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天下何往

永历弃国出逃缅甸,消息确凿无疑,因为这消息是从云南逃到广西的大学士郭之奇带来的。

晋王李定国为避清军兵锋,决定弃守昆明后,郭之奇自感云南局面越发艰难,为了替晋王减轻压力,他便向永历请旨前往元江说动土知府那嵩等人起兵反清,以为晋王援应。成功说服那嵩父子反清后,郭之奇便作为永历朝廷的使者在元江主持反清事宜。但从永历朝廷西逃至永昌后,郭之奇实际上已经和朝廷失去了联系,有关天子弃国的消息他还是从难民口中得知的。

吴三桂攻破元江,那嵩父子等人殉国后,郭之奇在总兵赖世勋部下标将沈国宣等人的保护下从城中逃出,因往西道路皆被清军封锁,郭之奇便决定先逃往云南东南部的维摩州,尔后再折向南边的国境,稍后再从国境前往滇西找寻圣驾和朝廷所在。若是找不到圣驾所在,郭之奇的打算便是去寻晋王。在他看来,只要晋王在,人心便在,局面尚可挽回。

翻越丛山峻岭到达维摩州后,因郭之奇是永历朝廷大学士,身份高贵,当地土官不少人也是心向明朝的,因此对郭之奇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愿提供保护。但只隔了几天,却有难民涌来维摩州,他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大明天子已经弃国出逃缅甸,晋王李定国在滇西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让维摩州的一众土官态度大变,有土官主张将郭之奇等人送给清军,尔后众土官一齐向清军纳土具文表达归顺之意。这个意见却遭到另一批对明室尚有感情的土官反对,他们认为大明皇帝只是出逃缅甸,并不是被清军擒杀,皇帝随时可能再从缅甸归国,因此没有必要现在就背叛明朝向清朝归附。万一清朝在云南站不住脚,明朝重新占领云南,那他们岂不是要遭到明军的清算。

另外有不少土官表示,他们寨中有许多子弟都参加了明军,跟随晋王殿下的土官子弟不在少数,若他们就此降清,

那明军之中的子弟怎么办?

这些土官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自从大西军进入云南以后,孙可望便大量招募云南少数民族从军,其麾下精锐驾前军中的少数民族将领就有数十人,士兵更达三万众之多。晋王李定国麾下也有很多云南当地的土兵,其中负责象兵的全是土兵。这些云南少数民族将领、士兵和汉族军民一起为了反抗清军流血牺牲,很多人已经长埋在异乡他土。现在活下来的人虽有很多降了清,但也有很多人仍在坚持抗清。所以在不知自家子弟到底是降清还是抗清的情形下,土官们实不便就此决定是否投顺清军。

再者,这些土官也担心他们的子弟参加了明军,清军那边有可能因此对他们进行报复,所以在局面没有彻底明朗之前,这些土官宁可再观望下去,也不想冒然决定是否降清。亦或者说这些土官打的是待价而沽的念头,毕竟不管是明朝还是清朝,对他们这些打蒙元起就世袭云南的土官,都必须要安抚,而不是发来大军攻打,那样得不偿失。为了尽早稳定云南局面,清廷必须要安抚这些土官,否则再来一个元江之变,清军也吃不消。安抚,则要实利。不急于表态降清的土官们,其实便是想看看清廷能给他们多少实利。

土官们为了是否降清争执时,却有土官手下的汉人将消息悄悄透露给了郭之奇等人。得知天子已经弃国出逃缅甸,郭之奇直感手脚冰寒,脑袋直旋,当场就要晕过去。

沈国宣等人也是被这消息惊住,大明朝廷和皇帝是他们主心骨所在,也是他们一直坚持下去的源泉和信念所在,现在这主心骨却是不顾云南百万军民弃国出逃,一下就将他们坚持的信念击得粉碎。

有士兵放声痛哭,直言天子既已弃我等而去,我等还坚持什么,不如就此散了!

另有士兵愤声道:“我们拼死拼活要随天子,天子却不要我等,那土官又要将我等卖于清军,事到如今活着毫无意义,不如自我了断,也免叫土人羞辱,受那清狗毒手!”

眼看着有士兵就要当场了断,郭之奇一下警醒过来,怒喝道:“天子只是暂避缅邦,何来不顾我军民之说!”

“对,对,莫听那土官造谣,朝廷和天子只是为了躲避清军追击,不得不暂退缅邦以避追兵,天子绝不是真要弃了我云南军民!大家千万不要慌乱!”

