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嘉德殿,朝臣们陆续出了大门,走下台阶。

不同以往。

在以前,再大的事情,出了嘉德殿,朝臣们还是会分门别类的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议论不休。

现在,虽然仍旧界限分明,却没人说话。

很多人无声的望着荀攸,荀彧,蔡邕等人的背影,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心有戚戚。

除了这三人外,司马俊的背影,也有人许多眼神注视,闪闪烁烁。

这位是‘新晋’之人,据传是宫里亲自征召的。

虽然这位不是什么四世三公,没有非常高的声望,但这位活的久啊,声望也不差,作为颍川世家大族,朝廷里都是晚辈,谁见了不得客气几句?

一些人心里开始浮想联翩。

“六曹尚书,尚书台议事。”

突然间,走在最前面的杨彪,沉声道。

六曹尚书抬手,无声的应着。

其他人下意识的停止脚步,目送杨彪,王允,二荀,司马俊等人转向尚书台。

二荀被公然训斥,降级三等,这种处置,还是宫里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大部分人到现在还没缓过神。

蔡邕不知道他是什么表情,只觉头脑发胀,腿脚飘忽,很想跟着去,又不好硬挤进去。片刻后,只能满心压抑难受,步履蹒跚的随着人群出宫。

尚书台内,杨彪,王允,二荀等人坐定,一个个面沉如水,静的落针可闻。

宫里陛下的震怒他们是有预料的,只是震怒到这种程度,他们始料未及!

杨彪在种辑一事上,其实是难说干净的,即便逃过一劫,仍旧心头难宁。

他深吸一口气,揉了揉僵硬的脸角,道:“旨意,你们都听到了,现在说说怎么办吧?”

在这些事情上,王允相对来说是最为干净的一个,在嘉德殿上,还得到了刘辩的口头嘉奖,他漠然扫过二荀等人,道:“我会在半个月后,发文‘裁减冗官’,先从司隶开始。”

杨彪看着他,脸角抖动两下。

王允这一开始,整个司隶得乱。那么多官帽子,帽子底下的人以及背后的家族、亲朋师友等复杂的关系网,将会迅速动起来,压力会集中在朝廷、在尚书台。

但这件事刘辩亲口准的,杨彪也拿王允没什么办法,看向荀攸,道:“吏曹有什么计划?”

荀攸极力保持平静,脸上还是凝色,道:“吏曹计划与御史台一道,对‘新政’以来的任命的所有大小官吏进行核查……每三年一次。”

杨彪看着他,头上渗出冷汗来。

这么做,也得是大风波!

杨彪只觉心头沉甸甸的,呼吸都有些困难,好半晌说不出话来,只得转向荀彧,道:“户曹呢?”

“暂且没有计划。”荀彧道。

杨彪提心吊胆的等着户曹拿出什么大计划,闻言一怔,再看着荀彧毫无表情的脸庞,道:“没有?”

王允,荀攸,司马俊等人也看过来,面露疑色。

嘉德殿里,陛下那么震怒,最大原因就是秋粮,责任最大的便是户曹,现在荀彧说没有计划?

对于这些目光,荀彧恍若未觉,道:“兹事体大,下官打算回到户曹,召集同僚,从长计议,以策周全。”

杨彪眨了眨眼,似乎觉得有道理,心里转悠着,不自觉坐直,沉色道:“老夫的意思,事关重大,须仔细筹谋,以尚书台为主,全力推动,而不是哪一个人一曹单打独斗。”

荀攸连忙道:“丞相说的是。”

事情太大了,荀攸自觉以户曹的能力,远远做不到。

司马俊坐在那,不动声色瞥了眼王允。

王允漠然不动,仿佛没听到。

杨彪也不在意王允,盯着几人,又低头故作沉吟的道:“老夫意从兖州山阳郡开始清查秋粮流失一事,户曹,吏曹怎么看?”

荀攸立即就明白了,看向荀彧。

荀彧顿了顿,道:“可。”

杨彪瞬间放下心,脸上多了丝笑容,道:“老夫这便写信给王太守,要他尽早理清,上奏朝廷。”

荀攸,荀攸没说话。

山阳太守王朗,是丞相府的西席,也是杨彪亲自举荐,是公认的杨彪唯一的‘朋党’。

见没人说话,杨彪胖脸陡然威严起来,沉声道:“三日后,尚书台议事,六曹要拿出详细章程,共议决断。秋粮乃是社稷柱石,绝不容任何侵蚀!吏治,乃是将社稷之本,胆敢贪污受贿,朝廷绝不相容,没有半点妥协余地!”

“下官领命!”

