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总督大喜!

董学礼不愧是名“宿将”,短短时间,就将自己的性命和前程分析的透彻。?乐?文?小说ww.ls520.在他看来,张长庚新从湖广巡抚任上迁湖广总督,这换在平时,可是天下掉下的馅饼,大大的高升。然而,现今这总督位子却是扎人的很,弄得不好甚至还会丢了小命。

想那胡全才做了七年的总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朝廷说将他拿下就拿下,且一点颜面也没留,直接锁拿进京,可想被押回北京的胡总督会有个什么下场。而张长庚接任,说好听点是皇帝器重,临危受命,说难听点怕也是顶缸的。湖广战局再这么败坏下去,朝廷总要找人背锅,先前是胡全才,下一个肯定是他张长庚,总不能皇帝自个背这个锅吧。

张长庚也是倒霉,洪承畴在长沙时,就一直看他这湖广巡抚不顺眼,屡次想换掉他,若不是他张长庚是汉军旗出身,恐怕早就灰溜溜走人了。现在他如愿以偿成了湖广总督,洪承畴也被皇帝一道圣旨赶去云南,湖广的天算是能一手遮了。然而,事实却是张长庚上任才三天,夔东明军就来攻打汉阳城了。汉阳一失,武昌无险可守,张总督弃城逃跑的话,朝廷铁定要他脑袋;不跑的话,明军也会要他脑袋。所以张长庚眼下是内外不是人,内外都要他命。

为了保命,保住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总督位子,张长庚就必须击退来犯明军,就算不能让局面迅速恢复,也得保证不在他手中坏得更快。为此,得知明军大举来犯后,张长庚急的官声名声都不要了,向武昌全城士绅和满城百姓大肆摊派催饷,大肆强拉壮丁,弄得武昌城内是天怒人怨,这才在几天之内募了一支三万余人的兵马出来。

原想着来犯明军虽是郝摇旗和塔天宝这两个闯贼大寇,可兵马也不过万人,己方却有三万多人,以三打一,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明军。岂料,他张总督人还没到汉阳,董学礼这前锋就兵败了。消息传回去,董学礼敢肯定张长庚必定是气急败坏,

且有一百个要杀自己的心思。

按董学礼的想法,张长庚知道自己兵败后,应对的法子不外乎两个,一是回师缩回武昌,汉阳也不要了,就死守武昌;二么就是硬着头皮继续南下,寻郝摇旗他们决战。

若张长庚选择回师武昌,汉阳兵败的责任他肯定脱不了,北京的朝廷说不得就会将他免职,而届时武昌城内那帮被他勒索的士绅肯定会联合那批暗中反对张长庚的官员向朝廷告状,到时董学礼也可以将兵败责任完全推给张长庚,说他不知兵,冒进,催逼这才导致兵败,如此便能把自己摘出来。

要是张长庚选择第二个法子,就是不回师武昌继续南下,结果也只可能是两种。一就是大胜明军,那样的话,张长庚高兴之下对董学礼这个败将也不会有太多恨意,董学礼再知趣些,来一出负荆请罪,另外再准备重礼,总督大人想来也是大人大谅的,不会和他一介武夫计较什么。

万一张长庚的下场和他董学礼一样也是大败的话,董学礼就更加不怕了,甚至连银子都能省下,因为张长庚肯定会被朝廷收拾,人都倒了,董学礼还怕什么,还浪费个什么钱?到时随随便便在附近拉上一批壮丁带回武昌,新来的总督大人说不定还得巴结自己呢,因为除了他董学礼,还能有哪个替他来保卫武昌城。

好的坏的,董学礼都料到了,现在就看张长庚如何决择了。

董学礼倒是希望张总督犯傻继续南下,这样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回到武昌,成为新总督大人的依仗。

董学礼其他的信心没有,但对张长庚必然不敌明军却是信心十足的。这信心来源便是张长庚手下那两万多兵马的底细。别人不知情,他能不知道么?一帮从城中和附近乡村拉来的壮丁能叫军队,能打仗?打赢了才有鬼呢!

要知道他董学礼不傻,武昌城中能打的兵可都在他手下,这会早败的没影了!

张长庚真犯傻,他拿什么去打,又拿什么去赢?

......

新任湖广总督张长庚现在心情糟糕透了,在帐中踱来踱去都静不下心,直想杀人。而平日前总围在他身边的那帮官员这会都远远的躲了开去,唯恐触总督大人的霉头。军中也是议论纷纷,都道这仗不能再打了,很多将领甚至都下令手下收拾东西准备回武昌了。

董学礼兵败的消息对张长庚来说无异于晴天一个霹雳,一万多兵就这么被明军打败了,逃回汉阳的不到千人。董学礼这个家伙虽然没死,可也不知躲哪去了,张长庚又不是官场雏儿,哪能不知道董学礼这会打的什么算盘,可偏偏收拾不了他。

困境,张长庚感到自己现在真是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董学礼兵败的消息早就传遍军中,他就是想封锁也不能。他不是没有想到现在立即退兵回武昌,但他却真的不能就这样退回去,朝廷要是知道他一上任就遭大败,还在武昌城弄得怨声载道,能有他的好下场?