沈国宣也是赶紧安抚众士兵,如此才稳住了军心大乱的军士,免得血溅当场。但不管他和郭之奇如何安抚,皇帝出逃到缅甸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土官们想要将他们交给清军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眼下的当务之急是马上离开维摩州,但离开维摩州后去哪,沈国宣不知道,他只知道去找圣驾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去广西!”

郭之奇咬牙说道。

“去广西?”

沈国宣愣住,广西可是被清军占着,郭大学士这是糊涂了,要自投罗网么?

郭之奇没有糊涂,但他也没有多少把握肯定周士相已经领太平军西征广西,他只知道,留在维摩州肯定没有好下场,那些土官眼下没决定将他交给清军,但不代表他们明天、后天不会。缅甸,他是去不得了,维摩留不得,眼下也只能赌一把去广西了。

从维摩州去广西到去缅甸的距离谈不上谁更近一些,但同样却是艰难的一条道路。郭之奇拿定了主意,沈国宣又听闻过太平军的大名,当下没有意见,二人计定之后立即趁夜带着士兵潜出,头也不回便往北方群山疾奔而去。

这一路,郭之奇一先先是从维磨州逃到教化三部司境内的文山,然后又往东奔富州方向,在山中摸索了十二天才得以进入广西归顺州境内。在当地土人的帮助下,郭之奇一行终是在四月下旬赶到了在广西南部的思同州,此时距离他从维摩逃出已过去整整两月。

奉命到思同州一带剿匪的太平军第十镇丙旅第三营的士兵发现了大学士郭之奇一行。(ww..o)被发现时,这支100多人的队伍个个衣衫褴褛,面黄饥瘦,包括郭大学士在内,没有一个衣衫完整的,陡然看到,只以为山中野人出山了。

天子弃国的消息从思同州快马传回南宁,又快马传到柳州、桂林、通道、靖州,最后一直传到湖南沅州的军帅府。随后,一匹匹快马从沅州驶出,奔向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省明军驻地。

随着这些快马的驰奔,天子弃国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般在南中国大地上到处传播着,同时,各地太平军高级将领也不约而同的向沅州赶去。

天子弃国,天下何往?

湖南沅州的太平军帅府,在这一刻成了南中国的焦点所在。

.........

天子弃国,唐王监国比较难写。

(未完待续。)<!--flag_qvduw-->

第二十五章 大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进城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攻城受挫第六百七十七章 赎城费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办的人很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四十九章 先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两位大学士第九百一十章 福临就在那!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俩负了你什么!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七百八十七章 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时间第一千零八章 贼秀才先动手第四百五十八章 爱新觉罗没有孬种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九百二十三章 汉奸无后第一百四十三章 怀疑第五百八十四章 请一桌饭,来几桌客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二百二十九章 颓丧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复仇!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来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南北夹击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郑芝龙必须死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为何抛弃我!第四百六十三章 识时务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辫杀鞑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产第一千一十章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报第二百四十一章 决战 十一更新说明第三百九十六章 别想拉老子垫背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说话第七百五十一章 亲王与驴第七百一十四章 驱兵攻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苏州第一千六十章 大祸已酿成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晋王杀你!第283章 10万驾前军第二百零八章 真响第289章 秀才的担心第一千一百章 灰飞烟灭第一千八十一章 郑夫人第七十六章 游击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办的人很多第九百零五章 贼兵过境 断子绝孙第五百三十八章 广东蛮子进展太快了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第一千八十四章 辽东军团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劝登基第七百一十七章 观贼不似兵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无耻贼秀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满州娘们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来亨误我大事!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一百九十八章 天漏第六百八十九章 家祭无忘告乃翁第四百八十四章 六官 科举第四百二十六章 广东来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第三十六章 裹挟第三百九十四章 滚雪球第五百九十章 没死的就是精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汤很好吃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锦衣卫上门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红血红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绝了!第一千九十七章孤胆英雄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战果第六百七十八章 骄横明军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军南下第五十四章 阵亡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马察泰,我是苏纳第五百章 你曾说过,忠臣无后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轻第七百九十一章 汉将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师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们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千七十章 老闯将经一百二十四章 凶光第四百九十三章 忠臣有用吗!第二百二十三章 处置?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还未亡呢第三百四十四章 抢劫澳门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愿扶保大清?第一千二十九章 经济越发达,粮食就越少第284章 朕发誓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归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标青岛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入长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