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角力

陈眕平时很是低调的。

作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陈眕自然是才学出众的。

他才气逼人,洛阳士子都是争先与他结交。

作为名门之后,陈眕自然是意气风发,尤其是当时金谷二十四友是依附于贾谧,而贾南风权势滔天。

但是,在贾南风倒台之后,金谷二十四友基本上都被司马遹弃用了,陈眕也一度堪忧。

便是现在的文坛领袖级别的人物,左思也只得居闲职,潘安等人干脆就赋闲在家了。

金谷二十四友中,大多数的政途都受到的影响。

原本陈眕在洛阳还是颇为放肆的,因为他父亲是陈准,乃是门下省侍中,高权之位。

只是后来陈准‘意外’离世,让陈眕从意气风发,到不出一言。

其实在陈准离世之前,陈眕在朝会上,也是没有发表什么观点的。

他很少议政。

是故这次陈眕站出来的时候,司马遹马上就想起昨日王生对他说的话。

“爱卿有言,直说之。”

“谢陛下。”

陈眕的手微微颤抖,不过朝服宽袖,他手上虽然是拿着玉笏,但在朝服宽袖的掩盖之下,他手上的动静,还是很难看出来的。

“臣下以为,邺城乃是曹魏旧都,废帝陈留王拘留之地,虽然不在六都之内,仍旧是重地,“邺”之名始于黄帝之孙颛顼孙女女修之子大业始居地,已有千年历史。且邺城同时也是监督并州匈奴人的屏障,乃是重中之重。”

陈眕说了这么多,轻轻舒了一口气,再说道:“如此重要之地,现在居然被贼人掌控,陛下若是不出兵,后果堪忧,至于陛下担忧之粮草问题,臣下有方法可以解决。”

如果按照广元侯的话来说,那么面前这个陈眕身后可以揪出有心人的可能性,就比之前面那个臣子的可能性要大上许多了。

王生看着陈眕,心里与司马遹的想法,可谓是不谋而合的。

“那你来说说,这军费之事,如何解决?”

“诺。”

陈眕心里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现在满朝文武加之皇帝都是看着他,要说他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前我听说广元侯为筹集铸兵之费,可让臣公贵族皆用财取之,日后奉还,臣下以为,筹集军费,也可用此法。”

这相当于是花未来的钱。

这个陈眕的思维倒是不错。

但是,铸兵之所以能成,是因为王生给了大多数人利益,尤其是皇帝的利益。

这是主要原因,但是除了这个主要原因之后,还有一个次要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那便是皇帝的心意。

皇帝想要给中军更换兵器甲胄,王生提出来的事情,才能得到皇帝的首肯。

陈眕的这个主意,并非是开源节流,只不过是用了乾坤大挪移而已。

司马遹的眉头马上就皱起来了。

“只是这钱粮,日后还不是要朝堂付出,之前的铸兵之事,朝廷得开支已经到了明年,现如今,这出兵之事,可不能用此法了。”

在王生刚开始说出这个方法的时候,司马遹也觉得这个方法简直就是个天才之想。

刚想着用这个方法做越来越多的事情,王生后面的话,就直接给司马遹泼了一盆冷水。

感情这不是抢钱啊!

这是花未来的钱。

这天下始终是他的天下,杀鸡取卵的事情,他自然是不会做的,司马遹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当然是十分失望的。

其实,王生这个股份分红制度,也并非是抢钱,只不过以现在西晋的小农经济,这个东西,还是太过于超前了。

这才成了抢钱的东西。

运用得当,这是钱生钱的东西。

陈眕没想到皇帝会拒绝,微微愣了一下,但他到底不是普通人,在今日之前,他其实是早就想好补救的第二方法了。

“去岁大雪,今年必定是一个丰年,陛下可暂用仓中粮食,速速平定邺城之乱,其实也不无不可,再者说,臣下听闻去岁征伐齐万年,可是有剩下不少的粮草,可做军粮,若此事与并州匈奴五部有关系,那匈奴五部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都是军费。”

“哦?”

司马遹眉头微皱。

这去岁征伐齐万年,以为是要很长时间的,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就给打趴下了,最后花时间最多的,其实只是赶路而已。

粮草,是剩下了不少粮草,但这些粮草,既然剩下了,那就是他司马遹的东西,如何是会拿来充当军费?

“此法不行,打仗这种事情,劳民伤财,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件事情,朕看来,还是不宜劳民伤财,你这法子,不行。”

司马遹既然连这句话都说出来,陈眕又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出来,自然只能退下了。

“可还有人有办法?谋略?”

“这个...”

司马遹这句话说完,众人却是面面厮觑。

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还得想军费的问题,众人也没有三头六臂,这出兵花费的军费巨亿,谁能轻易想到?

