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驱兵攻城

清江西提督刘光弼果断拒绝了周士相给出的最后一次机会,他拔出长刀,以刀尖指城下,发出誓与吉安共存亡的誓言。

太平军的劝降信是在四城同时射进,不下数十封,不少清军和守城青壮都看到了信中内容,城中官员士绅对信中所说灭门屠城都是恐惧,不少士绅为此动摇。刘光弼让吉安总兵杨文远和知府陆国孝等人威胁众士绅和守城青壮,倘使不出力导致城破,日后大清真满州兵至,必屠城加以报复,到时才是真正鸡犬不留。

清军入江西,曾在南昌、赣州等地屠城,杀害汉民百姓百余万,以致赣江为之变色,此事距离现今不过十年,当真是沥沥在目。知府陆国孝等人反复宣扬大清真满州兵雄威,以南昌、赣州被屠之事恐吓众士绅,结果士绅被吓住,担心日后清军再来真会屠城报复,于是再不敢动摇,纷纷相劝青壮卖命协守,断不能使太平寇入城,否则他日祸事必至。为激励青壮卖命,士绅们慷慨解囊,许下重赏,令得青壮们人人胆气复升。

刘光弼又与众士绅道,太平寇入赣以来,府县失守数十处,殉难官员不计其数,故只需城中士绅齐心协力守住吉安,待他日大清真满州兵至,收复失地后定以各地官职相酬士绅。此举让士绅更是坚守守城之心,齐致说道愿与大清兵共存亡。

劝降不果,意料之中事,倘清军愿降,前几日便已开门,何至今日。周士相命发降军攻城,鼓声响起,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从营门走出,四千多降军也被分批提至城下,分发武器准备攻城。

一门门火炮被从雨棚中推出,随着一声令下,一发发炮子落在城墙上。太平军的火炮并没有多大的准头,不过全部对准城上,要么砸在城楼上,要么砸城垛上,或是直接砸在城墙上。硕大的实心铁球弹一落地便掀起一片的碎石碎块,一些倒霉的清军或被炮子当场砸死,或被碎石砸在要害,城墙上的通道上到处都是散碎的血肉,一滩滩血迹上满是掉落的砖石碎块。

刘光弼咬牙缩在城门楼中,听着城头上呼啸的炮子声,他估摸着城外太平军火炮怕是不下百门,要不然打不出这等声势。城上的清军要么贴墙躲在城垛后,要么趴伏在地上,那些刚上城的青壮却是因为没有经验,吓得在那鬼哭狼嚎乱叫乱跑,不少人因此做了倒霉鬼。

甲申以来,何人最为识时务者为俊杰?

降官降兵也!

降兵们被驱赶着向吉安城墙冲去,他们很有自觉性,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作为炮灰攻城,但他们同时也清楚,只要自己能够活下来,那么他便不再是炮灰,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太平军的一员。这一点,不论明清,都是予以肯定的,也是这些降军为此卖命的唯一机会和好处。想当初,这些人几乎无一不曾被清军驱为炮灰攻城过,今日再做这事,也是再熟悉不过。

四千多降兵就这么一窝蜂冲向吉安城墙,有人扛着刚刚打造的云梯,有人推着制造简单的盾车,有人执着大盾顶在头上,还有人拿着刚刚从太平军那领来的弓箭不住射向城头,以掩护己方登城和撞击城门。

太平军虽是围住了吉安四面,但主攻却只南城一面。幸运的是,当年清军攻打吉安时曾驱百姓填平了城外的护城河,所以这些降兵们可以直接抵近城墙,要不然有护城河横在那,怕是他们中的大半连城墙都摸不着就惨死在护城河边了。

周士相任由降军攻城,只命炮兵不住发炮压制城上清军。攻城主力第一镇被命令就地待命,待降军抵进城下再见机而动。数百蒙古骑兵一直吊在降军的后面,作为威摄的存在,一旦发现降军有掉头者,或迟滞不进,他们便会纵马上前砍杀。降军们没有选择,只能撒开两腿往前跑去,以期不要被城头的炮火和弓箭击中。

城头上,趴在垛口后的吉安总兵杨文远发现太平军竟然驱降兵攻城,愤恨的捏紧了拳头,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团怒火喷发出来。清军的炮手们一直在等待,迟迟没有得到开炮的命令。吉安城上有二十几门火炮,负责开炮的炮手都是刘光弼的督标精锐,统领的游击当年曾在赣州保卫战中一炮炸伤王得仁,致使明军不得不停止攻势,给了他们喘息之机,最终等来了北面过来的满州兵。

杨文远愤怒太平军驱清军降兵攻城,却对这些降兵一点也不手软,之所以迟迟没有下令开炮,却是因为那些降军还未进入火炮射程。终于,降军们进入了火炮射程,杨文远将手重重拍在城垛上,下令开炮。听到号令的炮手立时将早就备好的,正在燃烧的火把拿到手中,对着露出药膛的火信引子烧去。

“轰!”

