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章 分田地立根基

二百三十六章 分田地,立根基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或...

二百三十六章??分田地,立根基

前文已经说过,郧阳府地处鄂、豫、川、陕四省jiāo界地区,勾连着秦岭巴山两大山脉,境内山地极多极广,平原耕地极狭极少。^^?网

然而就是这极狭极少的平原耕地,却有着一个相当奇异的分布特点,那就是除了在汉江两岸和诸多河道地区外,还有那么相当一部分的平原是被大自然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野地镶嵌在诸多大山中间的。

此以郧北、郧西居多,郧南,尤其是郧南的南端——千里大山中,越往深处就是越少。

这些野地都是人类天然的聚居地,虽然面积小,不能建城立镇,可是按村扎寨却还不成问题。甚至一些地方经过长时间的衍变,几处村落已经拢合成为了一个大的村寨集群,人数在两三千人甚至三四千的大村寨屡见不鲜。

作为郧阳本地人的居住点,又因为地理原因,多处于大山的包围之中jiāo通闭塞,所以百年的生养下来,这些地方上势力最强的不是官府,而是当地的宗族族群。

乾隆中期后,大批的流民涌入郧阳,郧阳府内几乎所有的村寨都再次巩固寨墙,编练丁壮。这心善的还倒罢了,可要是心恶的,那就以宗族族老或是地方大户为首,组织丁壮、团练,帮助官府肆意弹压剥削流民,众多流民被鱼ròu之余还要供其驱使无度,所谓地主恶霸,郧阳地境极多。

梁纲不否认这是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或许在当地原主人眼中,这些涌入的流民可能就是来跟他们抢饭吃的,带着有sè眼镜看人,这发生矛盾纠纷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可是梁纲有他自己的定位,本地人和流民,两个选择,他毫无疑问的会选择后者。与多达几十万上百万的流民相比,郧南境内那些个村寨本地人又有多少?在自己的运作下,利益真正受损的本地人又会有多少?太不成比例了。

而且本地的宗族势力多是与官府联系密切,自身立场就是站在红巾军对立面的,梁纲不搞他们难道还要留着、养着、敬着他们不成?下起手来当然不会手软。

就如当初在杨溇干的一样,率军杀进郧南之后,梁纲除了应付清军的威胁之外,着力点就是放在了这些村寨上。

不听话的一律是个死,为首者斩恶除尽,金银细软全部抄走,粮食看情况而定,这所有剩下的东西就一股脑的全部分发给了村寨里的贫民和周边的流民。

打土豪,分田地。得人心的不二法则,在郧南,红巾军是一直都身体力行着。也正是这样狠辣极端的手段,才使得梁纲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顺利摆平了郧南山中所有的村寨宗族势力。

就好比yīn条岭之战后的虎翼寨,作为郧南西南端大山最深处里的一个大型村寨,在yīn条岭战后,就被梁纲一举dàng平,而原因就在于陈彦飞(寨主)那老东西在战事过程中有些不应该的蠢蠢yù动。

陈彦飞一mén死后,亲信也几乎全部被杀光,虎翼寨七八百人的(乡勇+土匪+民壮)人马,不死即降,一朝倾覆。可随着梁纲把那虎翼寨所有的上万亩土地一分干净,整个虎翼寨的人心立刻就倒向了红巾军。

在郧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后者(分田地),当初在杨溇干不成的事情,现在在郧南却可以轻轻松松的做到。那些个村寨山高路远,官府的控制力本就不强,地方上的宗族族长或是大户授首之后,名下的土地通过宗亲关系很轻松的就可以收归到他们寨子本身所有。

梁纲也就是在看清了这一点后,才拿出了红军分田地的那一套来,虽然在外面还罩上一层宗族公田的外衣,可是此招一出,效果显而易见。「域名-..-请大家熟知」人心支持度,是一个劲的蹭蹭往上窜。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这天底下都是穷人多而富人少,就算是一个宗族里的人,关系也同样有亲近远疏不同。有的人可以天天好吃好喝养的白白胖胖,有的人却只能每日吃糠喝稀瘦的皮包骨头。所以,当地人在红巾军攻村破寨的时侯虽然难免会有死伤,可是大多数人心中还是感jī红巾军的,而些村寨外受惠的流民则就更别说了。

如此前前后后一年多时间的苦心经营下,郧南四县中受过红巾军恩惠的流民和村寨本地百姓何其之多,在大山里梁纲早就不用去cào心军中的粮食、盐巴等必须物品的补充问题了。没有了,只要带着部队往北境边缘靠近一些,在那些个村寨和流民聚集地走上一遭,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红巾军除了火yào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外,在郧南大山中便是少量的铁料,他都可以nòng得到。

