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六章 兖州决战(五)

作为一个兖州人,面对夏侯惇时,满宠经过分析认为这是青州方面的离间计的同时,也本能的替他的兖州老乡们分辨起来。

“仲德,公台等事主公已久,披肝沥胆,至诚至忠,如何是那等不顾名节的背主之人?还请元让三思!”

“若兖州文武相疑,军政必不自安,到时如何同心协力,以抗敌军?此必敌分化之策也。”

满宠说了很久,夏侯惇也听了很久。

直到满宠觉得口干舌燥,这才停了下来。满宠看向夏侯惇,满眼期待。夏侯惇却是幽幽的来了一句:“伯宁,我信你,也信仲德,然则兖州人人可信乎?”

刚开始满宠还挺高兴,听到后半截话,心却又凉透了。满宠不禁站起身来,大声道:“元让,此时我们不能互相猜疑!以中敌人之计!若元让有疑,莫如恭请主公裁断!”

夏侯惇最终没有张扬此事,也没有去烦千里之外的曹操。只有满宠知道,兖州文武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细小的裂痕了。若果再有些微外力因素,它就会迅速扩大,然后爆发。

只是满宠也没有办法。疑心一起,不是几个人拍着胸脯保证忠心就能够消除的。尤其是现在己方处于弱势的情况下。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在空前自信、处境占优的环境下,人类才不太会互相猜疑。而在劣势、悲观之时,猜忌之心若起,那就很难控制了。

事实上,从夏侯惇接下来的行动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夏侯惇在蛇丘休整几天后,率部后退的同时,却要求臧霸坚守蛇丘。

臧霸对道:“今巨平、成县、汶阳皆在敌手,我驻蛇丘,兵力不足,三面皆敌,恐难敌汉军。莫如弃蛇丘,退保章县,此乃上策也。”

若在平时,夏侯惇便会允了。但在这个时候,夏侯惇看谁都带上了一层猜疑之色。他觉得蛇丘还能守一守,最起码可以拖延汉军的脚步,好为他在后防建立新的防线争取时间,可是为什么臧霸不同意?

却没有想过,臧霸新逢大败,手里的军队已经不多,而士气又不振作,若他与满宠弃城走,却独留臧霸率部守蛇丘,这如何能够守得住。臧霸出言反对,理所应当。而臧霸也没说错,在三面环敌,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守住蛇丘,那是千难万难。搞不好这一仗打完,臧霸就会变成光杆将领。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臧霸自然不愿意做。

但臧霸一开声,夏侯惇就不满意了。

他眉头高高皱起,看着臧霸冷声道:“宣高,此乃军令,你欲违令乎?”

夏侯惇是曹操指定总督兖州诸军事的大将,他下了决断,诸将自然要依令而行。只是臧霸的队伍自成一系,平时夏侯惇对他也很客气,诸事都是商量着来。想不到在这时却是发作了。

臧霸听了,心中不由怒气一冲,拂衣而起,不辞而出门去了。

夏侯惇看着臧霸远去的背影,冷哼一声,对呆在一旁的满宠道:“伯宁,我们走。”

出城之后,满嘴苦涩的满宠这才向夏侯惇道:“元让,留宣高在此,以他新败之军。他如何是张飞、太史慈敌手?”

夏侯惇道:“那又如何。”心中却是暗想道,嫌疑,只能以鲜血来清洗。

满宠不说话了,这不是让臧霸去死吗?

这一路,两人都显得很沉默。

未几,大军自蛇丘退到章县,扼守汶水上游。欲保东平。也就在这个时候,曹仁引大军到了昌邑。曹仁之前接到夏侯渊的信,也知道兖州日子难过,谁曾想到了昌邑之后,竟然发现在程昱等人连番施为之下,刘备的军队还是势如破竹,夺取了泰山全境,济北与东郡大部。

而任峻与吕虔的战死,也让曹仁感慨不已。任峻勇于任事,与曹家有亲,吕虔熟知兵事,可称良将。谁曾想就这样折在了汉军的手中。

曹仁在昌邑没待多久,就接到了夏侯惇的信。匆匆跑到章县之后,曹仁见了夏侯惇,便不禁埋怨道:“元让好生糊涂,若果兖州诸臣真有异心,你我早为阶下囚矣,何必拖延到此时。”

这会兖州已成败局,真有人想投北边,也不用在这里观望下去了,早早的发动兵变,献土而降不就完了?