毕竟这钱财,也不是大风吹来的。

现在世家也不傻了,自然也不会再出钱出人了。

一时间,朝堂的气氛有些沉郁。

司马遹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说话,只好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诸位有许多人说要打,却没有给朕一个章程出来,这如何打?朕倒是看好平原王的想法,陈留王是如何的人,朕也很清楚,他必不敢做出谋逆之事,此事,还需要商讨,你们下去想想主意,三日之后,再议。”

说完这句话,司马遹也不在太极殿主殿逗留了,而是拍拍屁股,直接出了殿。

大内官见到皇帝都走了,连忙扯起自己的公鸭嗓,喊道:“退朝。”

众臣只好退下了。

其中,臣子们的表情,自然是各式各样的了。

“君侯,你看陛下这朝会,是什么意思?”

卞粹果然又跑过来与王生扯话了。

王生脸上带着微笑,说道:“这个,恐怕只有张公知晓了,陛下如何想的,我这个做臣子的,如何揣度得住?你说是不是。”

卞粹也明白王生的意思,重重点头。

“陛下乃是圣人,我等自然是揣度不住的。”

两人有说有笑,出了太极殿,临到分别的时候,卞粹才拉着王生的手,宛如是多年兄弟一般,说道:“之后有时间,一定前去金谷园拜访。”

“那我便在金谷园好生欢迎了。”

两人就此分别,就在王生也要出宫的时候,却是有人叫住了他。

“小郎君留步。”

回身一看,原来是王导。

“茂弘兄,有何事?”

王导笑了笑,说道:“陛下要我们过去。”

司马遹...

王生轻轻点头。

“那好,一道。”

王导轻轻点头。

“方才我所看,小郎君与这个卞粹私交甚好?”

王生轻轻摇头,说道:“非是私交甚好,我平素与这个卞粹也没有多走动,之所以今日与他说话说得如此之多,是因为看在他是张公女婿的份上,我对张公,素来是佩服的,过几日还要与你一同前去拜访呢!”

王导微微点头。

“只是张公毕竟是致仕之人,小郎君日后还是少与他有瓜葛,我陪你去,也是怕有心人看到,在陛下面前多言,陛下,近来是越来越多疑了,便是我琅琊王氏,也不好过。”

王生心中凛然。

“皇后的事情,我也听说了,陛下晴雨不定,与我们这些臣子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你知道便好。”

王导轻轻叹了一口气。

“人常道:伴君如伴虎,小郎君乃是寒门出身,更应该知晓这一点,陛下若是知道你与张华走动,恐怕会心生间隙的。”

王生眼中一闪,轻轻点头,脸上恰到好处的露出感激之色。

“多谢茂弘兄指点。”

“指点倒是算不上,只是现如今有些感慨而已。”

与王导说了一路,王生才到太极殿偏殿。

此时偏殿之中并没有多少人。

王敦王导王衍,加之司马彤司马干。

可谓是这个国家最高的决策人了。

“陛下。”

王生对着司马遹行了一礼,后者轻轻点头。

“方才朕在朝会上,也是知道了你们的看法,现在私底下再问你们一次,对于邺城,诸位是如何看的?”

王衍依旧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的。

“邺城之事,我赞同平原王的看法。”

皇帝前面才在太极殿正殿赞许了司马干的做法,王衍自己虽然没有什么主见,但是跟进,自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了。

这种事情,谁都会做。

对于王衍,司马遹是见怪不怪了。

其实,这也是司马遹将尚书台交给王衍的原因。

要说这王衍的文采,整个天下能够与他相比的人,恐怕不多,但是对于执政处理事情这方面,他又显得太中庸,处理问题也没有多少主见。

王衍是他的岳丈,宫中的皇后,是他的女儿,他背后,还有琅琊王氏。

将尚书令这个位置交给他,自然是奖励王衍对他的支持,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以王衍的才干,也不至于对他司马遹造成多大的威胁。

这个尚书令要是让王敦来做,司马遹恐怕就有些不放心了。

并非是司马遹担心王敦的忠诚问题,而是王敦的能力,比王衍强上太多了。

简单来说,王衍是嘴巴厉害,手不厉害。

而王敦是嘴一般般,但是能力却非常强。

希望不寄托在王衍身上,王生自然是将目光定格在王敦身上了。

“处仲,你有什么看法?”

王敦在心中早就思虑好了。

“邺城的事情,陛下自然是要解决的,但诚如平原王所言,其中恐怕是有什么误会,或者说是猫腻,若是贸然动手,恐怕不妥,不如先派人前去了解情况,之后再看,当然,于此同时,出兵的准备,陛下也应该做了,不然届时恐怕手忙脚乱,至于军费问题,臣下没有办法,若是说这件事谁能想到办法,恐怕那个人便是广元侯了。”

王敦擅长踢皮球,一脚一踢,直接是把皮球踢到王生面前了。

“广元侯,你如何看?”

王生脸上露出苦笑之色,轻轻摇头。

“这军费的事情,恐怕不是那么好想的了。”

司马遹也知道现在要王生拿出主意来,恐怕很难。

他没有勉强王生,马上换了一个问题。

“若是真要征伐邺城,诸位可有人选?”

又是人选。

王敦的眼睛首先是亮起来了。

在益州一事之后,他便受到了重赏,因为年纪问题,他现在的官职与爵位都是够高的了,因此只得了一些物质上的奖励。

譬如黄金,布匹一类得。

但是王敦心中却没有不满。

他知道,他的这些功劳,日后都是有用处的。

这便是资格。

做为三公,九卿,没有一些资历,政绩,这如何能成?

