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东征(三)

帻沟溇,高句丽名城,有国中重臣对卢(官职名)于此镇守。对卢闻得汉兵东来,早早的遣人往丸都城汇报并请援,又于城中指挥军吏加固城防,筹备物资。准备了许久,未见汉兵音讯,正自疑惑,忽闻纥升骨城有使者来。对卢大惊,一拍大腿,叹道:“纥升骨城危矣。”

于是召见使者,一问,果然是来帻沟溇请援的。对卢谓左右道:“纥升骨城,国内大城也,且有古雏加涓固在,不得不救。”于是召集众军士,便欲发兵救纥升骨城。

军行一日夜,于纥升骨城外五十里处扎营,是夜,对卢出帐漫步,忽见纥升骨城方向,火光熊熊,光可照天。大惊道:“城陷矣。”

对卢本欲趁乱而抄汉军之后,想了想,料己非汉军之敌。还是回军,坚守帻沟溇静待丸都援军吧。于是对卢便后军作前军,掉头回师,打道回府。

对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军行五十里而下营寨,已经进入了青州军斥候的观察范围。卢植接到汇报后,对这支胆小的援军的行为,也感觉到有点好笑。

在招来向导一问之后,知道是帻沟溇方面派出的援军,心道,此城早晚必取,不如遣军蹑其后,趁其不备而攻之。

于是卢植令黄忠率其本部,行帻沟溇军后,择机攻打帻沟溇城。

黄忠见太史慈攻下纥升骨城,早就眼红得很,得了将令,便率军出发了。帻沟溇的对卢压根就没想到自己的行踪已经被汉军发现,他一路急匆匆的行军,到了纥升骨城门口,见城陷,不敢战而还。军中将士怨气很大。高句丽的军队并不惧怕汉人,他们和汉人打来打过,都快二百年了。他们自立国以来,和扶余人,沃沮人还有汉人,都对着干过。虽然不止一次被汉人打趴下。但正所谓是无知者无畏,未开化的高句丽人,屡败屡战。这可能也和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系吧。史载他们是性凶急,喜寇掠。天性如此,那有什么办法。

话说对卢见军中怨声不断,于是便只好加快行军,承诺到了城中,有酒肉赏赐。听得主将有赏赐,军士稍安,于是一路也不多话,埋头赶路便是。

高句丽最早就是玄菟郡内的一个部落,后来强大了才称王建国。贵族们向来以压迫剥削奴隶为生。而奴隶哪来,就是从扶余、沃沮等部落去抢,甚至是胆大包天去抢汉主。所以你想让他们在自己国境内搞什么建设,做什么利民措施,那是想也休想。像中原政权,一般都喜欢兴修水利,修路架桥。高句丽王压根就没想过。于是,黄忠吃大苦头了。因为从纥升骨城到帻沟溇,只有一条路。这条路既不宽,又不好走。又被帻沟溇的援军来回踩了两回,满是泥泞。然后自己行军还要尽量小心不要搞出太大动静,让敌军给发现了。

幸好帻沟溇大军只顾前行,也没想过要派斥候到后面看一看。从主将对卢到军中普通士兵,脑子里根本就没存在汉军会从后面跟过来的概念。

在快到帻沟溇时,黄忠下令让三军休息了一个时辰,然后大手一挥,道:“出击!”声音方落,率五百骑便冲了出去。

这时,对卢大军方见到城门,正呼喊开城门,让大军排队进城。忽闻身后一阵轰鸣,回望一望,傻眼了,只前五百骑如同一道乌云,直扑己军,五百骑身后,黑压压一片,也不知道有多少汉军呐喊着涌了过来。

对卢没去多想汉军是怎么来得这么快的。他连声喊道:“布阵!迎战!”结果大家充耳不闻,此时城门已开,前头已经有不少人进了城,后军也只想快一点进城,这样就安全了。一路上行军,高句丽军早已疲惫不堪,只想着进城好好的泡个热水澡,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谁还愿意听对卢的。

对卢呼喝声声,却没几个人听他的,不由大怒,连杀数人。见仍然无法约束大军,于是慌乱大喊道:“我是对卢,都散开,让老子先进去!”

一部要进城,一部在转身布阵要迎敌,一部是对卢亲信,死死跟着对卢。前一秒对卢还因为军士不听从他迎敌的命令而愤怒杀人,下一秒就是要让他先逃进城。这下更加没人听他的了。顿时,城门口乱作一团。有军士欲先进城而拨刃杀人。

这时,黄忠已奔至城下,见敌军自乱,不由大喜,见城上有校尉似乎在指挥调拨,于是自背后摘下大弓,箭壶里取出铁箭,挽弓如满月,“砰”的一声响,城头上的小校应弦而落。

对卢见城头有人坠落,大骇,回头望去,只见一员汉将,铁甲铁盔,骑黑马,提铁弓,正往他这里望来。对卢心中一沉,暗道,糟了,此必汉朝射雕者。胡人称神射手,一般呼为射雕者。雕为空中猛禽,连雕都能射下来,定然是箭术数一数二之人了。

与此同时,黄忠也发现了对卢,身份很好认,对卢穿得跟花孔雀似的,一看就是大人物。黄忠便谓左右道:“尔等且冲阵。我自取敌将首级。”

于是弯弓引箭,只一矢,射对卢于马下。黄忠收了弓箭,于腰间得胜钩上摘下大刀,直趋阵前,斩对卢首级,高掣于手,大呼道:“主将已死,尔等还不速降!”

