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袁绍败绩

高干与张飞,各率两支骑兵,又重新绞杀到了一起。那边赵云与高览,也是各率所部,在彼此阵中往来厮杀。一个接一个的骑兵,惨叫着栽落马下,运气好的,还能得保全尸,运气差的,已经被千万只马蹄践踏成了肉泥。

杀气冲霄,震散了天空之上的云层,凛风吹过,鲜血的味道随风飘散开来。赵云率部刚向高览进攻之时,便一边冲杀,一边疾呼:“散开,结队冲杀!”听到了赵云的呼声,身后的骑兵们,便立马变阵,一列列的骑兵,瞬间集结成一支支小型的队伍,在队正的率领下,尾随赵云一道发起冲锋。刀光交错划过,敌我双方都有人翻身落马。衡量一支军队是否精锐,要看战士们是不是拥有悍不畏死的精神,丰富的战斗意识,以及鲜明的组织纪律。

在刘备看来,一支军队,纪律才是最重要的。军纪森严的部队,就是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也很少有溃败的现象发生。而无组织无纪律的军队,包括草原民族,无一例外,都败亡了。草原民族甚至比汉人更加彪悍和善战。

在相距还远时,箭矢是骑兵们的主要攻击手段,但这种优势,往往会消失得很快。因为骑兵速度太快了,在快要迎头相撞之时,骑兵们纷纷弃了弓箭,拨出长刀,举起长枪,开始狂野的碰撞。

赵云与高览,两边的主将都有意无意的避过了对方,选择了普通骑兵痛下杀手。混战之中,箭矢乱飞,铠甲被砍得砰砰作响,高挂在天空之上的太阳,冷漠的见证了这一场血流成河的战争。当骑兵们精疲力尽时,两边的主将不约而同的下令让骑兵收兵回营。就算他们还能战斗,但身后的战士们已然腰酸背痛,身体僵硬。战马也疲惫不堪,冲击无力。这个时候,再让宝贵的骑兵待在战场上,就会造成无谓的牺牲。于是战场上,步卒们便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主角。

袁绍与刘备想依靠骑兵来冲击彼此阵形的目的,已然失败。高干与高览非是张飞赵云之敌,虽然损失比青州骑兵要多得多,但他们也成功的耗尽了青州骑兵们的力量,剩下的,就看步卒了。

此时,吕布在前方,已经和高顺等将互相配合着,将袁军大营撕裂出了一道尖锐的缺口出来。虽然袁绍指挥着无数的士兵进行补位,后方的弓弩手们,也在尽情倾泄着箭雨,但效果不佳。吕布率了诸将,身先士卒,战斗在危险的最前方。在他们的激励之下,后面无数的士兵倒下,又有无数的士兵源源不断的聚拢过来。对袁军的阵形进行突击。又有黄忠率了青州弓箭手,在后面不远处,随时支援。刘恪与沙摩也率了军,往来冲杀助战。一时之间,袁军大阵的缺口,更加显得明显了。无数的青州军,跟随着自家的队正、屯长们,冲杀而来。

各兵种互相掩护前行,刀盾手在最前面,枪兵随后,刀盾手用盾牌格挡住敌人的刀枪之后,身后的枪兵们便把长枪狠狠的捅出,毫不犹豫的把敌人给钉在地上。互相杀红了眼的两支大军,就在这广阔的战场之上,如两条巨龙一般纠缠在一起,嘶咬着,搏斗着。当其中的一条巨龙,身上的血液流得够多的时候,量变终于引发了质变。

冀州兵能与公孙瓒连年鏖战,确实无愧精锐之称。哪怕是面对刘备、吕布这样的组合,他们仍然无畏无惧,跟随着自家将军的命令,举着手中的刀枪,大声呐喊着杀向对面的敌人。在他们心中,只有死去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能给他们带来荣耀、战功,还有财富。

只是可惜,他们碰到了一支与他们一样英勇无畏的军队,而这支军队的战将,更是当世的梦幻组合。吕布、黄忠、张飞、赵云、高顺、刘恪、沙摩……一连串的名字,足以震惊世人。所以,当袁军们发现,不管他们表现得如何英勇、如何顽强、如何的彪悍,却仍然拿对面那支军队毫无办法时,他们的心底深处,终于冒出了一丝恐惧的情绪来。而情绪,是会传染的。当一个士兵他的目光不再坚定,他的手掌不再牢固的时候,他劈出去的刀,也终于没有了力度。当一个士兵脚步不再向前,而是无声无息间向后退了一步的时候,他的小团队,也配合着他向后退了一步。

