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围邓县

这纷纷乱世,被作为中央政权代表的汉军给俘虏,也给了新野令稍许的心理安慰,毕竟不是投降了别人,而是自己名义上要效忠的朝廷。

所以最后,新野令还是乖乖的带着汉军进了城。进城之后,汉军迅速控制了四门和城中主要官吏,然后城头把旗一摇,远处轰隆隆铁骑响起,太史慈亲自率部赶来了。

占据了新野,太史慈巡视城中,不由大喜。因为新野城中,粮囤之中,粮食堆满了仓。这些都是即将北上或南下的粮食,还没有来得及运走,却被汉军给捡了个便宜。

太史慈笑道:“吾等后顾无忧矣。”有了粮食,太史慈相信,就算战事失利,他也能够据城坚守,直到汉军的援军到来。

邓县,历史上曾经长达一千余年为邓国。后楚国灭邓,这才设县以治之。这里距离襄阳很近,航运畅通。原本历史上曹操南征之时,就把邓县作为后方粮仓重地。

张飞想打襄阳,必先拿下邓县。只是在南阳腹地,再搞突然袭击,就真的不行了。再怎么假扮,总有消息走漏之时。有心人稍一打听,就会知道,这支军队绝对不是曹军。

等张飞一路奔至邓县时,就发现,这会邓县城头,已经是严阵以待了。邓县令的底气足得很。虽然知道汉军打过来了,但背后有襄阳,前方有新野,二日内己方援军随时可以出现。难道有城墙为依托,二日也守不下来?他就不信了,汉军一个个都是三头六臂不成?

同样的道理,县令与县尉也一遍遍的说给了守城官民和城中吏民听了,大战在即,安抚人心,振奋军心,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显然,他们的舆论工作很到位。邓县城中,安静得很,军队也是斗志昂扬。

张飞到了邓县,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扎下营寨之后,张飞就与徐庶道:“元直,邓县既然有了防备,想必襄阳守军也知我军入荆州的消息了。得想个法子,一举而破邓县,否则拖延日久,曹军来援,那就晚了。”

一定要夺下襄阳,切断南阳与荆南数郡的联系。只要夺了南阳在手,那么就进可攻、退可守,荆南那边的曹军,就真的拿南阳没办法了。因为南阳落入了汉军的手,就彻底与司隶、豫州连成一片了。

可要是襄阳攻不下来,那么荆南的曹军,就会源源不断的自襄阳进入南阳境内,支援南阳曹军的作战。到了那时,快速夺取荆州的战略目标就会宣告破产,闪电战也就会打成胶着战。这样的后果,不是张飞想要的。

徐庶自然明白张飞的顾虑。他紧皱着眉头,围着地图转来转去。转了半天,徐庶便抬头道:“将军,此时别无他法,只有先攻邓县,方为上途。然后我等可如此这般。”

徐庶便把刚才所思所想,全部对张飞说了出来。张飞听了,一击掌道:“便是如此!元直果真奇材也!”

大军歇息了一日,第二日埋锅造饭之后,鼓号声便呜咽着响了起来。城头之上的曹军看见汉军动静,一个个的都行动起来,开始准备守城了。邓县的官员们,也忙登上了城头,开始指挥士卒们。

看着城下汉军威武整齐的队列,邓县令的嘴巴不禁有些发干。他之前不过是个普通的读书人,在刘表时期,也只是当过郡县中的小吏罢了。后来刘表被逼出走,他随着家族一起降了曹操。论功行赏,他的堂兄、一个军中的颇有勇名的校尉,被擢升为襄阳副将;而他也水涨船高,成为了邓县县令。但说句内心话,让他在太平岁月当个普通的县令,勉强合格。但在这金戈铁马的年代,这种大阵仗,他就有些捉襟见肘、力有不逮了。

邓县令也很有自知之明,在得知境内有汉军入境之时,便第一时间去通知了襄阳、新野。然后打算据城坚守,一直守到援军的到来。

两军交战,先礼后兵那是正常的程序。大战之前,进行喊话劝降,也是一种心理战术。双方都会尽可能的抹黑敌手,抬高自己。以期望军心士气的再度提升。

很显然,在这方面,汉军是占了优势的。徐庶策马而出,一身儒服,衣襟飘飘,风姿过人。行至城下,便昂首朗声道:“吾等奉中山王命,来巡视荆州。尔等俱为汉臣,为何还不开城相迎,莫非是皆欲为汉贼乎?”