十几门火炮喷发出怒火,炮弹呼啸从炮膛射出,向着远处冲来的降兵飞去。那尖厉的炮声十分的剌耳,炮弹落在地上,惨叫声彼此起伏,很多降兵被炮子直接命中,身子炸得不知分成了多少块,手脚满天飞,好不骇人。没有被当场炸死的降兵们只恨不能早死,痛得在地上满地打滚,凄厉地惨叫着。被炮弹炸过的地方,云梯、盾车残骸到处可见,人的尸体东一具西一具,遍地都是鲜血。

突然打来的炮子让降军们前进的脚步为之一滞,目睹前方的惨状,很多降军吓得两腿发抖,可是后方的太平军骑兵却毫不犹豫的纵马上前,马上的蒙古人操着夹生的汉话挥刀砍下数十颗头颅,让发怔的降军们再也不敢迟疑,胆战心惊的继续朝前冲去。城上的炮火纵然可怕,但不冲的后果更可怕。在城头大炮忙着换药装弹的空隙,降军们又往前冲进了里许地。城上的大炮再次打响,又是一片惨叫。

发现城上清军火炮位置后,太平军的炮兵在那些白人参谋军官的指引下迅速调整了炮位,一轮炮击,清军的火炮顿时被炸翻三门,吓得清军炮手如见鬼一般。

催促进攻的战鼓敲得震天响,督阵的蒙古兵们根本不在乎那些降兵的性命,只要前面稍有停滞,他们就如狼群般的冲上来砍杀。在督战太平军骑兵的压迫下,降兵不得不继续朝城上扑去。城头上,清军的火炮和弓箭不住发射着,付出数百人的伤亡后,降兵们靠近了城墙,云梯一座座的搭了上去,一些被挑出来给披甲的清兵手执大刀,急急忙忙的攀城而上。

城上清军疯狂的射杀那些从前的同伴,一个个降兵从云梯坠落,很快城下就伏尸一片。降军们或哭天喊地,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下面的拼命往上爬,上面的则是拼命的阻挡他们。

城头上,太平军的炮子,清军的炮子来回不住的飞腾着,喊杀声令得城中躲在家中的百姓心惊肉跳。

鏖战半个时辰后,太平军中军大营,红色令旗升起,顿时,数千红色披甲的太平军向吉安城扑去,行进在队伍最前面的是300肩上绣有红星印记的士兵,他们手中拿的是刚刚配发下来的新式火铳,军中称之为燧发枪。

发现太平军开始攻城后,清提督刘光弼一面急忙抽调督标亲兵涌上城头,一面将十几箱白银抬上城头,下令不论军民,但凡杀敌一人,皆可至箱中取银一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望着那晃眼的银元宝,守城清兵青壮士气高昂不可复加。

(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章 结硬寨 打呆仗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势已去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鳌拜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晋王杀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八百三十五章 血红血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业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战玄武山第614章 罗托的援军第一百零五章 乱象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缓第八百零一章 周大帅是骗子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养我族之兵第三百五十六章 敌袭第一千五十七章 神宗陛下第二百零八章 真响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满鞑子就在这里!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八百八十二章 吴三桂反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满州衣冠满州帽第二百四十二章 决战 十二第十七章 豪杰第七百四十五章 满兵前,汉军后第九百八十九章 诛尽方绝后患第九十七章 降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营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第四百五十章 金厦之战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诉朕怎么办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赏 药子短缺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军 上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树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营救不得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二百二十四章 伪帝之女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二百三十章 动摇第633章 北伐军的组建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云集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经略使第二百零四章 黄泉第一千一十八章 让我拦截朱由榔?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个皇上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儿留的什么辫!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营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会反对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义之人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白旗的人反了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营第三百零三章 抢粮食第一千八十五章 贼祖宗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钱第二百四十一章 决战 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三百二十章 屠杀是为百姓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东征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这个车轮第四百五十五章 时间第三十七章 麻烦第七百五十一章 亲王与驴第七百三十九章 阴兵过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六百零三章 马宝降清第七百章 镇反第九百八十五章 内战不可避免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还是保国第二百四十一章 决战 十一第七百零七章 狗官,你将提督当什么人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锦衣卫上门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烨即位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将军到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一千零五章 谁做天子我决定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墙 血如泉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清不是我娘儿俩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一千零六 满蒙援军第九百三十章 结硬寨 打呆仗第一百三十七章 溃逃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为何不死的?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畴病逝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六十一章 猎头令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汉人 死是汉鬼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零二章 吴三桂要北京,我们要关外第二百四十章 决战 十第六百八十三章 血路 满江红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第八百二十五章 宫装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