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心潮初动

“君儿,你可愿意?”贾夫人的目光中带着殷切期盼,此刻当然是希望念君点头的。一旁的刘胜始终不回头,念君抬眼打量了他,面色微红,想来是紧张万分。她心中纠结无比,看着贾夫人这样苍白无力的病容,这番话可能真是是临终前的交代了,自己若不遵从姨母定会伤心失望,若是答应了自己心里又觉得别扭。想了许久,念君终于露出笑容,柔声道,“君儿……自然听从姨母的安排。”刘胜的肩头猛然松动了下来,一直提着的心口终于放下,紧绷的嘴角渐渐露出笑容。贾夫人了却心愿,对着儿子叮嘱道,“明日你去向皇上请旨,请皇上颁布玉碟,今后可要好好待念君,母亲便将她交与你了!”刘胜眼中喜悦,连忙答道,“儿臣答应母后,定让念君日后的人生安然无忧!”

天色漆黑,念君坐在殿前的老旧石阶上抬头仰望着万里星空,看着那些闪着微弱光亮的星星,一时间竟觉得眼花。草丛里传来虫鸣,夜晚的风很是寒冷,她不由得瑟缩成一团,却不愿进殿去。背上忽然温暖了几分,毛绒的厚实衣物渐渐减轻了背脊上的清寒,她知晓来人是谁,淡淡笑道,“这么晚了,你竟也不睡?”身后传来一声轻笑,接着便是轻盈的脚步向前,坐在她身边道,“翁主可是为白天的事?”念君侧头望了望凝然微笑关切的眼神,兴致越发低落,“凝然,我要是不答应姨母必定不会安心。”凝然心思细腻,跟随念君多年自然洞悉她是怎样的脾性,低声问道,“翁主的心……并不在靖王那儿,对吗?”念君当凝然是姐妹,平日有些体己话都是与她说的,只是现在却是稍有犹豫,事关自己的终生大事,如今就连自己也拿捏不准,就算与凝然说了又有何用。

“我不知道。”念君淡淡回了头,将脸埋在膝上只觉得疲累万分,手掌冰凉,靠着额头逼着她只能愈加清醒。一旁的凝然眉宇间有些思虑,却是不敢说出口,那日随念君在湖边的凉亭遇见皇上,她在一侧亲眼见着皇上看郡主的眼神,那样眷恋,只是其中仿佛透着些难忍,她不清楚翁主是否对皇上有意,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翁主对靖王无意。凝然凑近了她,轻声道,“翁主若不想随靖王殿下远去中山,不想离开汉宫,那何不去求陛下?”念君不觉一惊,身体猛然抖了一下,回头带着惊讶的望着凝然,张口有些迟缓,“凝然……你为何这么说?”凝然低了眼眸,“因为奴婢觉得,陛下必定不会舍得您离开。”念君听后并没有答话,眼神定在地上的青石砖的某条缝隙上好长时间,终于嘴边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莫说陛下不会因为我拂了胜哥哥的意,即便他帮我挡了这一切,我却也是不愿了……”她伸手抚了抚凝然肩上的冰凉发丝,道,“方才你说错了,谁说我不愿离开汉宫了,如今有了这样好的机会我自然求之不得。”

凝然讶异,眼中带着怀疑,“翁主真的这样想?”念君舒了口气,像是看透了般,“算了,不提也罢,凝然,我口渴了,你进去端两杯参茶出来,夜太长了,咱们边喝边聊。”凝然应声,起了身便往回走,只是刚转身的功夫便瞧见她们身后不远处一个身影伫立,长袖背于身后,也不知是站了多久。她一阵惊慌,脱口而出,“殿下?”念君心惊,连忙转身,刘胜的眼神沉稳而又模糊,看着她一直未说话。她暗暗想着自己方才与凝然说的话他有没有听见,露出尴尬的一笑,“殿下何时来的,怎么不知会念君一声呢?”凝然在一旁以参茶为借口赶紧退了下去,清凉的院中只剩下他们俩人。“本王只是怕……”刘胜抿了抿干涩的嘴唇,眼中闪过一丝不自然,继续道,“……君儿,本王想说的是,今日即便母后不提起,离开长安时本王也一定要带你回中山。”