别看兖州诸文臣不领兵,但他们的奴仆家丁算起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夏侯惇叹道:“我如何不知?我非是疑兖州所有,是疑其中一二矣。独不知其一二是谁。”

曹仁明白夏侯惇的意思了,他不是怀疑所有人,而是怀疑其中或许有那么一、二人与北方勾连。

曹仁笑了笑,对夏侯惇道:“元让,便是有人与北方暗通款曲又如何,孟德早已说得明白,刘玄德大破袁本初之后,在北方趁势而起已然不可阻挡。在关、凉已平,幽、辽已定的情况下,兖、豫必然会成为刘玄德的下一个目标。我等在此,胜败不论,只要拖住刘军南下的脚步,好使孟德夺取西川、收复荆州,便能反转局面,与刘玄德相抗衡。”

“兖州不保已然是定局。再深入追究何人投敌,已毫无意义,反而将会得不偿失,动摇人心。”

夏候惇道:“若如此,我兖州形势,敌军岂不一清二楚,如何与之交战?”

曹仁道:“你我皆统军大将,自此之后,行军布阵之事,自行决断便可,何必报之于程仲德、陈公台?其等不知你我筹划,又如何传递消息?”

夏侯惇道:“如此,恐引仲德等不满。”

曹仁道:“无妨,此事我自当之,我回昌邑,亲自说服仲德。”两人商议已定,曹仁便又旋即回昌邑,往见程昱。

若说兖州诸臣,曹仁与夏侯惇最信谁,除了程昱,再无他人。

见了程昱,曹仁很干脆的把前后诸事向程昱和盘托出,并向程昱提出,将与夏侯惇一道,共决军机之事,不再报之于兖州幕府。

程昱听了,一脸凝重,他也明白,曹仁这已经是非常信任自己了。否则不知会他也是正常。曹仁与夏侯惇都是主公股肱之臣,心腹大将,他们在兖州要自行其事,谁能够拦得住。

见曹仁把话说开,程昱也只能点头同意,并表示将由自己知会其他诸人。从此兖州幕府只负责钱粮与民政,不干涉参与军事行动。

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围邓县第八十三章 关羽远奔第五百五十四章 关中攻略(六)第七百零四章 萧县陷落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纯退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凉州之战第八十九章 黄巾乱起(三)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三百零八章 孙策反袁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乱(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雨并州(九)第二百一十四章 凉州风云(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阳之战第三百五十四章 荆州之战(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关下逢敌军第一百七十七章 袁氏兄弟第三百五十二章 甘宁出奔第八百三十章 辽东往事第二百三十七章 变数顿生第十五章 平定庐江(三)第八百零八章 战争爆发(九)第六百十章 一封书信第六十四章 十恶不赦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战场第一百七十八章 龙亢之变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刘大战(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准备出兵第五百八十七章 皆大欢喜第七百九十三章 马超兵败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余事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三十四章 洛阳灭蝗(一)第六百十一章 兖州战事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术攻兖第五十章 孤身说降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见闻(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准备出兵第三百五十三章 荆州之战第七百十六章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战开始第八百零五章 战争爆发(六)第七百三十二章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四百零八章 再败吕翔第五百一十八章 好汉凌操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干出征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见闻(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应第二百零六章 印刷之术第一百零一章 卢植出事(25号第二更)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中攻略(十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三百九十九章 两军汇合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荆州刘表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六百十六章 济北王求助张飞第四百七十三章 冀州攻略(十五)第七十五章 尘埃落定第七百十二章 荆州风云第一百六十三章 荥阳之战(四)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陈留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八百零四章 战争爆发(五)第七百八十章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击第二百九十七章 幽冀大战(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围点打援第五百八十六章 凉州之战(四)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镜第七百二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绍之谋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计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刘大战(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乱象(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驾崩第八十五章 风雨前夜(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图第七十二章 蛮王之位(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先发制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兴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关东(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见鲁肃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一百一十八章 凉州之战(三)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征东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说反长沙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战(二)第九十四章 大战江陵(三)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