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三思而后行

云南昆明宜良县城,平西王世子、和硕额驸吴应熊奉顺治皇帝命特来军中看望替大清征战西南的父亲。途经汉中时,经不住弟弟吴应麒的请求,应熊便将他一起带到了云南。

吴三桂上一次看到长子吴应熊还是顺治十年,时隔五年再一次看到长子,自然是欢喜无比。父子叙了多年未见之情后,已经做了爷爷的吴三桂自然问起两个孙子的事。

“公主待儿甚好,世璠也长得十分白胖,已经会叫爹了。”提起两个儿子,吴应熊一脸欢愉,“不过老二名字一直未起,先前儿子倒是写了家信想请父亲给老二取名,可父亲又领兵出征,这事便一直搁着。儿子这次来,公主也叮嘱了,无论如何也要请父亲替老二把名字给取了。”

“替儿取名是你做父亲的事,如何要我这爷爷来取。”

吴三桂开心的笑了起来,嘴里这么说着,手却拿笔落纸写了三个大字。吴应麒探头去看,却是“吴世霖”三个大字。

“世霖?”

吴应熊仔细念了几遍,对父亲给次子起的这名字大为满意。

“这名字我早前就想好了的,不过怕你和公主嫌我这老人多事,便一直藏在心头。今天总算是拿出来了。”

吴三桂一脸慈爱的看着长子应熊,想到长子自顺治元年起便一直留在京中做为质子,心中便颇不好受,但想应熊现在也是做了父亲的人,自己也已成为两个孙子的祖父,心中自然别有一番感慨。

“等回头我和大哥一起回京看看我这世霖侄儿,再看看世璠还认不认得我这个叔叔,公主是不是真和大哥说的一般,对世璠极其疼爱。”

16岁的吴应麒长得颇是人高马大,和大哥应熊一表斯文相比,应麒倒是颇像三桂,看着就像一员武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三桂心中一动,放下毛笔,看了眼并没有对弟弟所言多想的应熊,意味深长对他道:“世霖虽是公主所生,但嫡长不可轻易,这一点你须心中有数。将来,你可是要袭为父这平西王位的。”

吴应熊一怔,明白父亲话中所指,忙道:“父亲放心,建宁没有那个念头,世璠是儿嫡子,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会改变。”

“这就好。”

吴三桂点了点头,又想自己还不到50,却想这王位继承之事,不免有点太过多想,便笑了笑,岔过此事不提。目光瞥见次子应麒人高马大模样,想到这两年自己忙于征战,一直疏于教子,不知应麒现在学业如何,便问他道:“为父不在,你怕是高兴的很。说说,你跟先生都学了些什么书本知识?”

吴应麒没想父亲会突然问他学业,有些脸红道:“先生能教我什么,不过是些四书五经之类的。”

吴三桂眉头微挑:“除了四书五经,先生就没教你别的书么?”

吴应熊微笑不语看着自己这个弟弟。

吴应麒有些头疼,父亲明知他不好读书,而好弓马,却非问他的学业,这不是当着大哥面叫他难堪吗。他硬着头皮道:“父亲,先生说,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孩儿以为只要能读好这些四书五经,就不愁没有经天纬地治国安邦之才,其它的,学与不学没什么紧要的。”

吴应熊没想到弟弟还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事,对弟弟真是有些刮目相看。

吴三桂也是一怔,旋即笑骂道:“糊涂,真是迂腐之见!”

“先生是父亲给孩儿选的,怎的父亲反说先生所言是迂腐之见呢?”吴应麒撅着嘴,对父亲的话感到不平。

吴三桂轻笑一声,问道:“你想必认为你先生读的书比父亲我多的多,是么?”

吴应麒想也不想,理所当然道:“先生博览群书,诗书礼乐无所不精,自然比父亲所学要多。”说完,想到什么,又补一句道:“这话可是父亲当年自己说的。”

吴三桂当然记得自己当年替次子选老师时对他说过这句话,但他却是摇头道:“这话我是说过,但我问你,如果让你先生来带兵,你认为是你先生厉害,还是你父亲我厉害?”

“这...”

吴应麒挠耳不知如何回答。

吴应熊笑着点了他一下:“二弟,这有什么难回答的,当然是我们的父亲厉害了。”

“噢,对,对,是父亲厉害,父亲厉害!...”吴应麒不住点头。

吴三桂又笑了起来,接着问吴应麒:“那你可知为何父亲厉害?”

吴应麒摇摇头,实话实说道:“儿子说不上是何道理。”

见次子说不懂就不懂,一点也不虚伪,也不强充好汉,吴三桂心中很是欣慰,只是面上却不露声色。

“两人走在一块为一事发生冲突,双方都是博学之士,谁也说不过谁,却谁也不肯服输,这时,却要如何分出胜负来?”

吴三桂出了一题,这题不但是出给次子的,也是出给长子的。

“孩儿不知道?”吴应麒很老实,他真是不知道,他想了想,征询的看着父亲,小声道:“要不再请一博学之人做判?”

吴应熊也在想这问题,一时却没办法。如弟弟所言,再请一人作判,可要这两人不信这人判定又如何解,难道还要再请人来判吗?

吴三桂笑容慢慢褪去,盯着两个儿子,正色道:“这时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是一拳头而矣。”

“一拳头?”

