆如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时兴起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书大人乃饵也!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第七百一十七章 观贼不似兵第八百二十九章 战鼓捶响第四百九十七章 请给我一点创作宽容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638章 怎么会是他第九百三十七章 两虎相争 大清得利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无辜第八百五十章 大幕拉开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来是咱闯营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滚雪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乱吗?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钱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头降兵第四百六十六章 军粮 救子 好兄弟第七百三十七章 城中为顺民第三百二十九章 还有个唐王没死第二百五十四章 广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们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墙第七百七十七章 为何不死于贼第七百七十七章 为何不死于贼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来亨误我大事!第七十二章 营老今天请假,明天开始努力更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凭什么认祖归宗!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韩王也可做的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抚一锅炖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第十三章 刁民第六百六十九章 唐王监国第五百三十七章 围而不死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黄毛小儿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进府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抚文报第五百六十章 首级换肥猪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鳌拜第六百六十三章 内阁 六部 小九卿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给瞎子第二百零二章 跑单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宁城破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标辽东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烨即位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销大案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线 时间第三百二十九章 还有个唐王没死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七百零四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七百九十三章 晋王,事还有大可为!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军四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