一个非常致命的、谁也逃避不了的、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现在“奉天子以讨不臣”的人是汉室宗亲刘备。原本历史上,曹操迎汉天子东归,然后一步步从丞相到相国,再到魏公、魏王。每小心翼翼的前行一步,伴随的就是拥汉派们的鲜血。

不说历史上的孔融、崔琰、耿纪等人。只说汉末三国历史中与诸葛亮并肩的超一流人物,魏国的第一谋臣荀彧,就是个铁杆拥汉派。最后因为反对曹操为魏公而死得不明不白。

历史记载是曹操征孙权,表请荀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

荀彧是奉天子的诏书来劳军,曹操顺手就把荀彧给留在军营不让走了。以忧薨,忧啥史书没写,但后面接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史家的春秋笔法非常有趣,前文写荀彧反对曹操为魏公,然后曹操心不能平。随着曹操留荀彧于军中,荀彧忧死,接着就说曹操遂为魏公。后来的司马光在史书中写得很明白,曹操隐诛荀彧。

隐诛就是悄悄把荀彧给杀了或者是逼他自杀了。为什么要隐,而不能告之天下光明正大的干?一是荀彧道德品行毫无缺点、也根本没有适合的罪名。二是荀彧劳苦功高,没有他就没有曹魏的大好局面。三是荀彧是曹操麾下文臣之首,士人团体的领袖。荀攸是他侄子,郭嘉等一大票人都是他推荐的。要是曹操敢这么干,他的内部就绝对要出大问题。所以他只能悄悄的耍手段。

然而这样做的恶果也很明显。从史书可以看出,荀彧死后,曹魏从此就再也没有获得过领土的有效扩张了。几场战争也都是防御为主。曹魏从此就从军事扩张变成了稳固内部去与士大夫们妥协。

士大夫们一看是这结果,兔死狐悲的同时从此就产生了对军权的渴望。后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兼录尚书事就是文人兼领军政的开始。司马氏有样学样,最后篡夺了曹氏的政权,也可以看做是荀彧事件的后续影响之一了。

闲话少说,徐庶在城下这么大声一喊,你还别说,城头之上,就真的是鸦雀无声了。

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渊疾奔安陆第二百三十七章 变数顿生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风云第三百零七章 兖州说客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图第七百九十三章 马超兵败第七十三章 蛮王之位(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东征(三)第五十章 孤身说降第九十四章 大战江陵(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军第五百零九章 襄阳隐士第六十三章 广阳除恶(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六百五十八章 兖州决(七)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败第四百八十八章 冀州攻略(三十)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绍之谋第五百三十四章 乌桓政策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阳士族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七十九章 冀州攻略(二十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刘备应对第三章 县城风波(二)第五章 晓梦迷蝶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张燕出山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乐第一百五十九章 辽东公孙第四十六章 阳球之死第十一章 为民除害(一)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战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阳士族第六百八十七章 首战黄盖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关下逢敌军第一百四十九章 太后出逃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八十八章 黄巾乱起(二)第二百二十章 凉州风云(十)第四百四十四章 马邑城破(二)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百六十八章 绵竹陷落第二百七十二章 徐州之乱(三)第十五章 平定庐江(三)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东征(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生死无二志第八百零四章 战争爆发(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关中攻略(十八)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百八十五章 凉州之战(三)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刘大战(七)第一百二十六章 冀州之事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异(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战第五章 晓梦迷蝶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关东(二)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一百六十一章 荥阳之战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觐天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三十六章 洛阳风云第三百零三章 袁术称帝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十三章 平定庐江(一)第六百七十章第三百四十章 功败垂成第三百六十章 荆州之战(八)第七百五十八章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风云第二百四十三章 袁绍之谋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战(二)第四百零九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凉州大战(四)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五十八章 黄巾初踪第十三章 平定庐江(一)第二章 县城风波(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辕门斩将第三百零二章 界桥之战(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四百五十州 冀州攻略(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战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岛(二)第一百零四章 路遇卢植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孙之败(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六章 简家之约第六百零六章 益州风云第二百六十三章 诸葛来投第四百六十四章 冀州攻略(六)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