吴应熊和吴应麒双双发怔,父亲这答案未免有点匪夷所思了吧。

“便是一拳头,谁的拳头强,谁就是胜者,谁的话就是对的。或者说,谁的实力强,谁就是对的那一方,输了的那个人,便是再博学,再有道理,但经不住这一拳头,他便是失败者,便是错的。这个道理,你们可明白?”

“孩儿明白了!”

吴应熊和吴应麒齐声道,不管这个答案有多么惊人,但细细想来,却又是那么的真切。这世上的事,往往不就是一拳头解决的事么。

吴三桂很满意两个儿子的反应,这个道理可是他毕生经验之谈。许是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沉重,父子之间气氛有些压抑,他便稍稍缓和脸颊,又问吴应麒道:“除了四书五经,你自己可曾偷偷摸摸看过别的书?”

吴应麒突然紧张起来,不知父亲的话是何意思,有点害怕的看着父亲。

吴三桂见次子这幅表情,一下笑了起来,然后和声说道:“你怕什么,父亲小时候也躲着老师和你祖父亲看其他的杂书呢。”说着又指了指长子吴应熊,“你大哥小时候也常这样呢。”

吴应熊被父亲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吴应麒则红着脸说道:“其他的书,孩儿倒是看过几本。”

“什么书?”

“《史记》与《孙子兵法》。”

“噢?你看这两本书?”吴三桂有些吃惊,想不到一向不爱读书的次子竟然会这两本书。

“这两本书都是不错的,你既爱看,回头就让你先生多为你讲解。”吴三桂哈哈大笑起来,随手拿起案桌上果盘摆放的一只黄皮梨摆到两兄弟面前,对他们道:“你们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么?”

两个儿子齐声答道:“听说过。”吴应熊又补充道:“儿子小时候,先生都教好几遍的。”吴应麒也点头示意他小时候也听先生讲过好多次。

“嗯。”吴三桂笑着问他们道:“既都听过,那么为父问你们,如果你们是孔融,该如何取梨呢?”

吴应麒脱口就道:“当然取最小的!”

吴应熊却在认真地思索,他知父亲不会突然问这取梨事,肯定另有深意,所以并没有回答。

吴三桂见长子在沉思,便问他道:“应熊,你怎么不回答?”

吴应熊抬头看着父亲道:“父亲,孔融让梨的故事,路人皆知。我想父亲问儿之意绝非让儿也学孔融!如果如此,父亲此问又有何用?只是儿子也并不知道如何做,所以没有回答。”

吴三桂满意点头,赞许道:“你能用心思索,足见你心思缜密,将来可做大事!”

吴应熊脸上很平淡,仿佛没有听到父亲的话一般。吴三桂见了更是大为惊喜,忍不住赞叹说:“得意不快心,失意不快语。我儿应熊果然有惊人之才!”

“父亲...”

吴应麒见父亲一再称赞哥哥,却把自己给摞在一边,嘴巴鼓了又鼓。

“你啊...”

看见次子吴应麒嘟着嘴的脸,吴三桂忍不住大笑起来,然后说道:“我儿应麒忠厚有加,前途也未可限量。”

“多谢父亲夸赞!”

吴应麒见父亲表扬了自己,才慢慢地舒开了脸,露出了笑容。这时,吴应熊却突然问父亲道:“照父亲之意,儿子该如何取梨呢?”

吴三桂没有回答长子,而是反问他道:“你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么?”

吴应熊答道:“是的!”

吴三桂用赞赏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之后才说道:“照为父看来,你须要三思而后行。”(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钱第八百八十章 垒尸及顶第五百七十五章 点验首级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三十七章 麻烦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娘家第七百零四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乱第三百六十三章 哈哈木已死第一千六十二章 顺治要死了,康熙要来了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二百零五章 药库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六百六十三章 内阁 六部 小九卿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亲王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进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战果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娘家第七十五章 爆破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梁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三百六十八章 满洲大爷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报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八百一十七章 蒋指挥,大帅请你去南京第280章 先发制人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帅,您也无后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庆群英会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执骑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六十九章 总旗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焕愿助殿下登基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长江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三百三十一章 露布告捷 上第一千八十三章 请晋王襄助一二第一百二十章 坚城第九百八十五章 内战不可避免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狈为奸 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将军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强马壮者为之第一百一十七章 正法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二十三章 斩首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线第一千零八章 贼秀才先动手更新说明第九百一十三章 闽王 顺王 辽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渡孤去崇明第七百八十章 妻、子俱付我食之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墙 血如泉涌第八百四十七章 吓死你们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谭惊变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国公夫人第640章 小爷不比马鹞子差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长江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摇旗北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来了!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虚实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坟 鞑子墓第二百三十三章 决战 三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经略使第六十九章 总旗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红血红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销大案第五百六十三章 宁杀错 不放过第十二章 凭证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变第六百九十五章 得寸进尺第四百零九章 权力是味春药第八百章 江苏巡抚仍是你来做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杀人者有威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战 十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三百一十一章 满州娘们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九百四十九章 拥清伐明 下第十八章 剔发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无绝人之处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少傅唐三水第289章 秀才的担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继承者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离析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六百六十八章 齐王之事可当真?第十章 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