可要是继续南下的话,张长庚更没这个胆量。明军刚刚大胜董学礼,士气必然高涨,他带着人一头撞上去不是找死么。董学礼都打不过郝摇旗他们,自己又凭什么能胜?就算他愿打,下面那帮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武昌的将领们也不肯打啊!

思来想去,张长庚叹了口气,觉得或许回武昌才是最安全的选择。至于朝廷那边,自己只要极力夸大明军实力,一口咬定来犯明军是夔东兵加太平寇,兵马有十数万之众,实不是他张长庚能敌,朝廷和皇上或许看在他张长庚新上任,又是汉军奴才的份上能宽大于他。

不过这样做的话,就须拉拢董学礼那个混蛋串供,知道这事内情的官员和将领也都得收买住,要不然这盘子可捂不住。哪曾想张长庚命师爷将串供的口风透露给董学礼派来的部下,那部下却怎么也不肯顺总督的话头说。之所以如此,却是董学礼早就和这部下商量过,认为张长庚得罪了武昌士绅和不少官员,位置已经不安稳,加上大败,所以没有必要为了随时会倒台的张总督把自己搭进去。

蒙蔽朝廷可是死罪,若是张长庚不倒台的话,那当然什么事都没有,可一旦张长庚走了胡全才老路,那参与蒙弊朝廷的董学礼可就要跟着一块倒霉了。董学礼不傻,他只想将自己安安全全的摘出来,而不是带着任何隐藏的风险回武昌。

董学礼不肯就范,张长庚没了主意,竟是一连两天既不下令回师,也不下令前进,就这么窝着。等到第三天,张长庚的亲信们也看不下去,纷纷来劝总督大人早作定夺,要不然事情恐怕越发不可收拾。

张长庚苦笑一声,早作定夺?他定什么夺!

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就在张总督不知如何进退时,汉阳那边却传来好消息,说是围城的明军突然撤兵了!

“这消息当真?!”

张长庚激动的抓住那报信士兵的双肩,直叫他士兵也是激动,这可是总督大人啊!

消息没假,明军真的撤兵了。刚刚取得蔡口镇大捷的明军郝摇旗、塔天宝、贺珍三部竟然奇迹般的就此撤兵,且撤得很快,快到汉阳的清军直到第二天才发现明军没了踪影。

“总督大喜,大喜啊!”一个幕僚兴奋的叫了起来,直差手舞足蹈了。

“何来大喜?”

张长庚一怔,明军撤兵固然是好事,可也谈不上大喜啊?

那幕僚轻咳一声,uu看书uukansh.om上前激动道:“总督大人亲率大军重创明军,迫使明军溃逃,成功守住汉阳,如何不是大喜!”

“喔?”

张长庚的表情变的十分古怪,片刻之后,脸上浮起笑容,不住点头,连连说道:“确是喜事,确是喜事。”

..........

郝摇旗、塔天宝和贺珍的确是撤兵了,准确来说贺珍率兵赶到不是增援郝摇旗和塔天宝攻打汉阳的,而是奉小老虎李来亨之令,命郝摇旗和塔天宝速速退兵。同时,另外几支正在四处攻掠的夔东兵也收到了李来亨和刘体纯的命令,命他们各自收缩,同时各军主将速至应城军议。

促使李来亨、刘体纯他们下令各部收缩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接到了沅州太平军送来的急信。信是太平军大帅周士相亲笔所书,信中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永历皇帝已经弃国出逃缅甸,为了抗清大局着想,周士相拟联合夔东诸家、金厦郑氏拥唐王朱聿锷监国,代行天子事,以安海内军民之心。(未完待续。)<!--flaglw520-->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乱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虫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283章 10万驾前军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销大案第六百五十一章 灾情如军情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绝了!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线国安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来了!第九十章 情报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关第一千六十九章 贼秀才举兵逼宫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铭通虏开单章 求订阅第八百零七章 河东君第八百四十三章 吴克善在哪!第618章 董学礼兵败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下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势已去第八十章 万岁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关外第四百八十七章 欲加之病第三百九十章 易帜反正 下第八百零三章 图利而降者,杀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焕愿助殿下登基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坟 鞑子墓第九百二十章 齐王妃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业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变法了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来的?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尔归国第七百零九章 下赣州第九百三十章 该抓就抓 该杀就杀第八百二十四章 伪朝新立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无战事第一千八十八章 当断不断 反受其害第八百五十八章 满鞑无人第二百七十章 读书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长乐郡主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户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个皇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谭惊变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会反对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五十一章 亲王与驴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梁化凤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将军到第284章 朕发誓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临走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临以为我死了么?第九百九十一章 贾老贼第五十九章 开刀第八百九十章 贼秀才阵亡第九百六十章 铁骨侯爷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册凭谁作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三百九十章 易帜反正 下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一千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一十章 建乡设村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娘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营第二百零三章 炸营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儿留的什么辫!第七百章 镇反第一千四十章 汉人香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汉人第三十七章 麻烦第六百九十九章 还想脱身不成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对不住她第一千八十二章 边外李晋王第一百三十章 鏖战第628章 王爵以待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进城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对不住她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四十一章 整编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换 士绅不能倒第五百零七章 为了大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鳌拜在外 三水在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礼服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为复明吗?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二百章 水师第四百八十章 数万大军保皇帝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过赎了么!第八百五十八章 满鞑无人第六百九十六章 孔曰成仁 孟曰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