念君眼帘低垂,两手心交握着早已黏湿,干笑了两声转过头去,“念君……从未听说殿下提起过……”刘胜上前走了几步,与她并肩站着远看夜幕下的宫墙,声线低沉,“未央宫威严堂皇,中山的王宫必定是比不上这里的,可是本王想让君儿你知道,区区一个诸侯国也有长安的皇城之中没有的东西。”念君低下头,咬了嘴唇不答话,此刻刘胜的意思她自然清楚,却不知该怎样回答。刘胜转头,微笑着看着她,“你会相信本王的,对吗?”念君心里乱糟糟的,一时间竟是紧张又犹豫,勉强扯了扯嘴角,“念君从小与胜哥哥一同长大,自然是信你的。”刘胜露出满意之色,落下袖口执了念君冰凉的手,眼神之中带着坚定却又不失柔和,“本王怕委屈你,可是说到底却更怕失去你。”念君悄悄瞥了一眼自己被他紧握的左手,掌心炙热,她感觉那只手都快麻掉了。

公元前139年秋,孝景帝夫人贾氏病逝于未央宫岁羽殿,享年四十二岁。赵王刘彭祖未能赶回来见母亲最后一面,匆匆赶来长安时见到的已是贾夫人的灵柩,岁羽殿一下子变得格外清寂,空旷的外殿之中仅有几个宫人发着隐隐的哭声,四周飞扬着的雪白灵幡卷着悄然而至的秋风凉至心底,念君跪在那方焚烧纸钱,抬头望着灵堂之上大大的奠字,想起这十年来与姨母的朝夕相处,哭干了的眼泪猛的又溢出,她忍住抽噎之声,腾出一只手擦拭眼角。

片刻前王太后来过,劝慰了念君几句,又安抚了刘胜两兄弟,谈及贾夫人的安葬之处,刘彭祖满含着泪水,“我不孝,不知母亲病至此境,如今连最后一面都未曾见到……我要带母亲的遗体回赵国,以赵国太后的礼仪安葬。”王太后感叹他的孝心,望了望一旁的刘胜,问道,“那么靖王意下如何呢?”刘胜面色肃然,一身白衣显得他一身凄寂,回道,“我听哥哥的。”念君守了三日的灵,面色憔悴不堪,跪在那方低头不说话,王太后扶起她好生劝慰了一番,话中带着心疼,“君儿,哀家听说你姨母生前的安排,几日后跟随靖王去中山后,在那里可要好好照顾自己。”念君嘴角微微一笑,算是感激,“谢太后关心。”王太后叹了气,“我与你你姨母一同侍奉先帝时便知晓她的心性,不骄不争,这样的人身处后宫,怕是最好的了。”念君神色黯然,眼中疲倦不堪,回道,“保全性命,无非至此。”

太后走了不久,凝然自殿外匆匆进来,蹲下身俯在念君耳边说道,“翁主,陛下要见你。”念君蓦地一惊,侧头有些怀疑,“你可是说真的?”凝然很是笃定的点头,眼中又带着些许欣喜,“奴婢就说陛下是舍不得您的,这下定是希望您留下来。”念君皱了眉头,想起那晚凝然所提之言,骤然问道,“是不是你去与陛下说了什么?”凝然见念君这般紧张,连忙摆手道,“翁主不要误会,奴婢哪有那样的胆子直接去见陛下,方才是陛下身边的人来传话的。”念君微松了口气,转过头心中有些犹豫,凝然的猜测她没有抱一点儿期望,因为刘彻前日已经亲口允诺了她与靖王的事,该有的章程规格全部下来,她这个中山王后的身份是板上钉钉了。

夜晚,宣室殿中的启事灯散着亮光,刘彻立于书案前看着太皇太后交予自己的淮南王书,翻看着厚厚的竹简,上面那些个密密麻麻的字叫他有些心烦,太监前来通报,说尚阳翁主到。他眼角微动,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苦涩笑意,抬眼时一身素净服装的女子已在眼前了。念君说话有些无力,躬身行礼,“陛下圣安。”刘彻站在那里未动,手中的笔还握着,只呆呆的望着那抹殿门旁的身影,洁白无瑕,突然想起幼时在芳华池边戏蝶的念君,心中生起一丝眷恋与感叹。“陛下?”念君的话在空旷的殿中听起来虚幻而又渺远,他回过神,眼中终于有了焦点,放下毛笔,自书案前走向她那一侧,“念君,你来的正好,《鸿烈》一书,你可曾听过?”念君心中微动,低着双眸,“淮南王所撰写的《鸿烈》据闻深的太皇太后意,如今已被赐名《淮南王书》了,念君可有说错?”刘彻眉间舒开了笑意,“朕就知道,你总是无所不知。”念君依旧恭敬,“那不知陛下召见念君有何事呢?”刘彻笑意微敛,几步走到书案前又翻开了那些书简,定了片刻抬头问道,“你说,无为究竟指的是什么?”念君神色拘谨,回道,“无为而治乃黄老学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陛下懂得自然比念君多,何以来问念君呢。”刘彻淡笑,“朕倒是觉得,其中道理不过寥寥数语,敌不进,朕则不进,是这样吗?”念君默然,刘彻语调提高,望向她,“敌若进了呢?”

