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

原先军帅府所在是尚可喜的平南王府,监国至广州后周士相将军帅府迁至耿继茂的靖南王府,这座原先的平南王府改为行宫所在。靖南王府比平南王府稍小一些,但内中也是亭院楼台,无一不足,大大小小屋子有四百多间,花园、校武场等亦是俱全。

帅府被分为三部,最里面是内眷所在,前面则是军帅府的六官及军部所在;西侧是铁人卫的营房,东面一处院子却是军情司总部所在。

军情司大使张安的公房不大,摆设也简单,此刻他正与从安南回来的徐应元、郭绍、梁双虎等人在谈论监国不肯还都,还声称要归政于天子的事。

因为在安南呆的太久,徐应元、郭绍他们都比从前黑多了,梁双虎更是黑的要命,打回广州后就天天闷在屋子里,说是要把自个闷白。屋内还有一人,却是主管肃反,挂了一个刑部正五品郎中衔的汪士荣。

自从投靠周士相得了重用,主管肃反后,汪士荣在广州也是日益权重,不过他这个新晋之人却颇有自知之明,也很识趣,知道自己是新投之人,不比那些随周士相在尸山血海里活下来的老人,所以一点也不敢因为自己手中的权力而沾沾自喜,怠慢这些老人,反而刻意巴结,唯恐得罪他们导致自己在周士相那里落下坏印象。他好不容易才为自己谋了进身之阶,可不想因为小事而前功尽弃。

这次成功坐在张安的公房里,证明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更要紧的是,汪士荣比任何人都知道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张安权力有多重,如果不是张安的军情司协助,恐怕他的肃反根本推行不下去。就是抓人,汪士荣靠的也是军情司的那支秘密力量。而那些被抓的官员和将领听说是军情司的人,连反抗的心思都没有就乖乖束手了,由此也可见军情司这两年在军中经营出了多大的威风。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汪士荣都是打定主意要示好张安,以为臂助了。如果非要形容,汪士荣认为张安就是崇祯朝以前那些掌管东厂的太监,只不过这人有鸟而矣。而他手下的人,就是厂卫那帮番子。

徐应元原先任的是六官的工官,后来做为报捷使去了昆明,官职一直没有调动。好不容易从安南保着公主回来,大帅又领军北伐去了,所以竟是没了事干。毕竟他那工官只是闲职,没有实际差遣。广州这边的老熟人大多在外面,也就一个张安和他谈得来。

因为要协助张安调查安南回来的那批官员底细,徐应元便暂时在军情司这里帮忙。当日伪造圣旨时,郭绍和梁双虎都是当事人,到军情司这里做了几次陈述,一来二去和张安也是熟络起来,连带着也结识了汪士荣。

郭绍早前任的是香山的盐巡大使,现在香山盐巡大使早换了人,徐应元好歹还挂着工官,他倒好,成白丁了。没人管他,广州又没什么亲人朋友,所以一日三餐都是跑张安这儿来蹭,搞得张安很是郁闷。

梁双虎的情形不错,算是升官发财了,他跟郭绍去昆明时,还只是第一镇中的总旗,所以回到广州后就到第一镇的留守部报了名。没想到第二天军部就有新的调令给他,却是改任锦衣卫百户,这会身上穿的可是晃眼的飞鱼服,就是人黑了些。

锦衣亲军除了保卫行宫和监国就没什么事,因此梁双虎也很闲,没事时要么呆在屋中闷白自己,要么就过来找徐应元和郭绍,毕竟也是共患过难的,彼此感觉很深厚,潜意识的就喜欢呆在一块。次数多了,几人自然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徐应元有些不满的说道:“宋先生也真是,入了阁拜了大学士,真把自个当文官看了?唐王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光在那着急,却没个主张出来,难不成真由着唐王胡闹不成?大帅留他在广州,可是当门神使的,要的是镇,不是干看!”

