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小试身手

刘备坐在帐中,看着大帐里的几个校尉,老的老,少的少,心中怒火腾腾,混帐,三郡居然就给我派这些人来统兵?莫非到了战场之上,还想让我亲自陷阵不成?

转而又强抑住怒火,冷冷道:“王师已集,即日发兵,谁敢为我军前锋?”帐中诸将一声不发,来时郡守都有吩咐,要听刘备的吩咐,但也不要主动争功,因为他们都不看好这次平叛。众将心中深以为然,战阵之事,交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伙子,成什么样子嘛。他们不敢冒险,心中暗暗打定主意,若是见势不妙,还是第一个开溜保住实力为好。

刘备见无人敢应,冷笑一声,正欲说话,便见最后面闪出一个年青小校,英气迫人,抖擞精神上前道:“禀军主,不才严颜!愿为前锋!”

严颜身前一个老军头张珓回头瞪了严颜一眼,压低声音道:“严守正你这个小混蛋,干什么呢?快给老子退回去!”严颜乃他故交之后,少年便以勇烈慷慨著称,这次听说朝中来了御史中丞征发大军平叛,他便把严颜带了来,任以军司马之职,想带他顺便捞份军功。谁曾想到了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御史中丞萧瑗老夫聊发少年狂,孤舟一叶下江州去单身说降去了,军中诸事悉付予帅案后的那个年青人。张珓就不安了,多年的老军伍了,他知道没有一名有威信的将帅镇着军队,后果是很严重的。刘备固然有大名,固然是朝廷委派,但他年纪太轻,这就是天生的缺陷,没有谁会相信一个如此年轻的人能统领好一枝大军,而且还是去平叛。没有谁会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一个不熟悉的不值得自己信任的人。所以他见严颜冒头,很不高兴。这小子还是太冒失,胆大包天,这当先锋岂是好玩的,这是去打仗,万一失利,刘备恼羞成怒,他就敢砍了你的脑袋。

严颜正是渴望着建功立业的热血年纪,他少读兵书,弓马娴熟,如今入了军伍,又哪里肯放过这个表现的机会。若不是众人皆沉默无言,哪里轮得到他?更何况,军主又岂是简单之人,从他以往种种事迹便可得知,再说了御史中丞萧公若不是相信军主,如何又肯以一军相托。暗暗打定主意的严颜眼中闪着异彩,这次机会可一定要抓住了。

刘备见有人主动应命,心中大喜,待听得是严颜,不由一愣,是那个宁死不降、说斫头便斫头的严颜么?抬眼看去,却是一名英姿勃发的小将,浓眉大眼的很是精神。心中便笑,蜀中大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就只有张任和严颜,但想来他们还年轻着呢。这个严颜是不是那个严颜自己保持关注即可。大战在即,不能再分心。

当下刘备便道:“严颜,你自引部曲为我军先导,逢山开路,遇水布桥,沿途负责打探信息,若遇敌,不得擅自交战!”

严颜领了将令大声道:“末将得令!”

先锋既定,刘备也没有其他好吩咐的,只是一一把任务都派了下去。诸将在帐中听了,不觉愕然,刘备看来不像是个生手,倒像个混惯军伍的。一桩桩军务在他手中,井井有条,丝毫不乱。后来又想起刘备曾跟卢植往庐江平叛。可是那时他才多点大?老军头们心中惊讶,做事无形之中又严谨几分。

刘备出了大帐,翻身上马,在一众将校的陪同下阅兵。校场黑压压挤满了人,所谓的精兵,也就是身强力壮有胆色,能披甲持戈杀人罢了,要想谈什么军纪,谈什么队列,那是妄想。刘备好歹心里早有准备,看见校场上站得七歪八扭的队列也不在意。除了凉州,天下无事多年,谁吃饱了没事干养支部队天天搞训练啊,这部队一训练,各种消耗就上去了,后勤哪里跟得上,没有国家负担,谁养得起?所以国家都不养兵,把郡国常设兵都给免了,哪里有叛乱了,再临时征募百姓组建队伍去平叛,打完就解散,绝不拖沓。

刘备想了想,算了,反正比谁人多,谁不怕死就好了。其他的也懒得说了,就强调下军纪好了。他也没有按照兵书上的照说,那些动不动就要斩的,太多了。

“不听号令者斩!”

“杀良冒功者斩!”

”**妇女者斩!“

“泄漏军机者斩!”

“擅自逃离者斩!”

能让这帮乌合之众做到这几条,刘备已经心满意足,谢天谢地了。五斩令一念完,刘备便抽出佩剑,用力一挥:”出发!“在鼙鼓动天地声中,一马当先,率了军队出发。

这是刘备第一次独自领军,之前虽然很镇定,但临到此时,心中仍然忍不住激动紧张,脑袋高速运转着,思考该如何保证自己部队的安全,战斗力以及士气等。一路上,刘备左等右等,终于还是没等到哪个不开眼的触犯他的军令,这也让他期待斩两个傻蛋来威慑全军的想法落空。不过没人闹事更好,证明大军尽在掌握,不是吗?刘备得意的想道。

顺水到了平乡,严颜遣斥侯来报,前方两侧林中,似有敌踪。刘备不敢怠慢,便命部队慢了下来,缓缓结阵而行。行不多时,果然便有小股蛮人呼喝怪叫着出现,然后羽箭竹矛便一阵阵的如雨抛下。每次蛮人一出现,部队便出现一阵骚动。怎么约束也约束不住,刘备也没办法,这里的人基本上都和蛮族打过交道,知道蛮人不好惹。所以才惧怕。

