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还未亡呢

陕甘自古出精兵,明朝九边十一镇就有甘肃、宁夏、延绥、固原四镇在陕甘,无论是崇祯元年最先造反的西北流寇诸大王们,还是后来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其主力老营几乎都是陕甘子弟。以两广人为主的广东太平军未崛起时,支撑南明的大西军也是陕甘子弟。

从灭明朝到保明朝,陕甘子弟征战了三十年,他们打得明朝的无数督师阁部总兵魂归九泉,打得明朝的皇帝在煤山吊死,同样也和辫子兵血战,亦曾阵斩过满清的亲王。吴三桂的谋士方献亭曾对他说过这么一句话——“崇祯以来,关内尽是陕甘群雄逐鹿,故得陕甘者得天下。”

如此精兵之地,吴三桂又如何不想取,他在汉中经营数年,早将手秘密伸入了陕甘绿营。赵良栋和孙思克一叛,那些得了吴三桂恩惠的陕甘绿营将领几乎是群起响应,吴军前锋马宝尚未兵临西安城下,这陕甘大半已是姓了吴。

吴三桂是在往保宁的道上听到赵良栋、孙思克响应的喜讯,当时就喜不自禁,命快马往驰,为赵良栋、孙思克及其他陕甘绿营将领带去了诸路总兵官的封赏。又以大明招讨兵马大元帅的名义传檄西安,要西安放下武器投降。

陕甘绿营的叛乱令得李国英这个川陕总督名不符实,现在他还能调得动的就只有王之鼎和韩应琦二部了。原先的援军成了敌军,各地再也没有援军和粮草输入西安城,西安的形势岌岌可危起来。

西安城中人心惶惶,李国英盼星星望月亮的盼着援军自东边来,可连等几日不见一兵一卒,只等来了吴三桂的檄文和要他们投降的书信。

“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天下文武官吏军民人等知悉。

本镇深叨大明世爵,统镇山海关。维时李逆倡乱,聚贼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毅皇烈后之宾无,惨矣东宫定藩颠踣。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者,伤哉国运,夫复何言?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躯

本镇刺心呕血,追悔靡及,早欲反戈北伐,扫荡腥膻;今迎我大明天子于沙漠,选将练兵,誓图恢复。迄于今日,盖十七年矣。兹者虏酋无道,奸邪高涨;道义之儒悉处下僚,半筲之辈咸居显职。山惨水愁,妇号子泣;以至彗星流陨,天怒于上;山崩土裂,地怨于下。本镇仰观府察,是诚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

李国英怔怔的看着吴三桂的檄文,一言不发的递给苏拜,苏拜读过之后,也是一言不发递与爱星阿。

爱星阿精通汉文,看过之后冷笑一声:“吴三桂这是要做三姓家奴么,他怎么好意思说这等话的。”

“人若无耻,什么话说不得。”李国英微哼一声,“吴三桂打着奉迎朱由榔的旗号,却不知天下人如何信他。”

苏拜苦笑一声:“明事理的自然不信他,奈何这天下多是不明事理的百姓,他这檄文只要能骗得了百姓便行,至于那些明事理的秀才遇上兵,还敢理论不成?”

“吴三桂反清复明是假,为自己争天下是真。那朱由榔谁不知道是个傀儡,都叫吴三桂自己给撵到缅甸去了,转头迎回来供奉上,他吴三桂的心思百姓不知,我等还不知吗?他是要和贼秀才相争,想抢着做曹操呢。”

想到吴三桂如此无耻背信弃义,李国英恨得咒骂几句,可爱星阿一句话却让他什么火都提不起来。

“我们怎么办?”

爱星阿焦虑万分,李国英却不知如何回答,陕甘绿营一反,这西安城看着可是悬了。

“绿旗营反了,满蒙子弟尚在,城内还有两万多满蒙八旗将士呢,吴三桂真敢挥师攻来,我带着满蒙子弟叫他吴三桂撞得头破血流!我大清还没亡呢!”

苏拜一跃而起,怒发冲冠,廉颇虽老,犹能饭三碗!他当年随太祖太宗征战关内关外时,吴三桂还兜着尿裤呢!

事到如今,也只有坚守到底,大不了一死报君王了。李国英和爱星阿也提了精气,撇下吴三桂的檄文,商议起西安城防起来。三人正议着,四川提督王之鼎却满头大汗的跑过来说,就在刚才,平郡王罗可铎带兵护送信王多尼出城了。

这消息让李国英和爱星阿当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苏拜也是眼前一黑,险些晕倒在地。

罗可铎又跑了,他带着昏迷中的多尼从西安北门出城直奔潼关,随两位王爷一起走的是两万多从贵阳一路撤过来的满蒙大兵。

爱星阿在议事厅中嚎啕大哭,说自己不应该不看着罗可铎,现在可好,什么都完了。

苏拜怒气冲冲,脸黑如炭,坐在椅上须发尽张。

李国英恍如被人抽了筋般,生机都已不在。

罗可铎这一跑,西安城防就成了笑话,单凭苏拜手下那所谓“五千马”根本不可能守住西安城。爱星阿劝苏拜趁吴军还没杀来,赶紧组织满城妇孺一起北撤,苏拜却道皇帝让他守在西安,他就是死也要死在西安。驻防满城将士和家眷职自来西安的第一天起,他们的使命就是死守这西安城,尔今便是他们为大清尽忠的时候了!