荀攸荀攸,司马俊,哪怕是王允此刻都抬起手来。

“还有,老夫要提醒户曹,秋粮事情已发,盐税不能再出事情!”杨彪瞪大眼睛,盯着荀彧道。

荀彧面色微动,抬手道:“下官知晓。”

杨彪点点头,道:“三日后,任何人不得告假,各曹侍郎也要到场。”

“下官领命!”一众人再次道。

……

半个时辰后,一众人出了尚书台。

司马俊拄着拐,刚一只脚迈出,身后突然响起王允的声音:“司马尚书留步,我有事与你商议。”

司马俊脚步顿了下,转过身,又走了回去。

在嘉德殿时,刘辩亲口,将刑曹交给王允单独指派。

荀攸转头看着司马俊的背影,眉头暗皱。

此刻他满腹心事,难以平静,无暇多顾,与荀彧等人匆匆出了宫,返回六曹。

荀攸与荀彧一前一后来到六曹官衙,荀彧刚要回弧长,荀攸一把拉住,低声道:“叔父,我有事与你说。”

荀彧嗯了一声,带着荀攸进了户曹。

户曹里一众人见着二人,本想说话,犹豫着又退了回去。

荀彧,荀攸进了值房,立刻关上门,二人对坐。

荀攸没了外面的从容,神情慌乱写在脸上,看着荀彧道:“叔父,你说,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自从被刘辩擢升以来,荀攸从来没有今天这么慌乱过。

‘降级三等’,对他这种风头正盛,前途远大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致命打击。

荀彧倒了杯茶,老成的脸角不动,只是眉头皱了下,道:“陛下应该是对朝廷无力,感到生气了。”

荀攸想着朝局,虽然觉得荀彧说的有理,还是盯着荀彧道:“叔父,我觉得不完全对。陛下行事,向来不会无的放矢,必然有另外的图谋。你说……”

说到这里,荀攸忽然停下来,神情有些纠结难言。

荀彧放下茶杯,道:“镇定些。”

荀攸看着荀彧毫无波动的神情,绷着脸深吸了一口气,道:“叔父,你说,陛下到底是什么目的?”

将他,荀彧,还有一个蔡邕公然处置,降级三等,肯定不止是秋粮、吏治一事!

荀彧手里的茶杯轻轻转动,道:“你忽略了一件事,司马俊。”

荀攸皱眉,道:“你是说,陛下在十天之前就在布局了?”

荀彧点头,道:“陛下怕是有些不耐烦了。”

荀攸本就疑虑重重的心里,顿时紧张起来,道:“朝廷政务繁重,事多繁杂,岂能急躁?陛下就不担心过犹不及吗?”

荀彧又喝了口茶,道:“不及在何处?”

荀攸怔怔的看着荀彧,想说什么又好像突然忘记了。

他想着朝局的种种,忽然若有所悟,连忙道:“叔父的意思,陛下,有信心掌握局势?”

说完这一句,荀攸等不得荀彧的回答,道:“南方叛乱如火,黑山军还在围困巨鹿,一片大乱。朝廷无钱无粮,国库困顿,陛下的信心来自何处?”

荀彧摇头,道:“我也不知。但我能感觉到,陛下没了以往的小心谨慎,更倾向于大刀阔斧,用重典。”

荀攸眉头拧成川字,左思右想,道:“那,你说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全力推动新政落到实处。”荀彧道。

荀攸盯着荀彧,道:“叔父知道我说是什么。”

荀彧稍稍思索,道:“降级我们,无非是警告,迫使朝廷团结,专心于新政。”

荀攸焦躁的拿起茶杯喝了口,道:“你说,陛下是否有意撤换我们?”

荀彧忽然笑了笑,道:“你是关心则乱了,冷静些。”

荀攸与荀彧对视,莫名的就平静了下来,紧张的脸色慢慢松缓,道:“叔父,是我失态了。”

荀彧拎起茶壶,给他叙了杯茶,道:“我虽然不明白陛下要做什么,但你我身为尚书,全心用事即可,其他之余,不必太过在乎。”

荀攸暗自佩服荀彧的养气功夫,沉着一口气,抬手道:“叔父说的是,受教。”

虽然荀攸比荀彧长十几岁,但荀彧确实占了辈分,没有回礼,道:“你打算好怎么做了?”

荀攸稍稍冷静下来,道:“匆匆想了一些,先是打算与太常那边,遴选更多人才,随时准备入仕。而后,是与御史台,以‘贪渎秋粮’为契机,对各级官吏进行调查,从严整顿吏治。”

荀彧点头,道:“门槛要高,入仕之后,也要时时纠核。”

说着,他起身,在抽屉里翻找一阵,拿出一道奏本,递给荀攸,道:“看看这个。”

荀攸接过来,有些好奇的打开,入眼边上‘九品中正’四个大字,而后又注意到扉页‘陈群’的名字。

他瞬间想起了钟繇之前与他说过的话,一边看一边道:“我听说过,之前还说很混乱,前言不搭后语……”

荀攸话音未落,认真的看了起来。

所谓的‘九品中正’,并非是选官的办法,而是考核的定级,将天下官吏分做了上中下九等!