如此数次,部队走走停停,二日才到广汉城。刘备也知道,小股蛮人只怕就是来打探消息顺便拖延自己脚步的。自己大军行,他们就不停骚扰,自己派人来战,他们就逃。想驱逐也驱逐不了,就像牛皮糖一样缠着。

广汉城中军营,刘备对诸将道:”蛮人如此这般,必然有诈。“

有人就暗笑,道:”军主多虑了,蛮人天性憨直,不懂什么是计,什么是诈。“众人纷纷附言称是。

шшш▪ tt kan▪ c ○ 刘备皱着眉看着这帮家伙,很是头疼,本来还想好好商讨下,问问他们有没有好办法的,既然不配合,那就自己说了算好了:“不必多言,我计已决,欲以疲军诱之……”

于是出了广汉,刘备便完全不管沿途侵袭的小股蛮人,命军队一路疾行。军中卒士叫苦连天,边骂边走,等得扎营,天色已黑,士卒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一个个的甲卸了,武器随手扔到一边,躺在辎重上直喘粗气,有军官拿脚来踢,也是懒懒的一动也不动。这一切,都被无数双眼睛看在眼里。

半夜,营中灯火俱寂,呼噜声震天。营外,一支蛮军已经悄悄趁着夜色摸了过来。到了一箭之地,蛮人头领看了看寂然无声的大营,把手一挥,喊道:“给我上!”

于是无数黑潮涌动,奔到营前,才大声怪喝道:“杀呀!哇呀呀呀呀呀!”

等奔入营中四下纵火打算大开杀戒的时候,忽然发现不对,这怎么这么安静?就算全睡死了,我们这么多人杀了进来,也该有点反应啊?蛮人头领忽然大惊,一种危险的感觉自心底窜起,刚欲大呼一声上当了。便见一通鼓响,营寨四周亮起了无数火把,又是一通鼓响,无数的箭雨便落了下来。顿时营中惨叫连连,死伤一片。

蛮人头领目眦欲裂,拿着铁骨朵胡乱挥舞,边挡箭边喊道:“这帮阴险的汉狗,孩儿们,随我杀出去!”立即便有无数蛮族勇士附蚁于蛮王之后,往营门冲去。

汉军也不管,只是拼命的射箭,也不讲究精准,范围覆盖便行。数轮之后,弓手力歇,臂膀一点力气也无,才停了下来。这时营中死伤之蛮人不下千数。一队蛮人冲到营门处,发现营门已被堆满了鹿角拒马,蛮人头领咬牙切齿,命众部曲把这些砍断推开,方冲出营,便又闻一通鼓响,脚下一软,便往下沉,危急中,蛮人头领便把铁骨朵一横,横在陷坑上方,这才没掉下去。再看掉下去的儿郎,一个个的在里面哀号惨叫。原来底下有削尖的树枝在等候着呢。

蛮人头领心胆俱裂,不停骂着汉人卑鄙无耻,然后手脚发软的爬了上来,见自己部族勇士,十停中去了一半,惨然道:“快逃,快逃!”

这时,后方鼓声隆隆响起,无数汉兵突然出现,举着长枪杀了过来,遇见蛮人便刺,几个对付一个,不一会,便又有无数蛮族勇士倒下。蛮人头领已无勇气再战,率了一众亲信勇士,扭头逃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汉兵正欲再追,军中已然鸣金。待打扫完战场,共计斩首千余级,伤者和俘虏多达二千多。而汉兵,却不损一兵一卒。

众将大喜,再看刘备时,眼中已无轻视之色,一个个的恭敬起来。能带他们立功的人,不管多年轻,他们都拥护,更何况这一次,在刘备的主持下,赢得如此轻松,他们心服口服。

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孙之败(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驾崩第五百零六章 南阳之战(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襄阳城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荥阳之战(五)第六百六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九章 兖州决战(八)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术(二)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八十七章 黄巾乱起第十二章 为民除害(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驾崩第六百四十四章 马超出动第六百零四章 草原大战(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青州应对第七百八十四章 兵分数路(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号第一更)第六百六十六章 虎将许褚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乱(三)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征东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扬州罢兵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设谋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东征(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中南半岛第七百四十一章 袭破罗县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四百二十六章 流言骤起第二百四十章 身陷匈奴营第七十四章 蛮王之位(四)第十六章 平定庐江(完)第四百一十四章 刘虞病逝第六百九十六章 华容城破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临兖州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乱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七百十九章 安陆之战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战平城(二)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东征(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风雨并州(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兖州决战(十)第二百五十章 刘协心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议起兵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东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游说郭嘉(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风雨并州(八)第一百九十七章青州屯田忙(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四百章 白登之战第五百七十一章 关中攻略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风雨并州(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将许褚(二)第八十九章 黄巾乱起(三)第七十八章 试行改革(三)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三百八十章 袁刘大战(十)第三百六十一章 长安天子第一百零六章 张角之死(28号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贾诩所谋第七百四十三章 长沙城下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见鲁肃第六百四十九章 曹仁兵至第七十章 深入蛮部第八百一十章 战争爆发(十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刘大战(二十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刘璋请降第三百一十五章 下邳之战(三)第二章 县城风波(一)第六百十二 兖州战事(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刘大战(八)第五百一十五章 江夏李通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归来第一百七十一章 阳城之战第一百九十三章 刘青州再得良将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离荆州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南归青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封王爵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击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战(三)第五百八十八章 晋封王爵第三百四十二章 说反长沙第三十八章 太学论儒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调整第五百零九章 襄阳隐士第一百七十六章 荆州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