清军除非是甘冒天大风险,把郧南千里大山(外沿)内的所有流民和本地村寨百姓全都迁到外地去,否则的话,想要像在江北一样斩断梁纲的粮食来源,那是不可能的。

以红巾军现在的影响力,联系到大山外沿(北境)那些流民聚集点和村寨百姓,休说是四千五百套的棉衣棉被,就是数量再往上翻一倍,要办到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只是这一样来,保密如何来解决?散给流民百姓制作,走漏消息将是必然的。在红巾军无法亲自在场压阵的情况下,给出流民、百姓再多的工钱、料钱也是白搭,最后都会便宜给清军,还会让流民和村寨百姓白白遭一场罪。

“按五千套的量来下单,一成的损耗算作折损,四千五百套差不多就能保底……”梁纲心里盘算着。这样的数量下给陈金生等四人,工期上面肯定不会像去年王应琥jiāo付的那么快,他们四人的实力加起来都要比王应琥差上好大一截。从准备用料到成品制作再到备全和运输,清军进剿前做不完是一定的,而等到清军围剿结束后么,全军换装就不成问题了……

虽然是到了十月底,时间上有些晚,可好在今年天气没有去年那么冷!寒冬来的晚。

“只是这样一来又要委屈李家了!”梁纲心里接着感慨。他与李元清定的日子就是十月下旬,算好的时间,是冬季来临清军该回城了。可不想今年天暖和,成德把围剿的日子生生往后拖了半个月,正赶上了那个点。“只有把人先藏起来了。”等到战事平息了,再送到军中来。

“反正李盈盈委屈受的够多了,现在再受一些也是债多不发愁。”梁纲无奈的自嘲。

陈金生、罗进、杨宗仁、张驯龙四人对梁纲下的订单无不是欣喜非常,在西天大乘教中,谁还不知道跟红巾军做生意就等于是在跟银子做生意。

五千套棉衣棉被,梁纲拿出了两万两银子来做支付,分到他们四人手中,每人就是都有五千两银子的数额。而只要用心用力的去做,一套棉衣棉被(上下身棉衣棉kù、棉大衣以及棉被的合称)顶多也就是一两银子多点的本钱,算上工钱以及运输路上的开销,再合出去一两甚至更多点的银子,他们每人至少也能chōu出两千两银子来。

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四人自己一立杆子,手下几百张人口等着穿衣吃饭,一个县的地盘等着自己去周转,才算是知道——往日里做法祈福所敛来的那些钱财根本就是不值得一提。

几十两最多不过是百余两的银子,何等的渺小!自己当初看的眼热无比,那是自己的眼界小。认为jiāo了上去,就道是都被教首等人给享用了,那是自己见识少。

只是一个普通师傅的陈金生四人,哪里会知道,会想得到要运转一个教会的huā费是何等之巨?看看现在的自己,再想想往日的王应琥,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陈金生四人领人上山,在最初的快活和刺jī消褪后,就开始无时无刻的不在面临着钱粮物资短缺这一困难。而非是梁纲在必要之时伸出了援手,救了他们一救,毫无经验的他们,怕是不用等到官府清军前来围剿,自己过不了几日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之后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梁纲撒出了无数银子,救赎了无数郧南被捕的教众和诸多受此牵累的百姓,一举获得了无数人家的感jī,真真是又妒又羡,可最终自己却也只能咽下满肚的苦涩。

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得利得人心,自己却只能站在一边,什么都不能干。这说到底,还不是没钱闹的。要是有了钱,既有名义又有人脉路数的他们会比梁纲做的更好。

但这也只是他们自己的痴心妄想罢了!

梁纲就像是钓鱼一样的吊着他们,十天半个月的送去点东西,既不让他们饿死,也不让他们吃饱,勉强支撑着各县的架子,却也无力再进行近一步的整合,真真的是憋煞了他们。

可是,yòu饵近在眼前,他们又不能不张嘴。就比如这次的订单。

二千两银子,已经可以支撑他们过年了。而且制作费用,他们也可以用这儿来笼络一下手下的教民。

十月初一,襄阳传回了确切消息。被捕入狱两个多月的宋之清、齐林终于死了,王聪儿用一个密线暴lù为代价,送了这两人上路。

随后的初三一日,就是从头到尾的砍脑袋,整个襄阳城里都是血腥气弥漫。

十月初九,成德再次引兵两万进攻红巾军,两军又一次的在延绵千里的大山中兜起了圈子。期间小小的两次jiāo手,但都是一触即开,直到了下旬,清军前锋才逮着了一个机会,和红巾军后卫硬碰了一阵。

这一仗,清军死伤了三五百人,红巾军遗尸也超过两百具。

捷战,对于清军来说,这就是一场大胜仗。

“……败逆匪主力,毙伤其千人,己军死伤三五百人。”有红巾军的二百多具遗尸作证,谁又敢说成德这一仗的战果不真实?