等荀攸差不多看完,荀彧道:“我找着陈群谈过,他意气风发,说是前不久进宫,面呈陛下,颇得陛下赞许。”

荀攸本对这道奏本很感兴趣,闻言皱眉,道:“钟廷尉说过,陈群年轻气盛,上蹿下跳,毫无规矩。”

荀彧道:“这道奏本,你觉得可用吗?”

荀攸眉头松开,若有所思道:“想法很好,有很多东西过于异想天开,不够脚踏实地。”

荀攸说完这一句,心里已经逐渐有了想法,转而道:“叔父,你打算怎么做?刚才在尚书台,你有意不言。”

荀彧点头,道:“事情比较复杂,我还须与韩斌仔细商议。先定田亩与户丁。”

荀攸看着他,有些疑惑道:“你是要等明年?”

荀彧道:“今年已经结束了。”

ωωω▪TTkan▪¢ O

荀攸怔了怔,有种十分清晰的直觉,他这位叔父,似乎要下狠手了。

……

在荀攸与荀彧还在商讨的时候,王允亲自送司马俊出宫,边走边说笑,十分亲密的模样。

司马俊出了宫,回到刑曹,刑曹差役如同潮水般涌出。

一部分去往天牢,一部分则直奔河南尹。

永汉元年,十月初六。

河南尹种辑以下,三十余人,七人被廷尉府叛了斩立决,其余之人全数抄家、戍边。

而后,种辑的人头,开始在司隶各州郡出现。

不知道多少人心怀惴惴,恐惧难安。

还不等司隶的大小官吏反应过来,尚书台直接下令,免除了上党郡大小二十多人官职。与此同时,御史台、吏曹的联合巡视官员进驻太原,吏曹的郎中当众宣读丞相杨彪的公文,对并州郡的‘贪渎不法’严厉痛斥。

并州这边磨刀霍霍,兖州已经刀起头落。

山阳郡的监察御史戏志才上报了详细的调查结果,得到了山阳太守王朗,兖州牧刘岱的附属。

廷尉府的判官,在兖州一众大小官员的注视下,判斩了七人,三个县令、四个县城,而涉案的大大小小官吏,多达近百,全数抄家、流放。

除了事先得到风声逃跑的,牵涉其中的大小世家足足有九个之多,单是收取的赎罪钱,便高达六千万!

由洛阳城刮起的风暴,正在猛烈汹涌的席卷向四周。

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更大的风暴,还在酝酿之中。

王允的‘裁减冗官’的初稿在尚书台获得了通过,裁撤的机构、官吏,正在不断进入名单。

御史台与吏曹的‘大察举’,同样有条不紊的在推进,各项计划在制定,各种人手在调集,渤海王刘协,几乎天天在御史台与众多官员开会,务求预感稳妥、周全,无遗漏。

相比于朝廷的风暴聚集,宫里却是一片安静。

第171章 人财两得447.第447章 天灾人祸第18章 知识的快乐第271章 风起丞相府第243章 夜袭第370章 天子忌讳第4章 陛下不可第225章 曹操回京第113章 回京第49章 廷议第133章 郭嘉第397章 刀风起第68章 要坏第305章 郭嘉不易与第185章 将军在外,算账在内第311章 打起来了第85章 围起来第343章 钦使第321章 单枪匹马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301章 曹 董第5章 还是不可第29章 烂摊子第349章 闯袁营第283章 敏感时刻第25章 曹操第202章 钟繇教子第114章 吾皇万岁465.第465章 敏锐第314章 刘焉病危第269章 科举制第339章 毒计第375章 新年旧故事460.第460章 诱惑第106章 发兵第56章 以快打慢第40章 匕见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丰开口第230章 卢植亡故487.第487章 突然遭遇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435.第435章 暗潮第61章 曹贼第183章 郭嘉奇计第288章 袁术欲称帝第138章 奇袭第55章 内政外兵469.第469章 风起云涌508.第508章 都不简单第400章 慎言慎言!第13章 放肆421.第421章 贵公子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35章 人来人往第95章 王佐之才第286章 变局第303章 顶级谋士的对决第4章 陛下不可第76章 雨中人第301章 曹 董469.第469章 风起云涌439.第439章 乌程侯507.第507章 处置第50章 家国第180章 丰厚的战利品第176章 不可做曹贼第150章 鱼水之欢第31章 安排第145章 与朝臣的隔阂第123章 邀名第338章 杀机暗藏第229章 接连的第263章 不再继续忍耐第65章 世家有别第358章 合兵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64章 刘协第43章 先安后定(求追读)第140章 贪色之人第171章 人财两得第65章 世家有别第136章 乱始第354章 天命455.第455章 头疼第299章 横推442.第442章 吊诡421.第421章 贵公子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415.第415章 太一第68章 要坏第30章 进宫第142章 蔡侯纸第397章 刀风起第55章 内政外兵410.第410章 冰山一角第24章 诛心第514章 诗酒第18章 知识的快乐