在场几人,张安和梁双虎资历最老。一个是大樵山老弟兄出身,一个则是罗定州最早参加太平军的江西绿营兵。比起徐应元、郭绍、汪士荣三人来,他们的资历可是军中能排进前二十的。不过张安和梁双虎可不敢像徐应元这样大喇喇的评说宋襄公,因此听着都是有些尴尬。

徐应元对几人看他表情无所谓,他连伪造圣旨都敢干,更何况说几句埋怨话呢。再怎么者,宋襄公身为广州太平军军政体系的第一人,下面人都看着他办事,他如此软弱,下面人如何办事!大帅这会是不知道广州发生的事,要是知道了,只怕当场就会下令把人强行绑到南都去,而不是束手无策,任由事态恶化下去。只可惜他不是宋襄公,要不然快刀斩乱麻,保不得又是一桩大功。

张安知道徐应元做过的事,明白此人日后肯定会得大帅重用,所以倒没有训斥他什么,只是摇了摇头,道:“宋先生有他的考虑,监国毕竟是君,朝廷上下又都看着,总不能硬逼着吧。”

“照我说,宋阁老就是胆小了点,真硬逼着监国还都,他还能不走?”徐应元冷笑一声,“尔今这局面可是大帅一手打下来的,不是监国带着大伙干出来的。这事,他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郭绍听了心一凛,张安目光微眯,梁双虎一幅天经地义的样子,汪士荣则是眼中精光一闪。

郭绍犹豫了一下,问张安:“有没有可能将洪老儿的信判定为假的?如此监国自是没有理由不去南都了。”

“难。此事城中已是老少皆知,假的也是真的了。”张安苦笑一声。

“难道就这样干耗着?真看着监国归政给永历?”

虽说被迫投降的太平军,但毕竟在太平军中呆了这么久,周士相又对他不错,加上在昆明又见识过朱由榔,知道他干的那些破事,郭绍是打心底不乐意奉那胆小鬼做天子的。

徐应元微哼一声,道:“洪承畴这法子倒是厉害,永历原本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他这么一弄,这人却成了宝贝,能要挟我们了。”

梁双虎挠挠头,忽有所想,忍不住道:“他吴三桂和洪老儿敢把永历弄回来,咱们就把这事透露给鞑子,看谁好受!”

张安叹道:“没用的,吴三桂和洪承畴一口咬定这事子虚乌有,鞑子能将他们怎么办?抓他们还是杀他们?”

“唔”

梁双虎撇撇嘴,他不傻,鞑子要真有抓杀吴三桂和洪老儿的能力,怕他们也不敢将朱由榔弄回来了。

“那总不能就任由唐王胡来吧?”梁双虎也有些急眼。

“当然不能!”

徐应元看了眼张安,又扫了汪士荣一眼,掷地有声说道:“这天下是汉人的天下,这江山也是大帅带着我们打出来的,不是他朱家的他朱家的江山早就给鞑子夺了去,给他朱家自个败了!眼下咱大帅好不容易从鞑子手中抢来半壁江山,难道还能让他朱家败坏吗?”

郭绍一怔:“徐兄的意思是?”

徐应元嘴角微咧:“我的意思很简单,咱们身为手下的,得替主上分忧才是。”(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首级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马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亲王请一天假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贼先擒王 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293章 满大爷跑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将军难免阵上死第一千五十三章 鞑子饿了会做什么?第四十章 公库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楼第九百七十七章 布政大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人市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六十章 矿工第二百零四章 黄泉第三百六十八章 满洲大爷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见见耿精忠他娘第九百九十二章 吴三桂破潼关第六百四十一章 鞑子说我是鞑子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第一百一十九章 武器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钱第一千六十一章 你的父亲是国姓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没有结束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烨即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战精兵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给瞎子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十章 官员第一千九十九章 乱民,不足虑也!第八百二十章 克继大宝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八百二十二章 定武皇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虏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焚昆明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八百八十九章 活捉鳌拜第四百四十九章 给肉吃,俺卖命!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时兴起第一千七十九章 匹夫血 不会冷第九百零五章 贼兵过境 断子绝孙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还是左良玉?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杀过汉人否?第四十一章 整编第九百五十四章 皇帝可以换 士绅不能倒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满名你还是汉人第九百一十三章 闽王 顺王 辽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来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粮食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办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护鳌拜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为何不死的?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会反对第一百一十四章 劝粮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无后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锋震虏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土人要换种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七百三十四章 那人就是孙可望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八百七十章 鳌拜很欣慰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药苦口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梁化凤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请兵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乱第五百八十八章 骑虎难下 不打也得打第293章 满大爷跑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军南下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将士们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四百五十三章 头不戴清天,脚不踏清地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个什么东西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我是去娶媳妇的第一千三十七章 逐满歌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乱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死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赏 药子短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六百四十七章 脑袋也值钱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们走!第七百零三章 誓师北伐第二百七十一章 让他们告去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太平寇来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参加太平军第二十三章 斩首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许欺负我额娘第三十章 丁口第八百六十三章 斩将夺旗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