成德的脑子里转了一圈,就已然打好了上报乾隆的奏折的内容,可是他的心里却也在深深地忧虑中,“这二百多具尸体,里面真正的红巾军又有多少?”怕是连五十人都不到吧?也不知道是那一处的土匪又遭了秧。

自己身为坐镇一方的将帅,正宗的八旗子弟,满洲勋贵出身,却不得不与梁纲这样危害大清江山社稷的反贼虚与委蛇,真是可悲可恨呐!

“小贼,看老夫处理好了钱财漏dòng,再与你算个干休!”

回军到房县境内,梁纲一边让詹世爵赶去接李盈盈,一边从暗营那里详细了解了襄阳这一段时间的动静。

宋之清、齐林二人的解脱,王应琥、萧贵、宋相、李成贵、张添美、高成功等人的斩首,代表着烜赫一时的西天大乘教彻底的泯灭。

襄阳教会上下人等自然是痛不yù生,但好在的是,这一消息并没有引起他们教中局势太大的变动。高家营和荆mén、宜昌两府的支脉都没有借此机会生事,如自立mén户,就连南会张汉cháo也是老老实实的,没有想着趁机摆脱与襄阳教会的联系。而王延诏那一脉就更不用说了。(王应琥这一脉无题。郧南已经默认是梁纲的地盘了)

怎么说呢,之前王聪儿大把大把的撒银子,效果还是有的。不但就此得到了诸多下层教众教民的人心,巩固了自身的根基。而且,随着她银子越撒越多,她与梁纲间的同盟关系也就显得越来越铁。这对于王聪儿个人而言,对于襄阳教会本身而言,都是一个极强劲的支持。

梁纲,以及他身后的红巾军,对于现在的西天大乘教来说,已经是一个需要完全平等对待的对象了。

襄阳教会、南会、高家营和荆mén、宜昌等支脉(四川除外),作为西天大乘教分裂后所遗留下的产物,除了实力依旧最强的襄阳教会外,其余的三方,现在的各自(总体)实力绝比不上红巾军这般强劲有力。双方尤其是财力上的差距,完全到了无法弥补的距离。

(最后者,荆mén、宜昌两地支脉,分裂中的他们实力最差,也最为明显。)

有了梁纲这样的盟友强力支持,襄阳教会就可以在正面,以自身的‘实力’从容的压下高家营和南会的反抗。如此它自身的主体地位,至少在明面上就可以完全无忧的保存下来。

对于震动还未完结的襄阳教会,梁纲是他们现在最重要的支持和依靠,也是他们最需要的支持和依靠。襄阳教会必须得到这个盟友。

大局之下,个人意识是可以勿略不计的,是必须服从全局安排的,这四人当中,梁纲既然选择了王聪儿作为结盟对象,那么在襄阳教会中,王聪儿就必须坐到第一把jiāo椅。

不要说李全、薛国玺没那个争位的心思,姚之福的个人实力现在也占不到上峰,就算是姚之福现在的实力能超过王聪儿,在梁纲的影响下,在李全、薛国玺的支持下,王聪儿也依旧可以安安稳稳的坐上这襄阳教会的头把jiāo椅。

更何况,姚之福表现得一直很本分,没有lù出一丝一毫要跟王聪儿争位子的意思,而且姚学才那里的进项,他自始至终都是一分不少的jiāo给总坛的。

王聪儿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顺顺当当的登上了襄阳教会总教师的位子。因为要纪念宋之清,所以就不以教主来称呼。

李全、薛国玺、陈洪、戴大名等寥寥几个逃过一劫的原西天大乘教中上层人物成了襄阳教会的长老,李全做上了头名长老的位子,还是掌教元帅,继续他的德高望重,薛国玺照旧掌管着圣库,陈洪、戴大名则在抓紧时间整理断裂的情报系统。

姚之福也是掌教元帅,算是正儿八经的成了襄阳教会的头面人物之一。齐国典、齐国谟,姚学才,辛聪、辛文、伍金柱、伍怀志、王光祖、樊人杰、庞洪胜、曾大寿等等,北会逃出的这些骨干,现在也齐齐往上提了一级。成了支撑起襄阳教会这面大旗最有力的臂膀。

梁纲心里彻底放下了对襄阳教会的牵挂,一切都如他所愿的实现,还有什么可担忧的。他此后只需要静静地关注着她的发展就行。然后等到明年,等到明年过年——刀兵骤起,烽火燃烧。白莲教大起义就正式爆发了!

