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想做皇帝的女性?呸!

章节名打错了,女性为女婿。

......

虽说前世记得清楚,国姓终会在南京大意战败,但随着自己这个本不应出现的历史蝴蝶扇动,南京之役的结局到底如何,周士相也是没有十分把握的。万一郑军在南京大胜,那么对于刚刚在广州成立的唐王政权可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倘若国姓在南都另拥宗室监国,凭借南都在天下人心目中的政治份量及高皇帝孝陵之存在,唐王这个监国在法理上就会被压制,到时周士相也难保国姓和他会不会因为拥唐或拥某宗室再来一次争夺帝位续承的内战。

桂永智从厦门回来时,就曾委婉提醒过周士相,延平之所以不肯附议拥唐,怕便是有取南都另立他人的念头。一直以来周士相都没有将这个提醒当回事,因为他知道郑军会在南京大败。惨败的郑成功有何资格另立宗室?到时自己挥师夺取南京,郑成功无处落脚只能响应自己拥唐。但现在看来,自己许是过于迷信前世印象了,郑军进展太过迅,世上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真的让郑军取了南都,当真是凭空添了大麻烦。

论军事实力,太平军或许6战能强些,可在水上,郑军可就是庞然大物。太平军以两三百战船就能欺压安南,令得安南郑氏以举国之力讨大明欢心,况郑军两三千艘战船呢。若郑军照太平军的安南之战依样画葫芦,秀才的老巢广东便瞬间糜烂了。

郑军夺取南京的后果让周士相着急了,他想马上北伐,但这几天广州城中生的事情却让他恼火,也让他必须着手加以解决。这件事一日不解决,他便一日不能北伐,因为这件事不仅关系到他在唐王政权中的政治权力,更关系到他对唐王政权的掌控。

这件事其实是周士相自己引起的。唐王监国典礼之后,周士相考虑到永历将长乐大长公主下嫁自己,这公主又是绍武帝的女儿,而绍武帝虽有种种不是,但毕竟是殉国天子,且兄长是隆武帝,嫡弟又是唐王,所以他这个女婿于情于理都当为这个死去的丈人正名,而不是继续沿用永历时期的唐庶人称之,这怎么也说不过去。

周士相授意丁之相这个绍武旧臣给唐王上了追尊绍武帝的奏章。奏章内容为承认绍武帝的皇帝地位,并上绍武帝谥号,将绍武帝灵位从唐国宗庙迁到太庙,并在奉先殿奉祀,在广州附近立绍武帝衣冠陵。

唐王看到丁之相这个奏章后,由于绍武帝嫡弟的身份,内心自然是愿意给兄长平反的。但这么做,就等于要他和永历政权划清界限,从此各走各道,而唐王一直声称代永历监国,为永历之臣,他又大量启用永历朝官,现在突然反口不认永历,定然会惹来轩然大波。

唐王怕引起纷争又碍于兄弟悌爱之情,既不敢赞同这个提议,可也不反对。周士相这边示意丁之相上了奏章后,也借口军不干政,冷眼旁观。次辅连城壁知道这件事后,感觉此事可以利用,说不定能从周士相手中争来一些权利,便将此事告知张孝起。于是以张孝起为一群永历官员出头反对,和以宋襄公、袁廓宇、丁之相为的周党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让步。

看着殿上群臣争执一片,唐王无奈宣布罢朝,改日再议。张孝起等人散朝后立即前往都察院,找到左都御史郭天叙和右都御史马安民。这两人一个是崇祯朝的礼部主事,一个则是原清朝的惠州知府,都是投诚之后被周士相启用的,可不知张孝起和二人说了什么,二人竟然一致答应反对替绍武平反事。

“将之,反对上尊绍武不是你一人之事,乃我朝廷全体同僚之事,郭之奇是辅,乃我文官之,他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我看还是请他来主持大局的好,毕竟他是辅,要是粤国公有什么不利举动,有他在,监国总不会就让他乱来的。”

马安民可是见识过周士相在惠州的霹雳手段,也知道太平军的厉害,所以提醒张孝起这件事得把郭之奇拉出来,要不然周士相这个绍武女婿作起来,怕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郭天叙和都察院刚刚任命的十几个御史言官也都倾向请郭之奇出面,郭之奇毕竟是辅,份量要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重,如果他肯出面,这胜算便能多了几分了。