他可不像自己的族兄一般,有一个当皇后的女儿。

“臣下来看,征伐邺城,须对邺城了解的人才行,这任务,自然是要交到平原王身上了。”

第一个开口的正是王衍。

王衍说完,王敦也在后面应和。

“平原王镇守邺城,此事交由他,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两人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知道司马干是不会领这样的事情的。

要司马干领兵打仗,他也没有这个能力啊!

果然,司马干在后面重重摇头。

“尚书令是折煞老夫了,这样的事情,陛下要是交给了老臣,那就是儿戏了。”

他看着王衍王敦,他自然是知道两个人的想法的。

但是现在琅琊王氏势大,陛下又将宗王都赶出洛阳,司马干深感自己力薄。

前面王敦就已经领了益州的事务,这种事情若是再交到琅琊王氏的手上,这琅琊王氏的权势,岂不是更大了。

平原王司马干眼睛微转,对司马遹说道:“倒是广元侯,是一个好人选,广元侯虽然年纪尚轻,但去岁便替陛下征伐过了齐万年,也算是有了经验,若是邺城真有乱,陛下也可将此事交给广元侯,以广元侯的才智,说不定真的能替陛下省下军费呢!”

司马干说着话,还朝着王生露出和蔼可亲的微笑。

但司马干这笑容,在王生眼中,就不显得和蔼可亲了。

这老家伙可是阴险的很。

觉得琅琊王氏势大,还要拉上我。

王生侧目,已经是感受到王敦异样的眼神了。

“陛下,臣下年纪轻微,恐怕难当此任。”

司马遹自然注意到偏殿中气氛微妙的变化。

在他心中,他自然是想要这种微妙变化的。

琅琊王氏的势力,确实是让他心中生出了不安感。

加之广元侯与琅琊王氏也有些许关系,这次,或许是一个好机会。

让广元侯与这个琅琊王氏走远一些的机会。

“朕看来,广元侯确实可以胜任此次任务。”

果然,司马遹这句话说完,王敦脸色已经是变得有些难看起来了。

第二章 未来的路第二十七章 潼关第四十六章 角力第七十一章?卖官鬻爵第一百一十二章 心事,忠诚,欢喜第四十章 请你去死第一百零五章?征伐挂帅第三十一章 竹林七贤第十一章 削藩策第一百一十章 重文轻武第六十六章 春秋易逝第二百零七章 落棋第九章 殿下有请第二十一章 选秀第十三章 洛阳盛事第六十一章?张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两世处男第一百二十八章 猜谜变成女人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太子庶子(1/1)第九章 殿下有请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术新帅难(4)第九十五章 最佳演技第一百七十五章 变故第八十六章 出使第一百五十五章 群英荟萃(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逆转朝堂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术新帅难(4)第四十四章 世家天下第四十四章 陛下三思第二百三十张 司空张华第九十六章 西征事了第八十七章 伏击第一百零三章 王生回洛(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慑服四将第一百一十七章 司马士度一当五第八十章?齐王使者第九十五章 最佳演技第二百零二章 收服第一百零七章 常山王第一百五十九章 邺城风起匈奴退(1)第一百七十二章 蛰伏布局算天下(一)第七十五章 孟观的野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色之夜众生相第六十章 王生的朋友们第一百七十八章 召见王生?第一百二十九章 杀意森森第一百一十一章 训练庄卫第七十四章 城门立木第八十四章 买奴第一百六十九章 诸王齐聚谋大事第十三章 洛阳盛事第一百六十章 徙戎论(下)第六十二章 乱成一锅粥的太子宫第一百五十六章 潜龙卧渊将欲行(9)第三十八章 猛将入账第七十五章 孟观的野望第一百四十章 乳白色的精油第一百八十一章 阴云起第三十七章 动乱起第十七章 策问第一百五十七章 狂士王生第一百二十六章 黑手(下)第七十一章 不分伯仲第三十六章 成都王的心思第一百三十章 高门俊彦来立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群英荟萃(上)第六十七章 满殿皆寂第一百五十五章 洞房花烛不眠夜(6)第一百七十二章 蛰伏布局算天下(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卫阶来访第六十四章?潘岳献策第十九章 琅琊王氏第一百三十六章 催债的来了第五十六章?时机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要变天了第三十五章 雇凶第四十六章 站队第九十二章 嗜书如命小郎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刀术第二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十五章 香饽饽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夜连罢半朝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卧龙在渊将欲行(4)第八十四章?局势未定第二百零六章 出宫布局第七十一章 不分伯仲第二十一章 司徒府第一百三十章 一支穿云箭第三十一章 位高者皆棋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帝王心术新帅难(4)第一百二十五章 黑手(上)第九十五章 长秋宫第一百三十六章 催债的来了第三十六章 成都王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九章 收编乱民整颍川第六十七章 满殿皆寂第七十九章?多疑第三十八章 杀人第五十二章 背后的手第一百四十二章 洛阳城中风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