襄阳、荆mén、宜昌、德安等,起义爆发,湖北腹地动dàng,郧南的清军肯定要chōu出兵去前去镇压,因为现在整个湖北的清军陆营差不多都已经尽数集结到了郧南,连湖南湘兵都来了。

荆mén、德安、安陆等营或是已经被chōu调干净,或是被消灭尚未重建,宜昌镇也只剩下两千不到的人马,这些地方的守备力量极差。凭当地官府的实力,根本阻挡不住义军的蔓延。而且从鄂西到武昌、汉阳等府,沿途上阻力极小,白莲义军若是要取武昌,完全可以从长江南北(宜都、枝江等县在长江以南)两路进军,杀到武昌城下是轻而易举。

成德根本不敢冒此大险,所以必会chōu兵前去救援。到时候自己就在郧南振臂一呼,不说老百姓会赢粮景从吧,可前来响应的也肯定不会少。拉出个一两万人马来不成问题,趁机灭了眼前的清军……“哦,对了,之前还有湘贵苗民的一场起义……,那股子辛辣劲,可是足够满清先打上几个喷嚏的……”

ps:加快进度!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_^o~?!,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三百八十二章 西荷联军二百五十六章 超越时代的防御战上第17章 新一轮的首次考验!一百九十六章 伏击一二百四十六章 红巾大军二百一十三章 千里转战十三一百二十四章 铁模炮楔子三百七十九章 跨向海外的第一步四百三十一章 大战江户湾二三百九十九章 马尼拉条约上第68章 想不出题目了二百零一章 千里转战一四百六十一章 廓尔喀战争三二百九十章 弟兄们拼了第56章 牵连无辜二百零三章 千里转战三第74章 宋之清、王聪儿第58章 府中藏身二百零三章 千里转战三四百一十六章 京师风云二第96章 就是夜战第37章 自省一百三十七章 床弩火箭二百六十二章 武汉三镇居其一四百八十二章 先知不先梁纲受苦四百六十二章 廓尔喀战争四二百八十三章 席卷赣北二百零五章 千里转战五四百零四章 五十八年红溪的血债还未干第2章 乾隆五十七年二百一十一章 千里转战十一二百六十八章 解决一翼五百零六章 踏足北美四百零六章 传首各县缴令投降二百四十三章 梁纲的狂想环太平洋帝国三百六十章 重回汉唐二百九十九章 北路烽烟高三百九十章 咬一口上第10章 虎出柙三百三十六章 老将不甘汉奸骂名第93章 风雨欲来四百一十五章 京师风云一二百七十章 飘扬在台海的赤红旗第14章 自是“打家劫舍”!四百七十四章 米洛拉多维奇的出兵第73章 当靶子一百四十六章 出手四百七十四章 米洛拉多维奇的出兵三百八十七章 骨头要捡软的啃第40章 被人算计五百零六章 踏足北美四百零六章 传首各县缴令投降二百四十一章 接战健锐营二百零四章 千里转战四二百九十二章 天地两堡第86章 钓鱼三百三十六章 老将不甘汉奸骂名一百六十二章 平原战山地战的不同四百一十章 战天津二第54章 枪战第1章 穿越四百六十三章 战争促进发展三百五十八章 鸦片商末日真正的劫富济贫三百二十五章 迥异的战术二百八十一章 战湖口二百五十三章 义军和红巾军的差距第41章 借刀杀人二百七十五章 战场上的狙击手四百零四章 五十八年红溪的血债还未干三百三十八章 秋后再算帐乾隆吐血亡一百八十六章 袭竹溪第92章 打了土豪却分不了田二百三十五章 编织新网四百零三章 王聪儿站在命运的抉择口一百九十三章 今后要过苦日子喽第16章 人无横财不富!四百四十四章 微末之处见破绽二百七十四章 梁逆奇耻大辱以血来还一百六十七章 幸福之地五百零三章第80章 集体和刀枪二百六十九章 仙游罗家第18章 建班底,真难!三百三十一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四百七十六章 中国印象北海兵团四百一十九章 日本国非是中华藩国四百七十三章 库斯塔奈就在眼前二百六十五章 聋哑人的妙用三百六十九章 和第33章 无奈啊!二百一十三章 千里转战十三五百零七章 一块肥肉墨西哥三百八十四章 游弋在大海上的猎手一百二十章 三进襄阳二百七十三章 一桌饭两拨客一百零五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二百六十一章 水战初哥风筝术二百零二章 千里转战二一百九十五章 '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