当袁军们发现自己在步步后退,而对面的敌军在步步进逼的时候,终于明白过来,己军败了。袁绍在中军,站在高楼观战指挥的他,对战场局势一目了然,可惜他反应再快,也无法阻止大军士气的逐渐瓦解崩溃。

士气,是一个很神奇的名词。谁也无法将它琢磨透。冀州军,在战争的天秤逐渐向青州军倾斜的时候,士气终于不可避免的开始低落。而这,又引发了连锁反应。袁绍能发现的事情,刘备又岂能不知。刘备在中军,远远望见袁军似乎往后退了一退,整体攻击力度仿佛又弱了几分,不禁大喜,于是下令诸军一齐发动,猛攻袁军。刚才还在营中喘息的骑兵们,也重新出现在了战场。游弋在远处,旗帜飞舞招展,给还在战斗中的袁军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青州军身在战场,反应最是敏捷,袁军甫一后退,他们便已反应过来,一边刀枪并举砍杀更加激烈,一边扯着嗓子狂吼:“袁军败了,袁军败了!”

先是一个人喊,后来是一队人,一屯人,一曲人,无数人都开始喊。给自己鼓舞的同时,给敌人带去了巨大的心理暗示。

终于,在第一个袁兵忍受不住这战场的空前压力,拖刀扭身便走时,袁军的大阵终于在这一刹那,崩溃了。虽然那个袁兵在第一时间,便被督战的校尉一刀砍翻在地,但已经无济于事了。无双数眼睛,已经看到了。有了第一个,便自然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那些软弱的逃兵们,害苦了冀州兵。许多人不想逃,还想着继续战斗。可惜,身边有人逃了,他们对袍泽的信任瞬间破裂,战场上积累起来的默契就此打破。为了不把小命丢在战场上,他们不得不选择后退。

袁绍在高处长叹一声,下令鸣金收兵。让高干掩护军队撤退的同时,他的帅旗却不动半步,依然屹立在原来的位置。

高览来劝袁绍先走,袁绍摇了摇头,道:“吾若走,大军立时便会散尽;吾在此,军心尤可聚也。”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凉州之战(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荆州(二)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发河内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轸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号第一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关中攻略(十八)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刘大战(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壮士典韦第五百七十九章 汉中之战第四百二十八章 竟然是他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见叛乱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战(二)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烧高柳第八百零五章 战争爆发(六)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风云(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桥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阳城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孙策出兵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荆州(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兴平二年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战(二)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二百六十章 徐州之乱(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风雨并州(二)第八十三章 关羽远奔第四百零八章 再败吕翔第五百一十章 四将攻宛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计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乱(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术(二)第三百章 监造水排(二)第六百七十七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吕布第二百零二章 两虎相争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亢之变第六百五十五章 兖州决战(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丽人第六百十二 兖州战事(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审荣献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重返荆州第五百五十三章 关中攻略(五)第一百六十五章 荥阳之战(五)第二百一十七章 凉州风云(七)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东征(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战(二)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卢植第四百二十三章 交州士家第六百五十章 马超中伏第五百三十三章 农业改革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学院第二百一十九章凉州风云(九)第二百九十二章 张济之死第七十章 深入蛮部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十七章 涿县初见第八百十三章 攻败垂成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欢喜第七百九十九章二百二十五章 吕布穷途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八十章 刘恪成亲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五十一章 吕布攻并第二百二十三章 跨海东征(五)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围绵竹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孙之败(四)第九十五章 大战江陵(四)第六百五十章 马超中伏第八百零八章 战争爆发(九)第七百四十八章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战(二)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岛(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说反长沙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乱第三百零七章 兖州说客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陈留第五百七十六章 关中攻略第四十四章 入朝为官第九十章 黄巾乱起(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狭路相逢第八章 格物之论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战(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南阳大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冀州攻略(三十六)第六十八章 出手相救第八百十九章 意外变故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调整第七百零四章 萧县陷落第五十章 孤身说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刘大战(十四)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六十六章 扬州罢兵第八百零七章 战争爆发(八)第一百零七章 黄巾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