这话掷地有声,念君恍然惊住,赶忙低了头,“朝政之事,念君不懂,还望陛下……”刘彻挥手示意她停下,言语之间无奈,“朝政之事你懂,朕的心事,你依旧懂。”念君突然很是紧张,刘彻的话不停的在她脑海之中盘旋,他在说什么?她又懂什么?宣室之中一阵安静,刘彻身上那件黑底金龙的天子服饰在案前烛火的映照下越发让人眼睛缭乱。过了许久,他终于发话,“去中山,可是你心之所愿?”念君心中惶然,心口更是跳个不停,说的话似乎都在颤抖,“回陛下,是念君所愿。”话罢,又是一阵诡异的安静,刘彻的眼睛也不知定在何方,虚晃着,嘴角微动,却不说话。

“听闻靖王说,中山之地潮湿,阴冷,去了那里可不比长安宫中,你可要好好待自己。”听着话时念君不觉眼泪都快出来,她一向冷静而镇定,对刘彻也只是有着对帝王那般的敬惧或者疏远,她永远将自己看为一个目睹这段历史的人,一个看客而已。“谢……”她话中带着哽咽,却逼迫着自己沉稳应答,俯下身磕头行礼,“念君谢陛下……”之后的话她再也无法说出来,也没有勇气抬头看刘彻的脸,匆匆便想告退,走至殿门处身后一声低沉之声叫住她,“来日诸侯王入朝面见天子时,你会来吗?”她怔住,却是背对着他,哑然笑出,回道,“念君渴望未央宫外的天地,到时靖王必会代念君问候陛下,还请陛下宽解。”

84.不复当年(中)75.废后陈氏(上)82.韩嫣之死(下)95.尘翻云起(上)33.廷尉审讯63.正面交锋(上)43.主仆相认13.夜阑心惊83.不复当年(上)76.废后陈氏(中)30.露台风清51.承倚后党67.寒剑出鞘17.次姐身孕65.朝势逆转92.重回汉宫65.朝势逆转72.如月之恒42.玉箫离手90.倾城不再56.月夜逼视38.城门诀别12.驿站筹谋11.心潮初动85.不复当年(下)60.粉墨登场78.册立新后66.青阳之好28.替死冤魂81.韩嫣之死(中)68.更深露重97.尘翻云起(下)6.内殿私语3.中秋初见65.朝势逆转70.平安荷包39.岁羽质询3.中秋初见78.册立新后82.韩嫣之死(下)61.暗欲涌动(上)85.不复当年(下)32.酷吏彻查84.不复当年(中)12.驿站筹谋27.嫣过留声1.未央宫门85.不复当年(下)82.韩嫣之死(下)58.满月之喜62.暗欲涌动(下)58.满月之喜87.儿女情长9.宣室未眠50.悄然之喜74.后位动摇70.平安荷包87.儿女情长7.京城屠戮41.故人相见19.屏障轻隔66.青阳之好25.馆陶诫语25.馆陶诫语14.翻天覆地9.宣室未眠77.废后陈氏(下)25.馆陶诫语85.不复当年(下)26.追根究底10.临终许配15.府中贵客25.馆陶诫语34.灯火阑珊76.废后陈氏(中)48.晋北暗争97.尘翻云起(下)74.后位动摇89.深宫细语88.命悬一线81.韩嫣之死(中)35.回眸相隔94.朝势迭起46.和风之变(上)17.次姐身孕23.倾心之语95.尘翻云起(上)43.主仆相认10.临终许配67.寒剑出鞘36.长秋舞罢(上)25.馆陶诫语61.暗欲涌动(上)73.碧落身死47.和风之变(下)39.岁羽质询22.平曲再见72.如月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