听了众人的劝说,张孝起想了又想,最后缓缓起身,朝马安民他们点了点头,说道:“那好,你们这便与我去见郭阁老。”

见张孝起同意去请郭之奇,马安民和郭天叙大喜,忙吩咐人备轿立即赶往郭府。不想众人刚从屋里出来,就见几个锦衣卫簇拥着一个太监径直奔这边过来了,赫然却是司礼太监潘应龙。

“今儿都察院倒是蛮热闹的嘛。”

潘应龙从一干御史和张孝起等官脸上扫过,最后停在张孝起脸上,轻笑一声:“张大人,朝中的事,咱家本不应该多说什么,可是请张大人明白一件事,绍武毕竟是殿下的嫡亲兄长,且还是粤国公的岳丈,所以,请张大人好自为之...”

潘应龙把个“之”字拖得长长的,尔后二话不说扭头便走,那几个锦衣卫忙也跟了出去。他前脚刚走,张孝起就涨红着脸,怒道:“阉寺竟然敢干政!”

郭天叙一脸担忧:“这是潘公公自己的想法,还是殿下的意思?”

张孝起愤声道:“便是殿下的意思,也是潘阉蒙蔽,士可忍,孰不可忍,诸位这就随我去见殿下,我倒要看看他潘应龙有几个胆子敢蒙殿下视听!”

张孝起说着就要往行在那去,吓他马安民忙将他拉住。太仆寺卿,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雷州知府周胜民凑到张孝起身边,摇了摇头,说道:“潘应龙此来怕有深意,许是殿下那边真想为兄长平反。”

“若替绍武平反,那我等算什么?2臣孽子?!”张孝起向来自诩永历忠臣,他是万万不能接受替绍武平反的,这样一来,这唐王政权和永历朝廷可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不错,我等做的是永历朝官,可不是唐藩的官。真要让绍武平了反,我等在朝中可是里外不是人,这等官做来又有何意?”原永历朝廷任命的高州知府、现为光禄寺卿的王万达眉头紧锁,一脸的痛心和不甘。

“大伙切莫气馁,这事说一千道一万,都是那周士相为争权夺利弄出来的鬼把戏,他道娶了唐庶人的女儿,就是皇帝的女婿了!呸,做梦,有我等在,决不容他得逞!走,大伙这就去找郭阁老,再怎么说,他郭之奇总是我文官之,不是他周士相的鹰犬吧!”

(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祸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选第633章 北伐军的组建第十六章 洗城第一千八十章 封土关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八百八十章 垒尸及顶第五百五十六章 线国安大军突进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后诗第六百九十三章 宁搜错 不错过第四百二十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第六百九十七章 乱世用重典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么,你不卖?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学士助我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辫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满洲大爷第七百八十四章 达素遣使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对得起大清么!第二百三十四章 决战 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虏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执骑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烂 议和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战 十四第五十四章 阵亡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还是左良玉?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尔归国第三百七十六章 广东的天要变了?第六百九十章 漕粮一断,京师必乱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获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从令者死第291章 贼秀才不是李定国第284章 朕发誓第四百二十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第九十九章 保证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拢第一百零二章 信物第五百三十七章 围而不死第五百三十五章 南宁城破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拢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岳乐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万万年第九十八章 代表第284章 朕发誓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八百六十四章 将军难免阵上死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庆群英会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顺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来是咱闯营的!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凭什么认祖归宗!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祸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总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报仇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一千四十九章 掷杯为号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谋财 不占地第九百一十三章 闽王 顺王 辽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梁化凤第五百七十五章 点验首级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线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郑芝龙必须死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齐王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乱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谁更狠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钢刀九十九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来亨误我大事!第八百四十六章 那就拼了吧第四百四十六章 俺瞎子要露脸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军南下第二百章 水师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611章 夷虏所畏中国者,火器也第八百七十一章 风吹麦浪第291章 贼秀才不是李定国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满鞑子不可信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报第七百四十九章 万胜第九百三十二章 皇上太年轻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与你同在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三百五十二章 黄泉路上做个伴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亲军办案第九百四十三章 世子祸事第287章 扬眉吐气第八百七十一章 风吹麦浪第八百三十七章 头皮落地第六百零三章 马宝降清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五百一十七章 晋王最怕什么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