对卢一死,高句丽军大乱,有些扔了武器,跪地请降,有些则啮牙咆哮,拨刃相见。城中更是哭声四起,败军于城中大掠,然后越城而走。等得黄忠把最后一个顽抗的高句丽人砍杀,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这一仗,斩首三千级,俘虏千人。其余高句丽人皆四散奔走,不知所踪。黄忠得了帻沟溇城,忙遣使往卢植报捷。然后方派军吏收拢百姓奴隶,统计所获。

因对卢亡于城下,城中校尉又被黄忠一箭射死。结果为汉军所准备的城防物资,一丁点儿没用上,反而被黄忠笑纳了。

卢植在朝廷任职多年,是阅览群书的大儒,自然知道帻沟溇城的意义。此城筑于大梁水之侧,而辽东郡治襄平,则位于大梁水与室伪水的交汇处。等于自帻沟溇放舟,顺水可直达襄平。这样一来,物资的运送,就要轻松许多。毕竟高句丽的道路有多破烂,不止黄忠,一路行来,卢植也是见识过了的。

于是卢植让黄忠加固帻沟溇城,除了所获物资外,俘虏顺水送至襄平去看管。那里是大后方,不怕俘虏闹事,也能减少大军的粮草损耗。

忙完一切后,卢植便召黄忠前往纥升骨城,命黄忠副将周伟镇守帻沟溇城。与此同时,捷报也八百里加急发往青州。

青州刘备方得一女,又值辽东捷报至,大悦,于是会宴群臣,以为庆贺。

纥升骨城,在棒子们自己写的《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又称为卒本川。说扶余王子高朱蒙于西元前37年于此建国,称高句丽。因为棒子本身的不靠谱,本书不采用其说。

其实,西汉时,高句丽只是玄莬郡高句丽县的一个以县为名的部落罢了。夷人无知,擅自称王,汉人当时也没当他们一回事,让他们自误自乐。后来高句丽叛乱,当时王莽当政,把高句丽县改为下句丽县,把高句丽王贬为下句丽侯。后来辽东太守出兵讨伐,把高句丽所谓的大武神王给赶到了现在的丸都城,差点就忘国了。只是刘秀偃武修文,没多久便重新册封高句丽王。于是高句丽在边境,时而臣服时而袭扰,反正是让辽东不得安生。

高句丽人素来自大,看看他们的王号,什么大武神王,后来的东川王,西川王。他们知道东川,西川在哪吗?或许高句丽人的东川和西川与我们汉人口中的东川西川不一样。怪不得后世网上流传的棒子帝国甚至覆盖了蜀地,敢情是从这儿继承的。

这一次卢植打下纥升骨城,虽然所获物资甚少,但奴隶还是抓了一大片。足足有万余人。因为对于放火烧城的涓固恨怒,所以那些伤重的军士奴隶,太史慈也没费这个劲去给他们治伤。因为在卢植眼皮子底下,他也不好袖手不管,于是别置一营,让伤兵全部住了进去。然后忽有一夜,营中失火,延及伤兵营。把营地烧成了白地,至于俘虏,全部让他们提前去见东皇太一天帝去了。

卢植得知,虽然烧的是高句丽的伤兵,仍然把太史慈喊了过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告诉他上天有好生之德,人要有敬畏之心。自古以来杀俘不祥,岂不闻武安君白起、汉将军李广乎?

太史慈诺诺,垂手听教。

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桥(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凉州之战(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郑门立雪第一百一十九章 凉州大战(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关中攻略(十九)第三百一十七章 许禇投曹第四百四十七章 风雨并州(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号第一更)第十三章 平定庐江(一)第一百二十章 凉州之战(五)第四十五章 风波又起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云动(二)第五百三十二章 官员任免第八十四章 风雨前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凉州风云(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凉州风云(完)第十章 南下庐江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风雨并州(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征辟第二百九十九章 监造水排第四百五十七 风雨并州(完)第七百七十六章 惨败而回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战江夏(二)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百零九章 襄阳隐士第五百五十六章 关中攻略(八)第四百四十五章 风雨并州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三百四十五章 书院见闻第六百五十一章 决定退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刘大战(九)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余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仪奏对(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乱象(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关中诸事第四十章 蔡邕之难(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九章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欢喜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烧高柳第二百六十八章 孙策周瑜第三百五十五章 荆州之战(三)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五百五十五章 关中攻略(七)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卢植第四百四十九章 风雨并州(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东征(二)第四十六章 阳球之死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图之谋(二)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封王爵第一百八十二章 传国玺出第七百二十九章 汉大臣奏议还都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战(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刘大战(七)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术攻兖第五百零五章 南阳之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战(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汉寿之战(二)第三十二章 初拒征辟第六百三十二章 兖州攻防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刘大战(十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第一章 临危托孤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刘大战(六)第五百七十九章 汉中之战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三百四十章 功败垂成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七百十五章 华容城下第二百零二章 两虎相争第一百五十九章 辽东公孙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乱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计第六百五十五章 兖州决战(四)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见闻(四)第一百七十章 形势有变第六百八十六章 荆州乱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战吕布第五百八十九章 备胡之策第二章 县城风波(一)第三百零八章 孙策反袁第七百二十一章第四十一章 诣阙上书第二百九十九章 监造水排第三百八十八章 袁刘大战(十八)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仪奏对(二)第三十八章 太学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