爱星阿劝不动苏拜,只得劝说李国英,当夜,李国英和爱星阿就逃出了城。

李国英走时,命四川提督王之鼎代理川陕总督事,要其与延绥总兵韩应琦听从苏拜指挥,死守西安。为了让王之鼎和韩应琦不致绝望,李国英用的是搬援兵的名义,且告诉王、韩二人只要守上一月,朝廷必有援军至。

李国英没敢去见苏拜,苏拜知道他走了后,也未有任何怨言骂语。

吴军是腊月二十到的西安城下。一到城下,马宝再次派人劝降,结果使者却被苏拜斩杀,马宝大怒,组织赵良栋、孙思克等陕甘兵猛攻西安城。然西安毕竟是大城,城内兵力虽不多,但吴军远道而来,缺少攻城器械,仓促攻城准备不足,连攻三日都不得破城。马宝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城,命各部打造攻城器械,同时等侯夏国相部至。

二十四日,夏国相统兵万余抵达西安。二十七日,大将郭壮图领兵三万余至。二十九日,吴三桂亲自统领大军赶到西安城下。至此,围城吴军兵马多达十万众。至城上看下去,放眼尽是军阵,当真是旌旗密布,战鼓震天。

吴三桂已知多尼和罗可铎领军北撤,也知马宝虽未破城,但西安守军亦是伤亡惨重。他欲令将士于城中过年,遂再次手书城内劝降。

已抱死意的苏拜仍不肯降,奈何王之鼎和韩应琦眼见吴军势大,对守住西安都失去了信心,遂密谋降吴。二人带兵包围了将军府,胁迫苏拜开城出降。

苏拜迫不得已只得同意出降,但却开出条件,便是吴军入城后不得害一满人性命。倘若吴三桂不答应,那西安三万满州人便与城同殉。苏拜有说这话的底气,他的将军府虽被王之鼎和韩应琦围了,可满城并没有落入绿营手里。吴三桂若不答应他的条件,他可以下令纵火焚烧满城,而满城占了西安大半,真要烧起来,吴三桂得的必是一座废墟空城。

“孤反清复明,却不恨满州。”

吴三桂答应了苏拜的条件,约定吴军入城不伤一满人性命,苏拜遂开城出降。至此,西安光复,城头再次飘起“明”旗。(未完待续。)

:访问网站19岁女子直播平台直播自慰曝光!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pai1(长按三秒复制)在线观看!

第三百四十四章 抢劫澳门第一百二十章 坚城第八百六十七章 杀人者有威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五百八十三章 打埋伏第一千三十九章 国姓逝世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护鳌拜第八百三十七章 头皮落地第九百二十七章 哪个皇上第九百八十九章 诛尽方绝后患第八百零七章 河东君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会反对第八十四章 选择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办事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八十八章 转进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亲自去抓张煌言!第二百二十章 遗言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钱粮尽控在手第四百三十四章 滥杀放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对不住她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战 十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标青岛第六百六十六章 亲军 湖南 湖北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钱,只缺粮第七百九十七章 请叫我库恩布大人第七百九十章 明之勋臣 清之雄镇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个什么东西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愿死在贝勒爷刀下!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势已去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满名你还是汉人第一章 祭拜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为复明吗?第620章 应城大会第七百零四章 杀光鞑虏再凯旋!第九百二十四章 恩科取士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300章 家乡人也杀第六十三章 抢劫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三十二章 灭胡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心中的辫子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来了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八百零七章 河东君第296 汉军8大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太监和文官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陕西的汉子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292章 汉军旗的后悔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杀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国公夫人第八十章 万岁第五百八十四章 请一桌饭,来几桌客第616章 我们知道皇帝跑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贼先擒王 下第614章 罗托的援军第五十七章 买卖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汉者皆汉人第299章 良将吴6奇第四百一十八章 钦差大臣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顶你个肺!第三百五十七章 驱赶第三百二十章 屠杀是为百姓好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棒子兵第九百八十五章 内战不可避免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二百一十九章 惨烈第三百七十九章 李率泰为何不死的?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四百二十章 我说他是他便是第四百三十八章 乌真哈超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挟朝廷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们去湖南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无后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无绝人之处第五十章 出征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过够了不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二十章 坚城第一百八十六章 局面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五百三十二章 说杀你全家就杀你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