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兖州决战(十)

青州,刘备在给兖州诸臣写信后,见无甚效果。便又生一计。让宗正刘表,代表朝廷,给东平、济北、任城三地的诸侯王写信。让他们在封地配合王师,拨乱反正。

自孝景皇帝之时七王之乱后,地方的诸侯王们就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地方官员的任命权、封国的治理权、财权等等全部被收归中央。虽然也偶尔有那么一些诸侯王不太安顺,总想着要搞事情,但大多数的诸侯王们,却是从此老老实实的自娱于王宫之内,不再干政临民,以保世系福祚全安。

当然,虽然各位诸侯王们不再干兴政事,但做为刘汉的宗室,他们在地方上,还是拥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像黄巾之乱时,就有陈王等诸侯王聚集百姓,统领兵马,以保郡县。

历史上的东平王与任城王,在曹魏代汉的时候,被去王职,降为列侯。而济北王刘政最惨,因无子嗣,几年后,他薨逝后,济北国被废除。

没什么实权的诸侯王们,对霸占地盘的诸侯们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没兵没将的,在这乱世能保住王宫安危,那已经是很不错了。黄巾贼军纵横为祸时,不知有多少宗室遭了贼军的毒手。

天下的诸侯王们,对刘备其实很有好感。不为别的,最起码刘备是在续汉统,扶汉室。大汉真的气数尽了,他们这些人就将会成为前朝宗室,而被清选。就算能保得住性命,作为贵族的特权,也会没了。刘备保住了大汉王朝的江山,那么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们,又可以继续富贵下去。

所以在接到刘表的信后,东平王刘凯,任城王刘佗很快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谁是自己人,谁是外臣,他们心里面再清楚不过了。

很快,曹仁接报,寿张等地出现叛乱,既而,夏侯惇那里,又闹出了粮草被烧的事件。寿张乃章县后方,这里出现问题,非同小可。

曹仁知晓后,不敢怠慢,于是派了副将率了五千精兵,出去平叛。

副将领了曹仁之令,遂率部往寿张而行。早已得到消息的张飞,于是传马超运动到寿张附近,寻机歼灭这支曹军。

游弋在济阴、东平两地之间的马超得信,便引军至寿张,与此地义军相合,而后在向导的率领下,潜伏于寿张城外。

曹军副将率部匆匆过了无盐,继续向寿张行进,看看再有数十里,便至寿张地界了。转过官道,忽然便见汉军自道旁杀将出来。

副将大惊,心知中伏,不敢与马超战,遂便引军返身走。军司马又匆匆来报:“将军,身后亦有敌军。如何是好?”

如何是好?副将看了军司马一眼,举枪高呼道:“随我来,杀出去!”

马超前后把官道给堵住,然后以骑兵冲阵,大破曹军。曹军甫一接触,便觉抵挡不住,因主将一心想退,所以人皆争逃,无心敢战。这一场战,只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事后计点,斩首八百,捕俘三千余。

马超大喜,遂还师,屯于寿张。

寿张令迎了马超进来,又供给粮草。待马超歇息过后,便问道:“将军可有意屯寿张乎?”寿张令乃东平王七弯八拐的亲戚,这次听了东平王的怂恿,脑袋一热便干了这件大事。没多久就后悔了。生怕曹军会打过来要了自己的小命。只是事已做成,无路可退,只好硬撑。

现在曹军果来,而汉军却一战而退曹军。顿时寿张令心中又是激动万分。看来自己这个选择没错啊。

当然,要是把这员大将留下来就好了。寿张也有个保障。到时就算打了败仗,曹军进来了,自己也可以说是被迫的。

马超自然不知道寿张令心中的胡思乱想,见寿张令发问,便道:“若无军令来,我当暂驻于此。”

寿张令大喜,当时便一拍手,送了两个美婢上来,给马超享用。

马超作色道:“军中岂能享乐?”

寿张令道:“将军此时非在军中,乃在城中,又有何妨。”

马超沉吟不语,寿张令终不再言,最后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马超晚上终究是留下了两女,一夜好战,碧血洗银枪。

夏侯惇在宁阳,任城负责供粮,结果昌邑的粮运到任城,却在半道上被人给烧了。夏侯惇大怒,遂使人往任城彻查。

结果到了任城,任你怎么查,却是没有半点破绽,任城方面滴水不漏,只把事情推给山贼。

消息传到夏侯惇那里,夏侯惇目中精光闪动,嘿然道:“好大的胆子!”

旁边主簿道:“此事颇有古怪。”

夏侯惇怒极而笑,道:“什么古怪,不过是任城有些人见势不妙,欲卖好于青州罢了。”

主簿道:“将军何出此言,据回来之人所言,任城方面,似无嫌疑。”

夏侯惇道:“没有嫌疑,才是最大的嫌疑。任城方面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只以为毫无破绽,嘿嘿,我有军队押送,何处山贼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撩拨军队?若是汉军,又岂会以山贼面目示人?”

于是便去信曹仁,让他当心东平国中有变。

两家信息一对照,便知事情不对,当是东平、任城内部出了问题。军方的情报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两地的官员,连同他们祖宗八代的资料都差不多被挖了出来,送到了曹仁和夏侯惇的案头。

这时再一看,便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了。

曹仁闷啍一声,道:“看来,诸位大王也是不甘寂寞啊。”

曹仁想了想,传令道:“去把东平王府中尉给我砍了。”

东平国相与东平王,是自相矛盾的一对。想来不太会有勾连,当然就算有,曹仁也不能擅斩二千石的大员。至于王府中尉,主盗贼等诸兵事,职如郡尉。秩比二千石。以国中有叛乱而不能制,行军法砍了也便就砍了。正好也震慑一下东平王。免得他以为,汉军势大,自己就拿他没办法了。

真惹怒了自己,就是杀个把诸侯王,又能如何?

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战(三)第五百零八章 江夏水战(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刘大战(十六)第七百四十六章 孙策出兵第六百六十九章 刘璋请降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乱象(二)三十三章 茶肆论蝗第四百一十八章 袁绍动作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见闻(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监造水排第十六章 平定庐江(完)第六百三十三章 兖州攻防(二)第六百十四 兖州战事(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雨并州(九)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离荆州(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无二志第五百二十六章 撤离荆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计(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废立之事(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败亡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战争第一百四十章 洛阳风云(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发凉州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烧高柳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败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七百九十四 博望之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州余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各方行动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四十四章 入朝为官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说冀州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乱第五百四十八章 美人之计(二)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五百六十六章 关中攻略(十八)第四百零三章 高柳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风雨并州(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荆扬水战(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关羽还击第一百章 襄阳城破(25号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四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烧高柳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东征(完)第五百五十三章 关中攻略(五)第三百六十一章 长安天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前狼后虎第七百九十五章 博望之战(二)第六百七十五章第五百章 治理并州(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八十五章 兴平二年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五百五十四章 关中攻略(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州之乱(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蔡邕归来第七百五十六章第六百七十二章谈谈匈奴与班超第四百四十一章 兵屯界桥(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风雨并州(九)第五百零五章 南阳之战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州才俊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术败亡(二)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术第二十一章 东莱故事(2)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阳士族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术(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高柳攻防第十九章 青州之行第七百十五章 华容城下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卢植第七百四十五章谈谈匈奴与班超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一十九章 吴郡陆氏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中吕布第九十五章 大战江陵(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兵撤豫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跨海东征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水淹之计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离荆州(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见闻(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关中攻略(十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黄射临阵弃袍泽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彦婉拒扬州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军情第六百八十六章 荆州乱起第五百章 治理并州(二)第二十六章 东莱故事(6日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